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可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提得好,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主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提得不好,则有可能堵塞学生的思路,窒息课堂气氛,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课堂提问质量的高低与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坏休戚相关。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优化课堂提问的质量,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使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一、遵循教学目标性原则,按照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
课堂提问的范围很广,可以说话题无所不包。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提,什么都可以问。必须弄清提问的目的。提问只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按照课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切忌漫无边际,随心所欲。
如《孔乙己》一课的教学,笔者紧紧围绕课文内容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设问:“为什么小说开始的社会环境描写就要描写‘短衣帮’”与‘穿长衫’两类喝酒的顾客?‘短衣帮’是‘靠柜台外站着’喝酒,‘穿长衫’是踱进酒店里面‘慢慢地坐喝’。这样一‘短’一‘长’,一‘外’一‘里’,一‘站’一‘坐’的对比,作者想说明什么?与后面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介绍有没有联系?这样的外貌描写目的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很快弄清:写两类喝酒的顾客,是为了交待后面有关的人物;而“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对比描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同时还为后面小说主要人物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打下伏笔;其目的是揭示孔乙己身份的特殊性;预示了他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悲惨结局的必然性。这样直奔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在小说学习的开始就抓住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孔乙己、短衣帮、穿长衫以及小说的主题等,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环境对人物、对故事情节的推进,对主题的揭示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按照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做到有目的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切勿东一榔头西一棒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按照课文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问。如小说《变色龙》,通过奥楚蔑洛夫这一变色龙形象的刻画揭露了沙皇警察制度的黑暗。怎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这一主题呢?为此,我按照学生思维的规律,精心设计了由浅入深的系列问题:什么是变色龙?它有什么特征?课文写的什么样的变色龙?为什么说他是变色龙?一共变色了几次?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变化?这反复变化说明了什么?通过逐步的讨论,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小说内容的阅读,而且从奥楚蔑洛夫五次变色中认清了俄国沙皇警犬专横霸道、欺压人民、阿谀权贵、看风使舵的丑恶灵魂,深刻认识到沙皇统治的腐败和黑暗。还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精彩的构思和睿智的语言。
三、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按照课文的内在关系,抓住其共有特征进行整体性提问
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然课文众多,其实许多课文都有内在关系和共同特征。有主题相同的,有体裁相同的,还有作者相同的。如果我们能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按照这些课文的内在关系,抓住其共有特征进行提问,则不但能教给学生各类课文的学习方法,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变为能力。
如学习《新闻二则》一课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与《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两篇短文的体裁同为“新闻”里的“消息”类,作者同为毛泽东,内容同为报道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且结构和语言特点相似。我抓住这两则新闻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设计与提问。前一则的提问,重在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做准备;后一则的提问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应用学法。因此,在学生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我提问学生:“通过本则新闻的学习,大家觉得消息应该有哪些部分?本课有哪些部分?主体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消息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本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哪里?学习消息时我们还抓住哪六要素?反映了什么主题?而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学习前,我提问学生,消息有哪些特征?我们学习前一则消息是怎样学习的?我们这一则消息该怎样学?在学生应用学法学习交流后我再提问学生:这两则消息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消息特征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四、遵循学生发展要求,按照未来人才战略的需要,巧抓课文内容的前后“矛盾”进行提问
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未来世界的栋梁之才,除了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外,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而,我在课堂的提问中,还注意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巧抓课文内容的前后“矛盾”进行提问。
如小说《孔乙己》结尾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实则富有深意。为此,我有意识地问学生:“‘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对孔乙己命运的深思:用“大约”一词是因为“我”到现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一直没有再见到孔乙己,也没有得到关于他的确实消息,所以用“大约”来表推测;用“的确”一词,是“我”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苦情况,在那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里,孔乙己必死无疑。这样抓“矛盾”进行设问,既使学生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提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远非笔者上述的列举。但不管提问种类有多少,都必须遵循一个共同重要原则,即课堂提问的质量,其衡量的标准就是能否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提问的质量意识,有追求高效语文课堂的精神,就一定会有更优化的提问。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岔河初级中学)
一、遵循教学目标性原则,按照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
课堂提问的范围很广,可以说话题无所不包。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提,什么都可以问。必须弄清提问的目的。提问只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按照课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切忌漫无边际,随心所欲。
如《孔乙己》一课的教学,笔者紧紧围绕课文内容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设问:“为什么小说开始的社会环境描写就要描写‘短衣帮’”与‘穿长衫’两类喝酒的顾客?‘短衣帮’是‘靠柜台外站着’喝酒,‘穿长衫’是踱进酒店里面‘慢慢地坐喝’。这样一‘短’一‘长’,一‘外’一‘里’,一‘站’一‘坐’的对比,作者想说明什么?与后面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介绍有没有联系?这样的外貌描写目的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很快弄清:写两类喝酒的顾客,是为了交待后面有关的人物;而“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对比描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同时还为后面小说主要人物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打下伏笔;其目的是揭示孔乙己身份的特殊性;预示了他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悲惨结局的必然性。这样直奔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在小说学习的开始就抓住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孔乙己、短衣帮、穿长衫以及小说的主题等,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环境对人物、对故事情节的推进,对主题的揭示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按照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做到有目的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切勿东一榔头西一棒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按照课文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问。如小说《变色龙》,通过奥楚蔑洛夫这一变色龙形象的刻画揭露了沙皇警察制度的黑暗。怎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这一主题呢?为此,我按照学生思维的规律,精心设计了由浅入深的系列问题:什么是变色龙?它有什么特征?课文写的什么样的变色龙?为什么说他是变色龙?一共变色了几次?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变化?这反复变化说明了什么?通过逐步的讨论,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小说内容的阅读,而且从奥楚蔑洛夫五次变色中认清了俄国沙皇警犬专横霸道、欺压人民、阿谀权贵、看风使舵的丑恶灵魂,深刻认识到沙皇统治的腐败和黑暗。还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精彩的构思和睿智的语言。
三、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按照课文的内在关系,抓住其共有特征进行整体性提问
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然课文众多,其实许多课文都有内在关系和共同特征。有主题相同的,有体裁相同的,还有作者相同的。如果我们能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按照这些课文的内在关系,抓住其共有特征进行提问,则不但能教给学生各类课文的学习方法,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变为能力。
如学习《新闻二则》一课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与《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两篇短文的体裁同为“新闻”里的“消息”类,作者同为毛泽东,内容同为报道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且结构和语言特点相似。我抓住这两则新闻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设计与提问。前一则的提问,重在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做准备;后一则的提问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应用学法。因此,在学生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我提问学生:“通过本则新闻的学习,大家觉得消息应该有哪些部分?本课有哪些部分?主体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消息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本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哪里?学习消息时我们还抓住哪六要素?反映了什么主题?而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学习前,我提问学生,消息有哪些特征?我们学习前一则消息是怎样学习的?我们这一则消息该怎样学?在学生应用学法学习交流后我再提问学生:这两则消息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消息特征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四、遵循学生发展要求,按照未来人才战略的需要,巧抓课文内容的前后“矛盾”进行提问
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未来世界的栋梁之才,除了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外,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而,我在课堂的提问中,还注意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巧抓课文内容的前后“矛盾”进行提问。
如小说《孔乙己》结尾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实则富有深意。为此,我有意识地问学生:“‘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对孔乙己命运的深思:用“大约”一词是因为“我”到现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一直没有再见到孔乙己,也没有得到关于他的确实消息,所以用“大约”来表推测;用“的确”一词,是“我”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苦情况,在那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里,孔乙己必死无疑。这样抓“矛盾”进行设问,既使学生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提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远非笔者上述的列举。但不管提问种类有多少,都必须遵循一个共同重要原则,即课堂提问的质量,其衡量的标准就是能否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提问的质量意识,有追求高效语文课堂的精神,就一定会有更优化的提问。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岔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