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考纲”密码 提高应试能力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篇
  
  破解文言实词的对策: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再根据所列选项找到实词所在的文句,然后联系上下文,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解释词语的基本方法(比如,借助字形、字音来判断词义,借助对文、互文来推断词义,利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借助成语来推敲词义,通过分析语法关系来确定词义,通过分析修辞方法来把握词义,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来确定词义,等等),以此来确定选项。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实词的释义要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破解文言虚词的对策与破解文言实词的对策有许多相通之处。需要指出的是,文言虚词的差别有时很细微,解题时需要格外小心。要准确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借助语境。理解一个虚词,不仅要看它所处的句子,还要看它的上下句,有时甚至要看全文的思路和脉络。同时,还要看它在句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乎”、“也”、“焉”、“者”等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意义和用法就有可能不同),从而确定它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二是对考查的某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熟知课文中的句子,善于整理归纳,要分清虚实,要注意特殊用法,要善于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另外,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快速作答。
  破解文言句式类题,应该是针对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对策。一般来说,辨析文言句式其实就是与现代汉语的一般句式作比较,从而掌握各种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敲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的规律。进行文言翻译时,注意遵循现代汉语习惯译出特殊文言句子的句式特征来。
  
  分析综合篇
  
  (一)分析综合类试题的解答技巧
  1.形成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意识。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应考时,我们要树立整体意识,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首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抑或议论;然后由整体到局部分析文章所写的内容,通过概括筛选信息,浓缩全文,化繁为简,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脉络结构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整体意识,还应将字、词、句、段和注释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语段与试题当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2.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抓关键语句。如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
  3.把握文体特点,依其性质概括中心。
  如文言记叙文,要能根据不同的文体,分析理解文章主旨,看文章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问题,分析、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解作者的思路及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主旨。
  近几年高考题主要选取人物传记(文言记叙文)片段作为文言文的阅读材料,突出考查了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形象特点。而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考题选项则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考生准确分析文章的内容,仔细体会,反复推敲,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要注意句子间的关系。
  4.分析题目、尾注,掌握文章的出处、作者情况、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及作者写作动机,然后再结合有关的文学、历史知识分析、概括、评价。
  (二)文言文阅读的方法要领
  1.读要有“序”。
  完成文言阅读题要运用三步阅读法:第一步粗读文章,概览全文,明白文中的时、地、人、事和作者的看法;第二步,排除“死”字(不需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分析关系(比如记叙文段中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弄清孰主孰次,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第三步,扫清障碍(文中加点的字、画线的句子一般都是难字难句,是理解的障碍,也是文后的命题依据),筛选概括,准确答题。以上“三步法”告诉我们,阅读不只是读文,还要会读题。
  2.“想”要有“据”。
  文言语段、题目设置和手头知识,是思考的三大依据。对字词义及字词用法的辨误求正,唯有从与之相关的语句、语段出发来分析,才能准确无误,而理解句意(译句)判别对错,要以句中某些关键字词翻译的是与非为衡量标准。同时还要善于利用题与题之间的关联搭配来思考。
  3.“根”要讲“理”。
  文言文阅读试题所选的文言语段中包含的“理”既有情境事理,也有逻辑事理。在文言文试题的解答过程中,无论是判断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还是判断句意,表述的是与非,都应分析文中语境本身形成的关系之理和较为普遍的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4.“选”要讲“系”。
  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语段及每道选择题是相对独立完整的,不过,其中“题”与“文”,“题”与“题”之间也表现出多种相互联系的特点,这就需要在对备选项进行筛选并作出选择的时候,始终注意发现、关照、利用这些联系。
  
  鉴赏评价篇
  
  解答本考点类的题目时,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即析意图、看写法、抓关键、查语境。
  析意图。有关历史的文献,大多有明显的倾向性,归纳起来有三种说法:其一立场说,如晋代陈寿作《三国志》,明显是尊魏国为正统;其二借鉴说,如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的写作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三家谱说,如梁启超认为“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一家谱而已”。可见,有关历史的著作或多或少都带有作者或时代的烙印,其写作意图当然影响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而文中的有关注解、人物、朝代等信息,对我们理解意图、把握内容会有帮助。
  看写法。“写法”就是写作方法。一篇历史文献材料,作者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安排行文顺序的?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议论,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看这些写法,抓住文章形式上的显著特点,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地分析文章内涵,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的观点态度。
  抓关键。古代历史文献中,大多有对人物的评价语、对人物行事的归结语以及一些点到即止的抒情议论语等。抓住这些围绕中心分散在各处的关键语句,是我们体会作者观点态度的重点手段之一。
  查语境。语境即具体的语言环境。阅读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句子的多元性,单独看某句话是一层意思,但服务于某个中心,把它放入全文又是另外一层意思。要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要从语境的角度去考虑,切忌孤立生硬地理解。
  1.分析文章思想内容,要注意文中已给的有关内容,如题目、作者、时代、注释,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知人论世,力求全面分析。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看文章表达中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②看对待统治阶级的态度;③看作者的阶级、历史的局限性;④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⑤看作品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2.分析评价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结构特点、表现方法和语言三个方面。①结构特点:重点看写作顺序、开篇结尾、起承转合、波澜跌宕、抑扬开阖、繁简详略等。②表现方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比拟象征、渲染烘托、举譬设喻等。③语言:主要看句式长短,对称对仗、骈散结合、平仄韵律、和谐整齐等。
  本考点是《考试大纲》规定的重点内容,由于阅读材料的局限,常常难以设置考题,所以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涉及不多,但并不是不考此项内容,尤其是非传记性的古代散文多有涉及。随着语文教材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加强,今后的高考还会像2003年全国卷和2004年、2005年湖南卷一样,重新加考此项内容。
  3.评价文言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也就是要达到新课标中“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的要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①抓住文章写作的背景和主旨进行评价。
  要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就应抓住文章写作的背景和主旨。只有把握了这些,才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②从文章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方面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这是一篇讲解应试技巧的绝妙文章,为学生回答结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标准。我们提醒诸位学子,务必认真阅读,仔细领会,甚至不折不扣地背诵文章要点。作者苦心经营的讲解内容与讲解方式,荟萃了语文专家的思想精华,每个阐述都是对一个结构问题的经典回答,连每句话都是试题答案所必需的。对照所有的高考结构类试题与答案,你会发现那些答案仿佛就是参照这篇文章拟定的。因此,我们隆重向诸位学子推荐这篇优秀的指导性
期刊
所谓切题,就是所写文章与所给题意非常契合的意思。目前我们训练写作以及考试的文题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命题,二是话题,三是材料。而就审题而言,话题是可以包括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因为一般来说,一篇话题作文的试题常可包括“材料”、“话题”和“其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话题虽不等于命题,但分析理解话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与命题一致的;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虽也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但总要对材料的中心主旨进行确切的
期刊
刘勰《文心雕龙》炼字篇云:“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葛立方《韵语阳秋》:“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刘坡公《学诗百法》:“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皆失。”  王国维《人间词话》:“点眼,境界全出”。    名师指点例题四则    (从炼字鉴赏的物镜、艺境、意境角度来解答)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
期刊
1.分析下面几组词语或短语,完成下面两种任务:  (1)看看哪些可以直接充当文题,哪些适合作话题。  (2)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一两个题目或话题,说说它们的文体趋向。  ①对手、我看对手、对手与朋友、面对对手、对手不一定是敌人、化对手为朋友。  ②诱惑、—— 的诱惑、诱惑的——、新的诱惑、诱惑面前、人生处处有诱惑、战胜诱惑、抵制诱惑、远离诱惑。  ③风、春风、惠风、风气、风波、风潮、风范、风光、风尚、
期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本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无”,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期刊
当我们不懂爱情的时候却偏要执拗地去恋爱,这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想要寻找恋爱的感觉;当我们真正懂得爱情的时候却发现她竟然就在对方那一抹眼神之中。古今中外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可谓是浩如烟海,从各个角度阐释着对爱情的不同理解,而《对面凝望的眼睛》这篇散文却是选取了独特的视角——眼睛,并借助平白如话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动声色却又刻骨铭心的爱情。  从结构上看,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文章开始于风,引入风中
期刊
今年的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试题(原题见本期前面《2006年高考作文题扫描、评析及启示》一文)一改历年来一直倡导并实行着的话题作文,而采用以前进行的阅读材料、自行立意的形式来命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多少出乎广大考生和老师的意料。可以说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吸取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优点,有利于反猜题,并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今年的作文试题是比较成功的。现对此次作文试题以及写作思路作
期刊
“高贵”这个词在今天各种浮躁喧嚣的媒体上几乎已被用滥。我的心灵日益麻木,面对一些所谓的高贵却怎么感觉也高贵不起来。刘醒龙先生的文章终于让我从麻木中彻底复苏,重新找回了这个词鲜活的生命力。而高贵,也正如刘先生所说,必须有一种滋养它的墒情,但这种墒情在工业化进程上了快车道的今天,更是像金子一样缺乏。  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叙述中没有高潮,然而处处透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哲理。作者用一条桃花鱼的夭亡忏悔了
期刊
设题者宋宝锁言: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者设计的世界,倾听智慧的声音是一个人一生都不能终止的姿势,这是我们不用花费一分钱就能够享受到的最为奢侈的盛宴。但是,你必须拥有一个虔诚的姿势,像庄重仪式上的谛听者那样,否则,你将永远被文明放逐,成为灵魂最为野蛮的一员。
期刊
设题者王来宁言:叶圣陶先生是知名的“三大家”:编辑家、作家、教育家。对于自己的成就,他曾经说:“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这是先生的自谦。然而文学大师们却毫无讳饰,郁达夫曾经说过:“我以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的作品最为适当。”作家阿英也认为,“叶圣陶的散文,真不啻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优美的、人生的诗” 。叶老任职商务印书馆期间,迁居于虹口横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