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29
资料和方法
2007~2009年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45~79岁,平均53.6岁。35例均有腹痛症状,28例为阵发性绞痛,7例为持续性胀痛。25例有黄疸症状,30例肝功能检查有肝功能损害。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CT)证实胆总管内有结石。16例合并高血压病,6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手术方法:手术病人术前留置胃管。35例病人常规顺逆行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术中经胆道镜检查证实胆总管内无结石残留,胆总管下端无狭窄,胆总管直径>1.2cm,以3~0可吸收缝线连续交锁缝合胆总管切口。在Winslou孔内留置硅胶管引流后逐层缝合切口。术后拔除胃管。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静滴硫酸镁或加贝酯使Oddi括约肌松弛,通畅胆汁引流。手术后腹腔负压引流管有胆汁样液体引出,引流量每天50~120ml,一般手术后3天引流量明显减少。引流管待引流量<10ml,复查腹腔B超局部无液体积聚后拔除。
结 果
5例病人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1级愈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2天。所有病人术后1个复查B超胆总管内无结石残留。
讨 论
胆总管结石是最常见的胆道外科良性疾病。尽管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部分病人可以通过ERCP、EST等内镜技术取出胆总管结石而得以避免接受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但是众所周知,Oddi括约肌有极其精细的结构和功能,上述操作不可避免地影响Oddi括约肌结构和功能,而且ERCP、EST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设备,因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仍然是肝胆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需常规留置T字管引流,一般在术后2周,试夹闭T字管,患者无发热、黄疸、腹胀等症状,经T字管行胆道造影证实胆总管下端通畅,无结石残留后才能拔除T字管。但是T字管引流不可避免使大量胆汁引流出体外,影响食物尤其是脂类食物的消化,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术前护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应该针对性的宣教,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做到心里有数,从而放松病人心情,减轻病人应激反应,为接受手术治疗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术前应该向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和经治医师,告诉病人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优点。胆总管结石病人因为胆总管梗阻引起胆汁排泄不畅,常引起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因此需加強基础护理,避免病人搔抓皮肤导致皮肤破溃,可以协助应用复方炉甘石洗剂对症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术前可以应用缓泻剂行肠道准备,没有必要机械性灌肠。
术后护理:术后早期除常规监护生命体征外,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外,主要需注意保持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因为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需要冲洗胆总管,行胆道镜检查,术后病人Oddi括约肌痉挛或水肿,不可避免的有胆漏发生。本组病人术后3天内留置的腹腔负压引流管均有多少不等的胆汁样液体流出,腹腔引流量每天50~120ml。若胆总管下端通常,大部分病人术后3天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转为澄清的淡黄色液体。静滴硫酸镁或加贝酯使Oddi括约肌松弛,有助于缩短胆漏时间,减少胆漏量。
本组资料表明,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能够避免ERCP、EST等操作对Oddi括约肌造成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缩短病程,促进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海林,贾爱萍.常规拔除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9例诊治分析.中国煤炭医学杂志,2006,9(7).
2 Wilmore DW.From Cathbertsonto Fast-Track Surgery:70 yars of progression in reducing stess in surgical patients.Ann Surg,2002,236:643-648.
资料和方法
2007~2009年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45~79岁,平均53.6岁。35例均有腹痛症状,28例为阵发性绞痛,7例为持续性胀痛。25例有黄疸症状,30例肝功能检查有肝功能损害。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CT)证实胆总管内有结石。16例合并高血压病,6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手术方法:手术病人术前留置胃管。35例病人常规顺逆行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术中经胆道镜检查证实胆总管内无结石残留,胆总管下端无狭窄,胆总管直径>1.2cm,以3~0可吸收缝线连续交锁缝合胆总管切口。在Winslou孔内留置硅胶管引流后逐层缝合切口。术后拔除胃管。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静滴硫酸镁或加贝酯使Oddi括约肌松弛,通畅胆汁引流。手术后腹腔负压引流管有胆汁样液体引出,引流量每天50~120ml,一般手术后3天引流量明显减少。引流管待引流量<10ml,复查腹腔B超局部无液体积聚后拔除。
结 果
5例病人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1级愈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2天。所有病人术后1个复查B超胆总管内无结石残留。
讨 论
胆总管结石是最常见的胆道外科良性疾病。尽管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部分病人可以通过ERCP、EST等内镜技术取出胆总管结石而得以避免接受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但是众所周知,Oddi括约肌有极其精细的结构和功能,上述操作不可避免地影响Oddi括约肌结构和功能,而且ERCP、EST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设备,因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仍然是肝胆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需常规留置T字管引流,一般在术后2周,试夹闭T字管,患者无发热、黄疸、腹胀等症状,经T字管行胆道造影证实胆总管下端通畅,无结石残留后才能拔除T字管。但是T字管引流不可避免使大量胆汁引流出体外,影响食物尤其是脂类食物的消化,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术前护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应该针对性的宣教,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做到心里有数,从而放松病人心情,减轻病人应激反应,为接受手术治疗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术前应该向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和经治医师,告诉病人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优点。胆总管结石病人因为胆总管梗阻引起胆汁排泄不畅,常引起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因此需加強基础护理,避免病人搔抓皮肤导致皮肤破溃,可以协助应用复方炉甘石洗剂对症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术前可以应用缓泻剂行肠道准备,没有必要机械性灌肠。
术后护理:术后早期除常规监护生命体征外,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外,主要需注意保持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因为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需要冲洗胆总管,行胆道镜检查,术后病人Oddi括约肌痉挛或水肿,不可避免的有胆漏发生。本组病人术后3天内留置的腹腔负压引流管均有多少不等的胆汁样液体流出,腹腔引流量每天50~120ml。若胆总管下端通常,大部分病人术后3天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转为澄清的淡黄色液体。静滴硫酸镁或加贝酯使Oddi括约肌松弛,有助于缩短胆漏时间,减少胆漏量。
本组资料表明,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能够避免ERCP、EST等操作对Oddi括约肌造成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缩短病程,促进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海林,贾爱萍.常规拔除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9例诊治分析.中国煤炭医学杂志,2006,9(7).
2 Wilmore DW.From Cathbertsonto Fast-Track Surgery:70 yars of progression in reducing stess in surgical patients.Ann Surg,2002,236:64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