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截至2018年10月,我国消费金融规模已达8.45万亿元,多方预测显示,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将达到10万亿元级的规模。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随着中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增加、消费贷款在贷款总规模中比重增加、消费贷款中房贷和车贷等中长期贷款比重降低,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凭借其自身优势大力拓展与商业银行错位发展的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使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在整体消费贷款中的比例大幅上升,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万亿元的蓝海市场。
近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曼·沃迪拉(Roman Wojdyla)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有乐观态度,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将开发更多的消费场景和产品种类去服务客户。
期待拓宽融资渠道
自2013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消费金融行业在助力经济转型、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改革加速,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变革,面临着由前几年快速的发展与增长模式逐步向高质量发展形态转变。
但总体来看,国内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尽管市场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但在庞大的金融体系中,竞争力依然比较薄弱。发展压力之一是来自于资金端。
罗曼·沃迪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融资就相当于消费金融公司的燃料,没有燃料就跑不起来。“我们要确保这个燃料是高质量的,才能取得长远发展。”
罗曼·沃迪拉表示,目前,由于行业本身较年轻,虽然捷信是市场上经营时间最长的消费金融机构,融资时会有相对优势,但仍要花很多时间进行谈判。
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在走向合规道路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去杠杆”压力,不合规的中小平台逐步退出市场。
罗曼·沃迪拉表示,基于对风险的担忧,在与融资伙伴建立信任并合作过程还需花很多时间。“对行业来说,应该考虑放宽限制,使用不同的融资渠道,去接触不同类型的投资机构。”罗曼·沃迪拉称,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机构、投资人和客户之间都要建立联动的信任关系,如果能够在资金端将融资渠道进行拓展,可能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诸多政策利好也使得服务于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惠及客户群体的消费金融公司有了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自从监管机构允许开展异地业务以来,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将产品和服务向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下沉,拓展城乡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罗曼·沃迪拉认为,消费金融也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引擎。“蓝领阶层在中国有四到五亿的人群,他们依然没有享受到传统的金融服务。我们预计未来中国中产阶层的数量依然会扩大,他们会体验到更多的消费场景,而那些中低收入的人群,是我们重点服务的对象,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科技破局
消费金融公司凭借审核快、授信灵活等特点,满足了消费者的即时与潜在需求。消费金融向多场景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消费金融将继续处于增长期,行业整体将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场景、风控能力、获客能力和资金端获取能力将成为消费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因素。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技元素的驅动。
记者了解到,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均开始深耕技术层面,跨越行业发展壁垒。比如,捷信正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并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优化金融服务渠道、创新手段,通过手机APP、网上直销、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构建线下网点和线上补充的业务网络体系。
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表示,在一系列决策背后,捷信消费金融运用的是大数据、运算力、人脸识别等技术。一方面,要收集大量数据以鉴别客户群体质量;另一方面,针对初进职场没有信贷记录的客户,需要对其在日常生活中所留下来的电子痕迹进行分析,例如手机流量、漫游业务等。
罗曼·沃迪拉称,捷信正持续地在科技方面进行投资,并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以提升客户体验。“每个月我们都会在客户申请的环节做出一些优化,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功能。我们还在人脸识别和语音聊天机器人等技术研发方面做了一些投入。在服务方面,现在有更多的客户服务请求都是通过聊天机器人或者平台去解决。”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随着中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增加、消费贷款在贷款总规模中比重增加、消费贷款中房贷和车贷等中长期贷款比重降低,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凭借其自身优势大力拓展与商业银行错位发展的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使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在整体消费贷款中的比例大幅上升,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万亿元的蓝海市场。
近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曼·沃迪拉(Roman Wojdyla)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有乐观态度,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将开发更多的消费场景和产品种类去服务客户。
期待拓宽融资渠道
自2013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消费金融行业在助力经济转型、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改革加速,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变革,面临着由前几年快速的发展与增长模式逐步向高质量发展形态转变。
但总体来看,国内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尽管市场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但在庞大的金融体系中,竞争力依然比较薄弱。发展压力之一是来自于资金端。
罗曼·沃迪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融资就相当于消费金融公司的燃料,没有燃料就跑不起来。“我们要确保这个燃料是高质量的,才能取得长远发展。”
罗曼·沃迪拉表示,目前,由于行业本身较年轻,虽然捷信是市场上经营时间最长的消费金融机构,融资时会有相对优势,但仍要花很多时间进行谈判。
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在走向合规道路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去杠杆”压力,不合规的中小平台逐步退出市场。
罗曼·沃迪拉表示,基于对风险的担忧,在与融资伙伴建立信任并合作过程还需花很多时间。“对行业来说,应该考虑放宽限制,使用不同的融资渠道,去接触不同类型的投资机构。”罗曼·沃迪拉称,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机构、投资人和客户之间都要建立联动的信任关系,如果能够在资金端将融资渠道进行拓展,可能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诸多政策利好也使得服务于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惠及客户群体的消费金融公司有了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自从监管机构允许开展异地业务以来,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将产品和服务向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下沉,拓展城乡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罗曼·沃迪拉认为,消费金融也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引擎。“蓝领阶层在中国有四到五亿的人群,他们依然没有享受到传统的金融服务。我们预计未来中国中产阶层的数量依然会扩大,他们会体验到更多的消费场景,而那些中低收入的人群,是我们重点服务的对象,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科技破局
消费金融公司凭借审核快、授信灵活等特点,满足了消费者的即时与潜在需求。消费金融向多场景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消费金融将继续处于增长期,行业整体将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场景、风控能力、获客能力和资金端获取能力将成为消费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因素。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技元素的驅动。
记者了解到,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均开始深耕技术层面,跨越行业发展壁垒。比如,捷信正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并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优化金融服务渠道、创新手段,通过手机APP、网上直销、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构建线下网点和线上补充的业务网络体系。
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表示,在一系列决策背后,捷信消费金融运用的是大数据、运算力、人脸识别等技术。一方面,要收集大量数据以鉴别客户群体质量;另一方面,针对初进职场没有信贷记录的客户,需要对其在日常生活中所留下来的电子痕迹进行分析,例如手机流量、漫游业务等。
罗曼·沃迪拉称,捷信正持续地在科技方面进行投资,并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以提升客户体验。“每个月我们都会在客户申请的环节做出一些优化,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功能。我们还在人脸识别和语音聊天机器人等技术研发方面做了一些投入。在服务方面,现在有更多的客户服务请求都是通过聊天机器人或者平台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