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原自传(三十四)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jinsongdu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问题后来只好委托日本棋院审查会的人来解决了。他们根据日本棋院历来的规定,将此局判为执黑的高川半目胜。同时也承认棋院规则有不完备之处,约定尽快研究出完善规则之策。可是事隔二十五年后,直至今天,关于修改规则一事仍然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另外,关于这个问题,有些书刊上说我坚持这样的主张:"因为我非日本棋院所属,所以没有遵守日本棋院规定的义务。"其实我根本没提到过这样的理由!正如前面所讲过的,当时我并不知道已被棋院除籍的事实;假如我知道,就不会在所属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与高川继续对局。这个一手劫的问题在战前就时有出现,本因坊秀哉名人也曾讲过:"从实战上讲,不得不承认‘一手劫时无必要补棋‘这一点。"对此,我举双手赞成。我认为,若一切都根据实战就好解决了。
  
  从最强战到名人站
  
  自昭和十四年与木谷实进行的镰仓十盘棋以来,我连续激战十五年,到昭和三十一年对高川本因坊的十盘棋为止,终于以“吴清源天下无敌”而宣告结束。
  这时,读卖新闻社为了取代自家垄断的擂争十盘棋对局,于昭和三十二年(1957)计划举行“日本最强决定战”。这项棋赛以决出“实力的名人”为目的,聚集了当时的全体九段棋手,即我与藤泽朋齐、桥本宇太郎、坂田荣男、木谷实,以及本因坊高川八段等六名强手,以大循环的形式,每人各执黑、白一次,与另外五人战两局。这就是俗称的“六强战”,是名副其实的决定最强者的棋战。
  对此,我十分不满。首先我提出,为什么六强战的出场棋手都是擂争十盘棋中我的手下败将?再者,那些被击败的对手在没有东山再起的情况下竟然被授权以分先的棋份再次与我竞争,这岂非借了钱又赖帐吗?纯粹是对四百年来围棋界老规矩的无视与践踏。人们不禁会问,吴清源费了十五年以上的时间,生死搏斗才打完的擂争十盘棋还有什么意义!我向读卖新闻社的代表高桥雄豺先生提出了质问,并对该计划表示异议。双方交涉的结果是交换了一个备忘录:“读卖新闻社今后仍以吴清源为中心举办围棋活动。吴清源对该报社的计划给予大力协助。”对此,我只好表示谅解。
  第一期最强战从昭和三十二年开始,激战至翌年四月,我以八胜二败获得优胜。第二位是木谷实九段六胜三败一平,第三位是坂田荣男九段四胜五败一平。我与木谷实自昭和十九年以来一直未交过手,阔别十四年后,此番遭遇仍是我获得胜利。
  第二期最强战,坂田九段以八胜一败一平优胜。第二位是木谷实九段五胜四败一平,第三位是我五胜五败。在这次棋赛中,坂田九段异军突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期,我与坂田九段均以六胜三败一平的成绩“同率优胜”。
  “日本最强战”尚未结束,读卖新闻社又决定于翌年举行“名人战”。第一期名人战的参加者除我以外,还有坂田荣男、高川秀格、木谷实、藤泽朋齐、杉内雅男、宫下秀洋、岛村俊广、藤泽秀行、岩出正男、桥本宇太郎、桥本昌二、半田道玄,共计十三名棋士,并且仍以大循环赛的形式进行。
  这个计划公布以后我才知道,高桥代表事先对我一句招呼也不打,完全无视备忘录中“读卖新闻社仍以吴清源为中心举行围棋活动”这一诺言,真是欺人太甚。我向读卖社的小岛编辑局长提出了抗议。但小岛答复说:“因为我社与日本棋院、关西棋院有协约,不能只给吴清源以优厚待遇。但如果吴清源在名人战循环赛中陷落,读卖社将立即终止名人战,再以吴氏为中心考虑新的计划。”面对现实,我考虑到读卖社花了大钱,好不容易才实现名人战计划,单为顾全一纸备忘录就让计划废除,确也于心不忍。因而我毅然同意给予合作。不过,坦率他讲,既然说了以我为中心,就该相应地给我以适当的待遇,即使不愿施舍给我“第一期名人”的头衔,也不应将我视为十三人中的普通一员啊!对此,我至今还耿耿于怀。
  就这样,这在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十盘棋的擂台上力挫群雄、独霸鳌头的出色表演,竟冷冷清清、毫无结果地谢幕了。我就是带着这种无限惆怅的心情参加了第一期名人
  战。
  
  战后的红会
  
  围棋与信仰,对我来说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不然,恐怕我是不会在异国他乡生活下去的。我之所以能长久地维持棋士生命,可以说是依靠着信仰。她使我经常保持精神上的安定。假若在棋士生活与信仰之路二者中只能选择一样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信仰之路。特别是昭和十年我皈依红会以来,信仰对我来说就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战后一个时期内我加入了玺宇,在这个组织中每日致力于宗教活动。即使在那个时期,我仍然对红会保持着坚定的信仰。
  住在仙石原的时候,我与棋界人士很少交往。在没有对局的日子里,研究棋谱和宗教学习就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红会后援会解散之后,遗留下一部分有关红会教义的书籍,我重新研读了这些书,也学习了一下日本各种神道的教义,最后得出结论:红会教义是最最接近真理的精确学说。因而我对她更加深信不移了。
  战后的中国大陆于昭和二十四年(1949)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一度被禁止。为此,世界红会根据坛训:“北京总会、天津宗院、济南母院等处的所有权限全部移交香港。”第二年,在香港成立了兼有各种权限的道院——“宗母总办事处”。
  昭和二十五年日本大本教复活后,总长出口宇知磨先生便立即设法与香港红会本部进行了交流。由于大本教第一代总长出口王仁三郎先生曾在一次神灵附体中,受红会的最高神明“至圣先天老祖”的“委任”,在日本设立道院红会。因此,大本教从战前开始,就热心于建立世界红干会“日本支部”。谁知从大本教分出去的另一派在静冈成立了“三五教”,他们也希望与红王会相互提携。结果,从昭和二十六年开始,双方围绕谁是日本红会的“本家”的问题争执不休,并且就关于设立红会日本支部的领导权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香港道院认为不能对日本的事态放任不管,故而决定从台湾派遣两位于部,连同居住日本的我共三人,对此纷争进行调停。这是件棘手的工作,召集了多次理事会,都没能取得良好效果。于是台湾来的两个人将调停使命委托给我后便回去了。这样一来,调停的担子全落在我一人的肩上,使我大伤脑筋。
  这期间九洲的练早地区发生了水灾,香港道院及时将大约三十五万日元的救援款送到我的手中。由于日本尚未成立红会组织,因此我把钱捐赠给了日本红十字会。后来,日本东洋大学校长大岛丰先生准备建立红会日本支部。他拜求到香港红会的坛训是:“如果修行场所——道院尚未具备健全的设立条件,那么红会日本支部将不会有令入满意的开端。“但大岛先生无视这一坛训,在临时借房子的情况下,强行开始活动了。害得我一愁未去,又添新忧。
  
  摩托车祸的厄运
  
  昭和三十六年(1961)八月的一天,下午一点钟,位于半岛区目白的椿树山庄附近,为筹建日本红#会支部的事务所,人们正准备召开理事会。那正是我参加第一期名入战的时期。这天,我为了出席会议从小田原赶到东京,在中午时分向目白的红会筹备处奔去。我平时最讨厌迟到,总是提前到会,似乎要迟到了,因此我急忙赶路,在东京火车站乘上一辆出租车。当时东京街道上的车辆和信号比现在要少得多。车子奔驰在目白宽阔的道路上。因我未及时叫司机停车,车已开过离椿树山庄很远的弯路上去了,我只好请司机调头开回去。然后在事务所对面的街道上下了车。
  下车地点离人行横道很远,我怕迟到,三步并作两步地横穿马路。刚走几步,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就开了过来,我犹豫着,不知过还是不过,后见两辆车都为我减了速,便拔腿跑过去。哪知公共汽车后面又有一辆摩托车急速驶来,他见汽车减速,便加大油门超车,一下子出现在我眼前,没等我反应过来,已被撞飞了,当场失去知觉。醒来已是在医院里了。据目击者说,我被撞飞起来后,又落在摩托车上,身子被车拖了几米远,才滚倒在街道上。
  我被送进了丰岛区杂司谷的东大医院分院。车祸发生在下午一时十分右左,昏迷了大约二十分钟,我恢复了知觉。发现自己被安置在一间大病房的床上。因为注射了止痛针,当时并不觉着有多疼。据警察说,车主是一个小印刷所的职工,为了按时把校样送到客户手中才拼命地奔驶。医生曾向警察解释说伤势不重。其实医院的检查很潦草。虽说手腕上几处明显的搓伤没什么大事,但右腿不能动弹却被忽视了。只因医生说伤势不重,所以既没透视,也未做心电图和脑电图的检查。
  当时,我的妻子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已有五个多月了。我请人通知她说,伤势不重,不必担心。当晚,多贺谷夫妇赶来看望。这时,我的左腿疼得厉害,已无法站立。脚肿起很高,并且发烧。可是医生却无视病情,根本不给检查。几天后,腿肿仍未消退,且完全不能站立,于是就将我转移到一个单间。家里人实在看不下去,就向医院提出做透视检查的要求。谁知院方却错误地把右腿写成左腿,检查结果当然是一切正常。好不容易院方才查明错误,重新透视,这次发现有腿骨接合部位移位,同时腰骨也有两处裂伤,关于腰骨裂伤,医生什么也没对我们讲,多亏陪住的人看了放在床边的透视照片,才告诉我真相。就这样,对我的处置一误再误,拖了又拖,害得我绑着紧腰衣、脚上打着石膏、在医院苦苦地熬了两个月。这真是个倒霉透顶的灾年。我至今不理解,著名的东大医院为何对我如此敷衍了事?甚至到最后也不肯给我做心电图和脑电图的检查!很明显,我的大脑因车祸受到了影响,出院后经常头疼。各种后遗症使我非常烦恼,车祸的厄运使我的棋士生命骤然缩短了。
  车祸后两个月左右,我出了院。三个月后,我继续参加名人战。住院期间,读卖新闻社曾设法调整名人战对局的日程,尽量避免我因伤不能出场而判为"不战败"的情况出现。此刻我虽然出院了,却不能正襟端坐。为了照顾我,允许我坐在椅子上弈棋。由于对手都不习惯坐椅子对局,特别是在名人战这样重大的比赛中,会使他们常常感到提不起精神来。于是让我一人坐椅子,对面则放置一个小台子,上铺榻榻米,再垫上蒲团,对手就坐在上面。
  第一期名人战最后一轮中,我的对手是坂田荣男九段。当时,藤泽秀行八段以九胜二败的成绩居首位,只剩下对桥本昌二的一局了。其次是我和坂田均为八胜三败。如果藤泽秀行败给桥本昌二,其成绩将与我和坂田之间的胜者同为九胜三败,须再次进行一番决战。
  当时,我和坂田都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这最后一局成为双方全力以赴的一场激战。与此同时,藤泽对桥本昌二的对局在另一旅馆举行。傍晚时分,藤泽沮丧地败下阵来了。这时我执白棋,在坂田黑棋的压倒优势中进入收官的苦战。即使如此,我仍未放弃战斗,寸土必争,穷追不舍。胜负终于揭晓,除去贴五目外,双方打成平局!按当时规定,如果平局则判为白胜。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终于以九胜三败的成绩与藤泽秀行并驾齐驱了。但遗憾的是,名人战规定,执白的"平局胜"比真正的胜局略逊一格,我仅此毫厘之差,只得屈居第二位。这样,第一期名人战的桂冠便戴到了藤泽秀行的头上。(待续)
其他文献
仙人指路VS卒底炮转顺炮  1、兵七进一 炮2平3   2、炮二平五 炮8平5  以顺炮式来应红方仙人指路转右中炮是一种激烈对攻布局,它特别适于搏杀型棋手使用。  3、马二进三 马2进1  黑方先进边马更使此布局纳入复杂轨道,以往多走马8进7,将形成不同阵势。  4、马八进七 车1平2   5、车九平八 马8进7  如改走卒3进1,则马七进六,卒3进1,马六进五,炮3进1,炮八进五(如误走车一平二
期刊
期刊
“西湖杯”全国象棋精英赛于2002年10月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举行。这是一次精英荟萃的盛会,许银川、吕钦、胡荣华等高手悉数到场。下面介绍赵国荣与柳大华两位特级大师的一盘棋。  黑龙江 赵国荣(先和)湖北 柳大华  (2002年10月弈于杭州)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车9平8  3、车一平二 卒7进1  4、车二进六 马2进3  5、兵七进一 炮8平
期刊
     
期刊
A.双车马双炮连杀局   1、炮六平四 车6进1   2、前车进六 将6进1   如士5退4,则车六进七,将6进1,马三进二,将6进1,车六平四,车9平6,车四退一,红速胜。   3、马三进二 将6进1   4、前车平四 士5退6   5、马二退三 将6退1   6、车六进六 士6进5   7、车六平五 将6退1   8、车五进一 将6进1   9、马三进二 将6进1   10、车五平四 车9平6
期刊
(2002年4月27日弈于广东中山小榄镇)  起马对进卒  □盘世和 △ 张晓霞  1、马二进三 卒7进1  2、兵七进一 马8进7  □2002年底,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举行了第三届“声艺术杯”象棋赛,在参赛的众多高手中,我超水平发挥,取得五胜二负积十分的好成绩,最终获得第七名。  黄仕清:原广西棋王,国家象棋大师,在本次比赛中以全胜战绩获得冠军。  3、马八进七 马2进3  4、炮二进四 马7
期刊
晚上我们几个参加比赛的棋友都到小郑家去了,他们也很关心我能否出线。在得知我所在小组的积分情况之后,他们都认为我是没有希望了。这时我说,我惟一的出线机会就是我不去比赛。听了这话他们都不明所以,于是我仔细地跟他们解释,不是我不去比赛,而是要让别人认为我不去比赛,在比赛开始之后我先不露面,让某乙认为我是不去了,这样他就会认为自己没有机会了,在赛场他又没有棋下,心灰意冷之下也许会提前离场,这样是双方弃权,
期刊
李昌镐九段是没有争议的世界第一人,普通棋手不仅很难赢到他,甚至和他对垒的机会也很少。迄今为止李昌镐九段的战绩是1023胜261败,胜率79.67%。其中如果除去经常对垒的曹薰铉、刘昌赫、徐奉洙等三大天王的对局,李昌镐的战绩是724胜94败,胜率甚至达到了88.51%。这说明不仅想和李昌镐对局难,即使碰上也是十盘中仅能赢一盘。  今年李昌镐九段的战绩是28胜7败(80%),除去和三大天王的对局,与普
期刊
镁光灯啪地一闪,大团圆场景被瞬间定格,前排的依田九段与赵善津九正襟危坐,主角儿安藤武夫六段独立于镜头前方,一顶红帽与欣慰的笑容将此刻的心情表露无遗。  这是1999年的9月12日,安藤武夫的门生们在东京港区青山的一家酒馆为老师庆祝60岁的生日。这次的生日庆祝宴会推迟了一年才举行,等的就是安藤的得意门生赵善津九段挑战本因坊成功及依田纪基在名人战循环圈中取得佳绩。这三个因素凑在一起使宴会的气氛相当热烈
期刊
在刚刚结束的2002年全国个人赛上,素有“北昆仑”美誉的河北老将刘殿中,一扫前几年的阴晦,以五胜八平的不败战绩,勇夺季军。说到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刘老师纵横棋坛近四十年,个人赛中的最好成绩曾三次获得殿军(第四名),棋界人士曾戏言:“因名字中有殿字,只有老四的命。”而此次刘老师突破自己的宿命,完成历史性的一跃,可喜可贺。下面选评刘老师一盘精彩对局,让我们一同领略其老当益壮的风采。  河北 刘殿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