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整本书阅读中增值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要的语文教学目标,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确立阅读目标,串联阅读任务;采取有效策略,引导整体阅读;基于阅读核心,促进阅读内化;激发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以期达到赋能增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
  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渗透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形成,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品读。部编语文教材将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上升到了新高度,它强调阅读习惯的培养,主张通过课外阅读的拓展,将兴趣作为驱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一、确立阅读目标,串联阅读任务
  初中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培养阅读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不仅能将学生以往所积累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技巧,实现语文阅读“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中,通过一个个阅读任务串联,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提升阅读质量。
  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同时,要结合整体的教学目标,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如根据教材中的要求,学生需要提前完成作品《围城》《阿Q正传》自主阅读。这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教学任务,如果直接给学生下达阅读任务,相信大部分学生只是草草浏览一遍,知道文章大致意思就算完成任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情况,为学生制定长期阅读计划、中期阅读计划以及短期阅读计划。具体来说,单篇文章的閱读教师布置了以下任务:完成文章阅读,能够简述文章故事情节;将文章中的好词佳句誊抄在笔记本上;完成一篇不少于5 000字的读书笔记。以《围城》相关阅读任务为例,教师还进行课外阅读延伸,选择《穆斯林的葬礼》等相似的作品要求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并完成一篇不少于5 000字的读书笔记。面对一些阅读能力不佳的学生,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对阅读目标进行调整,尽可能挖掘学生的自主阅读潜能。在每学期末,教师应根据阅读完成进度进行考核,以更好地评价和掌握学生阅读能力。
  二、激发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
  一些经典名著出现在教材之中,尽管已经经过编者节选,所呈现出来的篇幅依旧较长,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即便对于成年人而言,这样的长篇阅读尚且困难,再加之阅读经验的缺乏,学生定会感到阅读不适。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一个适合的切入点。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骆驼祥子》时,便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将作者老舍先生的年代背景用影片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强化了学生对于写作背景的认知。在正式进入整本书阅读前,教师还给学生播放了影片《骆驼祥子》的花絮,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值。
  此外,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可以利用相对自由、宽松的课余时间来进行自主阅读,从而培养阅读兴趣。到了课堂上,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为学生创设与阅读内容相符的、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另一方面又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来集中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容,从而有效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好奇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三、基于阅读核心,促进阅读内化
  文本是连通读者与作者的纽带。透过文字,作者的情感与意图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对文本的深入研究,是确定教学价值与教学方向的关键。读懂一篇文章,就看读者能否抓住作者的情感表达与意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懂一本书,核心就在于引导学生展开精读,以促进知识内化。在每一篇名著阅读的课文中,教材会有相应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有效研读语句,感受文章片段,准确把握好课文的核心点。
  例如,《骆驼祥子》通过主人公祥子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渗透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这也是学生需要在整本书阅读中重点关注的。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围绕着“面对困难,应该坚持还是果断放弃”主题,让学生概述文章中祥子的“三起三落”。该课文出现在初一的语文教材之中,而此时的初中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同样需要面对生活中的无数跌宕起伏。课文的这些内容,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激发起他们的持续阅读兴趣。紧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在完成自主阅读后总结祥子的心态变化与行为变化,最后总结出一条较为清晰的人生脉络,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核心要点。
  四、采取有效策略,引导整体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要求教师把握好名著同教材之间的联系。换言之,就是根据教材要求编写阅读计划,整理出教材所要求掌握的文段并找到整本书内容,在充分了解整本书的创作背景和所要求掌握的内容后,再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
  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时,根据部编教材要求,学生需要自主完成《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从教学目的来看,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在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关于人生问题的深度思考。为了有效消除学生与作品之间的隔阂,教师借助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某些片段,引起学生对作者鲁迅先生的好奇,再过渡到《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之中,推动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备课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内化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整合,更要结合具体学情将教学活动的难度进行划分,方便拥有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这部分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五、关注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
  强调整本书阅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现阶段的学生,他们对语言还不是那么敏感,要想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就需要聚焦不同形式的语言辨析,启发学生探究留白,以活跃阅读思维。对比以往的碎片化阅读解析,整本书阅读更加强调文章的整体性,而语文性阅读在这种形势下也得到进一步延展。
  如何才能有效进行语文性阅读呢?要求教师把握好文章中的情怀、思辨与坚守语文体性,实现从“读文”向“读人”的顺利过渡。这里所说的情怀,可以理解为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情感;思辨指的是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语文体性则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独特形式表现。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课文《藤野先生》时,首先总结了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过去用事件总结方式概括出来的人物性格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运转。于是,教师进行了教学活动的创新,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推论青年鲁迅的气性。紧接着,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青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互动,对藤野先生的性格进行进一步推测,从而形成两种不同气质的人之间的思辨。最后,又引导学生分析藤野先生的言语,从而品味鲁迅的审美气质。通过一系列阅读任务,教师引导学生从视觉择取上品味审美习性,深化了阅读效果。
  总之,在部编教材语文教学体系中,整本书阅读占有重要的教学地位。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正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把握好教材内容,并整合具体内容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阅读,促进语文素养的切实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深度学习是在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基础上提出的学科概念,新课改要求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教材,立足真实情境,立足课堂追问,立足学生实验,立足多元评价,引领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深度学习;浅层学习;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知识
[摘要] 研磨课堂不仅可以打造一节好课,更能让教师对课程、教材进行深入思考与理解,有效达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边磨边研,研课组对本课程的价值和教材编写意图愈加清晰;边磨边改,新教材的理念渐入心,汉字这一优秀文化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 研磨课堂;传统文化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注重德法共育、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因此,它在价值观引
[摘要] 信息时代许多与历史有关的影视作品成为人们获取历史知识的新途径。本文从理论政策、教学实践及反思等方面,阐述历史影视作品对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价值;而影视资源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只有将教师传统的口头讲授和影视资源搭配使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历史教学;影视作品;教学实践运用  一、历史教育现状与影视作品引入课堂之必要  (一)新时代初中历史课程的要求  19世纪德国历史
[摘要] 历史散文的教学应追求深度学习,要摆脱单一的语言知识教学,摒弃浅层的义理词章教学,倡导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由琐碎学习转向综合学习、由静态学习语文转向实践语文的教学。这种深度学习形式多样,可以采用课本剧表演、群文阅读等方式。  [关键词] 历史散文;深度学习;学习策略  文言文教学常常陷入教词汇和教翻译的泥潭。一篇文言文,教学目标就是掌握数十个词汇,翻譯几个较难的句子,最多再涉及一下文章
[摘要] 从初中基础物理知识到高中物理的强化学习,不论在基础知识上或在综合能力上,对于中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大的跨越。要让每位学生成功实现这次跨越,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和物理思想方法,帮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环境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而高中物理教师除了深入研究高中教材以外,还应充分熟悉初中教材与教法,了解全体学生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
[摘要] 美国阅读教学盛行阅读工作坊模式。该模式十分重视时间保障、材料选择、成果分享、教师指导四种机制的建设,主要分为小课教学、独立阅读、分享阅读三个步骤。对我国阅读教学的启示:在阅读环境方面,从氛围营造走向机制建设;在阅读指导方面,从以教导学走向以学定教;在阅读分享方面,从一元表达走向多元展示。  [关键词] 阅读工作坊;机制;步骤;启示  受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美国阅读教学盛行阅读工作坊模
[摘要] 思维可视化是通过图画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显性化、可视化。趣味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思维的质量。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为例,从“搭框架”“理关系”“磨细节”三个方面探讨思维可视化表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趣味阅读;思维提升  当下,不少教师虽然秉持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但在平常教学中仍然有诸多困惑。很多学生在预习时主动性不强,
[摘要] 语文课堂的精彩在于课堂教学生成,更在于学生的生命存在与成长。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践为案例,探究基于文本细读的教学改进。通过三次教学改进的思考,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突出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让语文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文本细读;教学改进;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去理解作品,分析人物,思考问题。
[摘要] 依据现行英语课标要求,分析教师实施读写整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实践。以一节读写整合课为例,探究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 支架理论;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三至五级分级目标中对初中学生写作教学提出要求:能编写简单
[摘要] 数学符号能将数学问题从抽象化演变为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提升儿童逻辑思维能力。情境,作为适应性的存在,通过适应儿童所在的境脉,适应知识真实的样态,适应儿童数学的需求,培育儿童数学符号素养。  [关键词] 数学符号;适应;情境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符号以其表意贴切、简洁明了、抽象程度高、概括性强等特质,便于儿童更好地通晓数学知识关系,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体系,架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