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泛自主神经病合并2型糖尿病及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病例报告

来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泛自主神经病( acute panautonomic neuropathy, APN)是以交感神经损害(体位性低血压、皮肤干燥)及副交感神经损害(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尿潴留、口干、眼睛干燥、瞳孔收缩障碍等)为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1] . 可伴有轻微的感觉或运动症状[2].由于可能的免疫机制和相似的临床特点,在2019 年的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中[2] , APN 被归类为吉兰-巴雷综合征( 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少见亚型.结合既往报道,治疗上以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治疗或激素治疗为主.腹痛是急诊、胃肠科及心内科常见的临床重症.当排除他科疾病后,就诊于神经科腹痛患者的病因不同寻常.我们在此报道了1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广泛自主神经受累的APN患者.基础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及桥本氏甲状腺炎.两种疾病均可导致疼痛及自主神经病变,因此为诊断带来困难.我们旨在为APN的诊治提供临床思路,并推测APN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多模式联合检查评估脑出血患者颅内压(ICP)增高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因病情需要行腰椎穿刺术的脑出血患者17例,在腰椎穿刺术前行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根据脑脊液压力结果(大于200 mmH2 O定义为颅内压增高,80~200 mmH2 O定义为颅内压正常),将患者分为颅内压增高组(9例)和颅内压正常组(8例),比较组间的收缩压、舒张压、二氧化碳分压(PCO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O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急性神经毒性综合征,以各种危险因素引起的神经症状和放射学改变为特征.常见的神经症状包括头痛、意识水平受损、癫痫、视觉障碍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1].
目的 探讨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非急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随访资料,包括再通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影像随访资料及临床随访资料.采用脑梗死溶栓试验(TICI)分级评估是否再通成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30例颅内前循环大动脉血管内治疗病例中
目的 评估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在不同阶段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募集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受试者共56例,根据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者(MCI组)18例、痴呆阶段阿尔茨海默病者(AD组)18例以及与上述病例相匹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2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神经心理量表评估,之后行头部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其中有5例患者进一步行PET/CT检查,进而分析不同阶段阿尔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 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颅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会危及患者生命的肿瘤,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PCNSL的头部影像学检查虽然有一定的特点,但局限性很大,非典型病例难以与颅内肿瘤等疾病鉴别.脑立体定向活检作为PCNSL诊断的金标准,但有时肿瘤位置不适用于所有疑似PCNSL的患者.本文介绍一例通过脑脊液细胞学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确诊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
目的 总结11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I型(DM1)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双下肢肌肉受累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的11例DM1患者的临床、骨骼肌活检病理及5例双下肢骨骼肌磁共振的特点.结果 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强直、伴有肌无力/肌萎缩症状,肌无力/肌萎缩远端重于近端.骨骼肌病理特点:10/11例患者可见I型肌纤维轻度萎缩,部分患者可见核内移、核聚集、肌浆块现象.双下肢肌肉磁共振:5例患者双下肢远端脂肪浸润重于近端,双侧肌肉受累程度不对称,大腿肌肉脂肪
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快速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同时影响上、下运动神经元,并导致进行性肌肉萎缩和无力.ALS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实体,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程度在ALS中可变,其中进行性肌萎缩(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PMA)以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为主要特征[1].由于缺乏特定的生物学标记物,目前ALS诊断依赖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特征性的电生理改变,并需排除其他疾病[2].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主要包括脑膜炎、类风湿结节和类风湿性脑血管炎(rheumatoid cerebral vasculitis,RCV)[1],以上关节外并发症的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病理活检的开展并不是总能进行,临床诊断作为最高诊断更为普遍.本文报道1例临床诊断的类风湿性脑血管炎.
目的 分析不同抗体类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精神症状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自免脑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分析.对象:2019年9月到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患者.结果 抗体阳性为20例,临床表现中最常见的依次是抽搐发作、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结论 各亚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精神症状无明显差异,即不能通过患者的精神症状判断自免脑抗体类型.
结节性硬化症( tuberous sclerosis)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皮肤病,发病率约1/6000~1/10000[1] ,男性多见,于19世纪80年代首次由Bourneville提出,故又称为“Bour-neville”病[2].该病以严重的皮肤损害、癫痫发作、智力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累及皮肤、心、肾、脑、肺等,典型的临床三联征为:癫痫、智力障碍、面部血管纤维瘤,少数患者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SEGA)致梗阻性脑积水,产生相应临床表现[3,4].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 TSC合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