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教师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基于此,对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 计算机 应用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128
计算机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也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因此,我们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夯实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要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首先应夯实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为此,教师应当
依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夯实操作技能。例如,在Excel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他们某一次考试的各个学科的成绩,并让他们计算出自己的总分和平均分,然后按照总分成绩排列名次。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是排序过程比较繁琐。待学生计算完毕后,教师再展示如何用Excel的功能来处理这些问题。看到老师能够利用计算机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会对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积极的学习和练习,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操作技能。此外,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些操作相似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回忆和对比来记忆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如Word和Excel的操作界面上有很多类似的功能,教师在讲Excel表格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Word文本的一些基本操作。这样,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夯实自己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时有了更丰富的资源,也促进了学生资料搜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生制作PPT演示文稿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课件,精美的画面、独特的文字设计以及优美的背景音乐等,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他们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欲望。接下来,教师教给学生制作要领,然后让他们自己确定主题、搜集素材、设计画面,制作与某一语文课文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都很用心学习课件制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他们在自主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了PowerPoint的各个功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既帮助学生预习和巩固了语文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一举多得。
三、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合于操作性、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内容、掌握操作方法。这个方法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虽然完成任务的主体是学生,但这并不代表教师要完全放手,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对他们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大胆地、积极地完成任务。例如,在学习了Word的文字处理功能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制作电子报刊,报刊的主题小组自行选取,如时政、娱乐、体育、民生、时尚、财经、军事等。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要搜集素材,思考如何通过文字设计、版面规划、图片插入等突出重点内容,而且要体现出报刊的特色。各组成员为了本组的成功和荣誉,都积极思考和发言,相互交流、分工合作,等到任务完成时,他们对所学知识都能够牢固掌握,同时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学计算机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帮助学生拓展认知视野、搜集学习资料,使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有效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1]马竹青.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
[2]刘晓燕.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河南教育,2010(Z2).
[3]刘存忠.浅析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科学时代,2015(4).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关键词]中学生 计算机 应用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128
计算机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也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因此,我们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夯实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要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首先应夯实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为此,教师应当
依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夯实操作技能。例如,在Excel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他们某一次考试的各个学科的成绩,并让他们计算出自己的总分和平均分,然后按照总分成绩排列名次。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是排序过程比较繁琐。待学生计算完毕后,教师再展示如何用Excel的功能来处理这些问题。看到老师能够利用计算机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会对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积极的学习和练习,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操作技能。此外,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些操作相似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回忆和对比来记忆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如Word和Excel的操作界面上有很多类似的功能,教师在讲Excel表格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Word文本的一些基本操作。这样,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夯实自己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时有了更丰富的资源,也促进了学生资料搜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生制作PPT演示文稿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课件,精美的画面、独特的文字设计以及优美的背景音乐等,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他们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欲望。接下来,教师教给学生制作要领,然后让他们自己确定主题、搜集素材、设计画面,制作与某一语文课文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都很用心学习课件制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他们在自主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了PowerPoint的各个功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既帮助学生预习和巩固了语文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一举多得。
三、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合于操作性、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内容、掌握操作方法。这个方法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虽然完成任务的主体是学生,但这并不代表教师要完全放手,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对他们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大胆地、积极地完成任务。例如,在学习了Word的文字处理功能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制作电子报刊,报刊的主题小组自行选取,如时政、娱乐、体育、民生、时尚、财经、军事等。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要搜集素材,思考如何通过文字设计、版面规划、图片插入等突出重点内容,而且要体现出报刊的特色。各组成员为了本组的成功和荣誉,都积极思考和发言,相互交流、分工合作,等到任务完成时,他们对所学知识都能够牢固掌握,同时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学计算机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帮助学生拓展认知视野、搜集学习资料,使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有效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1]马竹青.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
[2]刘晓燕.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河南教育,2010(Z2).
[3]刘存忠.浅析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科学时代,2015(4).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