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而且极为重要的系统工作,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高职院校的全程化、全员化职业指导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程化;全员化;职业指导模式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显得尤为严峻。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因素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毕业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缺少就业竞争力所致。此外,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不景气,产业结构构的优化升级,也必然带来就业困难的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应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1.职业指导观念滞后。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升格而成,思想观念方面在—定程度上深受旧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影响,职业指导基本停留在中专阶段模式。一是有机构,没有人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立了就业指导部门或由专人负责,但真正合格的职业指导教师严重匮乏,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也基本上是原来从事教学工作或者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共同不足之处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指导工作培训,不能真正发挥职业指导的帮助和桥梁作用。二是有教育,没有指导。职业指导缺乏规范性、专业性和系统性,只重视理论教学和技能传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重视不足;就业指导机构现在所完成的职责—般都是辅导学生做一些就业简历、辅导就业技能,提供创业信息,开展双选,这些都是为了学生能找到—个好的工作,是—个具体的就业措施,总体上来说还是短期效应。三是有管理,没有服务。由于管理者思想上不够重视,对职业指导工作促进就业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缺乏了解,因此,职业指导未能形成全校一盘棋,指导机构的功能不健全,在职业指导的日常工作中只是简单的就业行政管理,缺乏职业指导的服务。
2.职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开展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我国职业指导工作起步晚,理论尚不成熟。因此,职业指导的成熟体系尚不健全,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观念尚未形成。许多高职院校不是把职业指导当学生入校到毕业、甚至是毕业后都必须始终贯穿的长期工作,而是把职业指导当作是毕业班的短期工作。因此,职业指导工作常停留表面,职业指导效果不佳,普遍存在“三多”和“三少”现象。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观念少;择业多,敬业少。另外,一些地方和学校还没有把这项放到应有的位置,重“进口”轻“出口”、重招生轻就业、重专业知识传授请职业意识培养的现象还很普遍。
全员化的职业指导实践尚未展开。职业指导是—项系统工程,绝非—个人或一个部门就能够完成的。从职业指导的主导者来讲,它不仅要有学院领导重视,还需要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院校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但是,当前许多院校职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工作队伍力量薄弱,业务素质不高,部门间的协调很差,沟通有待加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高职院校全程化、全员化职业指导模式的探索
(一)通过全程化职业指导增强学生专业学习信心。
全程化指导就是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中,树立从一年级做起、三年全程、系统指导服务的理念。
1.一年级侧重进行专业与职业前景教育。通过心理测评、咨询和职业方向、前景的介绍,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对职业前景的充分认识和应有的心理准备不仅能激励大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能督促规范学习生活习惯
2.二年级是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技能的阶段。职业指导中心要通过帮助学生合理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使学生保持适度的就业压力感和就业焦虑度:同时以科学测试为辅助手段,通过职业测试,帮助学生更理性地了解自身个性特点的优势和不足,结合社会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明确今后发展的大致方向并进行对应的技能培养。
3.三年级是实现就业的关键时期。学校要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以非正式化讲座和模拟培训活动为主,辅以开设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讲座。学校还应成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帮助其做好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结合个体的内部需要和社会的外在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促进个体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全员化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所谓全员化指导,就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为出发点,积极搭建好校内外职业指导服务的工作平台,相互联动、全员参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包括在校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是社会的共同参与。
1.教师在参与职业指导服务工作方面,要深刻理解职业指导的基本理念,了解职业指导的功能和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统一部署与要求,并主动将自己的工作与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渗透职业指导,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专业教师培养非常关键。为此,要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对职业指导工作投入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职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
2.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职业指导的积极性。通过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训练,让学生接受职业指导的理念,了解职业指导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积极投入到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训练中去,主动地进行体验和实践,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观念。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信息是做出职业选择的基础和前提。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全面可靠的信息为依据。学生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应具备良好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竞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养成主动搜寻信息的习惯,主动挖掘就业信息,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科学筛选,寻找机遇,把握机遇。
3.职业指导工作也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各种途径让家长理解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家长主动配合学校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大力支持和敦促学生参加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训练,积极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建言献策,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通过实施全程全员化职业指导教育,使大学生从刚进入大学校门起就根据个人能力与职业素养选择适合的职业岗位,做到有能力胜任,实现人岗合理匹配。这对大学生个体而言实现了个人的职业理想,从国家宏观角度考虑则实现了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国家、用人单位、家庭、学生四方面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曹蓉玫.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05(3).
[2]邓宏宝.新时期高校实施全程职业指导的理性思考[J].教育导刊.2007(3).
[3] 孙君芳.全员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的实践性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关键词】全程化;全员化;职业指导模式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显得尤为严峻。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因素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毕业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缺少就业竞争力所致。此外,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不景气,产业结构构的优化升级,也必然带来就业困难的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应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1.职业指导观念滞后。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升格而成,思想观念方面在—定程度上深受旧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影响,职业指导基本停留在中专阶段模式。一是有机构,没有人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立了就业指导部门或由专人负责,但真正合格的职业指导教师严重匮乏,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也基本上是原来从事教学工作或者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共同不足之处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指导工作培训,不能真正发挥职业指导的帮助和桥梁作用。二是有教育,没有指导。职业指导缺乏规范性、专业性和系统性,只重视理论教学和技能传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重视不足;就业指导机构现在所完成的职责—般都是辅导学生做一些就业简历、辅导就业技能,提供创业信息,开展双选,这些都是为了学生能找到—个好的工作,是—个具体的就业措施,总体上来说还是短期效应。三是有管理,没有服务。由于管理者思想上不够重视,对职业指导工作促进就业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缺乏了解,因此,职业指导未能形成全校一盘棋,指导机构的功能不健全,在职业指导的日常工作中只是简单的就业行政管理,缺乏职业指导的服务。
2.职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开展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我国职业指导工作起步晚,理论尚不成熟。因此,职业指导的成熟体系尚不健全,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观念尚未形成。许多高职院校不是把职业指导当学生入校到毕业、甚至是毕业后都必须始终贯穿的长期工作,而是把职业指导当作是毕业班的短期工作。因此,职业指导工作常停留表面,职业指导效果不佳,普遍存在“三多”和“三少”现象。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观念少;择业多,敬业少。另外,一些地方和学校还没有把这项放到应有的位置,重“进口”轻“出口”、重招生轻就业、重专业知识传授请职业意识培养的现象还很普遍。
全员化的职业指导实践尚未展开。职业指导是—项系统工程,绝非—个人或一个部门就能够完成的。从职业指导的主导者来讲,它不仅要有学院领导重视,还需要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院校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但是,当前许多院校职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工作队伍力量薄弱,业务素质不高,部门间的协调很差,沟通有待加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高职院校全程化、全员化职业指导模式的探索
(一)通过全程化职业指导增强学生专业学习信心。
全程化指导就是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中,树立从一年级做起、三年全程、系统指导服务的理念。
1.一年级侧重进行专业与职业前景教育。通过心理测评、咨询和职业方向、前景的介绍,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对职业前景的充分认识和应有的心理准备不仅能激励大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能督促规范学习生活习惯
2.二年级是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技能的阶段。职业指导中心要通过帮助学生合理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使学生保持适度的就业压力感和就业焦虑度:同时以科学测试为辅助手段,通过职业测试,帮助学生更理性地了解自身个性特点的优势和不足,结合社会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明确今后发展的大致方向并进行对应的技能培养。
3.三年级是实现就业的关键时期。学校要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以非正式化讲座和模拟培训活动为主,辅以开设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讲座。学校还应成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帮助其做好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结合个体的内部需要和社会的外在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促进个体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全员化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所谓全员化指导,就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为出发点,积极搭建好校内外职业指导服务的工作平台,相互联动、全员参与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包括在校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是社会的共同参与。
1.教师在参与职业指导服务工作方面,要深刻理解职业指导的基本理念,了解职业指导的功能和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统一部署与要求,并主动将自己的工作与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渗透职业指导,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专业教师培养非常关键。为此,要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对职业指导工作投入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职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
2.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职业指导的积极性。通过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训练,让学生接受职业指导的理念,了解职业指导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积极投入到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训练中去,主动地进行体验和实践,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观念。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信息是做出职业选择的基础和前提。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全面可靠的信息为依据。学生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应具备良好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竞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养成主动搜寻信息的习惯,主动挖掘就业信息,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科学筛选,寻找机遇,把握机遇。
3.职业指导工作也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各种途径让家长理解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家长主动配合学校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大力支持和敦促学生参加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训练,积极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建言献策,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通过实施全程全员化职业指导教育,使大学生从刚进入大学校门起就根据个人能力与职业素养选择适合的职业岗位,做到有能力胜任,实现人岗合理匹配。这对大学生个体而言实现了个人的职业理想,从国家宏观角度考虑则实现了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国家、用人单位、家庭、学生四方面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曹蓉玫.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05(3).
[2]邓宏宝.新时期高校实施全程职业指导的理性思考[J].教育导刊.2007(3).
[3] 孙君芳.全员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的实践性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