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味品产业的现状与趋势(标题)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调味品行业明显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行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总产量约在1600万吨左右,行业总产值为1300亿左右(约合200亿美元),产值规模还不到世界调味品市场总量的10%,低于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总人口数量的占比。这一数字距离市场饱和也还很远。
  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58家百强企业调味品的总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销售总额达到280亿元以上。其中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50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调味品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对调味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同时,随着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繁荣,调味品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中国调味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调味品产业发展的特点(一级)
  市场集中度高,地域特征明显(二级)
  由于调味品是从中国饮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一个行业,受制于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地域特征明显。
  尽管随着人口和文化迁徙,全国各地口味逐步呈现大杂烩形态,就像四川也有够味儿的鲁菜,山东也有正宗的粤菜一样,但主要局限于餐饮渠道。就家庭消费而言,地域化特征仍然非常明显,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比如,我国酱油市场的规模为500万吨,海天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酱油类调味品企业,产量却仅占全国酱油总产量的8%。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酱油企业集中度不高,呈现出“诸侯割据,区域为王”的业态。而著名的“四大名醋”,也主要是在各自的根据地呈主流消费,同样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目前,调味品行业内的整合只是集中在一线品牌对中高端市场份额的争夺,对中低端市场的冲击力依然非常有限,这意味着调味品行业的商机无限。
  调味品企业应及时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突破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传统工艺的束博,用现代化大生产体系取代原始的手工工艺。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创新产品、口味和生产技术,如在传统行业中注入时尚化的元素,这将是调味品行业高速发展的原动力。
  外资品牌仍占主导(二级)
  国内传统的调味品企业大多是从国营企业转制而来,因受企业机制的影响,大多形成了僵化、固化的经营风格,企业竞争力不强。
  近十年,随着大批外资企业进驻中国,我国调味品市场正在经历着一轮大的行业洗牌。经过数年的行业整合,我国部分调味品企业已经被外资控股或收购。在各个细分品类中,已基本形成了以外资品牌为龙头的市场布局。
  虽然这些外资品牌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多数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尚未对中国的调味品行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国内调味品企业如果能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势必能成功占据调味品行业更多的市场份额乃至部分高端市场份额。
  目标消费群以餐饮和家庭为主(二级)
  调味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普通家庭和餐饮渠道,消费成本和消费者的调味品消费观念对产品销售产生直接影响。
  作为日常生活的快速消费品,家庭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品质和价格,一般不太愿意为高价调味品买单。因此,调味品企业在适当时机利用价格促销的方式,将更容易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能快速提升产品销量。
  一个餐厅的调味品用量相当于100个家庭,调味品需求量大而且稳定。提升调味品在餐饮渠道销量的关键,是吸引厨师的注意力。
  竞争格局呈两极分化趋势(二级)
  低端市场多被地域性品牌占据,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网络以自然流通为主,辐射当地及周边市场,品牌力有限甚至谈不上品牌力。
  中高端市场则是全国知名品牌及外资品牌的竞争阵地,特点是营销立体感强,高空广告支持,地面精耕细作,产品线细分化程度高,覆盖全国市场。
  调味品的发展现状(一级)
  消费领域结构调整趋势明显(二级)
  调味品新品层出不穷,产品结构调整趋势明显,并朝着几个方面发展:高档传统调味品,方便面调料和汤料,复合调味料,快餐食品调料,加工肉类渔类海鲜食品调料,加工各种小食品调料,速冻食品调料,西式方便调料,新型味精,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工业用原料。
  在传统调味品生产增长的同时,消费领域越来越宽泛。除了家用和餐饮企业用之外,还增加了用于配合各种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微波食品的调味品,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剂和工业用原料。
  复合型调味品开发不足(二级)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烹饪程序更加简单。因此,开发各种口味的复合型调味品是大势所趋。调味品发展近年来明显呈现出复合化、方便化、营养化的趋势。
  目前,我国复合调味品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增加,是调味品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种。但是,就数量来说,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就口味来说,还集中在辣味、鲜味等少数风味上;就用途来说,以增鲜品、汤料、蘸料、佐餐酱为主,尚未覆盖中餐烹调的方方面面。
  单就菜肴调味料来说,品种也非常有限。然而,利用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多样化的烹调调味类型,可以开发出各种菜肴用风味调料以及用于凉拌菜、烧炖菜、烹炒菜、煎炸菜、拌面卤等的调料,其品种丰富程度不可限量。
  同时,可以针对不同食物原料开发复合调味品,如鱼、肉、海鲜食品具有特定的风味。举个例子,很多消费者不了解如何使用各种香辛料,开发专用调料则可以极大地方便其使用。
  也可以针对不同烹调方法开发复合调味品。如蒸菜调料、腌渍调料、凉拌调料、煎炸调料、烧烤调料、煲汤调料、速成汤料等等。其中既可加入多种调味品,还可加入其它小量配料,迎合风味时尚多元化的营养趋势,各种复合型西式调料均大受欢迎,奶油浓汤调料、烤牛排调料、串烧调料、咖喱调料等也浮出水面。迎合这种趋势,各种传统调味品中也增加了异国风情的产品,如紫菜饭卷专用醋、生鱼片专用酱油、韩式醋、日本酱等。
  产品科技含量大幅提高(二级)
  当今调味品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生物和化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从发酵菌种的基因工程处理,到风味物质的分离提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给调味品生产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行业的迅速发展。目前经常应用于调味品当中的食品添加剂包括:增稠稳定剂、凝胶剂、防腐剂、增鲜剂、香精、色素、品质改良剂、营养强化剂等,今后其应用还将呈现不断增长和拓展的趋势。
  新技术为新品种和高档品的开发提供了可能,也为调味品的复合化、保健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原料涨价,成本压力增大(二级)
  以粮油为基础的调味品原料价格开始上涨,幅度达到70%~80%,调味品企业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成本挑战。
  为了转嫁成本压力,调味品企业除了可以适当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外,还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不断地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以促进消费升级。功能化、细分化,将是调味品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调味品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丰富,以营养、健康为诉求以及针对不同菜肴制作的调味品,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将逐渐步入细分化时代。
  根据餐饮业对标准便捷化的需求、家庭消费对方便味美营养的需求、食品加工业对专业化的需求,调味品企业可生产出各种特色鲜明的产品。
  我国调味品行业销售额(单位:千亿元)增长趋势图
  调味品发展的10大趋势(一级)
  中国调味品产业,在经过数轮结构调整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转型为市场规范、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调味品产业的巨大潜力正在被逐步释放出来。目前,调味品行业已经呈现出以下十大趋势——
  1.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二级)
  比如,从烹饪的角度,醋演变出饺子醋、凉拌醋、海鲜醋等品类,酱油衍生出味极鲜、老抽、草菇老抽等花样。从健康的维度,不断涌现出低盐生抽、铁强化酱油、儿童酱油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回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产品线的拓展并不简单等同于市场细分,因为调味品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它只能是低附加值商品,只有规模才能产生效益。所以,企业要做的是,深入市场去发现大众市场的潜在需求,而不是小众市场的个性需求。
  2.行业质量标准将进一步提高。(二级)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国务院等有关部门空前重视食品安全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消费者也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产品安全。这也促使调味品企业必须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加快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近年来,来自德国、欧洲、日本、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先进工艺都在我国落地。
  可以预见的是,近几年内,国家对于调味品生产企业的卫生、安全、工艺等各方面的要求会更严格。引入现代化、标准化生产体系,主动升级质量标准,是打造调味品品牌的核心幕后工作。任何质量安全方面的纰漏,都可能会给调味品生产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3.复合调味品比例将提升。(二级)
  据相关统计,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复合调味品比例在8成以上,而国内市场不到三成。
  随着80后、90后步入婚姻,逐步担纲家庭的核心角色,复合调味品呈现出绝对潜力空间。这个人群的总体特征是:口味刁钻,疏于厨艺;美食家的嘴,笨媳妇的手。复合调味品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完全可以精确到菜名,对号入座即可。比如王守义炖鱼料包、李记枭雄的酸菜鱼料包等。
  通过几种普通调味品的组合,溢价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实现1+1>2的效果。
  4.外观时尚化,产品便捷化。(二级)
  新一代消费群体在选购调味品时,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形下,外观形态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作甚至用超过产品本身。比如,很多80后之所以不选择老陈醋,原因并不是味道不好,而是颜色太重。时尚的产品包装,也是中高端调味品在终端让产品自己会说话的有效手段。
  同时,由于新生代消费者的生活节奏快,又对生活品质要求高,因此,方便、标准、时尚、快捷将成为年轻人对调味品需求的代词。在这样的情况下,调味品企业下一步的产品研发趋势将偏向于为80 后提供“懒人”调味品。
  


  5.家庭消费比重将持续增大。(二级)
  受到通胀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饮食健康、营养搭配等方面越来越重视,回家做饭的人群比例将会增大,家庭消费将呈现出增长态势。
  另外,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因失业返乡的数量正在增加,这将进一步扩大家庭消费的市场空间。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在建设餐饮渠道的同时,也应加大对流向家庭消费的各种渠道的投入力度,提高品牌大众知名度,掌控好终端市场,以防止在消费趋势变化时造成市场损失。
  6.品牌管理将被重视。(二级)
  品牌管理承担着品牌品类占位与价值塑造、实现与消费者沟通的重任。
  目前,调味品企业的品牌管理应该说还处于摸索阶段,或者说初级阶段,还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没有打造一支完善的品牌建设、产品研发、品牌互动、市场监测、品牌审计、品牌改善相衔接的一套品牌管理运营系统。
  随着调味品消费越来越重视品牌,品牌消费逐渐成熟,我国调味品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间品牌竞争将成为一个常态。
  7.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高。(二级)
  金融危机在给调味品行业带来了融资困难、资金链紧缩、运营压力加大、企业风险加剧等问题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整合扩张的机会,中国调味品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整合高潮。
  在这个整合高潮中,产品、价格、渠道等多方面的竞争将明显加剧,酱油、醋等传统调味品的品牌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国内外大型企业主导性增强,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越来越不容乐观,很多产销在5000 万元以下的调味品企业将面临着退居二线或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8.农村市场将成为利润增长点。(二级)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改变了农村人口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用于农副产品的购买支出相应增加。
  惠民新村的建立,改变了农民分散居住的方式,带动了社区连锁超市的发展,扩大了调味品的销售市场。
  商务部在2007 年开始推行“万村千乡工程”,拓展扩大了调味品企业的配送范围……
  随着惠民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这无疑将为调味品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而面对渠道网点的变化,调味品企业也需要不断地调整配送方式,创新营销网络。
  9.行业将会掀起品类占位风潮。(二级)
  太太乐占位了鸡精品类,成就了鸡精品类第一的位置;茅台找准了“国酒”占位,成就今日的茅台;王老吉抓住了“预防上火的凉茶”的占位,成就了如今的辉煌市场业绩,其他竞争对手即使蜂拥而来也难以撼动其地位。众所周知的宝洁,更是靠多品牌策略,分别通过海飞丝、飘柔、潘婷实现“专业去屑”、“柔顺”、“营养护发”的细分品类占位。
  纵观调味品行业,品类占位营销还比较落后、混乱。正是因为没有实现有效的品类占位,从而导致企业没有成功打造一支清晰的产品线,导致消费者对品牌没有一个明确的细分品类认知,从而未能实现品牌竞争力的打造,未能充分实现主导产品品牌的品牌溢价和外溢效应的发挥。
  调味品行业品类不断细化,而每次细化总呈现行业总体收益,没有形成独占。在一些标杆性的企业率先实施品类占位的情况下,必将掀起整个行业的品类细分占位大潮。
  10.中高档化势不可挡。(二级)
  通货膨胀已经将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推升到一个新的水准,食品安全的升级进一步增加了行业的成本压力。涨价、产品升级成了必由选择,企业必须实施中高端化才有未来,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白酒行业引发的中高档化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一大批二线、三线品牌引领了行业的发展,直到2005年以后,传统老八大名酒才逐步恢复元气。
  对于调味品行业而言,消费者的选择还处于基于品牌知名度与产品属性的选择,还没有转换到基于品牌价值选择的阶段。与此同时,调味品企业虽然是传统行业,但是品牌之于消费者还没有稀缺性的认知,品牌还不具备明显的象征效应,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占位尚未固化。中高端化推动更多品牌的加入,必定拉动行业的洗牌。
  (空一行)
  表面看起来,调味品市场变化类似于有机化学反应,复杂而缓慢。而事实上,目前调味品行业在产品创新、品牌升级、渠道多元化等方面都仍有很大潜力空间。尽管消费总量不会有太大提升,但行业产值仍有30%多的提升空间,市场容量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预计增长速度在20%~30%之间。
  对于所有目前仍存活的调味品企业来说,无论规模大小,只要顺势而动,机会一直都在。
  编辑:张铃185996006@qq.com
  【抽文,放第二页】
  我国酱油市场的规模为500万吨,海天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酱油类调味品企业,产量却仅占全国酱油总产量的8%。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酱油企业集中度不高,呈现出“诸侯割据,区域为王”的业态。
  【抽文,放第三页】
  低端市场多被地域性品牌占据,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网络以自然流通为主,辐射当地及周边市场;中高端市场则被全国知名品牌及外资品牌把持,营销立体感强,高空广告支持,地面精耕细作,产品线细分化程度高,覆盖全国市场。
  【抽文,放第五页】
  除了家用和餐饮企业用之外,还增加了用于配合各种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微波食品的调味品,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剂和工业用原料。
  【抽文,放第六页】
  很多80后之所以不选择老陈醋,原因并不是味道不好,而是颜色太重。
其他文献
白酒业的泡沫(一级)  首先一个就是价格泡沫。不是说白酒行业整体性的价格泡沫,而是高端白酒价格存在泡沫。一些名酒过分提价,导致价格虚高,这已经引起消费者的过分反感。今年过年的时候,有些人屯了酒,他们认为能赚钱。结果呢?现在基本上被套了,这也不是个好现象。  第二个是行业整体利润过高。比如有60%的企业微利,20%的企业高利润,20%的企业面临淘汰,这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但现在看来,似乎是每一个酒厂
期刊
在食品工业2010年实现总产值6.1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8%之后,两大部委发布的《规划》对食品工业过去五年的快速发展做了深入解读,并具体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之路。  增长与集中(一级)  在食品工业“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之中,有两方面最引人关注——  一是行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1286家,比2005年增长73.2%;实现工业总产值6.1万亿元,增长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酿酒行业从一开始的白酒一统天下,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白酒、啤酒、果酒(以葡萄酒为代表)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啤酒增长最快,其产量十几年前就已经超过白酒,达到几千万吨。但白酒的趋势一直属于稳中有升,增幅比较平稳。  增长的假象(二级)  统计数据说,白酒产量每年增长30%。我认为这是一种假象。  一方面,因为很多小酒厂生产的低档酒产量在下降,但没有被纳入统计数据。从量计征的
期刊
白酒行业在进入快速整合期,这一点基本上已经达成行业共识,但是整合的结果就是一些企业和品牌将会趋于消失。而作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白酒企业,被整合后淘汰的风险就会日趋增加。  那么,中小酒企,也就是地产酒,该如何在这场行业整合中不被淘汰出局呢?  资源聚焦,打造核心区域市场(一级)  中国白酒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可以靠一个局部市场甚至一个县级市场,就可以解决一个白酒企业的生存问题,这在中国的其他食
期刊
“全国这么大的市场,倘若哪一天我们之间开始正面竞争的话,那我们也是相当成功了,因此大可不必过虑。”  经销商的日子越来越难!  一方面,厂家不断地高喊“渠道扁平化”,不断压缩经销商的地盘,压榨经销商的利润;另一方面,迫于市场同类产品竞相砸价的压力,价格不得不越卖越低,利润越来越薄。  面临生存考验的经销商们,近年来纷纷开始注重上下游的衔接,以满足市场终端的需求,分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广州市渝龙工
期刊
很多消费者已经有了饮用葡萄酒的习惯,但大部分还没有形成品牌忠诚度,消费行为极不稳定,此时市场推广投入最低。而二三级市场由于消费潜力小,强势品牌不愿进入或者无暇顾及,这就给了二三线品牌通过做细做强二三级市场的机会。  国内几大主要葡萄酒品牌在市场推广初、中期,习惯以一级市场为根据地,再以高档品牌形象定位争夺高端市场,获取利益最大化。但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和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在一级市场酒水消费文
期刊
面对艰难的对手,较好的办法是先做出些微小的让步,以换取对方的善意吗? 如果你点头,说明你的谈判基本态度不正确。因为只要做出让步,对手将步步紧逼,从而导致你放弃更多的利益。  谈判实战中的悖论(一级)  通俗地说,谈判就是:让对方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办事,同时符合我方的意愿。  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当我们的谈判地位相对弱小的时候,当我们的对手非常强硬难缠的时候,当我们的谈判目标遥遥不可及的时候,我们
期刊
可口可乐2008奥运圣火在线传递、王老吉汶川地震豪捐一亿后的“网上通缉令”……以及近年来越来越炙手可热的微博营销,无不透出一个重要信息:  在营销碎片化的大背景下,有创意、互动性、参与度强的口碑营销,将成为食品企业成功营销推广的必选项!  但很多企业真正做网络口碑时,却常常会变得一筹莫展,甚至最后又掉到网络广告的圈子里面,把口碑营销变成了口碑广告。  总结口碑营销失败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类:
期刊
危机总是和企业如影相随,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予企业致命一击。如果危机在所难免,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2012年1月11日,媒体报道江西都昌县一龙凤胎一死一伤,疑因食用圣元优博所致。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将刚走出“激素门”的圣元乳业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澄清事实,还原事件的本相,对于圣元乳业来讲又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最终,事情的结果如圣元所愿,圣元乳业得以沉冤昭雪,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
期刊
百事可乐的营销战斗力其实已经下滑到统一、农夫山泉等所在的第二集团了,被第一集团的可口可乐、娃哈哈、王老吉、康师傅远远甩在身后。而百事这种高举高打的传播模式,导致浪费了太多的营销费用。  2012年春节,百事以微电影的形式推出了长达九分钟的新年贺岁广告片——《把乐带回家》,在地铁、电视等常规媒体上则播出的30~60秒等剪辑版本,该广告的完整版甚至放入了广州有线的家庭影院。  在这则9分多钟的微电影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