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景、效应与空间:近代画报中的粤港城市书写

来源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5a4fx53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画报揭示出广州、香港地区的城市在近代文化变革下的记忆与想象、窥视与重现.画报反映了商埠所体现出的经济风貌,街景所呈现的市井风情,以及山水名胜所凝聚的历史文化意识等诸多方面.画报展现的粤港城市的现代性都市空间、家庭生活空间及摩登的性别空间,涵括制度、观念与习俗的新旧交替、中西杂糅,从中可烛见粤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城市近代化与社会转型的发展过程.同时,画报瞩目于广东女性的日常生活及其命运转折,彰显了中国传统社会里根深蒂固的男权范式与日渐崛起的女性主体认同意识两种力量的对峙和抗衡,体现出近代广东女性的自我认知与他者想象.
其他文献
在文学作品中以”他者”为镜像对上海的空间文化进行描述,长久以来形成了两种传统.一种从乡土中国的视角出发将上海看作一个充满”糜烂”与”罪恶”的都市,另一种借助香港映照”日常”中有”传奇”的上海.两种方式殊途同归,都建立在上海具有一种繁华又传奇的独特城市气质的假说之上.这一假设从20世纪80年代上海文学界提出”写出上海特色”到90年代”怀旧”思潮的助推,逐渐定型,成为文学作品中表达上海空间文化的定式.虽然80年代的汪曾祺以实际的创作经验告诫后辈仅靠想象上海的往事来表达这个城市,既不是”上海特色”,也不是真实和
继麦克卢汉等人引发”媒介觉醒”之后,以弗里德里希·基特勒、西比尔·克雷默、伯恩哈德·西格特、沃尔夫冈·恩斯特等为代表的理论家打破战后德国理论界阐释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对媒介的技术层面和媒介与文化、历史的关系展开探讨,提出一种对立于法兰克福学派媒介研究的崭新的媒体理论.更重要的是,这一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对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作出新的阐释,用媒介分析替代了话语分析.在其后续发展中,新德国媒体理论又衍生出包括传统媒体研究在内的文化技术研究,并与当前在英美学界展开的后人类主义思潮形成了对话.
期刊
竹枝词本由巴蜀民歌发展而来,在描摹世态民情中呈现出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申报》1872年公开征求竹枝词与长篇纪事诗,描绘上海都市生活的竹枝词创作大量涌现出来,以梨园竹枝词为代表的大众娱乐书写,促使竹枝词的创作视角由风土转向都市,并在都市文化传播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价值在于:一是客观反映出沪上梨园的发展变化状况,以及都市社会文化对戏曲发展进程的影响;二是竹枝词的描绘勾勒出梨园都市化、商业化的共享文化空间;三是戏曲文化空间的嬗变彰显了近代都市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人民文艺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其基本特征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表达人民的审美意愿,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历史发展与时代感召都期待着广大文艺工作者拥抱新时代、投身新时代、观照新时代,写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贵起来的心路历程与伟大史诗,推动新时代人民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用文学艺术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
期刊
期刊
《现代》杂志在上海的创立时间是我国左翼文艺运动前后期转向的关键年份.左翼与海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现代》杂志编译群在现代性及文学性的追求中达成了深层次的契合,这对于特殊政治文化语境下我国的译介和传播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现代》杂志左翼文学译介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文艺”与”政治”的对立预设,为《现代》杂志与我国左翼文艺,以及世界左翼文艺的互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古罗马帝国治下活跃着一批有重大历史影响的知识人,称为”第二智术派”,其中笔法最辛辣讽刺者当数路基阿诺斯,他的对话《拍卖生活》开篇,描述了古希腊第一位自称”哲人”的毕达哥拉斯的形象.拉尔修《名哲言行录》记述的毕达哥拉斯与贤人阿那克西美尼的往来书简,印证了路基阿诺斯所描述的毕达哥拉斯的政治哲学品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