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家思想与艺术的交叉融合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rong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道家哲学是中国本民族的哲学思想,他的形成发展,深深的影响了我国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各领域,道家崇尚朴素、追求自然的思想,对中国艺术起到了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深深影响了我国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取向,并形成了中国艺术独特的艺术面貌。本文阐述了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美学思想,自然的生态发展观,自然无为的审美观,朴素自然、无功利的社会态度和审美标准,探索了道家美学观对艺术标准、艺术影响及其在艺术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老庄;道家;艺术;融合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国外结构主义的盛行,海峡两岸学者重新解读道家哲学思想,从而开始了老子、庄子哲学的重新阐释和建构。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之纯艺术源出于道家。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
  一、道家思想对艺术的哲学影响
  老子、庄子本身从未谈过关于艺术的问题,也没有表述过艺术是否具有价值的观点。老子、庄子对于后代艺术的影响在于他们的思想所展示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尤其以庄子的人生哲学为甚)。道家思想主要通过魏晋玄学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庄子是具有艺术天才的哲学家,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道”的生命和“艺”的生命,游刃于虚,莫不中音。老子又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就是说整个宇宙万物都是道那里化生出来的,这个化生万物的道是个形而上的虚空之体,孕育和推动宇宙万物和万事。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恍兮惚兮,若有若无。超越时空又真实存在,这就说明了道与神同象同在。神靠具体物象显灵,道靠德来修炼,道教文化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它启明了前代也照亮了后代。艺术是取消人类痛苦,抑郁,释放心胸块垒的精神良药,无论是灾难深重的战争年代还是闲情漫步的和平岁月,艺术将始终成为人类的泄倒情绪的美的形式,艺术家来而复去,宇宙却无言的永存着,诸种流派都烟云过眼,而美却存在着,在一片叶子,一朵野花,在一泓清泉,在巨川大河,在星汉罗列,在天体运转,没有宗教般的虔诚,就没有艺术,因此,无论是感悟的、理性的、写实的、写意的、具体的、抽象的艺术家,都不要忘记,自己是自然之子,艺术家的一切创造——都只能是“道法自然”。
  二、绘画(中国画)所体现的道家思想
  人道合一主张产生写意画。中国画注重写意,所谓写意,就是不刻意追求視觉效果,不模仿物象的外在真实,画家主轴客体中与主题相契合的某些特征,描绘出物象的形神,表达深邃含蓄的意境,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传达画家的心意志趣。追求神似,以形写神,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最高原则。道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多是息息相通的,宇宙是有机生命的整体,是“道”的体现,老子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要达到和谐一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创始人老子所提倡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等美学思想,是中国画创作的基本原则,表现“道”的变幻莫测,表现物我交融为一体的境界,就成为古代画家创作的追求道教讲究练气。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气。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有人气,草木山川各有气。道教认为有生命就有气场。古代道士又称练气士。他们通过练气而养生,而知天命。进而通神。调和宇宙浑元一气,在冥冥之中体味万物微妙变化,最后达到物我两忘,羽化而成仙。而中国画家在作画时也很注重气的存在。在作画前要静心养气。作画时要注意画面上气的流畅。清·沈宗骞云:“天下之物本气所积所成。即如山水,重岗复岭以致一木一石,无不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則统相聚,分之又自然成形。万物不一状,万变不一相,总之统乎气。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道家在理论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创造力的源泉。道家文化对中国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占据绝对性的优势,因此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道家思想不仅体现在科技、设计、艺术等领域,而且对我们生活中的处世之道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总之,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现代的艺术与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当代人深入学习和探索。
  三、结语
  现代艺术设计是一个受资本、市场、科技、文化等众多因素制约的综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艺术设计对其自身的不断完善是不可避免的。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是思想,是智慧的象征。其要一直保持鲜活力,与时俱进,就必须接纳吸收各方面的营养。中国艺术设计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熏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道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设计的演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地球村的建立,世界文化的交叉,要想使中国的艺术作品在当今的世界大放异彩,我们就必须根植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特征和审美趣味,同时还要广纳良方,不断学习西方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陈延庆.“困境”与“逍遥”――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邓元珍.庄子的逍遥境界及其现实意义.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2001年9月出版.
  [3]老子.道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刘绍瑾,石了英.道家美学的现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
  [5]龚群.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现代哲学,1998年第1期.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J],腾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7][俄]爱森斯坦《蒙太奇论》[J],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页,2003年9月版.
  [8]南政平面设计中的蒙太奇[J].装饰,2007年第7期,第123-124页.
  [9]刘旭.图解室内设计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保险的转型,商业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商业保险同其他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比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公信力差、销售渠道单一、推销人员素质不高、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分析商业保险在中国发展受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对策。  关键词:商业保险;公信力;发展受阻  一、背景  (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三类保险
期刊
摘 要:唐代燕乐大曲是唐代歌舞大曲的代表,主要音乐成分含有大量的外域色彩,是中原音乐文化与西域异族音乐相互碰撞、渗透,交融佛教、道教音乐的产物,形成了以器乐、歌唱、舞蹈为主体的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格局,为当时统治者所喜爱和提倡,并成为宫廷音乐主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大曲的形成过程及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霓裳羽衣曲》的发展历程与结构特征,让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隋唐时期的歌舞大曲。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苏轼一生广游佛寺,喜做佛事,博览佛书,引禅入诗,尤其广交僧友,与佛僧关系极为密切、交情甚深。元丰二年(1079),苏轼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变故——“乌台诗案”,此后苏轼在黄州度过了四、五年的艰苦生活,黄州期间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精神上更是备受煎熬,亲朋好友亦多惊散远离不敢与之交往,但就在苏轼孤立无援时,僧人在物质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都给苏轼带来了温暖与感动。所以本文旨在考察黄州期
期刊
我经常在想,什么是成功呢?怎么样才算是成功呢?在人生低谷期的时候,千万不要盲从,千万不要失去理智,如果你盲目地看到一些所谓成功者的办法而去尝试,那样结果是不可预计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理满足,成功并不难。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默默做着许多事情,默默学习很多技能,许多人没有达到目的,因为有时候半途而费,没有坚持到底。  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常常在十字路口,在于你的选择。老鹰和蜗牛都想要到达金
期刊
摘 要:《记忆迷宫》是德国著名作家阿尔诺·施特罗贝尔所著的一部悬疑小说。该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位深陷记忆危机的普通女子,在谎言和真实残忍交织的境况下,冲破重重迷雾,最终成功解救自己儿子的故事。女主人公丹妮艾拉是一位勇敢的母亲,在被可以篡改的记忆中,始终不忘寻找自己的儿子。该部作品深刻的再现了母爱这一伟大情感。  关键词:《记忆迷宫》;丹妮艾拉;汉斯;人物情感  《记忆迷宫》是德国著名作家阿尔诺·施特罗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由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相应的必然会带来很多管理上的问题。少数民族由于其文化差异性、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针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难度加大。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机制的研究进行梳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探究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服务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城市少
期刊
摘 要:基层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首先要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处理信息,在现有的素材中进行拓展和思考,帮助基层群众深入事件的本质,并且对发生的现状以小见大,搜集潜在信息资源,增加新闻价值。切身感受基层,观察生活来源,以及观察动态新闻资源。并且对新闻行业的相关术语进行深入,结合发生的新闻,组织文字,进行报道,引导群众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基层新闻;新闻报道;引导  一、基层新闻报道记者需要把
期刊
摘 要:党报给读者的印象是新闻的政治性和严肃性,似乎所有的内容都应该“上纲上线”和刻板,其实并非如此。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可读性”在党报新闻采编中也越来越受重视,不仅党政新闻要一如既往地传递有价值信息,民生新闻也有声有色。《青岛日报》的民生新闻,也在国内报纸的改革大潮中稳步推进,推出了一系列新闻栏目和专刊,赢得了读者青睐。本文从党报教育类稿件的编辑角度出发,通过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求变,谈一谈如果让教
期刊
摘 要:舞蹈伴随着人类历史而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反映着自然与社会的演变、发展。民間舞蹈通过以动态形式来保存与表现民族文化,使民间舞蹈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其表现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必然也会包含着“圆”这种中华民族文化在里面。“圆”是用柔和的曲线所构成而来,它的里面可以包含其他任何形状,并且从圆上的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由此可见,圆具有“包容”“和谐”之意。人们对于圆的思
期刊
摘 要:当今中国处于转型期,随着经济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伦理困境。新闻媒体伦理缺失现象普遍而严重,虚假新闻、黄色新闻等层出不穷,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降低。新闻伦理受到业界与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新闻伦理思想和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实践的现状,探析新闻伦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新闻伦理;伦理缺失;伦理抉择  一、新闻伦理的阐释  1904年,普利策在《北美评论》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