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壮山的传说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a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阳有一座山叫敢壮山,当地人称这座山为“圣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和他的妻子姆勒甲就居住在敢壮山上。他们在敢壮山上造人,繁衍后代。布洛陀和姆勒甲到附近去找来五色土,夫妻双双把五色土搬到敢壮山的山顶去,搬了一堆又一堆,山顶上堆满了五色土。然后,夫妻俩在山顶上抓起五色土往四面八方撒去。五色土撒到哪里,在那里就变成了人。待山顶上的五色土撒完后,敢壮山周围已经有很多很多的人了。
  五色土刚变成人时,个个都是一样的,没有男女之分。布洛陀和姆勒甲看后,就找来很多杨桃和辣椒,然后叫来那些人。布洛陀看了看众人,说道:“等一下撒辣椒和楊桃,辣椒和杨桃落地后,你们就冲过去抢!”说着,布洛陀就把一篮又一篮的辣椒向众人撒去,姆勒甲也把一篮又一篮的杨桃向众人撒去。众人纷纷冲过去抢,抢到辣椒的一下子变成男人,抢到杨桃的一下子变成了女人。
  那些人成了男人女人后,他们便一男一女地结成夫妻,分散到各地去劳作、生活和繁衍。壮族地区的人越来越多起来。
  不久,布洛陀离开敢壮山,告别了姆勒甲,到壮乡各地去教壮族先民取火、找水、耕田种地、饲养牲畜家禽、开路建桥等,为壮族先民造福。姆勒甲留守在敢壮山,教壮族先民织布制衣、唱山歌、跳古舞等。相传每年临近敢壮山歌圩,布洛陀都要回到敢壮山与姆勒甲团聚。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布洛陀和姆勒甲,就在敢壮山建了祖公祠。祖公,是人们对布洛陀的尊称。当地人还在敢壮山建了母娘岩。母娘,是人们对姆勒甲的尊称。
  祖公祠和母娘岩建成后,近处远处的人们纷纷来到敢壮山烧香祭拜,从山下一直拜到母娘岩,拜到祖公祠。特别是敢壮山歌圩期间,还有逢年过节以及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去敢壮山烧香祭拜的人特别多,人们从山脚下一直烧香祭拜到山上,形成万把香火敬祖公母娘的壮观场面!
  敢壮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朝的时候,江西有个地理先生名叫郭子儒,一生研究阴阳八卦,爱探风水宝地。他在晚年的时候,带着几个弟子从江西顺着“龙脉”到云南探看风水,后又从云南进入桂西。当郭子儒登上敢壮山时,高兴地对着他的弟子说:“我所要找的‘龙头’就在敢壮山。”说罢,就在一块岩石上写了“春晓岩”三个大字,还题了这样一副对联:
  春日初升风景朗开催燕语,
  晓风微动露花轻舞伴莺啼。
其他文献
舞火龙是广西德保县的一个古老民间习俗。火龙吉祥喜庆且独具特色。据《德保县志》记载:每年的正月初二到十五为舞龙期,龙队出游以龙珠为引导,还有纸扎的钱鱼、虾、螃蟹等水族护游。龙队进入村街,翩翩起舞,逐户祝福,被拜访的户主烯鞭炮欢迎,赐送红包。舞火龙时以锣鼓、螺号助阵,配以跳跃、滚翻动作和套路,形象生动。一直以来,德保县传承着舞龙舞狮的传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舞火龙素以惊险刺激著称,花炮在
期刊
正月初五,我们这个桂西南边境上的壮族小村寨迎来了一件喜庆的事情,有一支壮族舞狮队来我们寨子舞狮拜年。  初五这天,天气好极了。暖阳普照,春耕还没开始,寨里的大人小孩们都来到河边梳洗、晒太阳。村寨很小,这个令人愉悦的消息就像春燕一样穿户过堂,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寨子。  我只是听大人说起过壮族民间的舞狮,但是没亲眼见到过。村里的大人也有很多年没有看舞狮了,大家都很激动。  我们寨子在靖西市龙邦镇南边。龙
期刊
在美丽的北部湾有一块“冬季草不枯,非春也开花,季季鱼泛鳞,果实满枝丫”的宝地,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市的“京族三岛”──巫头、尾、山心。 京族三岛面朝北部湾,背倚十万大山, 是由海水冲积而成的沙岛。岛上树木茂盛,郁郁葱葱,沙滩沙质细软金黄,海水洁净碧蓝,白日风平浪静,渔舟点点,晚间潮涨浪涌,波涛阵阵。海洋、沙滩、树林、鹤群,构成了京族三岛独特的海滨天然风光,是不可多得的海滨浴场。  相传很久很久
期刊
茹萍生下小米的那一年,老公从工地的三楼摔下来,经过救治,虽然性命保住了,但因为脊椎神经受到损伤,只能靠轮椅出行。  从记事起,经常有不懂事的小孩当着小米的面嘲笑她坐轮椅的爸爸,小米生性敏感内向,久而久之竟然患上了交流障碍症,每天只和家里的鸡鸭玩,见谁都不说话。  小米长到五岁,茹萍把她送到幼儿园,老师教了几天,对茹萍说没办法教这个孩子 ,因为她不说话,也从不和别的小朋友互动。  茹萍和老师商量后,
期刊
村小学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学生们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校长有点坐不住了,叫来了村支书,说:“哥哥,咱能不能想个办法把村民留在咱村里,让孩子们天天能见着父母,让孩子有父母管呢?”  村支书沉思了半晌,跟校长说:“我试试看,但不能着急,可能得需要一段时间。”  村支书真不含糊,说干就干。  村里人世代以种地为生,村支书开始大力宣传特色种植业,在村里铺天盖地地宣传葡萄种植的知识,他还入户做起了村民的
期刊
开米店的张掌柜和开丝绸店的李掌柜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两人闲时经常在一起品茗对弈。这一年,两家先后添了娃,待到各自忙完满月喜宴,两人终于有时间在一起话家常了。  李掌柜添的是女儿,取名李甜香,他知道张掌柜添的是个男孩,就对张掌柜说:“张兄,你我情同手足,大家都是生意人,也算是门当户对,不如结为亲家如何?”张掌柜大喜,忙说:“如此甚好!”  李掌柜当下要拿来纸墨笔砚写婚约,却被张掌柜拦住,说道:“且慢
期刊
新年将至,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各村各寨的村民们忙着腌制酸鱼,为春节准备特色年货。侗家人有“侗不离酸”的传统,腌制酸鱼分坛子腌和木桶腌两种,将自家饲养的稻田鲤鱼或草鱼经破鱼去内脏、抹盐、拌佐料、鱼腹填料和密封腌制等流程制作而成,寓意“年年有余”,是侗家人过年及婚庆等重要节庆活动的必备佳品。  (以上圖片拍摄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梅林村岑朗屯)
期刊
壮族历史悠久,其先民是百越(粤)、西瓯、骆越族群。后来衍化成俚、僚、俍、僮。再过后“僮”改为“壮”,即现今的壮族。  壮族主要聚居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有一千四百多万,其他分布于云南的文山、广东的连山等地区,人口有三百多万。壮族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是稻耕民族,生活于亚热带的自然环境,民情风俗与北方民族不同,如居住多为适应亚热带气候的“干栏式”房屋;又如服装,因常下
期刊
每年除夕的晚上吃过年夜饭后,妈妈最忙的事情就是包粽子。除夕那天的下午,我已把柊叶一片片洗刷干净,晾晒,留着备用。真正要包粽子时,我几乎无从插手。晚饭后,我们帮妈妈把饭桌搬到电视机前。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妈妈坐在饭桌旁一边低头忙着包粽子,一边和我们说说笑笑。过年有妈妈忙碌包粽子的身影,就有了年味。  妈妈围着围裙坐在一个矮木凳上。她首先在膝盖上重叠又有点错开地摆上一大一小两张柊叶,接着用小碗舀一
期刊
我们寨边耸立着一棵高大挺拔的红豆杉,高20多米,树围要四个人才能合抱,树冠覆盖好大一片地面。它屹立在进寨子的路口,为人们迎来送往、遮风挡雨,像一位赤诚的卫士日复一日地守护着寨子,人们称它为“风水树”。  这棵红豆杉有多少岁数已无从考证,据爷爷的爷爷说,自他们懂事起树就这么大了。如果从我们寨自宋朝天圣年间就有人居住算起,这棵樹应该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它身上长有一层灰褐色的裂条皮层,附生着一层浅花似的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