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支持下的学习策略研究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x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目前信息化学习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课作为信息化学习资源进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的策略。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目前微课的应用研究入手,分析了微课融入信息技术课的可行性;第二部分提出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当微课作为信息化学习资源进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如何提高学生使用微课开展符合个性需求学习的实效性。总之,本文对于促进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学习实效;支架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7-0092-03
  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微课是目前信息化学习的一个热门话题。微课从应用角度看,是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国外已将微课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并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国微课正处在征集评选阶段,尽管目前所征集的微课视频数量繁多,涉及大中小学各阶段学科课程,但应用在日常教学上的案例极少。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由于学生能力、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原有知识储备层次不一,一节40分钟的常规课堂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信息技术课一般在有互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内进行,教师常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信息化资源,其中就包括视频资源。由于微课内容单一、短小,适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需求自行选择、快速观看学习,因此,以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微课可以作为自主学习的支持资源运用到信息技术课上。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微课,作为学生分层自主学习的资源,以期在固定的时间内扩大教学的容量,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最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使用支架式教学法设计微课支持下的信息技术课
  支架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法主要由进入问题情景、搭脚手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构成。
  支架式教学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特点,这与微课应用的特点不谋而合。虽然微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也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当然,这种指导更多的是隐性的,是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因此,教师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要以微课资源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整合其他各种学习资源,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架作为隐性指导,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使用微课开展有效的学习。
  1.做好学情调研,构建概念框架,确定微课教学内容
  在支架式教学中,概念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因此,构建良好概念框架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知基础。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认知基础的了解,不仅要从教材体系中获得,也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有目的的前测,通过真实的应用操作测试学生真实的最近发展区。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先要围绕总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小知识点及与小知识点相关的级联知识点,作为整体概念框架中的节点。要保证这些小知识点涵盖所有学生的认知起点,然后按照知识的逻辑构建概念框架,并以概念框架中的结点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
  2.合理设计教与学,让微课与传统课堂融合,体现学习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学者们在微课融入传统课堂时曾提到:将微课知识包引入课堂,重构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实现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因此,笔者认为,要将微课融入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处理好微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微课是学生信息化学习的资源,是组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切忌出现多节微课组成一节40分钟课的情况。
  (2)微课要包含大情境下的小情境。每节微课不能是单纯的知识点操作讲解,要结合相应的知识点设计问题情境。且设计的问题情境要属于整节课大问题情境下的小问题,确保学生学习的整体性。
  (3)微课之间要有层次性。按照概念框架中的知识节点制作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课,打造微课知识包,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微课,体现学习的层次性。
  3.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内外动机,明确学习需求
  在《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书中提到,当需要技术满足某种学习需要时,它们才能支撑学习。支架式教学将“进入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进入问题情境”的实质是学习者有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因此,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作为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外动机,为学生选择微课制造需求。
  首先,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外部动机,也是为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随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尝试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操作中才能真正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点的真实操作水平,引发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学生在内外动机的驱动下,找准了各自的学习需求,学生带着不同的需求才能有目的、有个性地选择适当的微课,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
  4.以学习单为向导,引领学习过程,链接学习需求和微课
  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以学习单为向导来实现。向导(亦可称为“指南”)是问题、建议等片段性支架根据某个主题的汇总和集合,关注整体性较强的绩效。学习单是微课资源包中重要的一环。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因此,学习单就相当于学生的学习向导。学习单作为概念框架的外显形式,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思考框架。依据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制作的多节微课作为知识节点嵌入其中,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单快速找到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微课。在学习需求与微课之间架起一个快速通道,保证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在学习单的设计上,教师要结合前面构建的概念框架,将所有的知识结点列举出来,并用问题的方式加以表述。同时,在知识点后标注相应的微课名称,方便学生自行尝试,以及发现问题后,记录已经掌握、有些疑问及完全不会的操作,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在使用上,学习单要与微课紧密结合,一同提供给学生。教师要指导、监督学生:在第一次尝试操作、学习微课后都要在记录单上及时记录,以便发挥引导学生定位学习需求、锁定适合微课资源、回顾学习轨迹的作用。
  5.借助图表讨论交流,拼接知识碎片,形成知识体系
  根据微课的定义可以知道,学生通过微课所获得的知识是片段式的,而学习单只能记录学生学习的轨迹,反映不了整体的知识框架。所以,在课堂的总结环节,教师要借助图表支架将散落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按照知识的脉络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在课堂的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单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将学生的收获形成一个图表,比如概念图、思维导图、流程图等。这样的讨论交流环节,学生既有成就感,又能从图表的动态制作中体会知识的层级关系,加深对知识体系整体建构的认识。
  6.建议与问题支架并用,渗透信息化学习方法,提升元认知
  信息化学习方式下,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将来培养人才。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信息化学习方式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一定要站在未来学习的高度,通过问题、建议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微课有效自学,督促他们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提升元认知能力,为学生未来真正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收获与反思
  以上是笔者基于微课支持下的信息技术课的思考。在运用以上策略的信息技术课的实施过程中,从学生课堂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明确了,微课选择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作品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课后笔者调查发现,学生课余时间主动上网看微课的人数增加了,所涉微课的范围也不局限于现有的学习科目,这说明他们运用微课的主动性、有效学习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并思考了改进建议:(1)微课内容不够丰富,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亟需建立本学科的微课库,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自己需求的、适当的学习资源。(2)微课学习应借助一定的网络平台实现,运用电子学习单记录学生总的学习轨迹,作为成长记录袋的重要组成部分。(3)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应以多种形式存在,如何运用微课提高学习实效性,促进学生有个性、有层次的发展。这些问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注: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二五”群体课题《海淀区信息化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参考文献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刘红霞,赵蔚,陈雷.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4-19.
  张一川,钱扬义.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美]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18-21.
  李芒.论信息化教学的文化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2,(9):1-7.
  [美]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21世纪技能[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63.
其他文献
【本刊讯】以3D打印为主的创客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话题,科普教育也是备受关注的内容。2015年7月14-19日,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3D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玩转3D打印趣味夏令营活动”的公益活动,以践行和推动创客教育。此次夏令营在中国科技馆青少年创新实验室进行,遴选了来自人大附中、景山学校、育英学校等北京17所中学30余名学员,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
从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谈起  十九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论述如下:“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历史性变化,对国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民对教育的美好需求是什么?对现在的教育满意度如何?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表现在哪些方面?教育信息化又能为缓解人民对教育的美好需求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发挥怎样的作用?  
巧用高级筛选功能输出学生成绩  教师问题描述:  您好,我有一份成绩表,我想把语文和英语成绩都大于75分或者数学成绩大于75分的学生单独输出到一个列表。您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  工程师回复:  老师,您可以利用Excel中高级筛选功能来实现这个效果。  效果图  教师提问:  您能帮我设置一下吗?  工程师回复:  工程师远程连接老师的电脑并做出以下操作步骤:  1.打开老师要进行筛选的表格。(
iPad平板电脑、iPhone手机和iPod touch可携式媒体播放器(MP3)是备受青睐的高新科技电子产品,尤其在学生和青年人群中应用广泛。这些产品便于携带,功能丰富,代表着未来科技的一种趋势,随着时间发展将越来越普及。如何开发这些新产品的教育功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体现了时代的需要。本文介绍iPad、iPhone和iPod touch在理科教育中的应用。    实际测量的应用  1.测量加速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也不断促进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改变着课堂教学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和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
在我国,非正式学习研究逐渐兴起,许多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纪念馆以及科学中心等众多场馆,都是非正式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场馆具有大量的真实、可交互的学习资源,这些都是学校比较欠缺的部分。学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场馆进行学习,作为补充学校教学的重要课外教学资源。本文主要从学校角度出发,以愚一小学校本课程为例,设计开发与学校课程相适应的项目学习活动。  《京韵入门》校本课程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规划》提出要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教育服务,开展智能校园建设;要逐步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鼓励广泛开展人工智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念,对人们学习、工作和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样一种变化将会对未来学校的德育和课堂教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学校的德育如何开展,我们的课究竟怎样上,教师的作用如何得到更好的发挥,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学校要想走出困境,进一步提升办学品质,提高办学质量,仅仅
近日,北京市发布《北京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两新一融一提升”的工作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该行动计划从顶层设计方面对未来三年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本期,我们就《行动计划》相关问题专访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育信息化处张宪国处长。  记 者:《北京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是近年来北京教
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创办于1937年,原名崇经小学,由当时的教会创办。目前,学校共有一小、二小和最美乡村学校保兴三个校区。  学校共149个教学班,学生数为7200人,正式教师341人。校舍总面积达72,256平方米,田径场、体育馆、篮球场、乒乓馆、科艺馆、实验室、图书馆等功能场所一应俱全。  在“启迪心灵 明亮人生”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以“放出光芒,把希望点亮”为校训,培养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