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建馆园吊名人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_jl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的一个县,为某名人建了纪念馆。我的一位同窗退休后,受聘在馆里协助工作。一日,朋友约我写点文字,参加一个悼念该名人逝世若干周年的活动。我思忖,以我對于这位经历过官场沉浮、有风光也有黯淡的名人的一知半解和道听途说,或褒或贬,皆力不能逮,故婉言而谢。然而,关于一些建馆、建园以纪念名人的思考,却流于笔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名人成了一种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当代名人,古代名人,乃至神话传说中的“名人”,均炙手可热。名人系谱清晰有据的,理直气壮地圈地筑墙,大兴土木,建馆造园。有的地方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归属关系发生变化,于是现实和历史的争夺战因此展开,谁也不甘落后。都建。造成资源的分散与浪费。系谱本来就模棱两可,源流不清,甚至对本就虚构而成的神仙故事中的“名人”,也千方百计地攀附依托,以期分羹沾光。江苏东台有以“天仙配”为蓝本建造的“仙女园”,山东博兴有“董永公园”。安徽孝感亦在“七仙女下凡的地方”建有“董永公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假作真时真亦假。这种建园造馆,可以娱乐大众,但要说文化含量,实在是微乎其微。
  为亡故者建馆立祠,是希望通过张扬、倡导某种精神,使其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这对于作为文化承载的“传主”,就具有了较高的要求。当然。人无完人,自然也不必从道德上苛求名人十全十美,但总体上,名人必须经得起社会历史的检测,能引领社会向文明的进展,平生功业,须确有建树。联系到某个具体的人,须由名人之名,细察名人之实,要透过光环,讲出光环之外的真实故事。当然,最主要的,要经过历史的积淀。
  历朝历代,出将为相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但为后世凭吊的,并不是他们的官职或爵位,而是他们在位时的政声清誉。如建于金、元时期的开封包公祠,建于宋绍兴年间的苏州天平山范公祠,前者始为朝廷所建,后者始为范仲淹及其后世子孙所建的家族宗祠,它们毁而复修,历久犹在,至今香火不断。朝廷彰扬的,是他们的“孝肃”和“忠烈”,民间推崇的,则是他们的刚正不阿,是“居庙堂之高”,却“忧江湖之远”的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多少人物虽身居高位,却被历史湮没,实在是数不胜数。我冒昧推测,这些人,当初未必没有建过宗庙家祠之类,只是早已被时光风化。
  人与人的差异,是灵魂的差异。人活着,活的是一种精神。本就浑浑噩噩地活着的。人死了,自然灵与肉俱腐;而有些人。活着的时候。精神的天空光彩夺目,深邃高远,他们死后,肉体一样成沙成泥,但精神却犹如彩虹,长久地高悬于历史的天空。这种人,用得着建园造馆,建庙立祠吗?
其他文献
乍看这题目,有人或许会质疑:乞丐就是乞丐,哪有什么“权贵”“草根”之分。的确,但凡乞丐,都是乞讨者。其行乞的目的,都是为了从他人那里得到钱或物,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愿望。这一点。别无二致。然而,细加观察,现实生活中,乞丐非但有“权贵”与“草根”之别,而且二者行乞的方法、性质等,千差万别、截然不同。  “草根乞丐”,破衣烂衫,灰头土脸;“权贵乞丐”,衣着光鲜,冠冕堂皇。“草根乞丐”行乞,大多只为填饱肚
期刊
汉朝时,西域龟玆国国王绛宾在汉宣帝时多次访问汉朝。他对汉朝的文化特别喜欢,回国后大力推广汉朝的文化,这与西域的传统习俗大相径庭,人们认为他的这一套似是而非的东西,是驴马杂交的骡子。打那以后,人们便把不三不四不伦不类“四不像”的东西用成语非驴非马来概括。   但细想想,有些东西非驴非马也没啥不好。就说骡子吧,作为马和驴的种间杂种,体质结实,肢蹄健壮,富持久力,易于驾驶,使役年限长达二三十年,价值比
期刊
我认为,作为一名杂文作家,他的人生定位应该是思想者,即以勇敢和真诚直面现实,独立思考一切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激赏艺术大师罗丹的雕塑名作《思想者》,更敬慕现实生活中像顾准、王元化那样的思想家,他们给人间留下一个长长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背影。杂文作家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应该是整天枯坐在书斋里的恂恂如也的学者,而应该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锋芒毕露的斗士。他们“为学不作媚时语”,反
期刊
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未发迹时,经常吃不上饭饿肚子。一个漂洗衣物的老大娘见他可怜,便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天天如此。“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受恩,发誓以后报答老大娘,一听这话,老大娘生气了:“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的,根本没有指望什么回报!”  力所能及,助人为乐,不图任何回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期刊
名家出书,印量大,读者众,自然给出版商带来颇为丰厚的收益。因此,各出版社围绕名家出书竟相追逐,捷足先登。季羡林的《病床札记》尚未杀青时,已有30多家出版商争要此稿,他对媒体“超前”炒作此书的做法极为不满:“哪有未降生而夸奖婴儿的事?”  倘若出版商为名家出书,编得上乘,质量优良,从而能与名家一起留名后世,也应该算是為文坛做了一桩善事。问题在于,某些出版商急于出名,却欠于功力,又不认真从事,其效果实
期刊
中国的历史多故事,晚清的故事尤其多。近年同中国的历史较上了劲的游宇明君,他的系列晚清历史随笔将读者带回到了晚清这个充满了糜烂和新生的历史场域。  按照他在一部著作中的说法,“读清史,有时就像看一幕卓别林的滑稽剧”。“滑稽剧”大概也是国人对中国封建末代王朝历史的普遍印象。元气丧尽,大厦将倾,铺天盖地的苦难故事这时都已难构成悲剧和挽歌。但正因为是滑稽剧和“喜剧”,才对读史者和作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
期刊
近日读到一则小文,说的是,清代篆刻大师邓石如有一方闲章_“十分红处便成灰”。炉中燃烧之炭,虽一时很红,但很快便成灰烬。某些搞艺术的人亦如此,虽一度大红大紫,但不久就“红处成灰”,如过眼云烟。“红处成灰”_讲的真是精到。  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元化生前谈到文坛时说:“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  “热闹”之时必是“大红大紫”之时,怎么会完了呢?原因在于,“热闹”的背后是欲望在作祟,欲望有時迷于怂恿,
期刊
听这话的意思,是常有人说你“有才”了?那倒不是,实际上很少有人把我和有才挂边,但偶尔有人说我有才,就让我浑身不自在,连连摇头否定,就像不慎被人抓到短处一样。人家会接着问,没有才咋会评上教授?我赶紧解释,那是熬出来的,二十年媳妇熬成婆,与有才无关。再问,没有才咋会写那么多文章?我又得辩白,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码字这活儿,没多少技术含量,写多了自然熟能生巧,也与有才不搭界。  怕人家说我有才,主要是因
期刊
“儿子儿媳秀恩愛”等十二则
期刊
无须讳言,时代特有的泛功利化、信息化对传统的纸质阅读、实体书店的冲击是巨大的。于是乎一些“精明”的商家抓住了一个叫做“仪式感”的卖点。不遗余力地通过所谓“高颜值”的诸如“二十四小时不打烊书店”,来营造所谓的阅读“仪式感”,去迎合讲究“仪式感”的“读书人”。据说效果不错,一时间“读书人”盈门爆棚,商家“钵满盆满”,大有“无仪式,非阅读”的势头。  势头虽猛,能长久乎?身边几位“爱读书”的朋友,坚持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