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悱恻凄婉的恋歌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陆游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风》,人们已经耳熟能详,而他所挚爱的前妻唐琬的这首、《钗头凤》却鲜为人知。在这首词里,词人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展示了自己被休弃后极其复杂的情感世界。
  这首词创作的背景是这样的:陆游娶表妹唐琬为妻,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陆母不喜欢唐琬,夫妻最后只能劳燕分飞。后来陆游另娶,唐琬也他嫁。有一次,陆游春日出游,在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和唐琬不期而遇,昔日的恩爱夫妻而今成了路人,两人都非常伤感,陆游一时兴发,在园壁上题一首《钗头风》,以诉多年相思之情: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看后,洒泪和词一首。
  沈园相会后不久,唐琬抑郁而死。
  如果说陆游的《钗头风》是和泪而唱,那么,唐琬的《钗头风》则是泣血而歌。“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这是唐琬饱受了人生的磨难屈辱后,对世态、人情的深刻体悟。正是这个冷漠的社会,正是这个吃人的封建礼教,摧残了女词人美丽的青春和美丽的爱情。虽晨昏奉亲,虽夫妻恩爱,但怎奈何“君家妇难为”,一纸休书,打碎了女诗人对人生、对爱情的所有梦想。对于一个封建时代的年轻女子来说,“被休弃”是一生当中最大的耻辱。还记得《孔雀东南飞》里那个美丽、端庄、贤淑的少妇刘兰芝吧?她无端被专横的婆婆休回娘家之后,有一种“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的感觉。连平日里最疼爱她的母亲都感到震惊、不解,先是“阿母大俯掌”,既而“阿母大悲催”,更有她的亲兄长的冷酷逼婚,“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从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我们不难想象生活在封建理学极度猖獗的南宋时代的唐琬,在被休后过着怎样的屈辱难捱的生活。然而她的悲、她的苦,和她那满腔的屈辱又能向谁诉说呢?只能在“晓风残月”中“独语斜栏”,“斯人独憔悴”了,“难,难,难!”,一连三个“难”,那是女词人绝望、无告的呼喊啊!
  过片以后,一句“人成各,今非昨”,是对重逢后物是人非的感慨。里面蕴涵了诗人多少伤心、多少回忆:想当年,春风和煦,杨柳婆娑,伉俪相随,花前月下,情深意浓;而如今,春风依旧,胜景如昨,却已是陌路相逢,各有归宿了。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泪眼相望,无语凝咽。
  被休后的屈辱,更有着对陆游刻骨铭心的相思之痛,让女词人度过了一个个难捱的漫漫长夜。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听着远方传来的凄清的角声,看着天幕中渐渐隐去的繁星,夜色由浓而淡,泪水不知多少次打湿了枕头。女诗人的痛苦是难以言状的,而面对异梦而同床的丈夫那探寻的目光,她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咽泪妆欢”。“瞒,瞒,瞒!”多少伤心,多少无奈,多少悲,多少痛,尽在这三个“瞒”中。
  然而瞒过丈夫又怎能瞒过自己?那份相思“剪不断,理还乱”啊,长期巨大的精神折磨使唐琬病疴缠身,她已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病魂常似秋千索”是女词人对陆游含情挟怨的诉说:我的生命因你而美丽,也因你而枯萎。唐琬深情依旧,陆游何尝不是一往情深呢?但也只能面对着“人空瘦”的前妻空发“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悲叹了。
  唐琬的这首《钗头风》是女诗人泣血的吟唱,也是跨越千古时空的爱情绝唱。这曲悱恻凄婉的恋歌,唱出了对封建礼教的怨愤,唱出了对真挚爱情的执着,唱出了内心的凄凉悲苦,唱出了对真情的渴望,更唱出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压迫下女子的心声。
  掩卷沉思,脑海里有一双凄美的眼睛,耳畔缭绕着那不绝如缕的“晓风干,泪痕残……”,如泣如诉……
其他文献
第1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辟pì 辟邪 复辟 开辟 精辟论述  B便biàn 便条 轻便 便宜 大腹便便  C创chuàng 创造 创办 创建 伟大创举  D弹dàn 弹痕 弹劾 弹跳 弹冠相庆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以德报怨 报怨 进行报复
期刊
失意的年轻人向得道的高僧求教。高僧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年轻人如何从困惑与失意中振作起来,怎样面对挫折与逆境,打起精神,鼓足勇气,迎接困难,战胜磨难……倘若如此道来,即便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年轻人也未必就能心领神会,心悦诚服。那样,他也就不是什么高人了。妙就妙于尽在不言。佛说:“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是错。”说的就是一种无声的禅的意境。高僧似乎就在创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至高境界。  其实,这又何尝不
期刊
这是一篇很奇妙的文章。初读,看到的是一个儿童与一棵风华正茂的大树的童话;再读,心开始收紧;读至最后,我几乎没有了读下去的勇气。这哪里是写一棵树的生命流程,它分明是为一种人生、为普天下的父母在细笔塑像啊!  文章的题目是《树的故事》,整篇也始终以“树”为依托,以童话的笔触铺展“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苹果树长满了苹果,小男孩欣欣然“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阴里打个盹儿”,这里是小男孩生命的源
期刊
《人在表现最好的时候》是一篇千字文,是一篇小小说,却是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人的颂歌。  “我”的情感是正义的:“我”为《天鹅湖》而号哭,“我”为罗杰·巴斯特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而哽咽,“我”为“男人或女人表现得最好的时候而感动”;“我”的想法是正义的:一辆车正准备进入停车位时,另一辆从后面蛇形赶上抢占了,“这可不怎么光明正大”;“我”的行动更是正义的:尽管我们要到朋友家里去,“我”妻子已先—步到了朋友
期刊
写愁之作历来颇多:或直抒胸臆,或融愁于景,各具特色。李清照的《武陵春》写愁,自铸新辞,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当时北国沦陷,丈夫亡故,词人寓居浙江金华。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整首词含蓄蕴藉,于“短幅中藏无限曲折”(清朝黄氏《蓼园词评》),耐人寻味。  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初看不过是咏风吹花落而已,然而细细想来,“风住”两
期刊
犹大是耶稣的门徒,是他出卖了耶稣,导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他自己则被永远钉在了基督徒心中的历史耻辱柱上,备受基督徒的唾弃。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描画了犹大神色惶惶、心怀鬼胎的模样,因其是第十三位出场,致使“十三”也成了西方人习惯中的不吉利数字。  《犹大的面孔》虚拟了一位大画家画壁画,寻找圣婴和犹大的模特儿的故事,将神的故事赋予了人的内涵。小说构思精巧,寓意深刻。令人惊奇的是圣婴和犹大的
期刊
要想了解大自然,就要和人类十分亲近,那时大自然将成为一面镜子,因为人类的心灵里包含着整个大自然。  大自然——这就是为全人类的经济提供的材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走向真理之路的镜子。只要好好思索一下自己的道路,然后根据自己切身的体会去看大自然,那么必然会在那儿看到你个人思想、感情的感受。  看起来这似乎是多么简单——两滴雨点在电线上互相追逐,一滴雨珠耽搁了一下,另一滴赶上了它,于是两滴水合为一滴,一起
期刊
老舍与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但生长于这座古老的都城,对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而且他一生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也是以北京的生活为基本素材的。他对旧北京的不朽描述,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泰斗。如今人们已经公认,老舍本人便是这座古城在文学上的一个象征。然而尽管这位大文学家为北京留下了那么多精彩之极的描述,可是当真让他拿起笔来写一写他本人与北京的这种缘份的时候,他却四顾茫然
期刊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都企望一帆风顺功成名就,但在奋斗的征途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往往不可避免,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尝十之八九。”从少年时代的升学,到青年时代的恋爱,从走上社会的谋职,到一展抱负的创业,从一场考试到一场球赛,从一次竞选到一次谈判……时时处处都会有竞争中的失利者、失意者。这种“失利”和“失意”,人们往往把它称做“失败”。在许多人那里,伴随失败的往往是失落、消沉、麻木、空虚、悲观失望,一
期刊
小浪在前,大浪在后,大浪拥小浪,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前直抵彼岸。  月挂柳梢头,雄鸡破晓时,萨哈森林小桥流水处的一户人家喜气洋洋,儿子哼着小曲拉风箱,母亲淌着大汗烙糖饼。这可不是个寻常的日子,娘儿俩要过鞑靼海峡去哈巴罗夫斯克,去采购儿子结婚用的钻戒、礼服和伏特加。一位寡妇人家,含辛茹苦28年,把儿子培养成铁塔似的一条大汉,响当当的越洋跨海的巨轮上的大副。如今,儿子要娶媳妇,这喜事儿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