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文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经常运用的一种文体。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不是不会写,就是写出来的格式不对,或者病句、错别字太多。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在以往的应用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教材及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抽象,甚至是枯燥。另外教师多注重对文体知识的讲解,按文体知识逐项讲解的模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往往是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很无趣,并且教学效果不好。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积极性,就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变教学观念和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对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首先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提高认识,打破对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训练能力重视程度不一的偏见,尽快树立起“理论为先导,实践为主体,知行并重”的教学观念。在此观念的引导下,我们应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互动”的模式引入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实践。瑞伯雷斯说“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课堂中要彻底改变“一言堂”教学,教师尽量少讲、精讲,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多思、多练,实现双方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切实实现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
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美国学者塞勒在谈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时,曾用了三个比喻:第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物的图纸,教学是具体的施工;第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是球赛进行的过程;第三,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是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做比赛的掌控者,还是深刻理解了乐谱的内涵,凭借个人的体会和演出技巧创造性地去演绎作品,这是值得我们教学时认真思考的。在课程实施中,引入设计课念,主持形式和导演手法应是课程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1.操作导入法
应用文具有固定的格式和规范的语言,程序性较强,若按一般步骤采用基本格式 写作要求 例文讲析 写作训练这种程式化的教法,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学习应用文只需掌握一套固定程序即可,以至对学习不重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厌烦从而产生“要我学”的逆反心理。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笔者尝试采用了操作导入法进行教学。
所谓操作导入法,就是在教师新授知识前,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新鲜又困惑而产生求知欲望,引发兴趣而主动求取知识。例如,在教学某一种文体前,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校园生活实际,撰写新学期个人学习计划、入团申请书,关于职校生消费情况、交友情况,课外阅读、上网时间等情况的调查报告;为自己所制作的产品写广告文、写说明书;假设自己已毕业,向某单位写一封求职信;假设自己就业后从事销售工作,与对方签订购销合同等等。此时,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应用文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并激发写作愿望,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知识,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学生带着求知欲、带着任务,有目的学习就能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主动求知,提高学习效率。
2.案例分析法
打破应用文写作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搜集不同文种范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讲解等方式带给学生直观的认识。告诉学生在什么场合该使用怎样的文种,各种文种应该怎样写,写作要点和技巧在哪里,使学生受到启迪。另外也可举出“正”“反”两个方面写作的例子,对容易出错的地方,组织学生对病例文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找出病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应当怎么写”和“不应当怎么写”,使学生在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始终沿着正确的写作思路进行写作,才可避免走弯路。在今天更可较多地利用多媒体,音像教学材料,网络和课件使授课信息量增大,精简了课时,同时又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如“起诉状”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现在的起诉状,还看到了古代的状子,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大有益处。
3.比较异同法
比较是认识事物特点的一种科学方法,且简便易行。任何事物一加比较,其各自的特点便能鲜明地凸现出来,两者的异同之处,也能让人一目了然,这就是“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应用文教学中采用比较异同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比如应用文的语体有何特点,引导学生将之与文艺作品、议论文等其他文种的语体进行比较,其特点就凸现出来了。两篇同一内容的调查报告,写法上孰优孰劣,一经比较就能清楚。对同一文种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加以比较,其异同点便显而易见。例如同是新闻,综合新闻与述评新闻在特点、写作要求、结构等方面有共同之处,而在内容安排及语体运用方面又略为不同。对于相似、相近、写法上大同小异的文种(报告与请示;通知、通报与通告;经验新闻与经验性总结及调查报告)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同中见异,就能使他们更深刻地掌握这些相关文种的特点和写法,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4.创设情景法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为了完成某项教学内容,如果把学生引导到相应的情境中去,就能使他们对有关事物和对象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应用文教学中,适时地为学生创设情景,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创设情景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影视录像、提供文字资料,出示例文;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进行实地训练。在教新闻和调查报告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仿照例文,以记者身份在校内外作实地采访和调查,进行写作训练。如结合各种全校性活动和校园动态采写新闻;针对职校生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热点问题作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便显得有话说,会说话,他们自由组合,相互合作,从标题的设计到内容的确定、结构的安排、语体的运用等方面都能反复推敲,精心修改,写出比较合乎规范的文章。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习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改正错误,最后争取达到少出、不出错误的过程。技校生在其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大多数为班内的中下等,因此不被寄予厚望和受到关注。他们似乎习惯了以往教师在学习上对他们责备多表扬少,表面看来他们在学习上已经是积极性不高,其实这些学生的内心很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赞扬,需要教师用激励的言语启发他们的潜能,肯定他们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评价中常常包含了对学生能力的判断: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消极的评价会降低学生自我效能。清代的颜元先生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师应宽容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消除学生紧张、害羞、怕错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始终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自信,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还包括教师的语言自然亲切,精练优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和享受文字的无穷魅力,在文字的魅力中获得生活的愉悦。彰显生命的个性与活力,使学生乐在其中,教师也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初衷。
培养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和终极目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职校毕业生,合格的社会建设者。
(作者单位:云浮市技工学校)
一、改变教学观念和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对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首先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提高认识,打破对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训练能力重视程度不一的偏见,尽快树立起“理论为先导,实践为主体,知行并重”的教学观念。在此观念的引导下,我们应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互动”的模式引入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实践。瑞伯雷斯说“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课堂中要彻底改变“一言堂”教学,教师尽量少讲、精讲,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多思、多练,实现双方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切实实现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
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美国学者塞勒在谈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时,曾用了三个比喻:第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物的图纸,教学是具体的施工;第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是球赛进行的过程;第三,课程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是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做比赛的掌控者,还是深刻理解了乐谱的内涵,凭借个人的体会和演出技巧创造性地去演绎作品,这是值得我们教学时认真思考的。在课程实施中,引入设计课念,主持形式和导演手法应是课程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1.操作导入法
应用文具有固定的格式和规范的语言,程序性较强,若按一般步骤采用基本格式 写作要求 例文讲析 写作训练这种程式化的教法,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学习应用文只需掌握一套固定程序即可,以至对学习不重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厌烦从而产生“要我学”的逆反心理。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笔者尝试采用了操作导入法进行教学。
所谓操作导入法,就是在教师新授知识前,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新鲜又困惑而产生求知欲望,引发兴趣而主动求取知识。例如,在教学某一种文体前,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校园生活实际,撰写新学期个人学习计划、入团申请书,关于职校生消费情况、交友情况,课外阅读、上网时间等情况的调查报告;为自己所制作的产品写广告文、写说明书;假设自己已毕业,向某单位写一封求职信;假设自己就业后从事销售工作,与对方签订购销合同等等。此时,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应用文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并激发写作愿望,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知识,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学生带着求知欲、带着任务,有目的学习就能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主动求知,提高学习效率。
2.案例分析法
打破应用文写作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搜集不同文种范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讲解等方式带给学生直观的认识。告诉学生在什么场合该使用怎样的文种,各种文种应该怎样写,写作要点和技巧在哪里,使学生受到启迪。另外也可举出“正”“反”两个方面写作的例子,对容易出错的地方,组织学生对病例文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找出病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应当怎么写”和“不应当怎么写”,使学生在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始终沿着正确的写作思路进行写作,才可避免走弯路。在今天更可较多地利用多媒体,音像教学材料,网络和课件使授课信息量增大,精简了课时,同时又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如“起诉状”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现在的起诉状,还看到了古代的状子,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大有益处。
3.比较异同法
比较是认识事物特点的一种科学方法,且简便易行。任何事物一加比较,其各自的特点便能鲜明地凸现出来,两者的异同之处,也能让人一目了然,这就是“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应用文教学中采用比较异同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比如应用文的语体有何特点,引导学生将之与文艺作品、议论文等其他文种的语体进行比较,其特点就凸现出来了。两篇同一内容的调查报告,写法上孰优孰劣,一经比较就能清楚。对同一文种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加以比较,其异同点便显而易见。例如同是新闻,综合新闻与述评新闻在特点、写作要求、结构等方面有共同之处,而在内容安排及语体运用方面又略为不同。对于相似、相近、写法上大同小异的文种(报告与请示;通知、通报与通告;经验新闻与经验性总结及调查报告)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同中见异,就能使他们更深刻地掌握这些相关文种的特点和写法,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4.创设情景法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为了完成某项教学内容,如果把学生引导到相应的情境中去,就能使他们对有关事物和对象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应用文教学中,适时地为学生创设情景,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创设情景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影视录像、提供文字资料,出示例文;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进行实地训练。在教新闻和调查报告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仿照例文,以记者身份在校内外作实地采访和调查,进行写作训练。如结合各种全校性活动和校园动态采写新闻;针对职校生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热点问题作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便显得有话说,会说话,他们自由组合,相互合作,从标题的设计到内容的确定、结构的安排、语体的运用等方面都能反复推敲,精心修改,写出比较合乎规范的文章。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习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改正错误,最后争取达到少出、不出错误的过程。技校生在其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大多数为班内的中下等,因此不被寄予厚望和受到关注。他们似乎习惯了以往教师在学习上对他们责备多表扬少,表面看来他们在学习上已经是积极性不高,其实这些学生的内心很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赞扬,需要教师用激励的言语启发他们的潜能,肯定他们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评价中常常包含了对学生能力的判断:积极的评价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消极的评价会降低学生自我效能。清代的颜元先生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师应宽容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消除学生紧张、害羞、怕错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始终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自信,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还包括教师的语言自然亲切,精练优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和享受文字的无穷魅力,在文字的魅力中获得生活的愉悦。彰显生命的个性与活力,使学生乐在其中,教师也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初衷。
培养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和终极目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职校毕业生,合格的社会建设者。
(作者单位:云浮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