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对于人们来说,既遥远又贴近。历史是稳定凝结了的现实,现实则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全球史学界对汉学研究的兴趣,长盛不衰。法国汉学研究的悠久历史和斐然成就,尤令国际史学界瞩目。江苏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的由法国著名中国经济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魏丕信所撰写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一书,则是法国汉学研究的又一最新杰作。
魏丕信的汉学研究领域,涵盖了中国人口史、灾害史、水利史、荒政史、明清国家与经济、明清官僚制度等诸多方面,其学问做得可谓精深广博。1973年,魏氏因阅读方观承撰《赈纪》一书,对其中所描述的18世纪中国政府在救荒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赈纪》及众多相关资料为基础,以1743~1744年直隶的救荒为实例,将这一活动放到政府干预救荒的制度,特别是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中加以研究,同时还十分注意比较不同地区和时期所存在的巨大差别,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国家的救荒制度、措施及其成效,并延及官僚制度与管理、国家财政、地方社会、粮食安全、商业与市场、乡村经济与生活等等方面,从而得出了完全不同于海外史学界传统观点的新结论。
长期以来,国外史学界,特别是欧、美史学界,多数学者都对明清时期的国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持否定态度。他们或者认为明清时期强大的中央集权专制国家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或者认为腐败、软弱、低效率和缺乏进取心的中国政府根本就没有解决重大问题或执行大规模计划的能力。魏氏对于以上问题的重新审视及其开创性的学术结论,令人信服地纠正了在欧美史学界流传甚久的谬误,也为他在国际汉学研究界赢得了崇高的声望。
本书是作者有关中国荒政研究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中国饥荒纪录、国家干预、要点与结论三大部分。其时间跨度从晚明直至19世纪中期。书中广泛地利用了各种文献资料,特别是北京与台北所藏的明清档案资料。书中大量采用图表表述,仅粮储表、地图等就多达40余幅,相关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潜心分析研究,作者认为,18世纪国家在管理经济方面依然具有高度的组织能力、权威性和效率性。在自然灾害降临之时,国家的积极精神对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发挥了巨大的重要作用。这是一整套严密的典章制度为基础,并经由众多官僚机构付诸实践的程序相当复杂、技术性极强的运作。中央集权的国家和成熟稳定的官僚制度,也是中国具有强大抗灾能力的关键,尽管那时官僚机构所拥有的抗灾人手和抗灾资源都十分有限,却具有很高的效率。
1980年,本书的法文版刚一问世,便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轰动。由于本书信息量大,对史实描述准确,并做出特立独行的学术判断,充分体现了历史研究的具体性与特殊性,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以至于出版以后在国际史学界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好评如潮,引用率极高,当之无愧地成为海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权威著作。《纽约书评》称“这是一本杰作”,赞扬作者观点敏锐、视野广阔,书中所引用的史料新奇有趣,对于理解前现代中国国家的运作提供了重要帮助。《亚洲研究季刊》认为“这是最早关于传统国家在防备和救济饥荒方面的作用的后传统的分析,它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家的这种努力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的重要问题。”其他权威学术刊物也都称誉本书是“20世纪后期国际中国史坛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总之,本书开创性的学术地位,已经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
本书的法文版问世后,作者复又利用更新的第一手资料,对全书的许多部分再加补充和修改,并被译为英文,于1990年在美国出版。这次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一书,是根据魏丕信的英文版原著翻译的第一个中译本。不难想像,这本书的出版也必将受到中国学界的热烈欢迎。相信无论是史学界专家学者、国家公务员、青年学子,还是所有关心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广大读者,一定都会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这是一本充满理性和智慧的书籍,惟有静下心来,反复阅读,认真思索,才能真正地品味出作者的真知灼见,并从中得益。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法]魏丕信著 徐建青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10
魏丕信的汉学研究领域,涵盖了中国人口史、灾害史、水利史、荒政史、明清国家与经济、明清官僚制度等诸多方面,其学问做得可谓精深广博。1973年,魏氏因阅读方观承撰《赈纪》一书,对其中所描述的18世纪中国政府在救荒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赈纪》及众多相关资料为基础,以1743~1744年直隶的救荒为实例,将这一活动放到政府干预救荒的制度,特别是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中加以研究,同时还十分注意比较不同地区和时期所存在的巨大差别,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国家的救荒制度、措施及其成效,并延及官僚制度与管理、国家财政、地方社会、粮食安全、商业与市场、乡村经济与生活等等方面,从而得出了完全不同于海外史学界传统观点的新结论。
长期以来,国外史学界,特别是欧、美史学界,多数学者都对明清时期的国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持否定态度。他们或者认为明清时期强大的中央集权专制国家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或者认为腐败、软弱、低效率和缺乏进取心的中国政府根本就没有解决重大问题或执行大规模计划的能力。魏氏对于以上问题的重新审视及其开创性的学术结论,令人信服地纠正了在欧美史学界流传甚久的谬误,也为他在国际汉学研究界赢得了崇高的声望。
本书是作者有关中国荒政研究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中国饥荒纪录、国家干预、要点与结论三大部分。其时间跨度从晚明直至19世纪中期。书中广泛地利用了各种文献资料,特别是北京与台北所藏的明清档案资料。书中大量采用图表表述,仅粮储表、地图等就多达40余幅,相关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潜心分析研究,作者认为,18世纪国家在管理经济方面依然具有高度的组织能力、权威性和效率性。在自然灾害降临之时,国家的积极精神对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发挥了巨大的重要作用。这是一整套严密的典章制度为基础,并经由众多官僚机构付诸实践的程序相当复杂、技术性极强的运作。中央集权的国家和成熟稳定的官僚制度,也是中国具有强大抗灾能力的关键,尽管那时官僚机构所拥有的抗灾人手和抗灾资源都十分有限,却具有很高的效率。
1980年,本书的法文版刚一问世,便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轰动。由于本书信息量大,对史实描述准确,并做出特立独行的学术判断,充分体现了历史研究的具体性与特殊性,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以至于出版以后在国际史学界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好评如潮,引用率极高,当之无愧地成为海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权威著作。《纽约书评》称“这是一本杰作”,赞扬作者观点敏锐、视野广阔,书中所引用的史料新奇有趣,对于理解前现代中国国家的运作提供了重要帮助。《亚洲研究季刊》认为“这是最早关于传统国家在防备和救济饥荒方面的作用的后传统的分析,它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家的这种努力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的重要问题。”其他权威学术刊物也都称誉本书是“20世纪后期国际中国史坛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总之,本书开创性的学术地位,已经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
本书的法文版问世后,作者复又利用更新的第一手资料,对全书的许多部分再加补充和修改,并被译为英文,于1990年在美国出版。这次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一书,是根据魏丕信的英文版原著翻译的第一个中译本。不难想像,这本书的出版也必将受到中国学界的热烈欢迎。相信无论是史学界专家学者、国家公务员、青年学子,还是所有关心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广大读者,一定都会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这是一本充满理性和智慧的书籍,惟有静下心来,反复阅读,认真思索,才能真正地品味出作者的真知灼见,并从中得益。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法]魏丕信著 徐建青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