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众多传统文化中,客家文化占据着重中之重的地位。在客家文化中,客家人为了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创造出了独特的客家制器思想。客家制器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制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客家民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成为维系该民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客家制器思想的初意有五:象、道、制、形、器。其中“观象制器”是客家制器活动之始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客家制器历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居 自然地理条件 历史渊源 门饰 比较
一、客家民居门饰之象的现实因素
(一)赣南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客家人是一个迁徙频繁的族群,以赣、闽、粤三大地区为主,也有少部分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侨。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怕气候、掠夺等困难因素,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开拓创新,万里迁徙的磨难和偏僻山区的恶劣环境的压迫使得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
赣南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湿热多雨,这里民居往往依山傍水,建筑墙体高,围屋高达四层,这样可以达到采光与通风的双重目的。赣南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处于四省交汇的丘陵地带,山多地少。天气多阴雨连绵,地形复杂,有半个蜀道之称。复杂的地理位置与特殊的地形结构为客家人的精雕细琢提供了可能,至此,客家文化才有了独特的魅力。同时,由于山区树木茂盛为为民居生存与生活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也给客家民居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客家人由北至南迁徙后,为了适应南方气候暖热、雨量充沛、山区环绕的自然条件,在原先中原建筑样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内容,创新了原样式民居。围屋呈环形,环山而建,主要结构为木架结构,木架与木架之间用青砖填充,如赣州龙南县杨村燕翼围就是采用了如此结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承了十二代。这样的结构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一个单元以一个家族姓氏为主,防止外来人口入侵,具备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功能。
(二)赣南客家历史渊源和经济的发展
客家的第一次大迁徙在东晋至五代。第二次大迁徙汉人由长江流域南迁至皖南及赣之东南、闽之西南,以至粤之东北边界;第三次大迁徙是客家民系行程中的大迁徙。宋高宗南渡时期,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次大迁徙后的旧居,分迁至粤之东部、北部;第四次大迁徙是明末清初,满族南下及入主时期,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二、三次大迁徙后的旧居,分迁至粤之中部及滨海地带,与川、桂、湘及台湾等地;第五次大迁徙为同治年间,由于受到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客家一部分人民分迁于广东南路及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南洋群岛以及欧美等地,为世界范围的迁徙。
纵观赣南客家历史全景,经济在全国属于落后状态。经济的落后使得赣南客家门饰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化,但无论怎样,门饰中的气息都透露着深深的中原味道,比如中原的一些宗祠、庙宇,不管在规模上还是艺术价值上,都可以说是地方特色民居的华丽瑰宝。
二、与中原地区门饰艺术的比较
(一)相同点
赣南客家民居门饰一定程度上与中原民居门饰有着千丝万缕、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原民居门饰可以说是赣南客家民居门饰的始祖,这也和几次大迁徙息息相关。赣南客家民居门饰构件的基本组成部分(门头、门当户对、门簪、门匾、门扇、门扉、门画等)、门饰的岁时习俗(贴春联、挂灯笼、贴门神等)以及一些门风民俗等都与中原民居门饰保持着极其高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在中原门饰中用到的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人物故事、山水风景、文字符号、抽象意义的语言在赣南客家民居门饰中均有体现,这充分显示了客家人对祖先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二)不同点
受地理位置环境以及社会生活形态的影响,客家民居门饰发生量变最后导致质变。其在传统中原民居门饰的影响下也渐渐地发生变化。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势、人口众多、地域面积广大等原因,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殊现象。赣南客家民居门饰在在材料、色彩、纹样、图案、造型等众多方面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改变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用材上,客家早期民居传承着中原民居的元素,其主要的材料为土石。后来,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改变为木材建筑。著名的赣州龙南县杨村的燕翼围就是典型代表,以木架结构为主、土石填充为辅,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因其靠近山区木材资源丰富,这与冶炼技术与加工技艺不断进步的中原相比,显得更加人性化,朴素且自然。
造型上,在原有的中原民居基础上改变了形状。中原以前都是殿堂式民居,后来山区出现了客家民居围屋以及厅屋组合式民居。围屋的外形有方有圆,质朴而庞大,用了木材、土石、生土等建筑材料,自成一种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是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类型建筑。
参考文献:
[1]万陆.客家学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2]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楼庆西.千门之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肖琰,女,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居 自然地理条件 历史渊源 门饰 比较
一、客家民居门饰之象的现实因素
(一)赣南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客家人是一个迁徙频繁的族群,以赣、闽、粤三大地区为主,也有少部分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侨。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怕气候、掠夺等困难因素,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开拓创新,万里迁徙的磨难和偏僻山区的恶劣环境的压迫使得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
赣南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湿热多雨,这里民居往往依山傍水,建筑墙体高,围屋高达四层,这样可以达到采光与通风的双重目的。赣南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处于四省交汇的丘陵地带,山多地少。天气多阴雨连绵,地形复杂,有半个蜀道之称。复杂的地理位置与特殊的地形结构为客家人的精雕细琢提供了可能,至此,客家文化才有了独特的魅力。同时,由于山区树木茂盛为为民居生存与生活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也给客家民居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客家人由北至南迁徙后,为了适应南方气候暖热、雨量充沛、山区环绕的自然条件,在原先中原建筑样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内容,创新了原样式民居。围屋呈环形,环山而建,主要结构为木架结构,木架与木架之间用青砖填充,如赣州龙南县杨村燕翼围就是采用了如此结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承了十二代。这样的结构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一个单元以一个家族姓氏为主,防止外来人口入侵,具备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功能。
(二)赣南客家历史渊源和经济的发展
客家的第一次大迁徙在东晋至五代。第二次大迁徙汉人由长江流域南迁至皖南及赣之东南、闽之西南,以至粤之东北边界;第三次大迁徙是客家民系行程中的大迁徙。宋高宗南渡时期,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次大迁徙后的旧居,分迁至粤之东部、北部;第四次大迁徙是明末清初,满族南下及入主时期,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二、三次大迁徙后的旧居,分迁至粤之中部及滨海地带,与川、桂、湘及台湾等地;第五次大迁徙为同治年间,由于受到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客家一部分人民分迁于广东南路及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南洋群岛以及欧美等地,为世界范围的迁徙。
纵观赣南客家历史全景,经济在全国属于落后状态。经济的落后使得赣南客家门饰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化,但无论怎样,门饰中的气息都透露着深深的中原味道,比如中原的一些宗祠、庙宇,不管在规模上还是艺术价值上,都可以说是地方特色民居的华丽瑰宝。
二、与中原地区门饰艺术的比较
(一)相同点
赣南客家民居门饰一定程度上与中原民居门饰有着千丝万缕、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原民居门饰可以说是赣南客家民居门饰的始祖,这也和几次大迁徙息息相关。赣南客家民居门饰构件的基本组成部分(门头、门当户对、门簪、门匾、门扇、门扉、门画等)、门饰的岁时习俗(贴春联、挂灯笼、贴门神等)以及一些门风民俗等都与中原民居门饰保持着极其高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在中原门饰中用到的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人物故事、山水风景、文字符号、抽象意义的语言在赣南客家民居门饰中均有体现,这充分显示了客家人对祖先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二)不同点
受地理位置环境以及社会生活形态的影响,客家民居门饰发生量变最后导致质变。其在传统中原民居门饰的影响下也渐渐地发生变化。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势、人口众多、地域面积广大等原因,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殊现象。赣南客家民居门饰在在材料、色彩、纹样、图案、造型等众多方面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改变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用材上,客家早期民居传承着中原民居的元素,其主要的材料为土石。后来,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改变为木材建筑。著名的赣州龙南县杨村的燕翼围就是典型代表,以木架结构为主、土石填充为辅,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因其靠近山区木材资源丰富,这与冶炼技术与加工技艺不断进步的中原相比,显得更加人性化,朴素且自然。
造型上,在原有的中原民居基础上改变了形状。中原以前都是殿堂式民居,后来山区出现了客家民居围屋以及厅屋组合式民居。围屋的外形有方有圆,质朴而庞大,用了木材、土石、生土等建筑材料,自成一种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是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类型建筑。
参考文献:
[1]万陆.客家学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2]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楼庆西.千门之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肖琰,女,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