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上戏称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写作对于学生的难度可见一斑。不仅学生,多年来,教师也是“谈写色变”。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学生从简单、直观的看图写话,过渡到段落、整篇的习作,无论从量还是质上,都是一个跨越。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对他们而言有难度。因此,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要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特点。
  笔者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习作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观察橘子,通过主题学习的方式,整合课内外例文,梳理观察方法,完成了一篇观察作文。下面,笔者将以这堂课为例,谈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策略。
  一、打开大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管建刚老师指出:“‘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作文能力之一,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归根到底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教授“观察习作”这一单元时,笔者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有效尝试。
  1.取材于生活,让课堂更鲜活。在确定观察的对象时,笔者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橘子,并将橘子带到课堂。从生活中取材,并带入课堂,打破了生活与课堂的壁垒,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有话可说。
  2.游戏化教学,让写作更有趣。整堂课,笔者通过游戏带动学生的兴趣。首先通过听录音猜水果的游戏导入。紧接着,将要观察的水果装在一个封闭的箱子里,请学生摸一摸、猜一猜。接下来,设计赢得锦囊、闯关晋级等游戏,逐步解决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3.创设情境,让课堂更灵动。“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创设情境,能将儿童带入一个广袤的天地。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儿童再造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性想象的能力。本次习作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一个到果园当小导游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穿梭在果园中看到不同的景象,相机给出句式让学生想象说话:“果园里,橘子熟了,真诱人啊!瞧!有的橘子挂在枝头,就像_____________;有的藏在叶间,好像_____________;还有的你挤我碰,好像_____________。”通过语言激发、图片呈现、句式引导,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创设情境时还要注意包容性,学生写作时少有限制,宽松度大,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成为可能。
  二、指明方向——主题学习中拨开迷雾
  大門打开后,该何去何从,不少学生是迷茫的。三年级的学生从简短地写句子过渡到写段,往往出现思路混乱、顺序颠倒等问题。主题学习能帮助学生在多文本对比中梳理方法,明晰多种观察方法,达到触类旁通、反三归一的效果。
  1.学习例文,梳理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次观察习作单元是整套统编教材的首个习作单元,首次将课文作为习作例文,意在让教师带领学生学课文、仿课文、用课文。那么,如何将习作例文运用得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法、得法,完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后任务用图表的形式为习作指明了方向:可通过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杨梅。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完成图表,并适时总结:我们可以通过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水果,并注重读写结合。学课文的同时,引导模仿说话:学生朗读“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屏幕上相机出示句式“橘子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整合范文,反三归一
  整合,是主题学习的核心,也是起步作文教学的有效手段。如果说课文仅仅是一个引子,那么将课内外片段整合在一起,则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围绕观察方法这一主题,笔者对课内外片段做了如下整合:出示汪曾祺的《昆明的果品》及崔岱远的《释迦,最香甜的果子》中的片段,复现课堂导入“听声音猜水果”中的片段,学生完成任务:“该选文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观察水果。”
  学生通过主题学习,进一步梳理:除了看一看,还可以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方法观察水果。紧接着,在观察手中的橘子的基础上练习说话。
  如果说激发兴趣为学生打开了习作的大门,让学生不害怕动笔,那么,课内外例文就教会了学生一些写作策略,就如同指明了学生写作的方向。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言:“提示观察的顺序,教给观察的方法,这样使儿童的观察活动进入有序状态。儿童获得的材料也必然是有序地贮存于记忆中,这为儿童有条理表述做好准备。”
  三、迈上新台阶——给学生搭好支架
  新课标对小学三、四年级习作的要求是:“能将表达内容写清楚,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知道从哪个方面写还不够,真正落笔时,如何组织语言并表达清楚是个难点。在本次课堂上,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由句到段,扎实推进
  从一、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的习作,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文章分段落,讲究布局谋篇。因此,笔者将课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应文章的三个段落。课堂上,首先训练学生根据三个情境分别想象说一句话。如“果园里,橘子熟了。有的橘子挂在枝头,就像_____________  ”,继而将三个情境连起来,说好长句。
  如何落实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难点。课堂上,笔者通过教观察方法、词语锦囊、段落框架等方式给学生搭支架。词语锦囊有助于学生积累相关语言,而段落框架让大部分学生更有条理地表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
  2.主题学习,读写结合
  课文是最好的例子。在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描写橘子前,笔者出示了《我爱故乡的杨梅》选段,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橘子,并通过主题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多重感官描写,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观察水果的方法。
  读写结合除了体现在策略方面的学习,还有语言表达的模仿。例如,观察外形时,原文中的“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可以让学生模仿对比的方式表达;观察颜色时,原文中“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可让学生运用句式“先是……随后……最后”。
  3. 由扶到放,层层递进
  如前所述,本次习作课根据写作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上,笔者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给学生搭好支架,层层推进。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树上的橘子,主要通过给情境和句式的方式,让学生想象说话;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和介绍橘子,通过主题学习梳理观察方法、给段落框架和好词锦囊等方法,让学生完成段落训练;第三部分通过剥和尝来介绍橘子,该部分则只给开头,让学生接着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课堂上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遇到障碍时,正是需要点拨的时候,抓住教学契机,适时地搭好支架,学生才能更自信、从容地迈向更高一级台阶。
  三年级的作文起步课堂,需要轻松有趣的教学手段,更需要扎实有效的方法、句式训练,主题学习则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掌握写作方法。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课堂让学生愿意打开写作的大门,敢于迈上新的台阶,并走得更稳、更远。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百花小学 )
其他文献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高年级收录了20来篇中外经典小说文本。短篇小说,有冯骥才的《刷子李》、托尔斯泰的《跳水》《穷人》等。长篇小说囿于篇幅,一般以片段节选的形式出现。比如,五年级下册有《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两茎灯草》等几个节选文本,六年级上册有节选自鲁迅先生作品《故乡》的《少年闰土》,六年级下册有《鲁滨孙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这些小说文本该如何细
期刊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正所谓“文如其人”,写作总是反映着一个人的人品、学养和听说读写能力。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有效的习作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习作评价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以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是两次习作
期刊
评改是习作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提倡作文教学“多改重于多写”“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评改方法单一、陈旧,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无序性,使得评改流于形式,一些教师甚至只重习作指导而忽视评改。为使作文评改真正落实到习作教学中,我们结合滚动快速作文教学法,确立了“滚动快速作文学生分工点评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旨在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
期刊
以前只知道丰子恺是个有名的大画家,让人肃然起敬,当与他的文字亲密接触时,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形象跃入眼帘,我读到了家的味道,读到了他对孩子们的理解和包容,更读到了他的那颗童心。《我们这些大人》是丰子恺谈孩子教育的一本书,语言朴素得像是一位老者在讲故事,于是书中的画面放大:冬日的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日月楼,一群孩子簇拥着他们的外祖父,听他讲画、讲理、讲故事,这个孩子摸摸外祖父的胡須,那个孩子半坐在外祖
期刊
“滚动快速作文学生分工点评”是我们正在开展研究的一项课题。它是在深入领会新课标中关于习作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作文评改标准精细化,由学生分工合作,从不同角度完成一篇作文点评的一种作文评改方式。  学生分工点评作为每一次习作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使其扎实、高效,正是我们实践、研究的重点。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结果到自主分工点评作文,是有难度的。要达到目标,教
期刊
一、 关注一种背景,凸显统计的需要  百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基础之上,它与分数的意义之一“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同属于一个含义。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强调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而纪老师通过解决“三所学校哪所学校视力情况好一些?”这个问题,从统计的背景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要统计整个青岛市,或者山东省,乃至全国学校的视力情况”用通分方法怎么样,选择这样的一种背景更多地关注了百分数统计意义的
期刊
作者简介  沙华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部副主任,泰州学院兼职教授,泰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是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在《人民教育》《江西教育》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多篇。  导 读:  中国美学重“气”,重视的其实是生命。文以气为主,呼唤阅读教学要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方式。气韵生动,是阅读教学的理想样态。在教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精选了《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课文语言自然优美,涵味隽永,富有诗意,适合孩子们反复朗读、品味。鉴于此,教学本单元内容时,适宜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品语言之美,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生成”。具体到不同的课文,教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品味关键词语,激发诗意想象  小学三年级第二单元的语文教学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
期刊
温儒敏教授“1+X”语文教学法告诉我们,必须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把这些零碎的文本组合起来,提取、整合有效信息,形成一个思维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以课文为依托,在课文中寻找好的范本,帮助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知识,在课内与课外的徜徉中总结归纳它们本质上相同的地方,然后运用到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学生怕写作文,写作一直以
期刊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各课都安排了形式多样的习题,用于巩固和深化理解新授知识,对学生习题的指导和评点也就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怎样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来丰富教学内涵,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能力,是值得数学教师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平时听课和教研活动中,发现不少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教材中习题应有的作用,直接抛出答案,就题解题者有之;先扶后放,嚼碎喂食者为数不少;以“参”为本,顺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