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震模板匹配定位方法识别辽宁抚顺矿区微矿震事件

来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统一编目数据中截取2017—2019年辽宁抚顺矿震事件波形作为模板,运用微震模板匹配定位方法(M&L)检索并定位遗漏的微矿震事件,筛选得到291条微矿震遗漏事件.从模板事件波形、频谱特征和b值属性进行分析,认为遗漏事件与模板事件波形相关性较强,且矿震事件短周期面波发育、面波周期长、低频成分集中,b值比研究区域天然地震高.受矿震震源机制不同、模板事件不足等影响,运用M&L方法识别非天然事件,需要设置更高的互相关性阈值,以保证遗漏事件识别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应用陇06井多年观测资料分析水位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该井水位存在“夏高冬低”的年动态特征,其变幅约为0.6 m;水位固体潮形态清晰,潮汐因子均值在2.5上下变化,具有明显的半日波、全日波、半月波等周期成分,朔望前后固体潮日变化幅度可达0.15 m.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震影响特征为阶跃式下降及固体潮形态畸变;降雨与水位的相关性显著,属短期影响;气压与水位呈为负相关;气温与水位存在相似的年动态变化特征,但相关性不显著.
对2009—2020年鹤岗地震台记录的鹤岗地区2.0≤ML≤3.0天然地震、爆破以及矿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天然地震、爆破和矿震在波形上具有相似性,但均具有独特的震相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波形进行频谱和小波变换分析,进一步识别天然地震、爆破及矿震,发现:天然地震事件的频域相对较宽且频率较高,能量不集中,成分也较为复杂,面波不发育;爆破和矿震事件的频域相对较窄,以低频为主,能量集中且成分单一,面波较发育,而且矿震事件的频率更为集中且更低.
西坞口矿床是江南隆起带安徽宁国市近年来发现的首个关键金属铷(Rb)矿床,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为花岗斑岩.矿床中发育两类铷矿体:矿体Ⅰ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矿体Ⅱ产于花岗斑岩体顶部.两类矿体的矿物组合均为多硅白云母+石英.矿体Ⅰ呈透镜体状产于花岗斑岩体顶部,多硅白云母含量可达70%,品位为0.25%;矿体Ⅱ产于花岗斑岩体和地层接触带,品位为0.21%.前人对西坞口矿床的矿化特征、岩浆岩年代学、岩浆岩成因开展了研究,但关于铷的赋存状态及成矿机制尚不明确.本次工作分别对成矿岩体和两类矿体中的主要矿物开展了电子探针(
根据水化学组分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平凉地区9口观测井(泉)水化学类型.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水样中主要离子浓度,用液态水同位素分析仪分析样中氢、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水样的TDS范围为168.6—878.8 mg/L,δD和δ18O值分别为-61.4‰—-84.4‰和-7.8‰—-10.8‰.δD和δ18O指示该区地下水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水样的水化学类型受含水层岩性控制,以HCO3-Na型为主.该区域地下水中较多的Na+来自盐岩的溶解,HCO3-主要来自灰岩溶解.华亭观测井水样表现出以Mg2+为主要
对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4.9级地震的地震条带和空区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前出现了NE向ML≥4.0地震条带,条带走向与大断裂方向接近,也与断层破裂面方向接近,条带上震源机制解相差不大,以走滑型破裂为主.震前存在ML≥3.0空区异常,空区内外地震视应力值差别不大,主震附近的小震视应力值相对较高.空区内地震视应力值在震前出现上升—下降—上升过程.
南大西洋裂解造成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分离得到了广泛认可,该区域也与大陆漂移学说的诞生密切相关.但大陆漂移的驱动力从其提出至今一直存在争议,定量化分析大西洋裂解过程中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研究了南大西洋两侧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区域的两条深反射地震勘探剖面,在构造地质解译基础上,详细估算了非洲大陆的莫霍面倾角,得到了沿莫霍面地壳重力滑移剪切力的大小,用于解释大西洋裂解过程中非洲大陆运动的动力机制.结果 说明,非洲大陆板块在地幔上涌形成的倾斜界面上能够产生强大的重力滑移力,且南部驱动力大于中部.大陆板块
描述了西安市鄠邑地球物理观测台TDW-26型低频电扰动观测仪器的原理及台站环境.通过现场调查、灌水试验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鄠邑台低频电扰动NS向测值突跳异常产生原因,认为该台低频电扰动NS向异常与降雨存在一定相关关系,雨水渗入破损线缆套管是造成测值突跳的主要原因,经现场对线缆套管维护处理,突跳异常基本消除.
对于特定区域(79.70°—88.75°E,34.05°—36.25°N)内发生的近震,新疆且末国家数字地震台的数字波形记录显示的震相特征与其他区域不同.以该区发生的31个近震(震中距200—600 km)波形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原始波形与短周期仿真波形的震相特征,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波形记录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分析时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特定区域的近震波形具有明显的远震面波特征;与P波相比,S波列的周期、振幅明显较大;S波发育不完整,能量衰减快;S波列及S波尾波以低频信号为主,频率分布
根据中国测震台网现有台站布局和实际记录的背景噪声波形资料,通过近震震级公式评估测震台网的理论地震监测能力,并与地震测震台网实际地震监测能力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理论与实际地震监测能力基本相符,即中国中部地区可监测震级下限较低,台站分布稀疏的青藏高原西部、新疆东南部和内蒙古北部边界地区等可监测震级下限较高.
2018年7月,天水地电台NW向地电阻率出现高频突跳,经现场核实,发现测区附近正在修建综合大楼.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水平层状结构物理模型,分析地基施工对天水NW向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基开挖区域可视为电阻率无穷大的空气介质,测区17号、19号电极间形成一个高阻体,对观测造成一定高频扰动影响;将施工中钢架混凝土结构地基简化为地基中铺设的相互串联的金属导线,则测区局部形成一个高阻体,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简单的4条钢架串联时会引起地电阻率上升,变化值与观测值基本吻合.从数值分析角度确定,金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