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时间读《背影》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i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朱自清先生发表了《背影》,这篇“白话美术文的典范”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最为温软的地方,被誉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它犹如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
  回忆性的文章在时间上大致可划分为过去和现在,但在《背影》中,作者设置的时间却是多层面的,不同的时间点又有一定的交汇。作者记述的故事不长,它所涵盖的时间跨度却远远超过了一般读者的理解,正因为这样,这篇散文所蕴含的情感意蕴也就显得不一般了。要读好《背影》,就要读好背影中的几个时间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文章记述的内容,大致可概括为:奔丧、送别和读信。作者明确交代的几个时间点分别是:“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那年冬天”,“近几年来”,“我北来后”,奔丧与送别发生在“那年冬天”,读信是在我“北来后”。
  一、“那年冬天”里的凄凉
  在语言表达上,有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是比较特殊的,在具体的语境里,它可以表示相对短暂的某个时间点,也可以表示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本文中出现的“那年冬天”是在1917年,送别是在“那个冬天”的某天下午,奔丧发生在“那年冬天”,那个冬天对朱自清一家来说漫长而又凄凉,父亲的烟酒公卖局长的差事交卸了,一家大小“断了经济来源,从此生计日艰”。朱自清深感家道中落、物是人非的凄凉。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奔丧的那一天,却把时间拉长,交代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信息?在这里,作者写奔丧,顺势点出了那时朱自清一家的生活处境,为下文叙事奠定感情基调。
  这个冬天的中国,正经历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北京大学在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思想的影响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青年朱自清进入北京大学就读,受新思潮的影响,具有了挣脱封建伦理束缚,争取人格独立的新思想。父亲则是站在对立面的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与正处于不羁年龄,受着新思想熏染的朱自清渐渐有了隔阂。
  这种隔阂,这在作者叙述中没有明确描述,但我们能隐约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坚持要送儿子,和脚夫讲价钱,托人照顾儿子。作为儿子,表现出的是格格不入的冷淡,甚至还心存嘲讽。父亲的言语不多,却句句动人,“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进去吧,里边没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种父爱就显得格外珍贵。
  儿子虽然也被买橘子的父亲的背影感动,但不能完全掩盖他们之间业已存在的罅隙。
  二、“那时”的巧妙
  说是“那时”,表达的却是现在,这是作者表达上的巧妙。
  文中表现年轻的朱自清当时的心理自然而真切: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仔细的读者会发现,这两句话里出现了同一个词语——“那时”,但作者却是从现在的视角写已经过去的“那时”,这些内心独白式的描写实际上是给这个故事做了旁白式的注脚,“聪明过分”是反语,带着自嘲的意味,“太聪明了”则更进一层,作者带着些许自嘲的悔悟之情在笔尖慢慢流淌开来,没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却一层层地把这情感慢慢堆叠起来,真实而感人。
  三、“北来之后”的情感纠葛
  文章末段,写作者读到父亲的来信,这是在1925年,但要注意的是,从“我”北来后到读父亲的信之间发生了什么很是耐人寻味。
  “最近两年的不见”,这里的“两年”也是耐人寻味的时间点。父子二人矛盾的激化爆发是在朱自清回扬州教书之后,父亲认为朱自清理在工作后理应负担家庭的经济,他把儿子的薪水支走,父亲的行为激怒了朱自清。从此,父子反目。他们之间的矛盾像一把铁锁牢牢地把他们困住,而他们,却不知道钥匙在哪儿。这也是他们“最近两年的不见”的原因。
  父亲少时即为生计奔波,风光过,落魄过,短短数行,却写尽了父亲的一生。儿子对待父亲,埋怨过,鄙视过,感激过。如今“父亲”自觉“大去之期不远矣”,作者此时重新检视自己,检视自己与父亲过去的点点滴滴,在回忆与自省的过程中,各种怨恨与不满的情感终于褪去,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不知何时”,这是怎样的一种懊悔与无奈!儿时的甜蜜,家境渐渐没落时的辛酸,工作之初的愤怒与怨恨,到如今的感激与懊悔,那晶莹的泪光中作者的心里五味杂陈。短短的一篇散文,我们也许还能看到在特殊的年代里,父子因思想隔阂而产生的裂痕;也许还能看到父子之间多年艰难的沟通与对话。一篇看似平淡的故事,渐渐在读者心中变得厚重起来,它已然升格为震撼人心的经典作品。
  1928年,朱自清的父亲读到《背影》,“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象猛然放射出光彩”。《背影》的故事到这里真正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
  朱自清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时间在慢慢流逝,也许,成熟的朱自清更愿意怀念童年里的那个“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的父亲和无忧无虑的自己。
其他文献
故障现象:一辆2008年产长安马自达31.6L轿车,行驶里程350km。客户反映,该车无法使用遥控器对左后门进行锁闭,但其他3门均锁闭正常。
以黄丰水电站为例,详细介绍了黄丰水电站截流施工方案、施工过程,说明截流最终落差在3m左右、龙口流速6~7m/s左右的截流工程,只要采取可靠技术措施,配备足够的大型施工机械,现场施工
故障现象:一辆2004年产日产风度30L轿车,车主称制动不灵,制动踏板工作行程过大(俗称制动踏板高)。检查分析:首先确认车主所述故障现象,原地踩制动踏板就能感觉到踏板工作行程过大,快
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E。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从近几年各地考题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正确使用成语”不仅要了解成语在意思、程度、使用范围、色彩(语体和情感)、语法功能等上的不同;还要弄清句子的语境要求。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成语使用
整合性研究范式(Integrated Research Paradigm)是Hannah Brenkert等人在2004年提出的环境社会学的最新研究范式,他们希望在环境社会学领域里建立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框架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一总队奉命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在多军兵种协同作战中作为工程后勤保障的重要成员单位,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以保施工保生活为重点,以有力的
微网的经济、稳定运行依靠能量协调系统,微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靠微网运行决策支持系统来保证。微网运行一旦发生故障,要求系统能够快速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恢复,避免因故障
2008年6月3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76届年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正式开幕。会议由保加利亚大坝委员会主办,来自近60个国家的6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会议。中国大坝委员会代
本文讨论常乃惠(1898—1947)和他的《中国思想小史》。在20世纪上半叶的学术史与思想史中,常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一方面,他与当时的激进和保守两方不同,把国家和制度的建设放在文化与思想的改变之上;另一方面,他也与当时新旧文化论争中的两派都不同,对古代传统的意义与当代思潮的渊源有自己的判断,他带着这些思考写下了《中国思想小史》。本文指出,这部《中国思想小史》,既显露了他的思考,也暴露了他的缺陷,这部书虽然不能算是名著,但从学术史角度看,它却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历程中薄薄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