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强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判断进行思维的能力、在集体中协同工作的能力。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他们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新知,下面我就结合一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为此,我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在生活中选取了许多学生熟悉物体。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等各种形状的,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四人一袋,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把它们倒出来看看。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东西后,我便又一次利用儿童好玩好动的天性,说:“你们看一看,摸一摸你会发现什么?”这样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二、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乐意在活动中学知识,传统的课堂上,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把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压抑了下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如在教学“各种形状物体特征”时,让学生通过自己摸一摸,观察感知特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得出小组结论,在全班广泛交流讨论得出大家都认可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既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又有同学的合作体验,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组织探究活动,形成研究风气
  数学是一門探索模式的学科,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讲究教学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研讨,在学生中形成研究风气。如,在教学完“物体的形状特征”后,我让学生在桌子上随意拿一些物体,在桌子上推一推、滚一滚,问“你能发现什么?这样,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非常活跃,在学生中形成了研究风气。最后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四、巧设游戏情境,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巧设游戏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教学”。我设计了一组用各种形状的物体搭东西的游戏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自由下位,想几人在一起搭可以,一个人搭也可以,课堂的气氛一下就活跃了起来,当学生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几种形状的物体搭出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体时,我为他们有如此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感到骄傲,通过这组游戏,培养了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
  五、重视过程评价,蕴涵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纯洁象一张白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上“认识物体和形状”的这节课时,不论学生回答得是否令我满意,我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在整节课中我的表扬是多角度的。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力强的……这样不仅对受表扬者是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实践证明,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引导者、组织者、鼓励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进学生在自主参与中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山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示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结构思路、主题思想、主要内容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和记忆等方面的有益的实践,为更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宽了渠道。  [关键词]简图 语文 教学 运用    众所周知,实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载体是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教师对这些课文的教与学就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引导学生从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到语文知识要点的落实,从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经常会面对孩子的“出错”行为,针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面对的呢?是无端的指责孩子,还是认真地对待和思考呢?其实,只要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们一起看世界,你会发现孩子的“出错”行为“错得有理”、“错得可爱”,但从另一方面思考,这些行为也是他们创新精神的自然流露。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正视他们的“出错”行为,引导孩子摆脱一般的思路,大胆地现象,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期刊
电阻的测量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电阻的测量方法。  一、伏安法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 R=U/I。此种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学生对内外接法的选择。伏安法测电阻中的内外接法是针对电流表而言,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并不为零,伏特表的电阻并非无穷大。因此,无论哪种接法都会给测量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但合理选择内外接法就会减小测量的误差。  1.内外接法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期刊
教学片段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它们统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师:接下来我们又要进行闯关游戏了,独立计算下列两道题:127+308-246 36÷18×200。开始!  学生们在自备本上独自解答,教师在黑板上解答。(2分钟后,先做完的学生坐不住了,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老师不得不提醒他们,明显看出遭受批评的学生活力大幅度地下降。) 
期刊
小学生正值活泼、开朗、调皮、好动、贪玩的年龄,他们的语言应该是最风趣,想像最丰富的时候,那他们的作文素材也是选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候,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却发现学生的作文不尽人意:要么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千口同声,千人一腔;要么对于作文“谈虎色变”;要么不知所措、漠不关心、糊里糊涂、拼凑成篇。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这与学生的平时作文习惯的养成有莫大的联系。拥有良好作文习惯的
期刊
[摘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的能力,为实施《新课程标准》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选择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对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有重要意义,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又一途径。本文就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地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作初步的探讨和研
期刊
[摘要]由一部电影了解到还有“阅读障碍”这样的孩子,作为教师和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应该用基本的责任心、足够的耐心、坚定的信心去教导、培养每位孩子,这样就会成就一个孩子,成全一个家庭,就能托起一片璀璨的星空。  [关键词]阅读障碍 教师观 父母观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就有多少个娃娃,就有多少个爱娃娃的妈妈。听到这首歌让我想到名为《地球上的星星》的印
期刊
教育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须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
期刊
[摘要]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激情与成长。做到:有情感,有生气,有发展,有创新。  [关键词]有情感 有生气 有发展 有创新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
期刊
教学内容:青岛版第四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并引导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认读钟面的时刻。  2、 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