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墒和氮肥对小麦抽穗后绿色叶面积参数的调控模型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小偃6号抽穗后绿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措施对小麦抽穗后绿叶面积参数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如不同处理绿叶持续天数为27~40天、绿叶持续期为9~22天、单茎最大绿叶面积为82~105cm ̄2等;籽粒产量随绿叶持续期的延长而增加,与绿叶持续时间相关性不明显;小麦绿叶面积参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氮肥的多少,底墒的调节作用有限;抽穗后维持较高绿叶面积和作用时间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The dynamic change of green leaf area after heading was studied in Xiaoyan 6 by two-factor secondary saturation D-optimal desig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water and fertilizer measures had a significant regulatory effect on the parameters of green leaf area after heading. For example, the duration of green leaves was 27 ~ 40 days, the duration of green leaves was 9 ~ 22 days, and the maximum green leaf area of ​​single stem was 82 ~ 105cm ~ 2 and so on. The grain yield increased with the duration of green leaves prolonged, but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duration of green leaves. The quality of wheat leaf area parameters mainly depends on the amoun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the limited role of soil moisture. After heading, And the role of time to improve produ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是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现行语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最能考查出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它也是初中数学中的典型题.应用题的有效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作为学生的两个基础教育阶段,幼儿教育以及小学教育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两者之间的衔接能够使得知识实现有效的过渡,从而提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手段,它能为课堂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更科学的教学途径。问题情境课堂比以往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味性,教师通过生活实际问题、相关学科知识、理论实践结合等多种途径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情境
在小麦花药培养中,采用加入一定浓度NaCl(0.1%、0.3%、0.5%)的筛选培养基,用恒定浓度筛选法和逐渐增加浓度筛选法,可筛选出耐盐变异体,获得耐盐花培株系。两种筛选方法比较,逐渐增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新课标又提出,小学时期学生的数学教学应该从现有的实际生活出发之后,教师就越发的重视探究教学应用了。探究教学就是让学生从自主探究中去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往往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自身的认知与已有的数学知识之间会存在偏差,导致教师不得不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渗透儿童哲学去思考数学问题。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