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滨的纪录片工作室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ao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年底,杜海滨带着他的纪录片《石山》从釜山电影节归来。图片摄影师出身的纪录片导演,正在尝试用文字和图片以及纪录片的多种表达方式。
  
  你的新片《石山》资金来源是什么?
  是去年我的《人面桃花》在釜山电影节获得的一个降级,作为启动资金,《石山》将在釜山电影节首映。
  


  资金够用吗?
  够用了,之前我有几部纪录片的运作经验,操作的时候如何运用资金,如何分配,这都是经验的积累。
  《石山》整个周期是多少?
  从2005年10月开拍到2006年5月是前期拍摄阶段,后期做了3个月,到8月完成。
  拍的时候是单人操作?
  有些时候是自己去拍,有的时候是和录音师一起去。因为《石山》中有些部分更多是动作和声音,工人切割敲打石头什么的,声音比较重要,所以那些部分需要单独录音。
  拍了多少素材?成片多长?
  拍了49盘素材,成片两个小时。片比大概是1/24。我从第一部纪录片到现在的素材都保留着,因为目前剪出来的成片可能是你的一个视角,将来你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你的素材可能具有了不同的更丰富的意义。
  用什么机器拍?
  摄像机用松下的DVC180,这个机器我用了三年,一直觉得很好。
  后期用什么软件剪辑?
  用Canopus的Edius NX for HDV
  Edius这个您用着怎么样?
  开始剪的时候用着还挺好,后来做字幕的时候总死机,可能是它字幕软件的问题,后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时是怎么发现《石山》这个选题的?
  大概是1999年或2000年,我们拍一个矿泉水广告,创意是那水来自深海岩石,我们在棚里面搭一个景,模仿深海里面那种感觉。去买石头的时候,去了建材市场,但都是切割打磨好的。我们就问哪里有比较原始的石头卖,就打听到了昌平那边。那地方有很多石头山,几个工人肤色特别黑。当时我们去拍广告,都有点优越感,一看砸石头的工人,大络腮胡子,很有导演范儿。后来他们下山了,我在山上观察这些人。他们是不能放炮的,所以都是人工砸,当我看到一个工人把一块特别大的石头给分成两半了,那种瞬间的力量感令我震惊。那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我们这样的人在城市里面生活,脱离了最基本的劳动,脱离了最原始的力量的劳动。那个劳动从形象上看来是最直接最直观的。另外,那几年我们能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但是在那里看不到这些变化。
  当时并没有比较深入地去做,但是现场的东西已经是一个特别有力的场景,作为纪录片的工作者,我知道这个是可以展开的。我留了那个人的电话,去年的时候正好有这个机会,我立刻想到这个题材。再找到那个地方,我印象中原来很多的石头都被切割了,山被切掉了半扇。这次找到了一些工人,经过一个冬天和夏天的拍摄,完成了这部《石山》。
  明年有什么计划?
  现在正在写一个剧本,具体完成可能要到明年年初了。我还尝试用文字把《石山》再进行整理,整理过程中发现这是一篇小说,但我尽量用纪录片的视角去完成这个文字的文本。主观的东西很少,但是主观的部分会很强硬地放在里面。这和剪完一个片子是一样的感觉,当我用影像完成一个作品或者用文字完成它,我找到了一个平衡,一个对应。对一个主题,用多种文本来描述。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期待说我一定要拍成什么什么样,各种媒介的可能性是我看重的。
  我是学图片摄影的,我还会继续拍照片。图片有它自己的语言和优势,所以我还尝试用图片来做,但不是同一批人,不是同一个空间。照片用准备用座机拍。
  
  导演杜海滨:
  纪录片创作者。1972年生人;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作品:
  1998年 纪录片《窦豆》
  2000年 纪录片《铁路沿线》
  2002年 纪录片《高楼下面》
  2003年 短片《北京记事》
  2004年 纪录片《电影、同年》
  2005年 纪录片《人面桃花》
  2006年 纪录片《石山》
其他文献
高清做笔  几十年前,一些法国小青年,把摄影机从摄影棚扛到街上,三下两下搞出了一大批处女作。其中一位带着黑色眼镜的更说:一部电影只需要一个姑娘和一把枪就够了。这当然与科技的进步有关——器材小型化,轻便化。现在我们有了巴掌大小的高画质HDV——Canon iVIS HV10,同志们可以出手了。       画 质  CANON在镜头领域和解像芯片方面一直游刃有余。HV10也毫不例外,拍摄画面分辨率非
期刊
太阳鸟影像工作室专门从事野生动物的拍摄,HVX200这款最新的P2高清摄像机出来之后,对于他们所拍摄的题材来说,是否有了更新的拓展空间?日蚀影像工作室的项砚冬在不做VJ的时候,也搞一搞野生动物题材,他对HVX200赞不绝口。    精确的手动焦点控制    在拍摄中,因为我们是室内置景拍摄,虽然是灯光照明,但是光源稍微复杂一些的话,对焦点的要求就更严格一些。HVX200的对焦辅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期刊
作为亚洲两大电影节之一的釜山电影节,至今历了十一个年头。  十年前,一批年轻的电影人策划将釜山电影节定性为在了解、介绍世界电影各种新潮流的原则,努力介绍亚洲国家电影信息。第一届釜山电影节空前受关注的程度大大出乎电影人们的意料。第二届的时候釜山电影节就推出了PPP即釜山发布计划,积极寻找电影投资人。这不仅让韩国人看到世界电影,还要让世界各地的投资人能帮助年轻的电影工作者。通过十年的努力,釜山电影节完
期刊
本期走进我们栏目的是一位骨灰级DV发烧友了。欲望越强,要求就越高!他提出“非分”的要求,我们用高清来满足他。    姓名:桑健博  年龄:25   职业:媒体记者  手机:  索爱P910  笔记本:  SONY S36  相机:  Canon EOS 20D  DV:  JVC GR-DV3000    SONYFX7  拍摄格式HDV1080i  传 感 器1/4英寸3 ClearVidCMO
期刊
时下一个流行的说法说是:如果来北京感受北京的文化与艺术气息就去三个地方:什刹海、三里屯的酒吧街,还有798工厂。  几年前从市区去798工厂,觉得很蹩脚,巨大的已经停产的车间、高耸的烟囱、荒芜的杂草,感觉有点野。几个艺术家在这里筑了巢,因为这里的租金很便宜,房子却很大,很结实,很有形式感,这些足以让艺术家们玩尽花样地折腾。  进驻798的人们,不仅把工厂当作了一个艺术聚集的创作空间,还自发的将之发
期刊
2006年是品尼高(Pinnacle)这个品牌成立20周年,20年后的今天,品尼高依然充满了创新活力,是市场的主导品牌。这当中有什么原因?未来又会如何服务用户?我们借此采访了品尼高亚太区市场总监法比昂.瑞韦登(Fabien Raveton)先生。      ■20年对于企业发展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在这20年中对品尼高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1986年品尼高在硅谷成立,是第一家将数字视频的概念介绍给
期刊
宋 靖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现在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任教。  开设的主要课程:  “照相机术”、“生活摄影”、“影视短片创作”。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图片摄影的数字化短片的剪辑技巧”    这同样是一部关于市民的日常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的短片。与题材接近的《大桥下的生活》相对照进行解读,我们发现:《大桥下的生活》被摄主体是群像式的,作者采取的是一种情绪化的表现方法,把更多的镜头留给了对一种中国式
期刊
基本参数:  DV 类型HDD摄像机  硬盘容量30GB  CCD描述1/5.5英寸、107万像素  LCD描述2.7英寸、16∶9比例、12.3万像素  镜头焦距f=3.0-36mm  最大光圈F=1.8-2.5  光学变焦12倍  数字变焦800倍  存储卡槽无  电池容量7.2V、680mAh  尺寸117×71×69mm  质量350g    索尼在其硬盘摄像机“开山之作” SR100获得
期刊
变化的是城市,不变的琐碎的生活,以及在大桥下的浅饮低唱。  这种平淡的,怡然的态度,与喧嚣的城市相互共存,相得益彰,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生命和生活的看法。    城市是一种集体性的记忆,它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思考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关于城市的记忆,无论是生于城市,长于城市,还是来自乡村。身处位置的不同,只是令我们观察这个城市时所处的位置有所差别,与这个城市的距离有关
期刊
《大众DV》:有人给你们的拍摄纪录片投资吗?这些年你们靠什么生活?  杨干才:我以前开了个广告公司,赚了些钱,至少现在还可以让我继续拍一个片子没问题。我们一辈子一直听领导的话,上班打卡,下班回家得管孩子,得管父母,从来没有一件事是为自己活着的,就想在五十岁之前做一件为自己活的事。于是她(王毅)让我把公司给卖了,然后我们开车跑了48000多公里到处去玩。  王毅:他原来想拍摄甘肃那边的藏族。  杨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