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老人 理想永恒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锡青山一村部队干休所,见到施光华老人的时候,他矍铄而平静的目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古人称90岁的老人为“鲐背”,意思是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施老腰不弯背不驼,步履依旧轻盈。他面带微笑,谦逊温和,回忆往事时,语调平缓,娓娓道来。施老的思路异常清晰,甚至连停顿都没有,让人难以相信他已是94岁高龄。
  从上海特科到江抗三路
  施光华老人的家乡在浙江温州平阳县。平阳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粟裕曾经率领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小学毕业后,因为经济困难,家人不能继续承担他的读书费用,施光华便辍学在家。因哥哥的一个同学是红军干部,在他的间接影响下,加之自己也结识了一些进步同学,施光华开始阅读进步书籍。那个时候,毛泽东、鲁迅、高尔基、邹韬奋等人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思想启迪。
  1936年,鲁迅逝世和西安事变给施光华带来很大的思想触动。第二年,家乡的红军办了抗日救亡学校,他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报名参加。两个月后,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施老回忆说:“在我准备跟随部队去皖南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我有一个邻居叫杨进,我们自幼就相识。杨进本名林怡,他曾奉特科之命,将中央密件送给浙南红军。他的妹妹林心平是我的同班同学。林心平后来被日本人杀害,是有名的烈士。当时,杨进经过学校同意,把我和一个叫朱敏中的同学从家乡调往上海。之后,我们被分配下乡,几十年后,我才知道,我工作的地方其实就是上海特科。”
  上海特科的工作除搜集情报外,还担负组织敌后武装的任务,领导人是徐强、高原。施光华的直接领导是何克希。他跟着何克希到了江阴梅光迪的游击队,何克希一直想把这支游击队扩充到新四军。王必成告诉何,这事要经过陈毅批准。
  1938年8月,忠义救国军袭击江阴。何克希组织部队边抵抗边向西撤,在茅山地区走了两天两夜。到达丹阳延陵一带时,日军正在兵分三路扫荡新四军。部队随即投入延陵反扫荡战斗。施老这样回忆了见到陈老总的往事:“一天晚上,我向老乡借了荞麦秸铺在地上,刚要入睡,李一平让我去见陈毅。我有点紧张,忙跟着他进到一家大院。见到陈毅时,他正不停地抽烟。我记得陈毅对何克希说:‘这支部队不能叫新四军。因为国民党不允许我们到东边发展,叫新四军反而受限制。’何克希说:‘那就叫江南抗日义勇军吧!’陈毅高兴地说:‘那好,就叫这个名字。’于是,江阴梅光迪的游击队被命名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之后,我在三路政治部任政治干事。”
  与浦太福的会面与统战
  1940年初,何克希从老江抗调到新江抗(沙家浜部队)任司令员。一天傍晚,在常熟太仓边境,部队离开宿营地出发前,何克希对施光华说:“你到太仓冯家桥,去找国民党区长浦太福,做好对他的统战团结工作。”说罢,给了施一支小手枪。施光华连夜跟着向导,在天亮后到达冯家桥。
  浦太福虽是国民党党员,但很有抗日热情,他曾亲眼目睹江抗部队不但作战英勇,而且爱护百姓。出于对江抗的钦佩,他主动联系何克希,而何克希也很重视这位统战对象。
  施光华在太仓工作了约两个月,和浦太福一起物色骨干,筹组青抗会、妇抗会、农抗会。1940年6月,何克希率新江抗二支队三个主力连,到太仓打击敌伪。施老说:“有一次,敌伪设伏截击我军。何克希问我有什么办法把部队带出去,这时,浦太福自告奋勇地说:‘我熟悉,我带路。’在浦太福的带领下,部队沿小河边隐蔽绕过敌人的伏击圈,安全返回了常熟中心区。后来,何司令员在排以上干部会上表扬了太仓的工作同志,其实这主要是浦太福发挥了作用。”
  之后施光华奉命回部队,在教导大队任指导员、副教导员。浦太福后来被谭震林司令员调到身边当侦察参谋。谭震林晚年时还深情地问起他。施老说:“新中国成立后,浦太福成了太仓县人民政府的第一任县长,他不摆架子,平易近人,老百姓称他为‘赤脚县长’。他病逝后,许多老百姓从几十里外自发前去悼念送别。”
  感受谭震林的儒将之风
  这一年,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新江抗)成立,谭震林化名林俊,任司令员兼政委。谭震林倡导学习,勤于思考并勇于进取,许多事情施光华记忆犹新。当时,部队从皖南军部行军到茅山,路上走了18天,每晚到达宿营地时,谭震林就组织干部学习讨论,共计学了16次。他出过题目后,大家分组讨论,学习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和到江南如何完成新任务等问题。谭震林每到一地,总要想方设法搜集国民党方面的情况和报纸,从中分析局势,他还常利用战斗间隙,向干部作报告。施老回忆道:“他所作的报告都是亲自起草的,有时候甚至在香烟纸壳上列上几条。我们一边听报告,一边记录,觉得他的报告很有条理,给人启发很大。部队之后从江南向苏中转移,我在五十四团三营任教导员。吴永湘团长对我说,他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是从谭师长那里学来的。”
  战斗岁月是艰难困苦的,那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睡的没脚床,喝的青菜汤,生的革命虫,长的癞疥疮。”在宿营地,大家向老乡借来稻草,铺在地上,和衣而卧。开饭时,汤里没有油水,连盐也很稀少,只有青菜叶子浮在锅里。因为条件太苦,每个人身上都长了虱子、疥疮,连司令员、政委也不例外。但大家毫不抱怨,更没有丧失对未来的信心。施老深情地说:“比起那些牺牲的同志,我们吃的这些苦头又算得了什么呢?新中国的成立是太多仁人志士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回忆起战斗往事和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不禁感慨万千。”
  我的中国梦
  离休之后,施老在南京政治学院做过顾问,也编辑整理过一些党史文献和相关教材。施老是重情义的人,他时常去苏州、上海、常熟、吴江、昆山、嘉兴、太仓等地开会,他说,这是看望战友的好机会。在众多地方干休所中,施老选择了无锡干休所。那里背靠青山,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在无锡,施老参与创办了滨湖区老年大学与无锡新四军研究会。施老喜欢江阴,他常在徐霞客故居里驻足停留,也会在江抗二路司令员吴焜牺牲的地方回忆往事,感慨今昔。   年逾九旬的施老心中有着这样一个梦想:努力开发、保护潜在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比如梅村和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
  梅村是吴文化发祥地,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苏南东路活动的重要基点。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曾有邓本殷、尤国桢等几支游击队,有陈枕白和梅村小学联络站。这里是新四军老江抗东进的第一个基点,也是谭震林和新江抗部队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成立过苏南东路特委,创办过《江南》杂志、《大众报》,孕育了为保护群众而惨遭日伪杀害的烈士华阿金。提起梅村,施老说:“这种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永远不应被淡忘,我们应倍加重视,应该保护好散落在各处的革命遗迹,筹建梅村革命纪念馆,征集文物史料,并竖立新四军东进与当地武装会师的纪念碑石。梅村的红色底蕴不亚于沙家浜,也完全可以创建沙家浜式的红色旅游景区。”
  10年前,施老在阅读《善卷洞诗文选粹》《宜兴县志》等材料时,发现了这样的故事:当地名士储南强等历经10年、耗资8万将善卷洞和张公洞整治竣工,于1936年开放并供人游览。新四军行军至此处时,苏浙军区政治部曾于1945年9月24日发布过一道一式五份的《通告》,由储南强的女儿储烟水张贴在善卷洞前后洞及祝陵村茶店里。《通告》中说:“……我军所至,纪律严明,对该洞之名胜古迹皆须维护与尊重。……对储南强老先生其家属财产等,亦应根据我党民主政府之法令政策,予以产权财权之保证,特此通告。主任钟期光。”
  施老曾写过《读新四军保护宜兴两洞通告》,文章里提到:“我军是文明之师,十分注意保护人民的利益,重视保护文化古迹,《通告》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也是重要文物和旅游文化资源。”施老曾建议在后洞竖立一块新四军保护两洞的《通告》,最好能建护碑亭,使新四军军民鱼水情同已有的梁祝爱情、徐霞客母子亲情共同构成一道更富教育意义的风景线,更好地发挥善卷洞、张公洞的旅游观光、德育基地作用。
  追忆江抗
  女儿施立群这样回忆了施老的90大寿:“那天,父亲顾不得汗衫短裤的一身短打,跃进了我的相机画面。他和拄着拐杖的母亲并肩而站,攒足了全身气力,共同完成了《黄桥烧饼歌》的演唱,歌声遒劲激昂,在我们的心头回荡并久久难忘。”
  施老对部队的爱是真挚而热烈的。施老说:“江抗是我的老部队,我想把我听到读到、亲身经历的、尤其是一些别人不太知晓而我清楚的细节写成一个个小故事,让大家去了解。”出于这样的情感,施老在年逾九旬时完成了《江抗!江抗!》一书,共计17篇,4万字。他喜欢叙述部队的战斗经过和战友的故事,对自己的经历,往往一笔带过,毫无夸饰。
  施老生在三伏天,他一生的经历亦如同似火的骄阳。如今,施老依旧志在千里。2013年6月,施老在一次大学生座谈会上作了《千磨万击见精神》的讲演。施老说:“精神既是一种思想、理想、意志,又是一种神态、气质、生命力。要有一颗爱国心,有一盏路灯,有一股精气神。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精神,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进。”
  施老特别喜欢民族英雄林则徐《观操守》中的一段名言:“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气度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艰辛挫折,守得住心境。这也是施老实践了一生的座右铭。
其他文献
本刊讯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将中原军区部队(新四军第五师)6万余人重重围困,妄图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中原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定向西突围。时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的皮定均遵照军区命令,率本旅5000精兵向东佯动,调动国民党军向错误方向进攻,经过3天顽强阻击,使军区主力胜利突围西去。后该旅与数十倍之敌周旋24天,横跨鄂豫皖3省,斩关夺隘,铁流千里,最后以5000人的完整建
期刊
上蒋村位于溧阳市社渚镇西南部,与安徽省郎溪县的梅渚镇毗邻,属半丘陵地区,区域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48亩,20个村民小组,2108人。  2013年6月,溧阳市委书记盛建良来到社渚镇上蒋村驻点调研,一住就是7天。他走村串户,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留下赞声一片。  污染的难题解决了  盛建良驻点的第三天,来到新农村农业生态园,给新种的杨梅树锄草,与生态园负责人陈庆成边锄草边聊天。突然,他
期刊
油菜花开满草原的时节,我见到了从澳大利亚参加国际比武归来的北京军区某旅“红三连”的下士潘宁波。那天驻训地下雨,潘宁波正组织班里战士们学习。当与他谈起射击比武夺得的一金一银,他的脸上显出一种羞涩,但眼神却是军人特有的坚毅与果敢。  2013年春天,潘宁波随队友远赴澳大利亚参加在墨尔本举行的陆军轻武器射击技能大赛,“为祖国而战”,这一沉甸甸的嘱托压在了他的心头。  比武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有的外军选手
期刊
路迢迢,山嶙峋,壮哉叶飞大将军,  以重国籍菲、中系注,传奇戎马堪唱吟。  学子投笔十四岁,身陷囹圄志凌云。  梭镖闽东辟天地,三年游击历艰辛。  马萧萧,车辚辚,江南抗日义勇军,  浒墅夜袭震宁沪,百里水乡雁翎群。  沙家浜里芦荡密,太滆沪郊号角频。  东进黄桥谱序曲,车桥大捷中外钦。  执羽扇,系纶巾,将军用兵赛如神。  宿北鲁南陷重围,过人胆略力千钧。  华野一纵真骁勇,七十四师被歼尽,  
期刊
人物介绍:  吴子昆,1924年出生在安徽泾县茂林。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随新四军先遣队北移。后在苏北指挥部二纵队政治部工作,先后任连队指导员、师政治部组织科长、二十二军组织处长、团政治处主任,坦克十师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江苏省武警总队副政委等职。  我14岁的时候去茂林教会办的小学读书,在学校里,接触到了国家兴亡的大事。那时候听到日军占领东三省,又在华北闹事,我心中就有了反抗的意识。
期刊
人物介绍:  丁位西,1942年到淮北苏皖边区公立淮北中学学习,1944年参加革命,先后在新四军后方医院、第五野战医院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任卫生防疫处科员。  我是淮泗人,淮泗是今天的泗阳县。小时候,老师常向我们讲述近代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和中国人民反抗的故事。淮北苏皖边区公立淮北中学是刘少奇、陈毅、彭雪枫、刘瑞龙等人办的抗日军政学校,我到淮北中学之后,更多也更系统地接受了
期刊
人物介绍:  吴明政,1924年9月27日出生于江苏阜宁,1940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当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历任区委组织科长、区委书记、县委武装部长等职,解放后任南通地委副书记、副专员,镇江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等职。1987年底离休。  1940年上半年,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北上向苏北发展,八路军一一五师黄克诚部南下苏北。10月10日,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宋乃德任县长
期刊
编者按:王锋是《铁军》杂志的忠实读者和积极作者,是我们的一位好朋友。王锋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嘱咐家人在他身后,委托温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赠送与他享年相等数量的下一年度《铁军》,费用从他的抚恤金中支出。对这样一位好朋友的去世,我们表达最深切的悼念!  我们的好战友王锋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王锋与新中国同龄。1968年入伍。我们相识于1972年初的南京军区新闻工作会议上
期刊
周克玉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治委员周克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周克玉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周克玉是江苏省阜宁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儿童团团长、学生救国会主席、县参议员、区青年联合会主任、组织干事、连副政治指导
期刊
1937年的上海滩,大街小弄到处传唱着“春天里来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和暖的太阳当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一位身着旗袍,带着些许知性美丽与矜持的女子,款款走进大众的视线,她就是电影《十字街头》主题歌《春天里百花香》的词作者关露。  关露一曲成名,与丁玲、张爱玲并称文坛三杰。“八一三”事变后,她在上海冒着炮火亲上前线劳军,并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其慷慨豪迈的气概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