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锡青山一村部队干休所,见到施光华老人的时候,他矍铄而平静的目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古人称90岁的老人为“鲐背”,意思是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施老腰不弯背不驼,步履依旧轻盈。他面带微笑,谦逊温和,回忆往事时,语调平缓,娓娓道来。施老的思路异常清晰,甚至连停顿都没有,让人难以相信他已是94岁高龄。
从上海特科到江抗三路
施光华老人的家乡在浙江温州平阳县。平阳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粟裕曾经率领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小学毕业后,因为经济困难,家人不能继续承担他的读书费用,施光华便辍学在家。因哥哥的一个同学是红军干部,在他的间接影响下,加之自己也结识了一些进步同学,施光华开始阅读进步书籍。那个时候,毛泽东、鲁迅、高尔基、邹韬奋等人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思想启迪。
1936年,鲁迅逝世和西安事变给施光华带来很大的思想触动。第二年,家乡的红军办了抗日救亡学校,他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报名参加。两个月后,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施老回忆说:“在我准备跟随部队去皖南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我有一个邻居叫杨进,我们自幼就相识。杨进本名林怡,他曾奉特科之命,将中央密件送给浙南红军。他的妹妹林心平是我的同班同学。林心平后来被日本人杀害,是有名的烈士。当时,杨进经过学校同意,把我和一个叫朱敏中的同学从家乡调往上海。之后,我们被分配下乡,几十年后,我才知道,我工作的地方其实就是上海特科。”
上海特科的工作除搜集情报外,还担负组织敌后武装的任务,领导人是徐强、高原。施光华的直接领导是何克希。他跟着何克希到了江阴梅光迪的游击队,何克希一直想把这支游击队扩充到新四军。王必成告诉何,这事要经过陈毅批准。
1938年8月,忠义救国军袭击江阴。何克希组织部队边抵抗边向西撤,在茅山地区走了两天两夜。到达丹阳延陵一带时,日军正在兵分三路扫荡新四军。部队随即投入延陵反扫荡战斗。施老这样回忆了见到陈老总的往事:“一天晚上,我向老乡借了荞麦秸铺在地上,刚要入睡,李一平让我去见陈毅。我有点紧张,忙跟着他进到一家大院。见到陈毅时,他正不停地抽烟。我记得陈毅对何克希说:‘这支部队不能叫新四军。因为国民党不允许我们到东边发展,叫新四军反而受限制。’何克希说:‘那就叫江南抗日义勇军吧!’陈毅高兴地说:‘那好,就叫这个名字。’于是,江阴梅光迪的游击队被命名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之后,我在三路政治部任政治干事。”
与浦太福的会面与统战
1940年初,何克希从老江抗调到新江抗(沙家浜部队)任司令员。一天傍晚,在常熟太仓边境,部队离开宿营地出发前,何克希对施光华说:“你到太仓冯家桥,去找国民党区长浦太福,做好对他的统战团结工作。”说罢,给了施一支小手枪。施光华连夜跟着向导,在天亮后到达冯家桥。
浦太福虽是国民党党员,但很有抗日热情,他曾亲眼目睹江抗部队不但作战英勇,而且爱护百姓。出于对江抗的钦佩,他主动联系何克希,而何克希也很重视这位统战对象。
施光华在太仓工作了约两个月,和浦太福一起物色骨干,筹组青抗会、妇抗会、农抗会。1940年6月,何克希率新江抗二支队三个主力连,到太仓打击敌伪。施老说:“有一次,敌伪设伏截击我军。何克希问我有什么办法把部队带出去,这时,浦太福自告奋勇地说:‘我熟悉,我带路。’在浦太福的带领下,部队沿小河边隐蔽绕过敌人的伏击圈,安全返回了常熟中心区。后来,何司令员在排以上干部会上表扬了太仓的工作同志,其实这主要是浦太福发挥了作用。”
之后施光华奉命回部队,在教导大队任指导员、副教导员。浦太福后来被谭震林司令员调到身边当侦察参谋。谭震林晚年时还深情地问起他。施老说:“新中国成立后,浦太福成了太仓县人民政府的第一任县长,他不摆架子,平易近人,老百姓称他为‘赤脚县长’。他病逝后,许多老百姓从几十里外自发前去悼念送别。”
感受谭震林的儒将之风
这一年,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新江抗)成立,谭震林化名林俊,任司令员兼政委。谭震林倡导学习,勤于思考并勇于进取,许多事情施光华记忆犹新。当时,部队从皖南军部行军到茅山,路上走了18天,每晚到达宿营地时,谭震林就组织干部学习讨论,共计学了16次。他出过题目后,大家分组讨论,学习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和到江南如何完成新任务等问题。谭震林每到一地,总要想方设法搜集国民党方面的情况和报纸,从中分析局势,他还常利用战斗间隙,向干部作报告。施老回忆道:“他所作的报告都是亲自起草的,有时候甚至在香烟纸壳上列上几条。我们一边听报告,一边记录,觉得他的报告很有条理,给人启发很大。部队之后从江南向苏中转移,我在五十四团三营任教导员。吴永湘团长对我说,他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是从谭师长那里学来的。”
战斗岁月是艰难困苦的,那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睡的没脚床,喝的青菜汤,生的革命虫,长的癞疥疮。”在宿营地,大家向老乡借来稻草,铺在地上,和衣而卧。开饭时,汤里没有油水,连盐也很稀少,只有青菜叶子浮在锅里。因为条件太苦,每个人身上都长了虱子、疥疮,连司令员、政委也不例外。但大家毫不抱怨,更没有丧失对未来的信心。施老深情地说:“比起那些牺牲的同志,我们吃的这些苦头又算得了什么呢?新中国的成立是太多仁人志士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回忆起战斗往事和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不禁感慨万千。”
我的中国梦
离休之后,施老在南京政治学院做过顾问,也编辑整理过一些党史文献和相关教材。施老是重情义的人,他时常去苏州、上海、常熟、吴江、昆山、嘉兴、太仓等地开会,他说,这是看望战友的好机会。在众多地方干休所中,施老选择了无锡干休所。那里背靠青山,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在无锡,施老参与创办了滨湖区老年大学与无锡新四军研究会。施老喜欢江阴,他常在徐霞客故居里驻足停留,也会在江抗二路司令员吴焜牺牲的地方回忆往事,感慨今昔。 年逾九旬的施老心中有着这样一个梦想:努力开发、保护潜在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比如梅村和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
梅村是吴文化发祥地,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苏南东路活动的重要基点。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曾有邓本殷、尤国桢等几支游击队,有陈枕白和梅村小学联络站。这里是新四军老江抗东进的第一个基点,也是谭震林和新江抗部队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成立过苏南东路特委,创办过《江南》杂志、《大众报》,孕育了为保护群众而惨遭日伪杀害的烈士华阿金。提起梅村,施老说:“这种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永远不应被淡忘,我们应倍加重视,应该保护好散落在各处的革命遗迹,筹建梅村革命纪念馆,征集文物史料,并竖立新四军东进与当地武装会师的纪念碑石。梅村的红色底蕴不亚于沙家浜,也完全可以创建沙家浜式的红色旅游景区。”
10年前,施老在阅读《善卷洞诗文选粹》《宜兴县志》等材料时,发现了这样的故事:当地名士储南强等历经10年、耗资8万将善卷洞和张公洞整治竣工,于1936年开放并供人游览。新四军行军至此处时,苏浙军区政治部曾于1945年9月24日发布过一道一式五份的《通告》,由储南强的女儿储烟水张贴在善卷洞前后洞及祝陵村茶店里。《通告》中说:“……我军所至,纪律严明,对该洞之名胜古迹皆须维护与尊重。……对储南强老先生其家属财产等,亦应根据我党民主政府之法令政策,予以产权财权之保证,特此通告。主任钟期光。”
施老曾写过《读新四军保护宜兴两洞通告》,文章里提到:“我军是文明之师,十分注意保护人民的利益,重视保护文化古迹,《通告》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也是重要文物和旅游文化资源。”施老曾建议在后洞竖立一块新四军保护两洞的《通告》,最好能建护碑亭,使新四军军民鱼水情同已有的梁祝爱情、徐霞客母子亲情共同构成一道更富教育意义的风景线,更好地发挥善卷洞、张公洞的旅游观光、德育基地作用。
追忆江抗
女儿施立群这样回忆了施老的90大寿:“那天,父亲顾不得汗衫短裤的一身短打,跃进了我的相机画面。他和拄着拐杖的母亲并肩而站,攒足了全身气力,共同完成了《黄桥烧饼歌》的演唱,歌声遒劲激昂,在我们的心头回荡并久久难忘。”
施老对部队的爱是真挚而热烈的。施老说:“江抗是我的老部队,我想把我听到读到、亲身经历的、尤其是一些别人不太知晓而我清楚的细节写成一个个小故事,让大家去了解。”出于这样的情感,施老在年逾九旬时完成了《江抗!江抗!》一书,共计17篇,4万字。他喜欢叙述部队的战斗经过和战友的故事,对自己的经历,往往一笔带过,毫无夸饰。
施老生在三伏天,他一生的经历亦如同似火的骄阳。如今,施老依旧志在千里。2013年6月,施老在一次大学生座谈会上作了《千磨万击见精神》的讲演。施老说:“精神既是一种思想、理想、意志,又是一种神态、气质、生命力。要有一颗爱国心,有一盏路灯,有一股精气神。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精神,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进。”
施老特别喜欢民族英雄林则徐《观操守》中的一段名言:“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气度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艰辛挫折,守得住心境。这也是施老实践了一生的座右铭。
从上海特科到江抗三路
施光华老人的家乡在浙江温州平阳县。平阳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粟裕曾经率领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小学毕业后,因为经济困难,家人不能继续承担他的读书费用,施光华便辍学在家。因哥哥的一个同学是红军干部,在他的间接影响下,加之自己也结识了一些进步同学,施光华开始阅读进步书籍。那个时候,毛泽东、鲁迅、高尔基、邹韬奋等人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思想启迪。
1936年,鲁迅逝世和西安事变给施光华带来很大的思想触动。第二年,家乡的红军办了抗日救亡学校,他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报名参加。两个月后,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施老回忆说:“在我准备跟随部队去皖南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我有一个邻居叫杨进,我们自幼就相识。杨进本名林怡,他曾奉特科之命,将中央密件送给浙南红军。他的妹妹林心平是我的同班同学。林心平后来被日本人杀害,是有名的烈士。当时,杨进经过学校同意,把我和一个叫朱敏中的同学从家乡调往上海。之后,我们被分配下乡,几十年后,我才知道,我工作的地方其实就是上海特科。”
上海特科的工作除搜集情报外,还担负组织敌后武装的任务,领导人是徐强、高原。施光华的直接领导是何克希。他跟着何克希到了江阴梅光迪的游击队,何克希一直想把这支游击队扩充到新四军。王必成告诉何,这事要经过陈毅批准。
1938年8月,忠义救国军袭击江阴。何克希组织部队边抵抗边向西撤,在茅山地区走了两天两夜。到达丹阳延陵一带时,日军正在兵分三路扫荡新四军。部队随即投入延陵反扫荡战斗。施老这样回忆了见到陈老总的往事:“一天晚上,我向老乡借了荞麦秸铺在地上,刚要入睡,李一平让我去见陈毅。我有点紧张,忙跟着他进到一家大院。见到陈毅时,他正不停地抽烟。我记得陈毅对何克希说:‘这支部队不能叫新四军。因为国民党不允许我们到东边发展,叫新四军反而受限制。’何克希说:‘那就叫江南抗日义勇军吧!’陈毅高兴地说:‘那好,就叫这个名字。’于是,江阴梅光迪的游击队被命名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之后,我在三路政治部任政治干事。”
与浦太福的会面与统战
1940年初,何克希从老江抗调到新江抗(沙家浜部队)任司令员。一天傍晚,在常熟太仓边境,部队离开宿营地出发前,何克希对施光华说:“你到太仓冯家桥,去找国民党区长浦太福,做好对他的统战团结工作。”说罢,给了施一支小手枪。施光华连夜跟着向导,在天亮后到达冯家桥。
浦太福虽是国民党党员,但很有抗日热情,他曾亲眼目睹江抗部队不但作战英勇,而且爱护百姓。出于对江抗的钦佩,他主动联系何克希,而何克希也很重视这位统战对象。
施光华在太仓工作了约两个月,和浦太福一起物色骨干,筹组青抗会、妇抗会、农抗会。1940年6月,何克希率新江抗二支队三个主力连,到太仓打击敌伪。施老说:“有一次,敌伪设伏截击我军。何克希问我有什么办法把部队带出去,这时,浦太福自告奋勇地说:‘我熟悉,我带路。’在浦太福的带领下,部队沿小河边隐蔽绕过敌人的伏击圈,安全返回了常熟中心区。后来,何司令员在排以上干部会上表扬了太仓的工作同志,其实这主要是浦太福发挥了作用。”
之后施光华奉命回部队,在教导大队任指导员、副教导员。浦太福后来被谭震林司令员调到身边当侦察参谋。谭震林晚年时还深情地问起他。施老说:“新中国成立后,浦太福成了太仓县人民政府的第一任县长,他不摆架子,平易近人,老百姓称他为‘赤脚县长’。他病逝后,许多老百姓从几十里外自发前去悼念送别。”
感受谭震林的儒将之风
这一年,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新江抗)成立,谭震林化名林俊,任司令员兼政委。谭震林倡导学习,勤于思考并勇于进取,许多事情施光华记忆犹新。当时,部队从皖南军部行军到茅山,路上走了18天,每晚到达宿营地时,谭震林就组织干部学习讨论,共计学了16次。他出过题目后,大家分组讨论,学习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和到江南如何完成新任务等问题。谭震林每到一地,总要想方设法搜集国民党方面的情况和报纸,从中分析局势,他还常利用战斗间隙,向干部作报告。施老回忆道:“他所作的报告都是亲自起草的,有时候甚至在香烟纸壳上列上几条。我们一边听报告,一边记录,觉得他的报告很有条理,给人启发很大。部队之后从江南向苏中转移,我在五十四团三营任教导员。吴永湘团长对我说,他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是从谭师长那里学来的。”
战斗岁月是艰难困苦的,那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睡的没脚床,喝的青菜汤,生的革命虫,长的癞疥疮。”在宿营地,大家向老乡借来稻草,铺在地上,和衣而卧。开饭时,汤里没有油水,连盐也很稀少,只有青菜叶子浮在锅里。因为条件太苦,每个人身上都长了虱子、疥疮,连司令员、政委也不例外。但大家毫不抱怨,更没有丧失对未来的信心。施老深情地说:“比起那些牺牲的同志,我们吃的这些苦头又算得了什么呢?新中国的成立是太多仁人志士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回忆起战斗往事和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不禁感慨万千。”
我的中国梦
离休之后,施老在南京政治学院做过顾问,也编辑整理过一些党史文献和相关教材。施老是重情义的人,他时常去苏州、上海、常熟、吴江、昆山、嘉兴、太仓等地开会,他说,这是看望战友的好机会。在众多地方干休所中,施老选择了无锡干休所。那里背靠青山,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在无锡,施老参与创办了滨湖区老年大学与无锡新四军研究会。施老喜欢江阴,他常在徐霞客故居里驻足停留,也会在江抗二路司令员吴焜牺牲的地方回忆往事,感慨今昔。 年逾九旬的施老心中有着这样一个梦想:努力开发、保护潜在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比如梅村和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
梅村是吴文化发祥地,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苏南东路活动的重要基点。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曾有邓本殷、尤国桢等几支游击队,有陈枕白和梅村小学联络站。这里是新四军老江抗东进的第一个基点,也是谭震林和新江抗部队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成立过苏南东路特委,创办过《江南》杂志、《大众报》,孕育了为保护群众而惨遭日伪杀害的烈士华阿金。提起梅村,施老说:“这种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永远不应被淡忘,我们应倍加重视,应该保护好散落在各处的革命遗迹,筹建梅村革命纪念馆,征集文物史料,并竖立新四军东进与当地武装会师的纪念碑石。梅村的红色底蕴不亚于沙家浜,也完全可以创建沙家浜式的红色旅游景区。”
10年前,施老在阅读《善卷洞诗文选粹》《宜兴县志》等材料时,发现了这样的故事:当地名士储南强等历经10年、耗资8万将善卷洞和张公洞整治竣工,于1936年开放并供人游览。新四军行军至此处时,苏浙军区政治部曾于1945年9月24日发布过一道一式五份的《通告》,由储南强的女儿储烟水张贴在善卷洞前后洞及祝陵村茶店里。《通告》中说:“……我军所至,纪律严明,对该洞之名胜古迹皆须维护与尊重。……对储南强老先生其家属财产等,亦应根据我党民主政府之法令政策,予以产权财权之保证,特此通告。主任钟期光。”
施老曾写过《读新四军保护宜兴两洞通告》,文章里提到:“我军是文明之师,十分注意保护人民的利益,重视保护文化古迹,《通告》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也是重要文物和旅游文化资源。”施老曾建议在后洞竖立一块新四军保护两洞的《通告》,最好能建护碑亭,使新四军军民鱼水情同已有的梁祝爱情、徐霞客母子亲情共同构成一道更富教育意义的风景线,更好地发挥善卷洞、张公洞的旅游观光、德育基地作用。
追忆江抗
女儿施立群这样回忆了施老的90大寿:“那天,父亲顾不得汗衫短裤的一身短打,跃进了我的相机画面。他和拄着拐杖的母亲并肩而站,攒足了全身气力,共同完成了《黄桥烧饼歌》的演唱,歌声遒劲激昂,在我们的心头回荡并久久难忘。”
施老对部队的爱是真挚而热烈的。施老说:“江抗是我的老部队,我想把我听到读到、亲身经历的、尤其是一些别人不太知晓而我清楚的细节写成一个个小故事,让大家去了解。”出于这样的情感,施老在年逾九旬时完成了《江抗!江抗!》一书,共计17篇,4万字。他喜欢叙述部队的战斗经过和战友的故事,对自己的经历,往往一笔带过,毫无夸饰。
施老生在三伏天,他一生的经历亦如同似火的骄阳。如今,施老依旧志在千里。2013年6月,施老在一次大学生座谈会上作了《千磨万击见精神》的讲演。施老说:“精神既是一种思想、理想、意志,又是一种神态、气质、生命力。要有一颗爱国心,有一盏路灯,有一股精气神。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精神,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进。”
施老特别喜欢民族英雄林则徐《观操守》中的一段名言:“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气度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艰辛挫折,守得住心境。这也是施老实践了一生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