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型麻风眼的免疫球蛋白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用单向放射免疫扩散法对34例瘤型麻风病人(均用氨苯砜治疗,无一例服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和100名无任何眼疾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正常对照者的眼泪,以及8例瘤型麻风患者(其中7例在临床上有已愈的前眼色素层炎,1例是虹膜上有多数小结节的活动性前眼色素层炎患者)、6例非麻风的活动性内生性前眼色素层炎和44例患老年性白内障的对照患者的眼前房水(在标本收集前,这些病人均未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的免疫抑制药治疗)进行了IgA、IgG和IgM的浓度的测定。

其他文献
1953年Buhler等从2例尸体中分离出一种细菌,在暴露于光线下的培养基上产生黄色色素,称之为"黄色杆菌",以后称堪萨斯分枝杆菌。作者报告一例53岁女性,在1977年4月发现右上肢有无痛结节,以后右中指及右腕后又各出现一些结节,无外伤史,无自觉症状。多年来养热带鱼,喂猫及种植花卉。检查可见右中指远端有7毫米大小的红色斑,右腕伸侧有两个5毫米大的红色结节,与表皮粘连,右前臂伸侧有1厘米直径大小可移
分枝杆菌的石炭酸复红标准染色法最初是用于强抗酸菌的,例如结核杆菌.由于使用含有强酸如盐酸或硫酸的脱色剂常导致弱抗酸菌如麻风杆菌的过度脱色.过碘酸氧化能增强麻风杆菌石炭酸复红的着色.
期刊
银屑病患者常出现血清尿酸增高,其原因尚无统一意见。为此,作者用一种检验装置测定197名银屑病患者和50名其他皮肤病患者(作对照)的血清尿酸浓度(对照组患者中没有痛风患者),同时还测定192名银屑病患者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此外。还记录全部银屑病患者的体重,并根据正常人平均体重标准判定超重情况。结果:13.1%的银屑病患者其血清尿酸浓度增高,而对照组仅有1例(2%)增高。银屑病皮损面积大小与高尿
作者通过临床对比试验,对光动力灭活法(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治疗寻常疣的疗效予以否定.病例与方法:1976~1977年,作者用随机法收集手足寻常疣120例,将其分为两组:1.光动力灭活组:共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手部寻常疣26例,足15例,手足皆有损害24例.1个损害者1例,2~5个损害者21例,超过5个损害者43例.病期1个月至15年,平均28个月.患者平
期刊

作者对97例脓疱型银屑病(PP)患者作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的检查,以期明确PP与寻常型银屑病(PV)的区别,澄清PP不同亚型之间的关系。97例PP中包括局限性掌跖脓疱型银屑病(LPP)30例,连续性肢端皮炎(AC)14例,持久性掌跖脓疱病(PPP)35例及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18例。
着色真菌属暗色孢科中的一种,人类和动物的着色真菌感染称着色真菌病。
完整麻风菌素(光田型)〔摘者按:即国内通用的粗制麻风菌素〕用于麻风分类及检测机体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力已经多年。虽然1963年第8届国际麻风会议对于麻风菌素的含菌量制订了标准,但各个实验室制备的方法不同,因此,世界卫生组织麻风免疫研究组于1979年提出了标准完整麻风菌素(光田型)制备方法的建议如下。材料来源:严重感染的瘤型麻风病人的皮肤活体标本或麻风杆菌感染的犰狳组织。皮肤标本或犰狳组织应在无菌操作下
期刊
Weddell等曾认为麻风杆菌可通过接种感染人体,这种主张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并将此种病例命名为接种性麻风。既往曾报告的接种性麻风病例,或为被麻风患者用过的注射针头不慎刺伤,或为于文身或种痘后局部发生麻风皮损,本文首次报告由于在路边受外伤的方式也可引起接种性麻风。本例为男性,30岁,内踝发生单块红斑已一年半。患者曾因在路边引发摩托车而致内踝部擦伤,20天后擦伤愈合,但6个月后局部出现一块红斑。红斑保
期刊
Wiskott-Aldrich综合征(紫癜湿疹综合征)以湿疹、反复发生感染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特征,其严重反复感染的部分原因与细胞免疫反应性的降低有关.而转移因子(TF)能增强细胞免疫的反应性,故作者应用TF来治疗本病.
作者对173例痤疮患者进行了血清锌和维生素甲结合蛋白(RBP)的测定,并与对照组加以比较.RBP在人类中是一种低分子量特异性转运蛋白,可将维生素甲转运到组织中,它在血清中的水平反映了组织中可利用维生素甲的数量.锌和维生素甲对青春期正常发育和正常表皮的分化是必要的.在大鼠中,锌对在肝脏中释放和/或合成RBP极为重要.口服锌对痤疮有效,其作用机理可能导致维生素甲的释放,从而改善了痤疮患者维生素甲水平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