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s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学会欣赏、勇于创新、敢于批判,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育;美术;艺术;创造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57-02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如何充分发挥美术学科优势,更好地促进美育也已成为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为使学生能深入美的世界,能感受、欣赏、创造艺术之美,以及感受、欣赏、创造社会、人生之美,教师要做好美的导游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勇于实践,从而达到美术教学和美育目的。
  一、善于发现——充分感受美的能力
  1. 感受艺术文化之美
  感受美的能力是指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实践经验从主体感官出发感受到艺术客观作品的直观形式美感。艺术作品总是以其特殊的物质形态呈现于现实中,需要教师借助审美能力对其进行解读,并在教学、学习、训练、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美,把美传递给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更要从从艺术作品中品读出感情积累、感情流向和情感共鸣。
  如:为了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沙漠的英雄树——胡杨》的刚强不阿、遒劲坚韧之美,教师不仅要从美术角度让学生去感受,引导学生解读、剖析艺术的表现语言,更要从胡杨的特性、生长环境等让学生作深刻认识。在人们的印象里,沙漠往往是风沙漫天、荒原漫漫、不见草木的生命绝境。可是在我国西部沙漠边缘,人们却能看到这样的奇景:一种高大乔木常常聚集成林,每到秋天,树上树下的金色叶子连成一片,金光闪闪,把沙漠变成一个梦幻般的金色童话世界。这就是胡杨,维吾尔族人叫它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在沙漠的严酷环境中,胡杨作为唯一的成林树种,就像守护神一样守卫着沙漠外的绿洲,用它们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着风沙对绿洲的侵袭,用它们永生永世的孤寂注满了戈壁滩的宏阔与画意。所以人们又热情地赞美它是沙漠的英雄树,并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只有胡杨能在这种地下水中盐离子浓度类似海洋的沙漠中生存下来的原因。通过以上介绍,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做作品的理解能力,引起对广袤沙漠、对英雄树更多美丽画面的更多想象,同时还增加了科普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无疑是一次很好的美育过程。
  2.感受自然人文之美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让学生了解社会、亲近自然、热爱家乡,也是美术教育和美育的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当地古民居,游览层层叠叠的梯田,走访隐藏在深山中的村落等活动,将学生带入乡土美术的氛围中,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去发现身边美的存在,而且引发和提高了他们欣赏美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参观教学、室外写生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清晰、综合、整体地认识家乡的民间美术,认识先辈们创造的珍贵美术文化,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传统文化思想,体验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高度的智慧,启发学生学会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真正感受“老云和、新童话、真山水”的深刻内涵和底蕴。
  二、学会欣赏——深刻鉴赏美的能力
  我们知道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而对“美术鉴赏”的学习,就是一种主要的途径。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不仅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美术的一般类别,还可以加深美术作品多样性与艺术语言的理解。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就是点、线、面、色,但是这些语言的表达运用手段又是灵活多变的。在西方绘画中是明暗、空间、透视等,在中国绘画中就是笔墨、章法、皴法等。随着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把握好后,当他们要对某作品进行更深入分析欣赏时,就会了解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艺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等,这就在无形中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也使美术与其它科目有了一定的联系。就以罗贯中的《父亲》这幅油画作品为例子,为什么它一经展出,就能够引起轰动,这就要我们知道,作者所生长的时代和生活经历是怎样的,1964年罗贯中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在四川大巴山生活了10年,直到1978年才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在这段时间他经受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混乱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因而他在他大学学习期间创作了这幅作品,作者根据多年来在四川山区劳动、生活的感受,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及巨幅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困的老农形象,饱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和对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刻反思,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现实,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从而作品一经公开展出就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这对于刚刚经过“文革”的人们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学生要想理解这幅作品,就要了解到作者所属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因而把美术学科与历史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学科相互渗透和联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各方面对美术学科的重视,消除偏见。所以说对“美术鉴赏”的学习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
  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人民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美术作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美术鉴赏”的教育,开展好美育活动,为素质教育的推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迈好关键一步。
  三、勇于创造——真实表达美的能力
  云和地处浙西南边远山区,这里没有美术馆,没有画展,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那些经典之作,接受更多的艺术熏陶。唯有立足当地广袤的自然空间,绿色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人文风情和木玩特色产业,让学生懂得去观察,去发现,去欣赏,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真实的情感尽情地去描绘,去创造,去表达。   1.多方式描绘“家乡美”
  在学生充分了解云和家乡美景后,如何让学生用美术形式在笔下、在手中呈现呢?笔者就通过让学生学习用绘画——线描、国画、水粉画、实用美术——雕塑、民间工艺——剪纸、综合材料——粘贴等多种艺术手法去表现,具体的艺术手法如下:
  (1)用线条勾勒云和风景
  让学生通过观察各景观特征,用各种线条的粗细、疏密、长短,勾勒云和的山山水水、层层叠叠的梯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用国画描绘云和山水
  仙宫湖,全湖碧波荡漾,晶莹似镜,周围千姿百态的奇岩异峰、浩如烟海松涛,点缀湖边的村庄、田野和山林,本身就好似一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学生也就能用焦、浓、重、淡、清的墨色简约、概括、生动地画出仙宫湖。此教学让学生更清晰更深刻地体验传统绘画——国画的淋漓笔墨和构图、取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点。
  (3)用环保材质粘贴云和景观
  利用植物叶子、蛋壳、麻绳、火柴等材料粘贴各自然景观。粘贴画是一种受材料制约,必须因材施艺的一种艺术样式。由于制作材料简易方便,又能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我以云和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在课堂中引入粘贴画。
  2.多形式拓展创意空间
  充分利用当地木玩特色产业,多形式为学生搭建木玩创意产品创作平台,拓展创意空间,创作的系列木玩创意作品融入了创造者对美学的思考,极具欣赏性。
  (1)组织“快乐木玩大比拼”活动
  “把课堂搬到操场,让创意长上翅膀”,“快乐木玩大比拼”活动中,学生用成百上千块积木拼搭而成的巍峨延伸的古城墙,高耸入云的摩天楼,气势恢宏的坦克阵,场景栩栩如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刷新了人们对木制玩具的既有认识。
  (2)木玩产品设计研发
  学校设立的木玩产品设计工作室,进行益智型木玩产品研发和积木玩具造型创意设计。为提高云和木玩的益智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工作室团体将木玩与旅游、幼教、动漫、娱乐等元素进行有效结合,开发了系列产品。例如,研发团队结合云和梯田的地理特点,研发了“立体式梯田DIY组合”“十二级四季梯田”“立体式水滴状绚彩梯田”等木玩作品,并成功申报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融入立体思维和全局概念,研发了“新型立体式五子棋”,提高了趣味性,这款作品获得了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3)木制工艺品DIY制作
  成立木制工艺品DIY制作工作室,师生在课余时间从企业搜集玩具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如榉木块、木屑粉,加上五彩砂砾,一起设计“接地气”和“跨时代”创意作品。在师生们的妙笔生花下,创作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DIY装饰画,既减少了木料浪费,又收获了美与创意。如创作的《足球》《田园风光》《彩色木糠画》等系列作品在省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3.多途径参与创意服务
  学校成立“艺都设计组”,参加了美丽县城和美丽乡村文化墙制作,以及主题摄影、运动会宣传牌制作项目;与城建局开展美丽县城玩具元素的设计和展示活动,在云和江滨公园与县城建局共同设计并制作了《巢-城市》主题积木玩具造型雕塑群,形成旅游景观;配合旅游局开展如“鲁浙百名学子乐游云和”等玩具文化创意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艺术创意服务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
  总之,学校既要在教育教学中强化传统艺术经典教育,让经受过时间检验的艺术经典素材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而不是一味求新逐异,也要把民族、民间、地域的艺术素材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让美育就地取材。“在学校美育工作中,应发扬‘大美育’观念,把美育素材扩大开来,”真正培养具有综合高雅文化艺术素养的文明人、文化人。
  (作者单位: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段鹏. 当代艺术与学校美术教育略谈[J].中小学美术,2015,(3).
  [2]杨立竹.美术欣赏课教学[J].美术教学研究,2014,(7).
  [3]李建芳.美术生活化,生活美术化[J].中小学美术,2014(5).
  [4]关鸿羽.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让中学生快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章节知识,文章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教育游戏设计框架。根据该框架开发一款以中学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为主的教育游戏。将该教育游戏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中,旨在提高中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移动学习;体验式学习;万有引力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36-01  引言  随着4G和智能移动终端
期刊
摘 要:文天祥《过零丁洋》和夏完淳《别云间》虽时代各异,然气概相同,充满凛然正气;也因时代各异,襟怀有别,所以两诗气势有别,各有千秋。  关键词:气概;凛然正气;比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34-01  热爱自己的民族,为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甘作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长河中那些为民族利益国家命运奔走呼告,舍生忘死的民族英雄值得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49-01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在所教的一百多名学生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爱的课外书”。结果显示是漫画书、悬疑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比例教大,还有少部分学生根本不读课外书,喜欢玩游戏。同样,有这样一则材料:南宁某中学学生提供的224本已经阅读的著作中,武侠小说遥遥领先,站百分之二十五;电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划分了10个一级主题,第一个主题即是科学探究。如何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即生物实验课课型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融入其中呢?在教学中应用活动元思想能很好的达成目标。本文就生物实验课中如何实施活动元流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加以剖析,并归纳构建了实验教学的一般模式。  关键词:活动元教学;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错题。教师要充分利用错题中对教学有益的资源,敦促学生及时整理并回顾错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错题整理;错题回顾;错题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56-01  当今的教育体制正逐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虽然教育的重心也在不断转向学生,但是面临激烈的中考竞争,许多老师仍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中的基本材料,也是数学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概念是理解掌握数学原理、形成基本技能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是依据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的基本模式而设计的,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为基础,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过程,体验了一个“正规化”的数学概念的形
期刊
摘 要:认知图式是抽象的认知结构,用来解决复杂抽象的问题。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化合价是基本的化学用语。本文基于化学教学设计的认知图式,呈现化合价教学设计。  关键词:认知图式;教学设计;化合价  中图分类号:TQ0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72-01  1.基于认知图式的化学教学设计结构  “认知图式”由皮亚杰提出,是用来应付特定情境的认知结构。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等离子体物理在学生、师资队伍和物理学发展的需要出发,论述了在本科阶段开设《等离子体物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等离子体物理的内容和性质等作了简单介绍,并结合新疆大学物理学院等离子体物理课程的开设情况,对开设《等离子体物理基础》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等离子体物理;物理类专业学生;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
期刊
摘 要:目前语文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教师讲解多,学生活动少;教师的标准答案多,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少;理性分析多,情感交流少。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灌输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整个课堂几乎是教师的独白,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完全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这种教学如同在操练考试的“机器”,是背离教育的本质的。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解读课文,从而建构一种“对话式”
期刊
摘 要: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不同的两类角色,语文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方式,它们所体现的“回避”现象也不一样。本文立足于“回避”现象特征,以语文教学和汉语国际教学中师生的回避现象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回避;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81-01  回避现象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