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时空穿越 2000年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墨西哥自游13天,空间“穿越”了三分之一墨国,时间“穿越”了2000年。从车流滚滚的特大现代都城,到流溢西班牙风情的彩色老城,再到玛雅、特奥蒂瓦坎、托尔特克、阿兹特克,一路古印第安文明。
  在互联网时代,这种需要飞行需要扛包需要徒步需要流汗的“穿越,”要劳其筋骨,有时还可能会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远比动动指头“网游”来得辛苦。可是如果想旅行一个地方,没有什么能比真的让眼神、手脚触碰到,让味蕾、耳朵捕捉到更带劲的。墨西哥就像搅合在一起的各色香料,够味儿。
  
  墨西哥城
  
  ★独立日庆典★
  
  行程开始的第三天,正赶上墨西哥独立200周年纪念日。被包裹在庆典的沸腾气氛里,以此为“穿越”墨西哥的起点,着实不赖。为此,我特地在墨西哥城多呆了一天,一为目睹撞上门儿的大典,二是等机会参观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因为要服从庆典的整体安排,博物馆闭门谢客,直到独立日庆典当天才开放4个小时。
  庆典阅兵前日,相当于我们的9月30号,灿烂阳光下的墨西哥城像跃动的彩色海洋。往大了说,墨西哥城中心的几个区都是历史区,往小里说一个索卡洛区也比北京的故宫大。索卡洛的中心地带是宪法广场。我本打算坐地铁到宪法广场下,直接进入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庆典的心脏地带,无奈,地铁甩站,只好夹裹在乌泱泱的人流中提前上街。好嘛,人挤得找个顺溜走的空间已属不易。一礅礅老建筑分割的街道全成了步行街,摆摊儿的,画画儿的,兜售光碟的,看热闹的,认识不认识凑拨照相的,小情侣抱着“啃”的,满脸褶子老太以过来人的劲儿在椅子上淡定闲聊的,叽叽喳喳要爹妈买糖米糕的。最有范儿的自然属警察和当兵的,越往广场走越扎眼。钢盔、皮靴、步话机、枪匣子、盾牌,高高帅帅,脸膛黝黑,这些人民的子弟兵也确实走亲民路线,被小孩子姑娘家拽住合影概不拒绝,街摊上买个玉米饼卷上葱肉就开吃,更甚的,还有挥手招来擦鞋童给皮靴蹭两下的。
  所有现代的世相都能有历史场景的对照。500年前的宪法广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这里交换商品,奴隶和战俘的交易也在这里进行。如今的宪法广场中央飘扬着巨大的墨西哥国旗,国家宫、最高法院和大教堂隆重地矗立四周。国家宫最初是十六世纪印第安阿兹特克帝国皇帝莫泰佐马二世所建,西班牙人来后把总督府设在这座曾经的帝国宫殿中。墨西哥独立后,这里成为总统府,每到独立日的零点零分,总统都要在这里向广场上的数万民众高喊“墨西哥人民、为祖国献身的墨西哥英雄,万岁!万岁!伊达尔哥万岁!万岁!墨西哥独立200周年万岁!万岁!墨西哥万岁!万岁!”
  “万岁”的激情果真是全民同奔涌。傍晚开始的花车巡游,彩车在主干道改革大道延伸几公里。改革大道的地位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高楼大厦、广场、纪念碑、纪念馆、雕像、喷泉分列其上。庆典队列据说有7000多人参加,组成9大方阵,有“阿兹特克战士”、“玛雅部落”等方阵,象征古老文明,有“墨西哥独立”、“英雄人物”和“起义军”方阵,又歌又舞的大摆彩裙、箭羽飞转的牛仔辣妹塞满索卡洛广场和周边街道。我站在道边,看庆典花车一台台驶过,想跟随前行,但夹在人群根本挪动不得。两个姑娘在我身后一直高喊“Viva Mexico!”发自肺腑,乃至声嘶力竭。从干涸湖床上的一座小城,到辉煌的特诺奇蒂特兰,从西班牙殖民者俘虏阿兹特克皇帝、在神庙废墟上修建教堂,再到1810年9月牧师伊达尓戈掀起反殖民起义,墨西哥城沉淀的文明发酵出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北美都市,玛雅人后裔、白人、混血儿都用自己的方式让她“万岁”。
   夜晚,全城所有的重要建筑都被打亮,异彩流光。我站在酒店楼顶的大晒台上,吹着墨西哥高原的夜风,看绚亮的焰火、礼花从十几个发射点蹿升。
  
  ★从街头市井到艺术宫殿★
  绚烂墨西哥城,底色才最真实,对旅行者来说也最受用。有限的三两天,墨城不可不做的,是要尝尝街头小店的玉米饼,搭几趟地铁,瞧瞧人类学博物馆的辉煌文明,艺术博物馆里观瞧壁画,再到大金字塔走走“黄泉路”。
  游逛墨西哥城,随处可见写着Tacos的玉米饼店或摊,墨西哥人吃玉米饼,就如中国人吃米饭一样普遍,在热饼铛上嗞嗞啦啦火燎青烟地炒好的辣椒、洋葱、肉、青椒被一块卷进玉米饼,咬一口,这才算是尝到了最地道的“墨西哥味”。
  墨西哥城是拉美第一个修建地铁的都市,车票3个比索,不出站一票随便换乘,合不到2元人民币,很划算。搭乘地铁是墨城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地铁上可以见识各色人等,翻阅《金融时报》的白领、大吃甜食嘻嘻哈哈的中学女生、各车厢走走串串的卖碟歌手、手捧花束卿卿我我的情侣……不过在地铁上可要扶好,除非你想乘机熊抱一下对面站着的帅哥或美女,因为豪爽的司机喜欢把这铁皮车开得像赛车,急起急刹,好不刺激。作为外国人不用担心在地铁网络中迷路,即便不懂西班牙文,拿张地铁图,对着字母就不会错过上下车站,更何况每站都有执勤的警察,一口拉丁英语好歹能指对路。
  1969年墨城第一条地铁开工时,该国的文盲率还相当高,为了便于民众出行,墨西哥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者怀曼设计了一套简洁图标,每个标示都与该站周围的地理、人文特色相呼应,譬如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附近的科约坎站,标识是一头蹲坐的狼,因为科约坎在当地语中是“狼群居住地”的意思;市中心华雷斯站的标识是墨西哥最著名总统贝尼托·华雷斯的侧面像;索卡洛地铁站则是一只雄鹰叼着蛇,从这个具有阿兹特克文化特色的图标就不难猜出著名的阿兹台克大神庙就在附近了。
  墨西哥人有画画儿的禀赋。机场里、大学教学楼外、地铁站口、街边砖墙上,到处是恣意涂抹的线条加色块。旅行墨西哥,里维拉和弗里达肯定不能错过,同被尊为大师级国家级画家,这夫妻俩的画却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一个特立独行,一个剑走偏锋,相同的倒是毫无学院派式的拿腔作势,有的是最灵动的墨西哥原始画风。里维拉旅美时1933年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壁画因绘有列宁引发舆论攻击,但他拒绝更改画作,壁画被销毁。回到墨西哥后,里维拉重绘被毁的壁画,让他的想法在墨西哥城艺术宫的二楼复活。这还不算,紧邻艺术宫的阿拉梅达公园里的里维拉博物馆,他的巨型壁画《周日午后的阿拉梅达公园大梦》中留下了他写的“上帝不存在”。弗里达·卡洛在自传中提到:“我生命中有两次意外,一次是被街车碾过,一次是里维拉。”弗里达的故居“蓝房子”里,有她半瘫时倚靠的木床,她收藏的石雕文物,她和里维拉散步的花园,这里好像依然有个自由灵魂在游荡。
  
  国家人类学博物馆
  查布尔特佩克公园内占地12.5万平方米的人类学博物馆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博物馆,在世界上同类型的人类学博物馆中也算首屈一指。博物馆的建立始于“太阳历石”的发现与保存。太阳历石是阿兹特克人的崇拜物。1520年西班牙人将此崇拜物埋于地下。直到1790年,太阳历石又被发现,挖掘出来后就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存和研究。1964年,由墨西哥著名建筑师巴斯克斯设计的更大更完备的博物馆重新开启。博物馆集古印第安文物之大成,仅西班牙人入侵前的历史文物展品就有60多万件。门口一座用整块大石雕成的“雨神”,四方大庭院中央一根图腾大铜柱,蘑菇状顶的蓄水向四周喷洒,水状伞盖好比“雨泉”,寓意古代墨西哥人渴望水和水在推动墨西哥文化中的作用。
  第一层有12个展厅,特奥蒂瓦坎、玛雅、托尔特克、墨西卡、瓦哈卡、墨西哥湾、北部和西部8种墨西哥印第安文化分列又连缀,体现一种历史的延续,浓缩4000年古印第安文化。第二层的11个展馆陈列墨西哥各地原住民的服饰、房屋式样、生活用具、宗教器物等文物。图腾柱矗立的中央庭院是这些展厅参观的起点和终点,在庭院和展厅间往返,给人一种在现实和历史中不断交替的感觉。
  玛雅馆和阿兹特克馆是最重要的两个展厅,彩绘人像锅、彩绘陶锅、美洲虎翁、玉米神像香炉、笑面人像、人面纹香炉、雨神像瓮等大量藏品,无一不是墨西哥高原所历文明的珍品。重24吨的阿兹特克文化象征的太阳石;专盛活人心脏以献给太阳的“奥塞罗考西卡利”石质容器;按照实体大小复原的帕伦克王墓,宽4米、长9米、高7米,墓室雄伟、墓盖石雕精美、翡翠面具及饰物罕见;玛雅王的翡翠面具;出土于太阳金字塔周围的骷髅形状神盘,象征每天的日落(太阳的死亡),等等,博物馆镇馆之宝不论数量还是震撼力,都超乎想象。玛雅文明的巅峰是在古典时期。两大城邦集团,在军事、建筑、艺术、仪式等各方面激烈竞争。国王和贵族们为了彰显力量与权威,不断修建更高更大的金字塔、神庙与王宫,举办奢靡的庆典,举行大型的宗教蹴球比赛,并把这些事迹,用精美的浮雕、壁画和石碑记录下来。整个人类学博物馆中,石雕不计其数,穿插于各展室外的大型石雕,更是有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400年的奥尔梅克文明(Olmec)时期,它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
  
  特奥蒂瓦坎大金字塔
  从墨西哥城搭一小时大巴就能到特奥蒂瓦坎大金字塔。不去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同样,不去特奥蒂瓦坎大金字塔,等于没来过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人纳瓦语中是“创造太阳和月亮神的地方”。蓝天白云下,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兀立。塔身宏伟,又谜团难解。纵贯南北、连接两座金字塔的“亡灵大道”(也叫黄泉大道)大道长4公里,宽45米,金字塔、庙宇、亭台楼阁以及大街小巷,分列大道两侧。十世纪时,最早来到这里的托尔特克人发现全城没有一个人,他们认为大道两旁的建筑都是众神的坟墓,所以就给它起了这个奇怪的名字。当一个后世的游人站到黄泉大道一端时,就像一颗毫不足道的微尘,被吸附在这块巨大的历史罗盘上。漫步,聆听,仿佛能从耳边的风声里听到神召。
  太阳金字塔曾被托克特克人和阿兹特克人的两个王朝作为神庙使用过,但真正建筑这座宏伟建筑的却是特奥蒂瓦坎人。中美洲大陆上,特奥蒂瓦坎人神秘程度超过玛雅人。其文明形成于公元前500年,鼎盛于公元100年,衰亡于公元650年后。巧合的是,特奥蒂瓦坎文明的兴起与消失与玛雅人一样非常突然,而特奥蒂瓦坎人甚至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记录。关于其民族由来和宗教信仰的信息只能依据公元700年前后接掌了特奥蒂瓦坎城的阿兹特克人的史书推论而来,就连城市的名字特奥蒂瓦坎都是阿兹特克人给起的,意思是:众神之城。特奥蒂瓦坎在当年是宗教中心和商业中心,是当时世界上仅次于君士坦丁堡、长安、洛阳和亚历山大港的大都会。
  站到太阳金字塔面前仰望,顿感微如浮尘,塔的正面有数百级台阶直达顶端,塔基的长和宽都是200多米,65米的高度却像已触天际,底边与塔高之比,据说恰好等于圆周与半径之比。缘阶而上达塔顶,塔顶原有的太阳神庙已被毁,据十八世纪西班牙历史学家考证说,当初这座庙金碧辉煌,高大的太阳神像站立在神坛中央,面对东方,胸前佩带着无数金银、宝石饰物,当阳光射入庙堂时,光芒耀眼,当年就是在这里,活人心脏被祭祀太阳神。
  月亮金字塔比太阳金字塔晚200年建成,规模也较小,但建造精细,200多级阶梯每级的倾斜角度都不相同,外部叠砌的石块上绘有色彩斑斓的壁画,从塔中间的高度极目远望,黄泉大道笔直地向南延伸,仿若通往还有无数未知的历史深处。
  
  TIPS
  墨西哥城的壁画路线:国家宫(里维拉创作的壁画《伟大的特诺奇蒂特兰》)——里维拉壁画博物馆(主要展出里维拉画作《周日午后阿拉梅达公园大梦》,地铁1号或3号线Balderas站)——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有弗里达的多幅自画作品)——弗里达卡洛博物馆(为卡洛出生地,也曾是她和里维拉共同生活过的住所。屋墙以紫蓝色为主调,被称为蓝屋,保存弗里达的卧房、画室、庭院以及创作、收藏品。地铁3号线Coyaocan站)——奥米多博物馆(由奥米多坐落于苏奇米的豪宅改建,收藏了私人拥有的逾百件里维拉不同时期的作品,也陈列弗里达的作品和墨西哥原住民艺术品。地铁2号线南面终点站Tasquena转轻轨LaNoria站)
  
  帕伦克
  ★密林凝固文明★
  从庆典的墨西哥城坐大巴13个小时后,眼前的景象撤换幕布布景一般变成了半露天的候车室,和呼呼猛转的直径足有一米的大落地扇。我为了抵御车上冷气而穿的防风夹克和几个西方背包客的一身短打全不搭调。顾不得给饥饿的肚子垫些吃的,我的第一要务就是赶紧坐下来,在车站旁车夫“TAXI?TAXI?”的吆喝声中翻看LP,找到小旅馆安顿下来。
  帕伦克城其实很小,一条主街、三五条枝岔,路边遍布小旅馆、酒吧、饭馆、食杂店、纪念品店。8公里外就是帕伦克遗址,而众多的国际背包客还取道这里前往危地马拉的玛雅遗址。对所有旅行者而言,帕伦克的主题就只有一个——玛雅。公元300年至900年间这里是玛雅人的文化艺术中心,比现在要繁华得多。
  找好旅馆入住,又在街边一个旅行社门市花1000比索买了个两天一夜的Jungle Tour 行程。按照旅游指南书的说法,赶在清晨之际来到遗址,将看到尚裹在飘渺云雾中的神庙,那才是最美的一刻。可惜当我走进喧闹的大门、穿过浓荫的树林踱将进去,已是日头升起,云雾散开之后。这处当年发掘时轰动世界的玛雅遗迹,被茂密的树木遮掩,空气中满是植被的气息。在西班牙语中,帕伦克的意思就是“被栅栏围起来的场所”。
  帕伦克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宫殿和五座神庙,人们把它们称为骷髅头神庙、太阳神庙、枝叶形神庙、碑铭神庙……我先不急于近前触碰神庙的石基,坐在翠绿的草坪上,面对平地而起、威严耸峙的金字宝塔。不时有穿着性感的女子款款走过,沉默凝重的神庙仿佛舞台背景,时空交错,恍若幻影。草地上有晒干的果夹,被人踩碎,发出异香。一个小伙子坐在庙宇石阶上专心写东西,写一会儿,抬头看看眼前。我上前问他哪来,写什么?他说从意大利来,没带相机,需要记下细节,回去报告给家人,他写的是:绕过一棵树,一个崭新的世界在那儿等着你……
  这个崭新的世界,其实已经矗立了1400年。在帕伦克繁荣鼎盛的675年,帕卡尔大帝动工修筑了城中最雄伟的建筑。他的两个继位的儿子修建了帕卡尔的陵墓,也就是现在遗迹中最抢眼的碑铭神庙。我站在这座帕卡尔的死后居所前,抬眼望,流云的阴影在阶梯上快速移动,厚重石头筑成的神殿,竟有一种玲珑轻巧之风。可惜,那代表他统治年头的68级阶梯已经不许游人攀登。1952年,墨西哥考古学家阿尔维托·鲁兹正是在这处神庙底部的墓室中发现了帕卡尔国王的石棺,成为古城中最深幽、隐秘的所在。
  日上三竿,在“宫殿”的长廊间游走,强烈日光的反射将背阴处的廊道照得通亮,风化严重的人像和文字雕刻,线条复杂地蔓延在边墙、廊顶,不断晃动的游客身影投射到这些雕刻上,恍惚间它们好像活动起来,成了在千年老墙上上演的动画传奇。宫殿中央的15米高塔在玛雅神庙遗址中非常罕见,因为平台上绘有代表金星的象形文字,塔的四壁方窗洞开,刚好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考古学家就推测是用来观测天体的,称它为“天文观测塔”。
  “美洲的雅典”帕伦克精美绝伦的神殿庙宇隐没了九个多世纪。现在发掘的部分遗址建筑就有500多座,当初放弃这座城市的理由到底是什么?而在没有大型工具的远古时代,如此规模浩大的金字塔、神庙是如何建成的?
  我造访的亚钦齐兰、博南帕克,就是同样伟大而又神秘消失的玛雅遗迹。亚钦奇兰遗址面积广大,但被雨林分割在不同区域,42号与41号遗址之间可能就要在雨林中穿行20分钟。隐藏在雨林深处的石质神庙的废墟上,草木繁茂,在一块开阔地,残存的石头地基匍匐在地,青草如地衣般茂盛地覆盖其上,正如它的玛雅名字“绿色的石头”。亚钦奇兰遗址保存最完整的神殿,需要在崩塌的石块上攀高几十米才能一览真容,它的屋脊还完好,雕刻着球赛的场景,门楣下有精美的浮雕纹饰。
  由亚钦奇兰到博南帕克,船行再加汽车,足足花费2个多小时。博南帕克的玛雅部落虽然被亚钦奇兰打败,却并不妨碍他们书写自己的历史。最闻名后世的,正是描绘战争的彩色壁画。玛雅语中,博南帕克的意思是“图画的石头”。部落覆亡后几百年,热带的雨水沿石墙流下,淤结成薄脆的碳酸钙硬壳,很好地保护了作于公元八世纪的壁画。神庙遗址平台上三间小屋里的壁画都是1200多年前的真迹,每个房间每次只准进去3人,不得背包,不得使用闪光灯拍摄。王者、庆典、舞蹈、俘虏、鲜血、献祭,是壁画的主题,一切都围绕战争、胜败,从屋壁到房顶,猩红色弥漫。
  细看、拍照,约莫40分钟后,我钻出小屋,外面阳光灿烂,我竟有种虚脱感,恍如听到密林里玛雅部落对仗时冷兵器的铿锵之声。然后,瞬息间一切又销声匿迹。国王俱往,领地不再,什么都敌不过时光流逝,任何缝隙都会被旺盛的植被填满。
  
  ★和拉坎墩人穿越丛林★
  Ya’aj Choé营地是这次两天一夜行程的过夜地。说是营地,实际上是一个印第安土著村落,该部落名唤拉坎墩人(Lacandon),正是墨西哥南部玛雅古人的直系后裔。拉坎墩人大都还住在由原木、木板和草盖搭建而成的传统房子里,而接待游客的屋子改了良,挑高了屋顶,墙壁也抹了洋灰。我住的房子完全按照宾馆双人间的格局设计,洗漱台、马桶、淋浴间一个不少。
  夜色降临,我在半月星辉的微亮中漫步村落。忽然有歌声传来,循声而去,白色矮房中有黄色的灯光闪烁,一排排座位坐满村中老幼。面向人们站立的,竟然是个神父,一边布道一边独自吟唱,声音宏亮而婉转,在这场合,我猜是圣歌,但节奏、旋律又分明充满墨西哥民间音乐的韵味,优美至极。一个人数不超过100人的小村子,一座没有尖顶的简陋教堂,不知道这样的圣歌是第几次在这里唱响。
  拉坎墩人隐居在墨西哥与危地马拉交界地带的热带丛林中,据墨西哥政府统计,人口数仅为500多人。如果不是旅游开发,各国游客纷纷涌入密林中的玛雅遗址探秘,他们的形象、居所和生活方式绝不会和现代人有什么交集。17世纪,拉坎墩人为了逃避西班牙殖民者,躲进墨西哥南部的热带密林,但天主教还是无孔不入地渐渐在他们的信仰中占了上位。
  拉坎墩人的面孔完全是东方蒙古人种的样子,并不太像我在拉坎多尼亚旅馆前台看到的典型玛雅人石膏像,高鼻,高颧、厚唇、窄脸。男子如果剪掉齐腰黑发,换上便装走在中国某个城市的街头,相信没几个人会好奇地对他侧目。一袭轻薄的白袍是拉坎墩人的民族服装,男女皆然,女子可能会多些色彩鲜艳、纹样复杂的样式。他们是原始密林的精灵,而今,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他们又多了一种生存之道——接待外国旅行者——在自己的村落搭盖客栈式小屋,为丛林健行的游客做向导,售卖自己编制的手工艺品。
  小伙子Chan K'in长发飘飘,白衣飘飘,他就是我们的雨林向导。走之前,因为没有房间可再存放行李,我特意将相机、上网本以及证件细软统统背上,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什么好主意——整整5个小时的穿越,我都要背着它;无数次的渉溪过河过桥,没有把它们踉跄进水里已经是我的万幸。更菜鸟的是,我居然没多想,踩着登山鞋就开始雨林穿越,一路的过河、脱鞋、脱袜、光脚趟烂泥,搞得好不狼狈。再看Chan K'in,身上的整个穿戴不超过3件,脚上更是只趿了一双凉拖。
  刚下过大雨的丛林里,空气清新,脚下却诸多羁绊。烂泥烂叶、细碎的树枝、汪出的水潭,长发白袍的Chan K'in带头在前,像丛林中的风之子,轻盈飘忽,不见他步履多疾,我们却始终不能紧跟;林中岔路极多,或者前方看似根本无路可走,却从没见他有半点踟蹰。这片雨林就是拉坎墩人的故乡,Chan K'in在自己的王国里进退自如。巨大板根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热带植被填满了空间。一块写着FAUNA(动物区)的牌子立在小道旁,美洲豹的大头赫然在目。我们深入得不够,根本无缘一窥美洲豹真容。在玛雅文化中,美洲豹身上带斑点的毛皮象征着布满繁星的夜空,而拉坎墩人相信,美洲豹会把太阳吞吃掉,到那时地球上的生命将全部毁灭。
  也不是什么动物都无缘亲密接触,蚂蚁,就时常伴随左右,也是我们最避之不及的。这些2毫米长的小东西用针尖般的利嘴不时亲吻赤裸的双脚双腿,又痛又麻。到最后,还是风油精缓解了这不大不小的痛苦。5个小时的雨林穿越,很少攀爬,却也非常消耗体力。这是段奇异的超值经历,因为,这里是玛雅的丛林。
  
  梅里达
  ★探宝殖民老城★
  
  玛雅文明最繁盛的地方,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而梅里达是尤卡坦州的首府,原是玛雅人的城镇Tiho。西班牙军队首领蒙特霍进驻后联想到家乡,就用梅里达重新命名。从布局能看出殖民地历史的烙印,棋盘似的街道,每个交叉路口都有一个路牌标注序号,单号街道通常是东西向,双号街道是南北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梅里达从龙舌兰纤维贸易中获利甚丰,号称“绿金”时代,当时这里百万富翁的数量在墨西哥无出其右,他们在梅里达建造豪宅,自己却在巴黎或纽约度过多数时光,豪宅簇拥的蒙特霍大道也显露出复制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企图。
  我住的青年旅馆就在梅里达老城的心脏地带索卡洛广场,属于蒙特霍16世纪旧宅的一部分,从阳光庭园沿螺旋木梯而下,另一端的大门面对的就是索卡洛广场。这蒙特霍大厦(Casa Montejo)属于墨西哥国家遗产,最出名的是它的外立面,浮雕、塑像众多,每一扇窗户都刻着代表蒙特霍家族各分支的盾形徽章,阳台两侧两个西班牙士兵脚踩玛雅人头颅的浮雕,惊恐战栗的表情让人过目难忘。在梅里达以旧宅改造而成的旅馆、客栈比比皆是,特别是老城里,很多背包客一住就是几个月,可想其独特的老建筑味道和便利度。
  清晨在广场边露天咖啡座早餐的人气定神闲,满树早起的鸟雀便显得鼓噪。密如蛛网的街道、彩色房子、铁艺门窗、精心装饰的游城马车让人有身在西班牙小镇的错觉,惟有街头迎面而来的玛雅姑娘提醒这是在尤卡坦。
  从尤卡坦人类学博物馆的厚重历史回到人间烟火的索卡洛广场,我坐在木椅上闲看小贩兜售吊床和风车、“电灯泡”给小情侣拍完照后又跟着逛街。巨大月桂树的树荫遮蔽着广场上的长椅和步道,周边环绕着市政厅、州政府、大教堂、银行大楼。不时有破旧的老爷车和华丽的马车经过,衣着艳丽的胖胖的玛雅女孩捧着硕大的冰棒在路口碰头,穿着传统白色镂空绣花裙的玛雅老妇心无旁骛地穿过广场,街角的警察刚刚还在指挥着交通,过会儿就玩起了手机。州政府楼下的小服装店出售玛雅传统服饰、华丽刺绣的花长裙、巴拿马帽子、工艺品。而相邻的大教堂的所在正是原来的玛雅神殿,教堂于1598年完工,用于修建教堂的石块就来自原址上的玛雅神殿,现在依然可以看出教堂的部分底部基墙是比较粗砺的大块石块垒砌。
  下午四点多钟,积了大半天的云终于撑不住,豆大的雨珠从天而降,汇集而成的几股水流不久便消失在路边的石灰石缝间。街上的行人大都无意避雨,赤着胳膊任雨水洗刷。我想起雨神恰克,玛雅人虔诚祭祀,不就是为了可以滋养农作物的雨水?
  我趁雨水还在兜头,跑进前一天邂逅的小伙子费尔南多推荐的MUNDO MAYA商店。店主Manuel得知我来自中国,取出白色织锦,锦缎上织满了玛雅、西班牙风格的图案,而图案中裙裾飘飘发髻高耸的女人分明是古装的中国妇人形象。Manuel说,事实上最早来到尤卡坦半岛的外族人并非西班牙的征服者蒙特霍,在他之前这个中国女人就已经来到这里,至今,梅里达附近还有个中国人后裔生活的城镇。可惜我没有时间跑趟小镇见识一下,想必这种渊源倒是不假。Manuel又特意打开二层间的大锁邀我参观他的Gallary,博物馆一样挑高四五米的房间里,精心布置的射灯将玻璃柜中陈列的黑曜石面具、陶器、瓷器、玻璃器皿、珠宝首饰照射得剔透璀璨,中间、角落可以利用的空间摆放的是豹、蛇等大型木雕制品。Manuel说这些都是贵重工艺品,有些是专为客户定制的,动辄数百美元。黑曜石是墨西哥的国石,一直被用来制作工具、武器、面具和珠宝,可以驱邪,打磨成的镜子被巫师用来占卜,祭司使用的法刀也用黑曜石打制。
  探宝出来,心里一直没放下惦记,费尔南多不知哪里冒出来,乐呵呵的,“知道你一定来MUNDO MAYA了,没失望吧?走,去Pancho Villa餐厅,看看绝活儿。”黑曜石保佑吧,运气真不赖,没雇导游也能品着点梅里达的地道风情味儿。心里乐着,便跟着走进广场附近的Pancho Villa餐厅。这儿的服务生打扮得像是美国西部片里的牛仔,翘檐帽上涂鸦着自己名字,胸前交叉的双排“冲锋枪弹夹”其实是红酒瓶塞。在墨西哥,有关特基拉(Tequila)的喝法不胜枚举,比如特基拉配番茄汁、配青檬,甚至还可以配小虫……但在梅里达,最好点一杯特基拉柠檬冰(Margarita),微绿,喝起来清凉甜辣。然后是尤卡坦特色的玉米饼餐(Antojito),蘸着用牛油果、生菜、胡萝卜、辣椒捣碎成糊的前菜,配着香蕉条和黄瓜,用咀嚼把那种香辣味慢慢品出来。当餐厅的灯光逐渐熄灭时,最特别的玛雅咖啡表演开始了——三个服务生手举形似“阿拉丁神灯”的容器,高低错落站立,将点燃的特基拉酒顺着容器倒下,燃烧的酒注像道幽蓝的细长瀑布,缓缓滚入咖啡杯中,昏暗中颇觉神妙。
  喜欢墨西哥的原生态舞蹈,就一定要在梅里达多停留几天,几乎每天晚上某个广场上都有舞蹈表演,而且是免费的。梅里达逗留的最后一晚是周一,临近9点,暑气已消,索卡洛广场市政厅前面的巴凯利亚舞粉墨登场。男舞者一身雪白,女舞者白底红花长裙,从20多岁的妙龄到四五十的大叔大妈,身姿一样轻盈,随着节奏、鼓点的疾徐牵手、变阵,翻飞的裙摆勾出观众一阵阵欢呼。他们应该也是定时表演,却丝毫不见“民俗村式表演”的应付和僵硬,还越舞越奔放,化妆涂的红脸蛋子愈发绯红,散发容光。星空下、篝火旁,这样的舞蹈墨西哥人总跳了有千年吧,所以才能从骨子里动人。
  
  ★一个人的金字塔★
  天空湛蓝,阳光炙烤,所有的东西似乎只有阴阳两色。乌斯马尔就这样骨感地呈现眼前。乌斯马尔建筑群是玛雅帝国鼎盛时期在尤卡坦半岛建造的,11世纪之前曾拥有25000人口。现在,这里被茂密的热带雨林环抱。乌斯马尔被称为最美丽的玛雅遗迹,眼前的废墟印证了书上的介绍。遗迹的中心耸立着38米高的魔法师金字塔,线条圆润,侧面墙壁用椭圆形小石块镶嵌,不论线条、装饰风格和所有其他的玛雅金字塔遗存都不一样,传说女巫施魔术用鸡蛋孵出一个小人,小人一夜之间建成了这座金字塔,事实上,乌斯马尔5座神庙历经300多年才逐一建造完成。
  魔法师金字塔接近80度的阶梯好像通往天庭,只是不让攀登,塔中的神庙接近不得。绕过去,修女庙的宽大庭院在暴晒中炫目耀眼。这名字对于玛雅遗址来说很不靠谱,盖因这片遗址是西班牙人发现的,所以想像力有限的他们觉得这片院落有点像修道院,就随意起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考古学家发现,这个建筑物实际上是玛雅人的一所学校,培养宗教、医学、天文学、数学等专业人士。这组建筑严整、简练、庄严,外墙、顶檐镶嵌得繁复非常,初看不得要领,静下心,就可以分辨出镶嵌的几何图案是羽蛇神库库尔坎、雨神查克的浮雕造型,羽蛇神羽翼舒展,雨神正色。由于乌斯马尔一带地处高地,几乎没有河川流经,用水几乎完全依赖降水,因此对祈雨之神崇拜有加。总督宫是乌斯马尔遗址中最宏大的,仅基座就180米长,153米宽,12米高。外墙以雕有图案的石块拼成的雨神、羽蛇神、人像做装饰,这些重复出现150多次的面具不差分毫,在尤卡坦半岛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线条独特的明暗对比。宫前俯卧的双头美洲豹石雕是曾经的祭坛留下来的仅存遗物。
  我在金字塔、神庙、古球场的遗址间穿行,没有旅游团队,没有小贩兜售,零星的游客冒一下头,就不知闪到哪处废墟后边了。安静得只有风声,还有硕大蜥蜴自在穿梭的窸窣声。繁盛的乌斯马尔在10世纪被遗弃,除了遗址被发现后一阵热闹的发掘和清理,这样的安静安详应该持续了千年有余。
  我由陡峭的台阶爬上总督宫西面地势最高的大金字塔,依然只有我一个人。午后飘来的云朵在遗址上空制造着光影奇效。视线尽头,只有一望无际的绿色地平线。乌斯马尔繁华湮灭后,丛林就掩盖了一切,涛涛林莽锁住的玛雅秘密还有太多隐身其间。
  
  奇钦伊察
  奇钦伊察(Chichen Itzá)的意思是“在伊察部族圣泉的边沿”,辉煌200余年,对这座城邦的发掘从1923年开始一直延续了20年。奇钦伊察被认为是“玛雅文明两个时代错综杂糅的圣地”,而成为墨西哥之旅必到之地。
  25米高的羽蛇神金字塔是奇钦伊查遗址中精华之精华,带羽毛的蛇出现在楼梯旁的基座上。金字塔顶端的神殿上雕刻着托尔特克武士的形象。金字塔本身便代表玛雅人的年历。典型的中美洲金字塔通常是正面建有陡峭的台阶,而这座金字塔却在四边都有台阶,每边91级,加上顶端庙宇共365阶,代表阳历365天;而9层平台由阶梯一分为二,成为玛雅历的18个月,每月20天,合计共360天,剩余的5天为不详之日(Uayeb),玛雅人届时或禁食或忏悔,一心盼着新年来临;塔四面的52个方块,代表玛雅人以52年为一世纪。
  玛雅人崇信太阳神,他们认为库库尔坎(即带羽毛的蛇)是太阳神的化身。他们在羽蛇神金字塔朝北的台阶上,精心雕刻了带羽毛的蛇,蛇头张口吐舌,蛇身却藏在阶梯的断面上。每年的春分和秋分,金字塔上会出现光影蛇形。太阳逐渐西坠时,北墙开始有阶梯的投影,从上到下由笔直逐渐变成7个等腰的波浪形,棱角渐次分明,直到蛇头,宛如一条巨蟒从塔顶向大地爬行,逶迤游走,似飞似腾。每当羽蛇神金字塔出现蛇影奇观的时候,古代玛雅人就欢聚一起,高歌起舞,庆祝羽蛇神的降临。玛雅牧师称这个现象是库库尔坎(羽蛇神)发出的信号,告诉人们到了播种的季节,相反,在秋分那天,“蛇”往金字塔上端爬行,暗示收获的季节来临了。据说每一次蛇影奇观都会持续3 小时22 分,分秒不差。
  金字塔北面,长90米、宽70米的古球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玛雅球场,两边耸立的圆形球门圈足有四五米高。玛雅的球赛是极为庄严的祭祀前奏,比赛双方用手肘、胯部、膝盖将硬橡胶球顶入石圈。获胜球队的全体队员将作为献给神灵的祭品,头颅被“光荣”砍下,作为祭品放在美洲豹神庙的祭台上,其荣耀至高无上。失败者也被屠杀,但会像垃圾一样被遗弃。骷髅头基座的四周全都是骷髅头雕像,就是这一献祭的反映。
  有三层底座的武士神庙周围被饰有武士浮雕的石柱群包围。上坛的入口处有一座半躺的武士雕像,凝视远方,胸前是盛放活人心脏的凹槽。这尊供奉心脏的雕像是托尔特克文明的典型形象。
  由金字塔向北步行一里地,是个直径60米的水潭,称作神圣天然井,是进行活人祭祀的地方。旱季里,人们把年轻处女投入水中作为牺牲祭神,同时投入各种贡品。深潭中埋葬着众多戴满金银珠宝的亡灵,寥寥无几的生还者则幸运地被当作上天旨意的传授者,受到崇拜。在20世纪的勘查中打捞出大量贵重金属,其中还有从哥伦比亚、巴拿马等地的舶来品。现在在潭边仍保留投放牺牲的祭台遗迹,仿佛是生死之间的分界处。
  
  TIPS
  
  关于签证
  墨西哥对中国公民发放个人旅游签证,资料齐全,5个工作日就能办妥,签证费约250元;现在有个非常好的条件是,如果你有一纸美国有效签证,目的是旅游,就可以入境墨西哥而不需要申请墨签证。
  
  关于航班
  目前墨西哥航空公司有上海-蒂华纳-墨西哥城的航班,每周两班,但价格较高,单程超过9000元。我搭乘的是美国达美航空的班机,提前一个多月预订,经西雅图转机到墨西哥城,全程连同几个美国目的地下来,机票总共9000元人民币左右。
  关于酒店。可通过expedia.com以及elong.com的中文国际酒店页面预订,有折扣。墨西哥城3星级酒店价格淡季大约四五百元人民币。建议只要在国内预订好墨西哥城、坎昆两大目的地的酒店就可以了,其他地方完全可以到了地方再现找现住,这样可以不受牵绊,旅程上更加自由随心。
  
  关于消费
  墨西哥常见银行主要有Banamex,Santander,Scotiabank,HSBC,基本上都能在大街和购物中心找到ATM,Banamex也支持中国银联卡,不用带很多美金,直接到Banamex的柜台或者ATM取现墨西哥比索就可以了,每次收取手续费10元RMB。在墨西哥到餐馆吃饭都要付10%的小费。吃路边摊不用付。在机场如果行李比较多,需要帮忙,需付20比索。在超市买东西,有人帮忙装到袋子,给2-5个比索。其他时候,根据情况,给2-10个比索。
  
  关于语言
  日常活动中记住几个西班牙词汇就够了:HOLA(发音:欧拉)=HELLO;BANO(班扭)=厕所;CAMION(看谬)=公交车站;CUANTO (关逗)=多少钱;
  如何策划行程?墨西哥的旅游旺季在11月到次年4月,最好提前两个月以上策划行程,预订机票酒店等。建议行程:墨西哥城-帕伦克-圣克里斯托瓦尔-梅里达-奇钦伊察-坎昆,15天左右。
  带什么指南书?LP的MEXICO分册中文版,各种交通住宿地图价格等等资料都比较准确,各种建议也很实用,规划行程时可以参考。另外比较好用的旅行书包括LET'S GO系列的墨西哥分册、DK的墨西哥指南,前者的信息及时详实,而且配有实用彩图,后者对各主要目的地有更深度的鉴赏性介绍。
  
  在当地如何交通接驳?
  自助和半自助游,又不想奢侈得到哪都坐飞机,最好的方式就是搭乘大巴。墨西哥的长途大巴有好几家公司运营,其中ADO公司的一等车适宜地区间、大城市间的往来,ORIENTO等公司的车可以在更小范围的城镇内通行。长途大巴的售票、候车、调度基本上是机场模式,车次频密,联机售票,发车准时,深入到大小村镇,工作人员均着制服,服务标准,所以只要在车上看管好自己的东西就一切OK了。墨西哥城的主要的巴士站有4个,地铁站都可以到达:Norte( 地铁站estacion de norte)、 Tasquena(地铁站Tasquena)、 Observatorio( 地铁站Observatorio)、Tapo(地铁站San Lazaro)。
  
其他文献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酒店、最高的水疗中心、最高的酒吧……3月底开业的香港丽思卡尔顿酒店一举刷新全球酒店高度记录。当然,“全球最高”只是一个噱头,关键还是品质。丽思卡尔顿酒店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Herve Humler声称,这间地标性的酒店不仅要在高度上做到TOP1,更要在“尊贵服务”上达到“首屈一指”。    究竟尊贵到何种程度?恐怕得亲自去体验才能知晓。有一个奖项可彰显丽思卡尔顿品牌在全球的服务价值
期刊
WVIL相机  因其无线技术,WVIL可将镜头与机身分离拍摄,通过无线控制镜头。独自旅行时,如果你要自拍,可将镜头与机身先拆开,取下镜头后通过无线将画面传输,手中的相机机身成为远程控制器,可以调节拍摄参数,通过手指进行对焦选择,调整画面,感觉合适了,直接按下快门即可。  位于西雅图的艺术设计工作室Artefact在今年的CES上展示了他们设计的这台概念相机WVIL。这是一个数码相机与手机相结合的设
期刊
明明前往的是对中国游客“免签证”或“落地签”签证的国家,但出关时边检就是不放行,要么因为没“第三国签证”,要么因为没“酒店回函”,或者因为你不是“团体客”。  尽管对中国游客开放的免签、落地签国家、地区已有80余个,但签证政策与海关的实际操作依旧复杂,各国签证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若不充分了解,或什么都不准备,就贸然前往,很可能被拦在出境处,耽误行程。    01 需第三国签证  在中国游客的常旅目的
期刊
盛夏将临,草木葳蕤,细菌蚊虫却也“兴致勃勃”,盯准了旅途中的你,找机会下口。在印度,一通腹泻足以败坏一场精彩的文化之旅;在法国,一只蚊子足以葬送掉你对一顿超浪漫露台法餐的期待。让自己不受旅途小不适的困扰,全心全意看大片、玩节目、品情调,行前打包不能忘了以下小“法器”。    解暑 藿香正气水、盐、金银花、菊花  盛夏旅行,中暑是第一大害,头昏脑胀的,玩兴尽失。若不想旅行回来,毫无收获,并且要花上好
期刊
4年前我到粤东一带出差,在梅县、五华、大埔之间转悠,看嵌在山凹田野中的一处处围龙屋建筑,像突然走进了古时中国:房前半月形的风水塘,屋门上镌刻的标识出祖先根脉的堂号,悬挂宗谱、香烛摇曳的祠堂……这古老的一切在我这个北方人眼中看来如此新鲜。耕读传家、聚族而居,不免令人起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有序之思。车窗外滑过的一个又一个村落与山野的排列组合,似乎正手掌一般抚过灵魂,令我头一回真切而深刻地意识到,我与传统
期刊
每年端午,广东各地乡民都会升起龙舟,竞技角逐。  清远更是著名的“龙舟之乡”,连州、清新、清城等地一些乡镇的  龙舟赛事已有上百年历史。端午三天假期,深入清远,  在锦旗罗伞、锣鼓喧天中,体悟龙舟之风骨。'    到清远一定要看传统三人燕尾龙舟赛。这种赛事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每年端午节前后,清新县、清城区各地都会举办。燕尾龙舟又称龙标,三人划艇,尖头燕尾式样,又叫“燕尾艇”或“禾艇”,舟长三丈,
期刊
在国外,带宠物旅行已经是很平常的事,相关的服务及规定亦都很成熟。美国被评为带宠物旅行的“天堂”,而北美地区,每年都有最友善宠物旅游城市调查,其评选范围涵盖酒店、名胜、餐厅、海滩、步道、交通工具等诸多方面。  然而目前在国内,携带宠物出行,麻烦事还不少。此一方面的设施、服务、规则等或为空白或不完善。不想与宠物分开哪怕一天的饲主们,如何才能顺利地与宠物分享自己的旅途之乐呢?    自驾最便捷  目前而
期刊
与台湾岛的第一个照面,不是台北,却是宜兰。  固然是工作采访所需,5天4晚的深度行程却“闪恋”般点着了我对台湾的期待。    左手,雪山山脉与中央山脉,右手,太平洋——  山海变奏下的兰阳平原,迷雾森林神秘震撼,龟山浮海气度不凡,  温泉乡里遍地温柔,更有讲闽南话的宜兰人,热情到我们Hold不住,  好味好料日日吃到肚圆嘴软,大呼给力,  以至返程的飞机上便开始谋划一场呼朋引伴的更深度宜兰行。  
期刊
独自走在路上的女“驴友”如今越来越多,一个人去旅行,  看起来浪漫,真操作起来,却有诸般事要操心、警醒、小心注意,其中,  最不可被“流浪”冲动化约的便是安全问题。    看好钱包  由于女性天生柔弱,不论在日常生活中或是旅途中,都被视为容易下手的诈骗、抢夺的对象。  旅途中不论乘车、行走、住宿,都存在着被抢劫的风险,要规避这类风险,行前就应对目的地做相应的了解。在出门前最好应对当地治安与风俗有大
期刊
我在都柏林住了将近一年,始终不明白两千年前塔西佗何以称爱尔兰为“海波尼亚”。Hibernia, 拉丁文“冬境”之意。这很难不让人想到《冰与火之歌》中那个“凛冬降至”的北境。  “仁慈的主,哦,赐福的亲王,  看那盖尔人,被剥夺了威望。  如今我们向西跋涉,进入徒留故人在身后悲伤。”  ——Daíbhí Bruadair (C.1625-1698)  为什么要去康瑙特?  这是十七世纪爱尔兰语民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