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素分析”在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不同语篇类型中,记叙文都占了很大的比重,其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北师大版第三模块第八单元sea stories一课为例,探讨了“五要素分析法”在记叙文语篇中的应用,该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英语短篇小说的研读。
  【关键词】五要素分析法;记叙文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孙晓波,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一、五要素分析法知识分析


  记叙文或短篇小说中的五要素(five elements)指的是: 角色(character)、情节(plot)、 背景(setting)、冲突(conflict)及主题(theme)。
  角色(character)是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一人或者多人,他/她/它(们)完成了故事大部分的情节。记叙文或短篇小说中人物角色较少,其中有一个或者两个角色对于其他角色来说更为重要,并更多的参与到主要的情节之中。进行角色分析时,不仅要分析角色的职业和外貌等外在特征,还应深度挖掘作品内涵,对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进行角色分析时,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对角色进行正确的理解:角色的语言表达、外表、作者的评论、角色的行为等。
  情节(plot)指的是整个故事中主人公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情节可以分为开端(exposition/introduction)、发展(rising action)、高潮(climax)、结局(falling action)、尾声(resolution)五个部分。其示意图如下:
  背景(setting)是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者常常利用对于景色、风光、建筑、季节或者天气的描述来提供背景的感觉。冲突(conflict)指的是整个故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人与自我的冲突等。主题(theme)反映了整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主题更多时候表达的是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或者看法。

二、学生学习的基础与认知发展分析


  在语篇类型方面,课外阅读材料——《典范英语》系列短篇故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记叙文阅读体验,学生对于如何绘制“五要素”思维导图及“情节发展图”较为熟悉。因此经过阅读及关注语篇文体,确定该文本为记叙文之后,学生可利用已知的知识结构对记叙文的“五要素”进行分析。另外,该单元主题为“人与海洋”,经过前两课对于 “海洋探索”的讨论,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海洋的相关词汇,并在之前的学习中就航海家事迹等话题进行过深刻讨论和研读,需要对于人与海洋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延伸。综上所述,学生在该课的学习中,需将已有的基于该主题的经验调动起来,在新的语篇环境下,建构和完善新的知识结构,深化对于人与海洋关系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1.整体教学思路。本课sea stories是海洋主题语境下的一篇记叙文语篇类型,该单元主题语境为“人与自然”,主题群为“自然生态”,内容要求为“人与环境”。
  在该主题意义的引领下,笔者通过深入研读文本,立足于语篇,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的文体类型,掌握记叙文的语篇结构类型,如该类语篇的必要组成部分——“记叙文五要素”(character, setting, plot, conflict, theme)。通过梳理并整合事实性信息,以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为方式,绘制五要素思维导图及情节图(见图1,图2),深度挖掘该文本的人物性格、情节安排、戏剧冲突及主题意义,并从文本当中需找细节和信息支撑自己的观点,实现深度学习。在“五要素”分析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推断、鉴别、评判等思维活动,培养了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在寻找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语言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随后的讨论环节,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没人相信作者的经历?你是否相信?为什么?”,“这个经历会带给他什么样的改变?”等,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最后环节的教学活动——设想并表演主人公被渔夫救上岸的场景和对话,为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学生基于文本展开想象,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实现了能力向素养的转变。

  2.文本分析。本文改编自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埃德加·艾伦·坡的作品《大漩涡历险记》。讲述了“我”和两个兄弟在航海捕鱼归来的途中,遭遇漩涡,两个兄弟都不幸罹难。而船只在漩涡中间不停旋转的过程中,“我”冷静下来, 发现体积小、重量轻的物体反倒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于是,“我”当机立断,跳下船只,自救成功。在海上漂泊了六个小时后,“我”被渔夫们救起,当时没有人相信“我”的经历,而这次事件也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故事经过改编,还是能够从文中感受到艾伦·坡小说独有的惊悚特色,整个故事笼罩在紧张、刺激又略带悲伤的气氛之中,揭示了人类在海洋等自然力量前的弱小和无助。
  本文具有明显的小说发展的情节特点,即exposition, rising action, climax, falling action, resolution。
  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对于记叙文文体类型和语篇类型的分析;以及利用上下文逻辑关系和连接词汇将文章段落进行合理排序。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对于作品的内涵和主题进行深层理解,以及如何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創新进行合理引导及评价。   3.主要教学环节与活动。
  (1)头脑风暴。教学设计:学生回忆以海洋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
  驱动性问题:Can you name any art productions about the sea? Which one is your favorite? Why?
  学习任务类型:头脑风暴。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及学生已知入手引入该课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阅读活动一——语篇类型。教学设计:学生将三段文本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并对语篇类型进行判断。
  学习任务类型:理解。
  驱动性问题:What is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发动逻辑思维能力,将文章排序,并感知语篇类型。教师引入作者的简介,增强学生文化意识。
  (3)阅读活动二——五要素分析。教学设计:学生分组合作,总结该文本“五要素”(角色、背景、情节、冲突、主题),并绘制情节发展图(见图1,图2)。
  驱动性问题:教师依据学生总结出来的各个要素进行提问,要求学生从原文找到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如:Why do you think the writer is experienced? How can you support your idea?
  学习任务类型:合作学习、应用实践。
  设计意图:该部分要求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并依据所读内容得出结论。教师根据学生总结出来的人物、主题、情节等信息进行评价,并以提问的形式要求学生立足于文本找到论据,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归纳、整合、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于文本主题理解得到升华。
  (4)读后活动一——讨论。
  教学设计:跳出文本,思考整个故事的真实性。
  驅动性问题:Why did the writer expect no one to believe him? Do you believe it?
  What changes do you think the experience brings to him?
  学习任务类型:理解,应用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对该文中作者经历的真实性与否的讨论,学生实现了立足文本、跳出文本再回归文本的过程,思维品质得到更多锻炼,使用英语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5)活动设计——角色扮演。教学设计:学生对文本后续发展进行猜测,并进行角色扮演。
  驱动性问题:What was it like when the fishermen picked the writer up? Please act it out.
  学习任务类型:迁移实践。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所理解的内容和所习得的语言知识对文章中作者被搭救 起来的场景进行想象,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四、教学效果分析与教学反思


  在分析“五要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对于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对于该主题场景下语言知识的运用,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归纳总结、逻辑思维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主题(theme)的理解,更是让学生立足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实现了深度学习。因此,对于本课这样短小精悍的文章,学生更会得心应手,于是笔者大胆舍弃了常用的处理方法,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五要素”的分析。事实证明,学生的思维发展永远超出老师的预想,在总结人物性格及文本主题的时候,他们给了很多惊喜。比如有孩子总结“我是擅长于物理的”,并且找出原文的证据;还有的孩子总结主题意义时,提到了“force of nature”及“respect the nature”这样的观点,都是笔者在备课时候没有想到的。从课上学生表现来看,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的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讨论过程热烈,好几个学生走到黑板前添加小组的观点或者修改别人的结论。通过观察小组活动发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并没有脱离文本,而是紧紧围绕文本提供的信息得出结论,没有凭空想象,这是evidence-based reading的必要过程,也是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一环。读后的活动设计也体现了创新性,学生对于表演热情很高,展开了想象,运用了来自于文本的语言知识,并大胆创新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改编,令人惊艳。
  笔者一直认为一节好课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刺激,教师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活动设置十分关键,在这个层面上,本课的课堂设计是成功的。但是对于教学活动的取舍及文本剖析的角度,我依然有很多疑问。“五要素”的分析一定比解决“排序”的问题更适合文本的处理吗?舍弃了“排序”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否有一定的损失?读后活动的生成能否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今后碰到的问题?能否更好的体现迁移创新?对于记叙文的处理都有那些办法,哪种办法更适宜?这些问题有待于日后的教学活动中解决。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2]张千.例谈英美短篇小说作品赏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36):34-37,2013.
  [3]吴丽芬.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4):215-216,2018.
  [4]刘丽萍.英语原版小说阅读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下),(2):103.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更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石。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D.A.Wilkins说过: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可是有很多英语学习者说他们也记住了大量的词汇,在真实的语境中却不能够熟练的运用,灵活的表达。阅读是既有效又高效的提高词汇、巩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师要实现和学生多角度立体化的互动,实现师生感情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作者简介】高秋菊,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小学生年齡太小,认识事物的水平不高,教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教师要运用互动教学的策略,实现和学生好的沟通,构建优秀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创
【摘要】生态翻译学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翻译理论,在美学上倡导的是翻译中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对称”、“均衡”、“对比”、“秩序”、“节奏”、“韵律”等。本文以《清明》的三个译本为例,根据生态翻译美学“和谐美”的审美原则,研究汉语文学文本英译微观层面的审美构成,包括“语音和悦美”、“词句和奏美”、“篇章逻辑美”和“情境一致美”四个方面。  【关键词】翻译美学;生态翻译美学  【作者简介】张英(1978.1
【摘要】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入,提高阅读能力,本文将文本深度解读融入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中,围绕文化背景、体裁、篇章结构、细节分析以及阅读技巧等进行多角度深层次解析,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方位设计,旨在通过教学方式改革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本解读;阅读课  【作者简介】邓慧妮(1984-),女,汉族,广西南宁人,南宁市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英语课程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浙江把读后续写题型作为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方式纳入新高考中,充分考察了考生们的想象力与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证明已获得了不俗的教学成果。而核心素养作为当下教育热点也走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将读后续写作为课堂新内容,实现了融合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模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读后续写教学
【摘要】指导初中生英语课前预习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很多英语教师没有重视这一领域。本文探讨了具体指导课前预习的方法,并配合及时反馈、评价,更好地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生“合理地抢跑”,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有意注意力,提高其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前预习;预习指导;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肖丽华,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二中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前
【摘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育,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英语教学的要求,随着时代的潮流发展,英语成为当代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英语作文的分数占总分数的比例较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合理的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要注重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英语写作;策略  【作者简介】王丽娟
【摘要】“阅读圈”是国外一种比较成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国外的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阅读模式在我国的阅读教学中却鲜有应用。本文在分析阅读圈教学法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探讨了阅读圈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阅读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陈东海,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光泽一中。  一、阅读圈教学法概述  最初,阅读圈被称为“文学圈”,是哈维·丹尼
【摘要】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将教育环境看作是生态环境,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规律打造可持续的教学环境。利用教学生态学改变英语笔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全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对教学生态学的分析提出几点可行的英语笔译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语笔译;教育教学  【作者简介】崔立之,西安医学院。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和生态两个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教育
【摘要】在多元化发展的文化世界背景之下,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西方的文化,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也能够让大学生具备着良好的辨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袭和渗透。如何在《西方文化》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当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使得课程思政模式得到有效的推广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该课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进行探讨,首先对重要性进行论述,然后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