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占领华尔街(Occupy Wall Street),甚至占领华盛顿。
占领的不过是纵横交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大厦甚至是巍峨雄伟的历史遗迹,却无力、无法攻占他们的隐秘世界。
世界上没有鬼魂,但有噩梦。
华尔街噩梦缠身,刚刚送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喋喋不休的审查,无奈地接受了号称史上最严监管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又面临着被“占领”的混乱。
喧嚣的人群
2011年9月17日起,纽约爆发了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民众抗议活动,并一直持续至今。
最初,这被认为不过是一场失业青年发泄不满的“闹剧”,华尔街人士甚至讽刺说,这是“一群无事可干的人聚起来开一场PARTY”而已。
但局势发展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如今,抗议活动已由纽约蔓延到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等50多个大城市。
活动的发起人甚至宣称要发起一场全球运动。
抗议活动的矛头主要指向华尔街“贪婪”、金融系统弊病和政府监管不力,以及高失业率等社会问题。
各行各业似乎空前团结,特别是联合汽车工会、运输工会与教师工会等工人组织加入了示威队伍;全美75所高校开始响应游行活动;好莱坞的明星加入进来慰问示威者。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走上街头,呼喊着“我们代表99%”、“华尔街需为一切危机负责”、“将金钱踢出选举”、“要工作,不要战争”、“现在就革命”、“重塑美国”等口号,目标直指华尔街毫无节制的贪婪、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放纵,以及民生维艰的萧条现状。
示威者将不满的怒火喷向深陷贫富悬殊、金权交易、党派恶斗、战争泥淖的美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系。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参加者看来都是绝对的“和平抗议者”。
“占领华尔街”运动组织最近发布的第一份正式文件称,怨愤不仅仅属于年轻人,也属于许多其他的美国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将利润置于大众之上,自私自利置于法律之上,压制置于平等之上,企业界掌管着政府的时代。我们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此和平集会,就是要让这些事实大白天下。”
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我们的金融市场承担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分配资本和管理风险,但他们已经分配不当并产生风险,而我们却要承受其劣迹的成本。金融系统正在让美国社会承受损失而使得私人获利。这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如果这种形势继续下去,我们不能够实现增长,不能让我们成功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
对于习惯了过着富裕生活的美国人来说,而今的时代,失败连着失败,惊讶变成了愤怒,恐惧取代了好奇,剩下的便是诚信的流失。
在把公司拖入死亡深潭的管理层身上,在只顾闷声收钱的董事会成员身上,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府监管层身上,在不能揭示风险的审计师身上,在不合格的评级机构身上,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愚昧买家的风险控制经理们身上,信任感都褪色了。
美国人口普查局9月发布的报告,对金融危机三年来美国经济社会状况做出了悲观的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贫困率为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为52年来最高;收入在贫困线一半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为2050万人,为36年来最高;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数量从2009年的4900万人上升至2010年的4990万人。同时,美国的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收入最低的10%的人的所得,相比1999年下降了12.1%,收入最高的10%的人同期只下降了1.5%,而同期收入显著增长的唯一人群是最富有的1%的人群,他们拥有总收入的约1/5。
在投资中,有一个啤酒理论:加入一杯啤酒的人,分享绝不会超过原来的一杯啤酒,而且可能大部分是泡沫,大多数参与者分享的只是参与的快感和非理性的疯狂。当然,一旦泡沫消失,留给参与者的只有失望和悔恨。
就像《无间道》里的那句经典台词:“在道上混,早晚是要还的。”
银行家是这个世界上最贪婪的人,但没有人可以幸免的世界确不会惩罚某一个特定的人。这就是游行者们的牌子上写的一句话:“为什么没有一个银行家进监狱?”一直以来,华尔街就是充满贪婪欲望的场所。即使每隔十年,它都要经历一次打击,但会很快就会忘却。
所以,每十年都会发生不同的故事,却有着同样的开始。
谁是最大受益者
“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成为美国两党相互指责的工具,两派政客站点不同,互拿示威当说辞,借力示威诟病政治对手,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
在美国有一句俗语: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有一道转门。
其实,在历史上,从华尔街创建伊始就不断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华尔街的运动,从开始反对垄断资本家和嗜血资本家的愤怒到1907年、1930年代华盛顿和华尔街爆发了最大规模一次战争,再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泰国等对华尔街的恨,和随后2001年,安然丑闻带给华尔街的冲击,直到从2008年开始影响至今最终导致这次“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都带来反抗。
另一个层面则是,不要怀疑华尔街的自我修复能力,或者说是“伪装升级”的能力,每一次危机后,华尔街似乎总能安然无恙并且反而有更大的发展。
而且,美国人似乎总是忘记,美国从战后到今天,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独领风骚,累积了全球的财富供美国人享受,主要还是依赖了包括华尔街金融资本运作在内的这套机制将全球捆绑才得以实现的,美国和美国人是这个机制的最大受益者。
不要怀疑华尔街已经成为一个可与超级大国比肩而立的金融帝国。虽然,在地理上,它的起点不过是位于“一块墓地和一条河流之间”的6个狭窄的街区,但长期以来,“华尔街”一直是纽约金融市场的代名词。这个市场已经成为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跳动的心脏。在今天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所有的市场,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密切关注华尔街,否则必然会遭受损失。
华尔街的冲击从局限在纽约一地发展到美国,最终扩展世界。
亚当斯密早就在《国富论》中写道:“同行是冤家,即使是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游戏中,人们也各自心怀鬼胎;而他们相互沟通的目的,往往只是合谋来损害公众的利益,或者设法哄抬价格。”也就是说,自由市场的正常运作需要游戏规则,需要裁判来监督,并强制执行这些规则,否则,市场参与者们就会自己毁掉这个市场,正如一句广为人知的格言所说:“如果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机制上尚存缺陷,那么资本主义的问题就是资本家(的贪得无厌)。”
华尔街是这样,当你从远处眺望的时候,往往觉得只是灰蒙蒙一片,每一样东西都很模棱两可,但如果换成望远镜,一样一样地仔细观瞧,有时却能叫人大吃一惊。
当华盛顿和华尔街沆瀣一气的时候,一切都是无奈地徒劳。
占领的不过是纵横交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大厦甚至是巍峨雄伟的历史遗迹,却无力、无法攻占他们的隐秘世界。
世界上没有鬼魂,但有噩梦。
华尔街噩梦缠身,刚刚送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喋喋不休的审查,无奈地接受了号称史上最严监管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又面临着被“占领”的混乱。
喧嚣的人群
2011年9月17日起,纽约爆发了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民众抗议活动,并一直持续至今。
最初,这被认为不过是一场失业青年发泄不满的“闹剧”,华尔街人士甚至讽刺说,这是“一群无事可干的人聚起来开一场PARTY”而已。
但局势发展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如今,抗议活动已由纽约蔓延到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等50多个大城市。
活动的发起人甚至宣称要发起一场全球运动。
抗议活动的矛头主要指向华尔街“贪婪”、金融系统弊病和政府监管不力,以及高失业率等社会问题。
各行各业似乎空前团结,特别是联合汽车工会、运输工会与教师工会等工人组织加入了示威队伍;全美75所高校开始响应游行活动;好莱坞的明星加入进来慰问示威者。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走上街头,呼喊着“我们代表99%”、“华尔街需为一切危机负责”、“将金钱踢出选举”、“要工作,不要战争”、“现在就革命”、“重塑美国”等口号,目标直指华尔街毫无节制的贪婪、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放纵,以及民生维艰的萧条现状。
示威者将不满的怒火喷向深陷贫富悬殊、金权交易、党派恶斗、战争泥淖的美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系。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参加者看来都是绝对的“和平抗议者”。
“占领华尔街”运动组织最近发布的第一份正式文件称,怨愤不仅仅属于年轻人,也属于许多其他的美国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将利润置于大众之上,自私自利置于法律之上,压制置于平等之上,企业界掌管着政府的时代。我们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此和平集会,就是要让这些事实大白天下。”
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我们的金融市场承担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分配资本和管理风险,但他们已经分配不当并产生风险,而我们却要承受其劣迹的成本。金融系统正在让美国社会承受损失而使得私人获利。这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如果这种形势继续下去,我们不能够实现增长,不能让我们成功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
对于习惯了过着富裕生活的美国人来说,而今的时代,失败连着失败,惊讶变成了愤怒,恐惧取代了好奇,剩下的便是诚信的流失。
在把公司拖入死亡深潭的管理层身上,在只顾闷声收钱的董事会成员身上,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府监管层身上,在不能揭示风险的审计师身上,在不合格的评级机构身上,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愚昧买家的风险控制经理们身上,信任感都褪色了。
美国人口普查局9月发布的报告,对金融危机三年来美国经济社会状况做出了悲观的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贫困率为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为52年来最高;收入在贫困线一半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为2050万人,为36年来最高;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数量从2009年的4900万人上升至2010年的4990万人。同时,美国的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收入最低的10%的人的所得,相比1999年下降了12.1%,收入最高的10%的人同期只下降了1.5%,而同期收入显著增长的唯一人群是最富有的1%的人群,他们拥有总收入的约1/5。
在投资中,有一个啤酒理论:加入一杯啤酒的人,分享绝不会超过原来的一杯啤酒,而且可能大部分是泡沫,大多数参与者分享的只是参与的快感和非理性的疯狂。当然,一旦泡沫消失,留给参与者的只有失望和悔恨。
就像《无间道》里的那句经典台词:“在道上混,早晚是要还的。”
银行家是这个世界上最贪婪的人,但没有人可以幸免的世界确不会惩罚某一个特定的人。这就是游行者们的牌子上写的一句话:“为什么没有一个银行家进监狱?”一直以来,华尔街就是充满贪婪欲望的场所。即使每隔十年,它都要经历一次打击,但会很快就会忘却。
所以,每十年都会发生不同的故事,却有着同样的开始。
谁是最大受益者
“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成为美国两党相互指责的工具,两派政客站点不同,互拿示威当说辞,借力示威诟病政治对手,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
在美国有一句俗语: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有一道转门。
其实,在历史上,从华尔街创建伊始就不断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华尔街的运动,从开始反对垄断资本家和嗜血资本家的愤怒到1907年、1930年代华盛顿和华尔街爆发了最大规模一次战争,再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泰国等对华尔街的恨,和随后2001年,安然丑闻带给华尔街的冲击,直到从2008年开始影响至今最终导致这次“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都带来反抗。
另一个层面则是,不要怀疑华尔街的自我修复能力,或者说是“伪装升级”的能力,每一次危机后,华尔街似乎总能安然无恙并且反而有更大的发展。
而且,美国人似乎总是忘记,美国从战后到今天,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独领风骚,累积了全球的财富供美国人享受,主要还是依赖了包括华尔街金融资本运作在内的这套机制将全球捆绑才得以实现的,美国和美国人是这个机制的最大受益者。
不要怀疑华尔街已经成为一个可与超级大国比肩而立的金融帝国。虽然,在地理上,它的起点不过是位于“一块墓地和一条河流之间”的6个狭窄的街区,但长期以来,“华尔街”一直是纽约金融市场的代名词。这个市场已经成为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跳动的心脏。在今天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所有的市场,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密切关注华尔街,否则必然会遭受损失。
华尔街的冲击从局限在纽约一地发展到美国,最终扩展世界。
亚当斯密早就在《国富论》中写道:“同行是冤家,即使是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游戏中,人们也各自心怀鬼胎;而他们相互沟通的目的,往往只是合谋来损害公众的利益,或者设法哄抬价格。”也就是说,自由市场的正常运作需要游戏规则,需要裁判来监督,并强制执行这些规则,否则,市场参与者们就会自己毁掉这个市场,正如一句广为人知的格言所说:“如果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机制上尚存缺陷,那么资本主义的问题就是资本家(的贪得无厌)。”
华尔街是这样,当你从远处眺望的时候,往往觉得只是灰蒙蒙一片,每一样东西都很模棱两可,但如果换成望远镜,一样一样地仔细观瞧,有时却能叫人大吃一惊。
当华盛顿和华尔街沆瀣一气的时候,一切都是无奈地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