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内容及理论来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jx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思想根本上体现为带有俄国色彩的以党政治,以党的主义治国,以党的组织来领导建国。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其先知先觉的革命先锋论,理论来源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革命治国的理论和经验,实践来源是他多年革命活动的经验教训。“以党治国”的思想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及现代国家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以党治国;内容;理论来源
  一、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具体内容
  1.带有俄国色彩的一党政治
  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一党政治,即规划了国民党一党统领革命、建国、治国的全过程。这种一党政治思想是孙中山在总结了民国初年政党虚无论、政党林立等局面的弊端,结合俄国革命的经验形成的。在孙中山看来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政党虚无论及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后议会政党政治路线给了袁世凯可乘之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俄国重要影响,其思想内容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建党理论和制度模式。这种表现为:政党制度上的“一党治国”;意识形态上的“党义治国”;国家制度上的“以党的组织统领革命建国全局”等方面。可以说,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乃是列宁主义政党理论与孙中山政党思想相结合的产物。而这种俄国色彩,首先就表现为中国国民党“一党治国”,即国民党要在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拥主导性的地位(并非取消其他政党存在的合法性)。
  值得指出的是,孙中山的这种“一党治国”思想还包括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国民党自身的建设与完善。这包括借鉴苏俄政党制度改组国民党,建立起组织相对集中、总理握有重权的组织制度。另外,通过吸收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等方式实现党员结构多元化,使国民党在当时成为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的这种组织建设为北伐胜利,甚至日后在全国确立起一党专制地位提供了重要基础。在中国国民党改组过程中,国民党组织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即是随着“总理集权制”的产生,孙中山个人在中国国民党内拥有了绝对领导权。在1924年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的党章中,专门设立了“总理”一章。孙中山个人在中国国民党党内的权力大大增加了,成为中国国民党无可争辩的领袖,从而形成了一种“总理集权制”。
  2.以党的主义治国
  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是要以党的主义治国,而这个主义,当然就是三民主义。孙中山曾明确提出,“所谓以党治国,并不是要党员都做官,然后中国才可以治;是要本党的主义实行,全国人都遵守本党的主义,中国才可以治。” 在坚持以党的主义治国的前提下,孙中山特别强调的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孙中山的以党的主义治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仅是指三民主义为国民党接受和信仰,而是要让全体党员在明白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后都去“实行普通的宣传”。可见,到了中国国民党改组时期,孙中山已将三民主义的宣传与普及看为革命重中之重的事业。1924年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甚至指出,要“以本党全力,对于全国国民为普遍的宣传,使加入革命运动,取得政权,克服民贼”。以党的主义治国理论在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中占有了重要地位,甚至堪称是整个以党治国思想的灵魂。
  3.以党的组织统领革命建国全局
  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是一个统领革命、建国、治国的全过程的理论。这不仅要在思想上以党的主义治国,而且要在组织上,由国民党统摄革命的全局。而在以党治国的过程中,国民党党员享有“优先任用”的地位,只有在本党中求不出相当人才时才会借才于党外。这种理论一旦付诸实践,就必然导致国民党一党统领革命全局的结果,毕竟党外人才不可能占有优势地位。而后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国民党党章明确提出了在省、县、区等各级设立党部,在政府机关、俱乐部、会社、工会、商会、各级议会等组织中设立国民党党团 ,这其实是通过建立国民党的各级组织确立了苏俄式的以党领政、党政双轨的政治制度。
  按照孙中山的构想,以党的组织统领革命建国全局包括两大组成部分:第一是党对政治组织的领导,例如“以党领政”,由中国国民党掌握政府组织的执政权;“以党统军”,仿效苏俄红军的军事制度,建立了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在军队中设立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这些都可以归类为中国国民党党组织对于政治组织的领导。第二是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按照孙中山的构想,中国国民党不仅要掌握政府和军队的领导权,还要在“俱乐部、会社、工会、商会”等各类社会组织中设立党团,发挥领导作用。通过这两点,中国国民党便能在组织上实现对中国政治、军事、社会组织等的全面领导。此外,由于当时大革命尚未开展,中国国民党并未取得全国范围的执政权。孙中山设想的以党治国理论自然是把“以党建国”放在第一位,以党建国是以党治国的第一步。
  综上所述,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是带有俄国色彩的一党治国模式,即政治权力主要为一党所掌握的政治制度。以党治国的主要途径是以党的主义治国和以党的组织治国相结合。在指导思想上,采取一元化模式(即以三民主义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在组织方式上,由中国国民党及其党员掌握政权、军队及人民团体等组织的领导权,力图使中国国民党成为革命治国的核心力量。
  二、以党治国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的在其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非一朝一日之功。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以党治国思想的理论来源,笔者以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大致基于一个前提和两个来源。
  1.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理论前提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其先知先觉的革命先锋论。先知先觉的革命先锋论贯穿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思想与实践。在孙中山看来,中华民国之所以有名无实,民权不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革命成功,创造民国,原是先觉先知奋斗出来的,普通人民还不知所以然。” 可见,孙中山认为先前辛亥革命的革命成就乃是先知先觉的革命党人奋斗的结果,而以后的革命事业也必须由先知先觉者来领导。“现在中国人明白真理者极少,我们党员已为先知先觉,应以我的先觉去觉后觉,以先知去教后知,大家负宣传责任”以黨治国思想正是要用一个掌握了三民主义的“先知先觉”的政党去建国治国。   2.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理论来源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理论来源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治国理论。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开始将视线转向中国,此后马林、越飞、鲍罗廷等人先后先后受共产国际或苏联政府的指派来到中国,其中鲍罗廷还被孙中山任命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指导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共产国际将视线转向中国,而孙中山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巨大成就发生浓厚兴趣。孙中山曾多次表示“欲以党治国,应效法俄人”。仔细考察国民党改组后的组织结构以及党政党军关系不难发现,其受了苏俄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组织纪律制度、党团制度以及之后的军队的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等,都带有极强的共产党式的民主集中制色彩和苏俄党政党军双轨制特色。可见,苏俄革命的治国理论是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3.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实践来源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实践来源是他多年革命活动的经验教训。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此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北洋军阀的专制統治与混战等闹剧一直不断,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而孙中山为了革命成功也做了不懈奋斗,但一次次受挫。革命屡次受挫的教训使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成功必须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组织来领导。早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筹组了中华革命党。1914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成立,而这个政党较之先前的国民党(区别于后来的中国国民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党权高度集中、形成了党魁集权制。《中华革命党总章》中就做出了革命时期“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的规定。此时的中华革命党体制虽区别于以后的中国国民党,但是较之之前的国民党已明显显示出组织集中的趋势。如果没有之前
  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由于革命党内部组织涣散而使得革命活动屡屡受挫,孙中山是不会轻易转向苏俄体制,主张以俄为师的。正如李剑农先生指出的,“中山本来有‘在革命时期内需要一党专政’的信念,并且认定党的组织需要严密,党员宜绝对服从党魁的指挥……及见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用这种方法发生了效果,中山的信念越加坚决了。”可见,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实践来源是他多年革命活动的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282
  [2]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2
  [3]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52--162
  [4]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571
  [5]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630
  [6] 谢俊美.孙中山党魁集权制思想探微.广东社会科学, 2008(1)
  [7] 王业兴.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8
  作者简介:
  付国英(1989~),女,河南林州市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人们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运动性疲劳的生化机制至今还没有被完全阐明。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阐述了能源物质、中药、抗氧化剂、运动饮料、碱性盐的补充等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以期为预防和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营养饮食;运动性疲劳;补充作用  一、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  由于涉及到复杂的机体反应,目前对运动性疲劳的归因分析尚未得到统一,
摘 要:“家”是中国人心灵的归宿、文化的基石和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刻的当属“家族文化”。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的人能像中国人那样对家族有着高度认可和浓郁的“归根”或“寻根”情怀。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且贴近主题的人物形象,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家族文化对那个特殊时期的人们的影响。本文以《四世同堂》为蓝本,反思传统家族文化的两面性,在肯定传统文化优
摘 要:短跑项目中,200米跑和400米跑的中都包含有弯道,因此掌握弯道跑技术对于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同样重要。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弯道跑技术往往不被作为重点技术来看待,忽视了弯道跑技术的训练。本文对弯道跑的技术进行了力学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弯道跑技术要点和寻找弯道跑技术训练手段提供理论基础。之后就弯道跑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对运动员身体的要求提出了运动员在进行弯道跑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提出
天津港“8· 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滨海新区人大代表迅速行动起来,投身到这场特殊的“战役”中去,立足本岗,夜以继日,竭尽所
摘 要:王国维作为引进西方悲剧理论的第一人,在他的作品与人生中,“悲剧”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展示。《人间词话》中萧索落寞的批评风格,是他对“悲剧”独特的个人偏好。本文从词集的命名、批评的标准、批评的特色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悲剧”在《人间词话》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悲剧  悲剧起源于希腊酒神的祭祀仪式,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四章点明:“悲剧是酒神颂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悲剧的前身是萨
摘 要:暴力审美以及死亡叙述是余华先锋小说的主要特点,本文主要对余华小说暴力审美以及死亡叙述加以分析探讨。余华小说不用以往小说注入过多情感到小说当中,他用冰冷残酷的语气叙述故事,表现了世界的丑陋荒诞残暴的一面。通过暴力和死亡,作者表达了人性恶的主题思想,余华钟爱死亡以及暴力的叙述,其实是反映社会的残酷以及人性的丑陋。  关键词:余华小说;暴力审美;死亡叙述  余华是在先锋小说家中具有很大名气,余华
摘 要:介绍网络化制造的内涵以及我院工程训练中心网络化制造实验室的建设状况,阐述网络化制造实验室中的关键技术。在我院工程训练中心网络制造实验室实施完成的基础上,阐述该实验室的应用状况和软件实现体系,并对优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网络制造;实验室;建设;优化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使批量的教学设备进入了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相继组建网络加工实验室,我校机电综合工程
摘 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企业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本文就企业文化建设在创业型企业核心竞争中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得出企业除了自身的技术和管理创新外,企业文化建设将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在
政党作为一类社会团体存在,其合法性首先来源于其党员的支持,为了获得其党员的代际支持,构建管理型的基层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其执政的理念、思想理论进行宣传,对党员
所谓新时期,指的是机械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作,且科学技术日益普及。由于时代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变,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早期煤矿企业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开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