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回应教学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wa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缺失,分析了“文化回应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指引作用。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探究“文化回应教学”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树立所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化回应;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一、引言
  近年高考试题对中国文化元素内容的考查不断增加,并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展开,同时更加注重情境性、综合性和探究性,这充分体现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目标导向。试题还呈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尤其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新创举,如,“一带一路”等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在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2007年第2版)中,表现中国文化元素的完整课文数量少,与介绍西方文化的系统完整的内容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高考英语试题评析中都强调“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浸润,引导增强‘四个自信’”“立足全面发展育人方向,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 作为试题评析的出发点,体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传统文化的教学应该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为其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做好准备。
  二、文化回应教学
  余娟、郭元祥认为,目前的外语教学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与文化价值观的导入,缺乏对学生文化理解力的培养。张莹认为,外语文化回应教学能够突显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强调外语教学的文化立场,回应多元文化差异,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理解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缺失。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听、学英文歌曲,观看热门英语剧集等方式来拓展语言学习,缺乏利用英语来理解、思考传统文化的意识与动力。
  “文化回应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为了表现出对多元文化背景和多民族文化的一种尊重。美国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学者吉内瓦·盖伊(Geneva Gay)认为: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母文化和学生文化行为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脉络意义,同时强调在体制化教育中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加深对本民族或本地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并和现代社会、科技和文化知识结合。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其中很多历史经验对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习传统文化,不仅拓展与其相关的词汇、语言表达,同时树立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文化回应教学既满足了成功地开展跨文化交流的需要,也顺应了全球化趋势下文化互补与整合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建立中国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
  文化回应教学,首先回应的是文化,是对于本土文化的一种保护、传承与发展。将英语教学目的语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文化差异的对比、迁移,使其形成正向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文化意识不仅仅是文化的表面知识,它还包括对于文化的接受、理解、欣赏、探寻、交际、反思等多元层面。如果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本身所自带的文化面和社会性,会导致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情感取向,选择的授课内容也会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很大偏差。因此,文化回应教学还应回应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他的学习是建立在个体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每个区域成长的学生会有其共同的特点,每一个个体也会有其独立的特征。传统文化的教學是否符合学生主体的认知特点,如何有效地衔接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是在英语教学中需要进行预设分析的重点。
  三、新课标中关于文化回应教学的阐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素养作为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其中突出了文化意识并将其明确定义为:“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坚定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并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进而使学生成长为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作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不应该只局限于目标语的文化学习与了解,更应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力。结合历史与当今时代背景,既弘扬经典,又能够捕捉到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科技结合后的新发展,为更高层次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保障,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四、中国传统文化回应教学的实例分析
  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不应只停留于文本表面的语言分析、文体结构分析,更应注重其思想的体现,特别是在进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强调综合考查的交际意义、文化意义和时代意义,比如,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何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第二单元Workbook中的An Early Farmer Pioneer为例,进行阅读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回应教学探究。
  (一)文本解读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农业”,内容涉及农业专家的介绍、化肥对土地耕种的影响以及有机生态耕种的开展等。笔者选择了Workbook Reading Task中的阅读文章来开展文化回应的深度教学。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农业先驱贾思勰晚年的主要事迹以及他的著作《齐民要术》成书的原因、其中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农业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农耕文化的传统农业大国,《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著名专著之一。让学生了解中国早期农业的先驱人物及其著作,既可以让生活在城市的他们对农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提升他们对于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意义的理解,逐步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学生分析
  本课例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中国农业、农耕有一个大体的概念。但因为一直生活在城市,他们缺乏在农田里耕种的实际生活经验,对于与农耕的具体过程和与中国传统农业相关的术语表达及英语词汇知之甚少。虽然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了解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但是对该人物的具体生平及该书籍的具体内容也未有深入学习。
  (三)教学目标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对贾思勰的生平、成就及《齐民要术》一书中涉及的农耕各阶段特点有进一步了解;
  2.掌握与农耕相关的部分俗语、专业用语的英语表达;
  3.通过深入学习,对比分析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优缺点;
  4.批判性思考传统农业对今天及未来农业发展的作用以及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
  (四)教学活动设计及设计意图
  Step 1:Warming up
  展示与农耕相关的在中国流传久远的几句俗语,引出话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农业与季节、天气等的关系及农耕技巧上来。让学生猜测其中文翻译,既符合句子的原意,又表达出中国古代农民的语言特点和农耕智慧。
  Snow is in the field, wheat is in the barn.
  雪在田,麦在仓(瑞雪兆丰年)。
  There are three rains in the early spring, all over the place.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The wheat is better, the plough is deep and full.
  麦子要好,犁深肥饱。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传统俗语引出话题,让学生通过熟悉的词句来体会中国古代农民的智慧,初步形成对于影响传统农耕的重要因素的了解,同时通过翻译,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说的表达能力,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差异学习,为后续阅读做好铺垫。
  Step 2:Pre-reading
  展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图片,通过Free talk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发地用英语表达对该人物的生平、成就,其著作的内容、影响等的了解。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构建起对阅读文章内容的总体印象,同时用中文板书学生在表述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准确用英语表达的相关农业概念。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已有知识,并基于其就近发展区,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补充,不断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每一个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一个基本平衡的起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相互说的培养过程。同时板书的相关农业概念,为后续农业术语的英语表达学习做好了积累准备。
  Step 3: Reading
  (1)Read for writing style and structure
  引导学生首先阅读标题、插图来预测文体,再快速阅读文章,了解其主要写作手法及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典型的描述性文章,其中的语言结构较简单,多用He did…句型来描述贾思勰的研究与成果。文章一共四个段落,结构条理清晰,都是围绕人和书来展开。
  (2)Read for details
  再次细读文章,通过完成表格的形式,分別列举贾思勰的基本信息及《齐民要术》中关于贾思勰所给出的农耕各个阶段的具体建议。其中包括种子的保存与选择方法、除草的方法、春秋季节犁田的深浅程度、庄稼为什么要交替种植等。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表格,并让学生细读文章并后完成相应表格,将内容更加直观化。同时,也将与农耕相关的知识和表达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通过标注找出信息的关键词和高频词,做好了与下一环节的有效过渡。
  Step 4: Knowledge extension
  (3)Quiz of agriculture terms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更多与农耕相关的表达, 通过Brainstorming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词汇的相互补充、积累,并对罗列出来的词汇和表达进行分类,如:气候、节气、耕种、培育等方面,并按小组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在学生词汇展示之后,设计词汇挑战环节,给出一些与农业、农耕、节气等相关的中文词语,让学生进行翻译竞赛,如:稻穗(seed-head)、水田(paddy/field)、育种(breeding)、耕地(cultivate/till)、犁田(plough)、谷雨(Grain Rain)、芒种(Grain in Ear)、插秧(transplant rice)等。之后,教师公布正确的表达,并带领学生朗读以加深印象。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节气的表达上,不难发现,所列节气均含有农业名词,以此给学生渗透中国古人的智慧,结合天时,遵循自然规律。由此,为下一环节中将要提到的当今的有机农业做好预设及对比分析的准备。
  (4)About Qi Min Yao Shu
  因为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于《齐民要术》一书的具体内容已增加了一些了解,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本书所覆盖的内容进行汇总,包括farming(农耕)、horticulture(园艺)、forestry(林业)、animal husbandry(畜牧业)、fisheries(渔业),并引入对于农业领域专家对本书的评价及该书在农业发展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意图是给学生补充与中国传统农业相关的词汇的英语表达,为学生能够做到中国文化英语说做好语言积累,通过梳理概括《齐民要术》一书的主要内容及其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和获得的评价,激起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意。   Step 5:Discuss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5)Discussion
  结合前一环节表格中总结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到的农耕方法,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对传统农业与当今的有机农业,传统施肥方式与当今的化学肥料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优劣并说明原因。
  (6)Critical thinking
  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基于文章阅读之后的深层次思考:
  What do you think of Jia Sixie? What’s the inspiration for you?
  What opinion should we have on traditional culture?
  贾思勰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家学家,在因年迈已从朝廷辞官之后,还撰写《齐民要术》一书,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的种植方法,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
  书中提到的传统农业方法其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于此类传统文化,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同时,通过一段视频(内容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如何帮助世界其它国家的农业发展方面,以及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农业发展现状)让学生对于中国农业及世界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方向有更清晰的了解。
  [设计意图]
  本册书的第一单元就是对杰出人物的学习,所以在这个环节设计时,笔者也充分利用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合理衔接,既引导学生学习贾思勰身上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有效复习了关于人物精神品质的英语表达。对于如何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符合了新课标中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德育为魂,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在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教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本课时的小结,继续升华,培养学生的大国情怀,以及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為祖国强大而努力读书的志向。
  Step 6:Assignment
  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搜索更多与农业发展相关的资料,并就“农业发展的未来”为话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感兴趣的切入点,做好班级汇报的准备。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的开放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再度深入了解、挖掘、思考中国农业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检索、分辨能力,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互译能力,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五、结语
  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于英语教学活动当中,既是落实新课标中有关文化知识的课程要求,也是为了让英语教学活动回归语言运用的本质上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回应不仅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实际成长背景,更是赋予了日常教学浓厚的文化视野和人文情怀。充分利用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阅读课教学这一载体,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目标语言及本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文化对比与理解,坚定自己的文化立场,扎根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Gay, G.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0:14.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C1).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4]王鉴,江曼.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回应问题研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6):3-8.
  [5]谢平,叶文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回归与融合[J].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6):34-37.
  [6]余娟,郭元祥.论外语课程的文化回应性教学 [J].全球教育展望,2011(3):76-81.
  [7]张丽莹.英语教师“文化回应教学”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9(33):57-60.
  [8]张莹.外语文化回应教学透视[J].教师教育学报,2015(1):78-84.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英语考试内容改革——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7(7):13-1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 积极引导素质教育,促进英语教学改革——2018年高考英语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8(7):13-16.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1970年提出的,它作为一项大脑辅助工具,将语言、文字和图像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记忆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这一思维工具的使用,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是《新课程标准》下对传统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革新,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从而做到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又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关键
摘 要: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中小学编程教育的研究正在蓬勃开展,编程教育已经晋升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新宠。目前,我国的编程教育以企业研发课程资源、短期体验方式居多,编程教育与学科的融合较少,因此本文提出将“编程猫”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少儿图形化编程软件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探讨两者融合的模式及策略,以期给广大一线教育者更多的启发。  关键词:编程猫;编程教育;小学数学课堂;策略  编程猫是一款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在听课的时候难以做到注意力集中,而此时就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特别是数学涉及较多的运算,学生受到年龄局限,无法准确掌握技巧,极易形成不良的听课习惯。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培养学生提前准备的听课习惯,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听课习惯,培养学生勤做笔记的听课习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注意力集中的听课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听课习惯;小学数学  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急需创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而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主题,研究了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就
【摘要】着眼于当下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情况,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全面普及和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深入发展,小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成长进度和可持续发展性已然成为了小学教育中各项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作为积累小学生基本文学常识、提高小学生审美鉴别能力、夯实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创造能力的重点基础性课程,其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所涵盖的随文小练笔的新
【摘要】“意趣STEAM”课程,隶属于特级教师戈向红的“意趣英语课程体系”。2015年,她为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录制名师课程《小学绘本英语阅读教学解码》,标志着其绘本教学课程的完整建构。她倡导“意义先行,理趣并驱”的理念,一节课要有意义的建构,就离不开思维的碰撞;趣味的生成则更与“主题语境”唇齿相依。戈向红的“意趣课堂”让学生们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在感知体验“美”中学习理解,在观察、分析“思”中应
【摘要】家庭早期阅读可以培养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开展早期阅读,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也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  【关键词】早期阅读;家庭环境;策略  一、引言  目前,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主要在于幼儿园的集中教学活动,侧重于早期阅读教学的研究,较忽视早期阅读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结合。脱离“生活”的阅读使幼儿难以理解文学
【摘要】接受美学的主要理念有:其一是“读者中心”。即读者和作品同样重要。因为读者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积极、主动地对作品进行着审美再创造。也就是说,是读者赋予了作品更深刻更广远的意义;其二是“期待的视野”。接受主体即读者在阅读作品前已有自己期待视野,包括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等。而通过阅读作品,读者会形成更高层次的审美视野。当读者的审美期待与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相
【摘要】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补充,它是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时代发展脚步,教育教学得到空前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随之改善和提高。但不难发现,在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习题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摘要】平衡车最早起源于德国,之后迅速风靡欧洲,近些年也在国内慢慢流行起来。平衡车作为新颖有趣且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都有积极的影响的运动形式,深受广大幼儿的喜欢。具体来说,平衡车游戏可以提高幼儿腿部力量、核心力量、平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心肺功能等。对幼儿心理方面也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等。在平衡车游戏的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平衡车对幼儿身心都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