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反问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有疑而问,还是无疑而问,问句分为疑问句和反问句。如果疑问词是疑问焦点,答问时就疑问焦点回答,则是疑问句;如形式上有疑问词,但实际上并未负载疑问信息,只是一种否定方式,它施行否定的结果使问句的意义与句面表达的意义相反,则为反问句。疑问句和反问句在形式上有时难以区分。因此疑问词作为疑问焦点,是否负载疑问信息对于区分疑问句和反问句十分关键。
  根据疑问焦点是否负载疑问信息这一标准,笔者考察了《庄子·内篇》中的大量疑问句后得出:疑问句共有183句,其中反问句有84句,占疑问句总量的46%。由此可见,大量地使用反问语气是《庄子·内篇》疑问句的主要特色,尤其在《齐物论》一文中。无论是在寓言人物之间的对话还是作者汪洋恣肆的议论中,庄子总是在不停地发问,问完了之后却往往并不给出个是非彼此的答案,所以如何理解这些带有反问语气的发问,是我们能否体会庄子以“言”立“意”的一把钥匙。
  反问句是疑问句中一类较特殊的问句。吕叔湘(1942)认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①刘月华等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指出:“反问句是表示强调的一种方式。……反问句的作用是对于一个明显的道理或事实用反问的语气来加以肯定或否定以达到加强语势的目的。”②但是近年来已有人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反问句进行了研究,如常玉钟认为反问句有深层的隐含意义,③郭继懋利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预设的角度分析了使用反问句的语义和语用条件,提示了反问句的字面意义和隐涵意义之间的关系。④
  先秦古汉语语料《庄子》中的反问句,是否具备郭文中提到的那三个条件呢?本文将借此考察一下庄子是如何使用这一句式的,以及这一句式在文中所产生的效果。
  郭文指出使用反问句的语义语用条件是⑤:
  条件1:发生了一个行为X,而且有人认为X对,说话人——专指说反问句的人——认为X不对。
  条件2:存在一个预设(presupposition)——Y,即说话人说话时认为明显为真的一个命题;由于是明显为真的,所以他设想听话人也认为是真。
  条件3:说话人认为行为X与预设Y明显地——由于是明显地,所以他设想听话人肯定知道X与Y——具有如下逻辑关系:a.如果Y真,那么X不合乎情理,是错的。B.X只在Y的否定命题为真时才合乎情理,才对。a和b也具有预设的性质。并通过这三个条件得出“反问句是一种间接告诉别人他的行为不合情理的方式。”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庄子·内篇》中的反问句主要存在于两种语境之中:
  一种是庄子在议论或抒情时,总是在发问,问完了之后,既不借寓言中的人物回答,又往往不给出个是非彼此的肯定答案,体现了庄子一种不遣是非的言说方式,尤其是在《齐物论》的全文里,各种形式的反问句重复、回环地使用,例如:
  (1)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2)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齐物论》)
  (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另一种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有的人物会用反问语气委婉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本文的分析角度是语义和语用,所以针对的语料主要是人物之间的对话。本文认为《庄子》对话中所使用到的反问句,与我们一般人际交往中使用的反问句有些不同,能否体会庄子的言意观和他的言说方式,对我们是否理解《庄子》的反问句更为关键。我们以寓言“尧让位于许由”中的对话为例: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名乎?……”(《逍遥游》)
  “吾将为名乎?”是一句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吕叔湘先生认为反问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在“尧让天下于许由”的寓言中,其表达的否定语意是“我不是为了获取名声”。前文中尧有意让贤,请许由治天下,许由却无心登位。因为许由认为,尧的天下一切太平,如果此时出来顶替尧的位置,只不过是为了追求功名而已,但是功名实在是不值得追求的。这里庄子借反问的语气以肯定表示了否定,并借许由之口,颇为幽默地点破了“名”的真相,说它是“实”的影子。既然“名”不过是附属的、派生的东西,那么这种“名”还有什么实在价值呢?许由接着指出:鹪鹩筑巢,只不过占据一根树枝,茂密树林里的绿叶浓荫它根本无法尽数享用;偃鼠喝水,装满肚子而已,它享有的只不过是滔滔大河中的一丁点儿。最后说:“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再按郭文中的方法看看这一问句所表达的意义。
  条件1:行为X——治天下(尧希望许由治天下,说话人许由认为“为名(治天下)”不对)
  条件2:预设Y——名者,实之宾也。(说话人许由认为治天下是“为名”(真命题),并且他设想尧也是这样认为的。)
  条件3a:如果“名者,实之宾也”是对的,那么尧让位于许由并让他治天下就是不对的。
  条件3b:只有许由认为“名者,非宾也”时,“治天下”才是对的。
  由条件1和条件3b,说话人可推断出“名者,非宾也”并追问“吾将为名也?”从而形成反问句。由于有条件2和条件3a,这个问句表示字面意义“我不是为了名”和隐涵意义“治天下是不对的”。
  对这一反问句意义的理解,从句法结构和语义、语用方面都得出了一致的意义,即“吾不为名也(我不是为了名)”;同时,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分析又为我们提供了许由的深层语意:治天下是无用的,不对的。反问语气在这里成为许由间接地告诉尧治天下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方式。
  止庵曾说:“对许由来说,社会的一切价值都不成其为价值,因为他有一个自己的价值体系。‘尧让天下于许由’是在承认‘天下’有价值的前提下的举动;所说的‘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请致天下’也是在同一价值体系(含对‘治’的肯定)里将许由与自己作比较”。⑥看来,这两人的话语前提不同,即价值体系不同,所以在一问一答时会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导致许由含蓄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寓言”即寄寓之言,其表现形式是“藉外论之”,借助外人来论说自己要阐述的道理。这里庄子借许由之口,为了表明与尧对待“治天下”的态度的迥然不同,以肯定的是非问表达了他的否定含义;又隐含地劝诫尧“治天下”的行为是不合理的。这一点以反问句的语义语用已得以证明。那么庄子要“寄寓”什么呢?仅仅是说“治天下”不合理吗?
  《庄子》中“寓言十九”,那么寓言“许由不受尧之让”与其后的寓言“肩吾问于连叔”及“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是何关系?许由不受尧之让,“予无所用天下为”;后文中尧见姑射之山上神人后,便“窅然丧其天下焉”,可见尧与许由是同一层次上的价值取向不同,姑射之山上神人与尧则是在完全不同的层面。“神人”是得“道”的,“道”是对物的层面的超越。“所以可以把许由看作是向着道的层面超越的一个起点。”⑦通过这一强烈的对比,可见庄子最终要寄寓的还是“道”。对庄子而言,“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总之,“道不可名”,所以他通过“寓言套寓言,逶迤流变,不但不试图给出一个清晰的确定语境,反而通过具体语境的排列、重合、迭加,造成数不清的矛盾性和歧义性,使整个语境虚化”⑧。寓言中的反问隐含许由对尧的深层用意,但是许由的话语对庄子来说却是一个寄寓的形式,所以仅仅依靠句法结构和语义语用来理解《庄子》中反问句所表达的深意是不够的,因为庄子为我们设置了“寓言”这样的一种言说方式。
  同时他的寓言不是对象性的语言,因为它不具体专谈某个对象,更不是在这个对象上寄寓某种深旨,也就无所谓“同异是非”的言说,而是一种超是非,进入整体境界展示意向性的言说,从而追求“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大宗师》)的境界。但是,语言一旦没有所说对象,就只能成为语言的“虚无”而毫无意义。庄子的解决方式就是虚构假借语言对象,这就是所谓的“籍外论之”。假借寓言和神话,揭示言说的悖论。《秋水》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集释·秋水》)。这不仅是得意忘言,而且是连“意”也忘掉,才能体会到言说的意向性,即“道”,这才是庄子“寓言”的深切指归。
  笔者认为这种不置可否、不遣是非的言说方式就是反问句的集中体现。庄子这样言说是要暗示读者,书中所讲的“道”是不能够直接言说的,所以对《庄子·内篇》“三言”中的问句和问答句不能以普通日常交际中的场合对待,庄书中所要说的显然不能按字面意义去理解,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杜撰的。寓言、重言和卮言的非字面真实,又使它们具有内在意蕴的真实。庄子屡见不鲜的相对比的表达策略,目的不是为了宣传什么相对主义的真理,而在于打破认识方式的成见,为精神超越扫除语言障碍。简言之,我们可以认为庄子试图迫使读者脱离自己头脑中概念的或分析的力量,同时沉浸到直觉的或审美的方式中去。
  
  注释:
  ①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82:290.
  ②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503.
  ③常玉钟.试析反问句的语用含义[A].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C],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204.
  ④郭继懋.反问句的语义语用特点[J].中国语文,1997,(2):119.
  ⑤郭继懋.反问句的语义语用特点[J].中国语文,1997,(2):111.
  ⑥止庵.樗下读庄[M],东方出版社,1999: 8.
  ⑦止庵.樗下读庄[M],东方出版社,1999: 8.
  ⑧崔宜明.论庄子的言说方式—重释“卮言、寓言、重言”[J].江苏社会科学,1994,(3):68.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姚汉荣 孙小力 林建福.庄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4]陈宁宁 杨宏声等.庄子十日谈[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5]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6]于根元.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J].中国语文,1984,(6):419-425.
  (张 黎,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疗效。方法采用3D-CRT治疗食管癌48例,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量60-70Gy/6-7周。结果1、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6%和46.1%,1、3年
作为2005年中国慈善富豪榜的上榜人物,周星增在浙商中很有特色。这位现年44岁的温州富豪,坐镇上海南汇,办大学、搞地产、投资能源、建养老院,主业红红火火的同时,还捐建了14
20 0 2年 3月 1 1日 ,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联合在北京中彩大厦召开了 2 0 0 2年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会商会。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农业部
握握手,在告别的时候。此后,他一路走去,没有回头。她转身看看,看一段消逝在春天的爱情,看他经历一段纯真付出后成熟的背影。 Shake hands and say goodbye. Since then, he
联想电脑公司的电子商务系统于6月25日正式开通,它标志着联想的 Internet 战略已开始进人实施阶段. 自6月25日后.联想电脑公司的代理伙伴们将通过访问该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
甘肃永登县是兰州市的重工业和原材料基地,素有“建材大县”之称。多年来,永登县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不仅减轻了环境、资源、生态压力,而且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地处
近几年,GPS导航器引起了国内消费者的极大兴趣,特别是新科GPS附带CMMB数字电视功能的GT-4322和M-201。因为拥有强大的导航和随时随地看电视的功能,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市场
农村税费减免后,乡镇干部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但县乡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又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从2003年起,浙江苍南县开始探索构建“3+3+3+1”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即:“1”是
A new way to prepare PMMA contain lead salt was presented.This work firstly prepares the material by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The ability of anti-radiation,
到2000年,我国计算机产品的市场容量将突破2000亿元,处于这个市场中的 IT 经销商,无疑是幸运的。但记者也听到很多的经销商抱怨:“1998是我们最辛苦的一年”、“现在机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