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杰出的社会科学家?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年终,一份由某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制和发布的《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得以传播并引起不少议论。该报告罗列了505名入选2007(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的学者。除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外,该报告还列出了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所属单位分布、所属学科领域分布以及毕业院校等。笔者认为,这一份榜单疏漏太多,它折射了当下中国排行榜的粗糙和泛滥。
  且不说这份榜单缺失了在高等教育学领域有泰斗之称的潘懋元教授、在经济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吴敬琏研究员、在法学界享有盛誉的江平教授、邓正来教授、刘小枫教授等等,在笔者看来,这份名为“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的榜单,对什么是杰出的社会学家的基本概念都不甚清楚,它所依据的一些指标,也太肤浅了——虽然在中国学界,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由此导致对社会科学家的评价缺乏公认的权威的标准,但,评价谁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仍旧有迹可循。通常说来,有这么几个路径:一是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即应该把评价权交给社会科学研究者,这反映整个学术圈相同领域学者对其学术水平的认可度,以及其具有的学术影响力;二是突出学术成就学术质量原则,即评价社会科学家所做学术的水平,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这要求从学术角度评价一个学者的水平,而不是从政治(官位)、经济(收入)等其他角度评价一个学者的水平。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国内重理轻文,社会科学评价缺少公认的标准,客观评价谁是杰出的社会科学家,并由此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标准,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不妨看看眼前这份报告遴选“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的6个方面的指标:一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要求必须是二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二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要求是一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三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委员;四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五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包括委员和荣誉委员;六是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人文社科领域的特聘教授。
  依据上述6项指标,凸显出两大弊端:一是将官方奖励因素放大了;二是将学术头衔的分量估多了。官方奖励能不能代表学术贡献?近年来,各种跑奖要奖的现象此起彼伏,“故事”生动曲折,单就人文社会学科而言,获得官方奖励的并非意味着最高的学术成就,不少学者甚至从来不去申报什么官方奖励,这些情况,略知当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研究者不会不知道吧?再说头衔那玩意儿,被异化成那个现状,还能代表学术水平?谁不知,在行政主导各类资源配置的教育界、学术圈,官大学问就大,林林总总学术头衔的背后有多少权力、利益等影子?况且,一直以来,学界有识之士就反对把学术头衔与学术水平紧密联系,而呼吁应关注每个学者的真正学术成果。更令人可笑的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本是通过对部分青年学者提供资助,使他们能安心做学问,从而为学术发展作出贡献,为此,奖励计划执行部门还对他们进行考核,但眼下“长江学者”的头衔在现实中早就异化成某种“荣誉”,同样的,还有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种基金、研究项目,获得基金者、课题者,往往还没有做出成果,就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学术荣誉”。对此,有句议论不胫而走:现在比的是谁施肥多,哪在乎谁质量高谁产量高。难怪:施肥多没产量的,多受表彰;没施肥少施肥靠精耕细作获得高产的,常常面临生存之危(因为他们的课题数、经费数通不过考核)。
  把官方奖励、学术头衔作为打榜的主要指标,其实迎合了当前学术圈看重奖励、看重头衔的“时髦风尚”——多少“学者”,不就在努力奋斗,去争取奖励、争取项目、争取头衔,并以奖励、项目、头衔去获得新的奖励、项目、头衔吗?进入此榜的诸多杰出社会科学家,说不定会在自己申请下一次奖励、下一次课题、下一个头衔时,将进入此榜的“荣誉”也列进去,而此榜在下一年度发布时,也会以获得“杰出社会科学家”的肯定,作为新一场角逐的筹码?
  此研究报告本身的出笼并被一些媒体传播,也进一步反映社会与学界的浮躁。编制榜单是多么严肃多么吃力的事情,可惜有的研究者由衷地认为它是多么简易多么有趣:哪有必要费钱费力去组织大规模的同行评价,去关注众多学者真正的学术水平,把相关奖项列出来、相关头衔找出来,一份冠之以“中国”的榜单不就炮制出笼了?呜呼,别遗憾哪个真正有价值的学术、值得尊敬的学者被冷遇、被旁落了,如此榜单卡拉就OK,不过是饭余谈资罢了。
  我想,真正的学者,是不会在乎这种排行的,而真正杰出的学者,也绝不是靠排行榜“捧”出来的。(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一个人的记忆或许就是一代人的记忆,一堆记忆的碎片就可以串起整个民族的历史。当我们回望改革开放30年来留下的脚印,发现最能触痛我们心灵柔软部分的,居然是他者的记忆。    城墙——不灭的童年印象    挥之不去的雾霾将城市紧紧包裹,反常的温热之后气温骤降。上个星期天,气象预报中的雪片并没有如鹅毛般地飞来。方少华的个人画展《为伊甸园寻找无公害的苹果》如期开幕,被天气折腾得相当不爽的观众在暖气充足的上海
历数20年来国内电影界的自救行为,2007年中国电影创纪录的33亿票房,以及多部国产电影获得的口碑,是不是意味着这一次的时机已经成熟?  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年轻人来说,拥有一张“过路片”的内部电影票是值得炫耀的,去“胜利影院”看一场艺术电影也是时髦的体现。在如今熙熙攘攘的海宁路乍浦路口,曾经上海唯一的艺术影院早已消失在街头,而一部艺术电影能够满座连放3个月的盛况也早被淡忘。普罗大众的快餐文化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的精粹是“让”一字。  邓公高瞻远瞩,向来言辞简赅而意味深邃。他开创中国新格局的语录中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尤其令人琢磨。  “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贫”除了与“富”相对称,则有其绝对的含义。一个行将溺水的人会感到氧气的绝对“贫乏”,一个濒临冻馁的人会体验衣食的绝对“贫乏”,然而整个社会的居民却不可能产生同样“富”的感觉,即使从生存需求的角度他们已是“足”的。人们所
我们其实不妨借机做点反省,在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据说城市中产阶层逐渐成形的情况下,关于个人卫生的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又如何呢?  入冬时分,需乘飞机出差,一进机场候机楼的大门,几乎被迎面而来的一股怪气味呛倒。那气味,让人以为一下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火车站候车厅。定睛一看,发现自己是进到了“国内到达”大厅,厅里挤满了接机的人群。  怪气味实在太强烈了,让我不得不转身出门,尽量在露天走了一程,才重新
当法国总统萨科奇去年圣诞节到埃及卢克索度假时,他打电话给一个朋友问:“拍得怎么样?”他指的是自己和女友布吕尼手拉手的照片,萨科奇似乎很享受被狗仔队跟拍,他感到自己更多是一个明星而不是一位政客。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曾经当着萨科奇的面称赞他那时的妻子塞西莉亚,这让萨科奇得意了很久。法国媒体把这位共和国总统比作“水仙”,萨科奇的确自恋。离婚后,他就和不同的美女出双入对,大多都是明星。萨科奇小时候房间的墙上挂
诗人说:青锋一闪而过,将我剖成两段呼痛的断藕——    一段,叫从此    一段,叫从前    所谓历史节点,每每与大痛苦相关:或是遭逢痛苦,或是挣脱痛苦,更多时候,则是兼而有之。  1978,中国重新出发。如果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为一天,30年只不过相当于8分钟。真是弹指一挥间,中国开始挣脱苦痛,再一次让世人刮目相看。我们当然要为1978这个历史节点而庆幸,要为改革开放30年而骄傲。 
“做一个媒体人,自己没有思想,你就很难去理解、捕捉、传递事情的真相。”    “1000,就1000!”    1月5日,约好在“万圣书园”谈谈“改革开放30年”,贺延光忙里偷闲和家政服务公司的保姆在电话里谈工资。  这位《中国青年报》高级记者、图片总监,正为5岁的小儿子找新保姆,对方开出1800元的月薪,超出了他的接受范围。  改革开放30年给贺延光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肯定比过去上了好几个
从《基度山伯爵》到《政治经济学》,30年里,有这样两部似乎趣味迥异的大书在中国热销,蒋学模的人生可谓丰富而精彩。  1978年,蒋学模已经结束了在复旦校园里扫马路的“日课”,接受夏征农之邀,开始着手恢复复旦学报。在那些荒诞的日子里,他牢记着大仲马《基度山伯爵》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蒋学模对基度山伯爵这个虚构人物可谓太熟悉了。1936年,他
摸着石头过河,那是因为没有任何先验的蓝本可供临摹。是那一盏豆大的烛光,摇摇晃晃的决绝,照亮了我后面30年生涯的第一步。  两毛钱买一包蜡烛,一包蜡烛十根。糊涂的是这个价格,依稀记得是如此,毕竟30年过去,我记不得确切的物价数字了。而清晰的是当年蜡烛的包装,粗糙的马粪纸裹着,呈一个规则的六角形圆柱体。一个晚上用两根,五天买一回,一个月的蜡烛开销是6包,合计1元2角。这份支出,占到我这个国家一级农工一
要解谜,固然要从中国的现实去寻求,也要从世界的历史去寻求。  1991年冬天,安徽西北部,大别山余脉一个屋舍简陋的乡村中学里,每天早上6点半,有线广播的大喇叭里会准时传出歌声:    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  您的光辉思想  永远照我心  ……  歌声悠扬而千回百转,仿佛歌唱者的心中怀着一种恋恋不舍的情绪。这首曾经广为流传的政治颂歌,给人明亮、悠扬而单纯的感觉。1991年距离这首歌的诞生,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