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复调音乐是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法和思维方式之一,巴洛克时期又将复调音乐的创作推到了顶峰,然而作曲家又创作了不同风格的复调音乐,斯卡拉蒂则是一个不同创作风格的典范。
關键词:复调音乐 巴洛克 二部曲式 模进 模仿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8-0032-02
复调音乐是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法和思维方式之一,一方面它常与主调音乐织体相互渗透,呈现出灵活、多样的形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用多声部音乐形式和各种表现手法谱成独立的音乐作品。巴洛克时期(1600-1750)的音乐已逐步从中世纪的教会调式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大小调的体系。多声部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功能和声的理论和实践,旋律连绵不断,具有展开的性质,节奏律动频繁,富于流动性,在乐曲大段落间有鲜明的力度对比。在音乐结构上,器乐曲中音乐主题的陈述和引申渐渐形成不间断发展的二部曲式、两部分的音乐材料相似,织体浑然一体,情感色彩单一。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意大利作曲家、羽管键琴演奏家及教育家。他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corg Fricdrich Handel,1685-1759)并称为“巴洛克晚期三杰”。
斯卡拉蒂出生于巴洛克时期,他的创作必定受到了巴洛克传统风格的影响,在创作中仍然显现出巴洛克时期细腻、繁琐、典雅的风格特征。斯卡拉蒂的创作具有独特的个性,在其作品中既有巴洛克风格的复调手法又能感受到节奏强烈、充满活力等情感表现。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创作理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基本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艺复习时期美学的进一步延伸。
这首《E大调奏鸣曲》是斯卡拉蒂众多奏鸣曲中唯一一首西班牙田园曲体材创作的作品,欧洲器乐曲大都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舞曲、宗教性的牧歌,但西班牙田园曲却起源于民间舞蹈,是当地民俗生活的反应,所以乐曲开始就有欢乐悠扬的气质,带有抒情的歌唱性。此曲是一首典型的单乐章二部曲式作品,这也是斯卡拉蒂奏鸣曲的普遍特征之一。这首作品采用大量的装饰音,快速跑动的双音间插、音区跨越贯穿始终,并使用了在辅助音和它的解决音同时演奏的创作手法,形成短时间的不协和音的碰撞,甚至形成音响十分尖锐的音响效果。
呈示部第一部分,作品以两句对话式的模式开始,形成八度正格模仿,这里明显的显示出多声部音乐织体中模仿的特征,形成两个声部的一问一答。低音声部随后也以断音奏法的形式进行着,生动明快,清晰有趣,并伴以短时间的巴洛克式固定低音。乐曲开始在E大调上,主部主题可以分为两个动机:第一个动机是从开篇主音到属音的五度跳进音程上行之后开始级进下行,并结束在属音上,而低音声部则以模仿的形式在低八度推迟了一小节进入;第二个动机则是运用了第二小节的节奏型,从第四小节级进下行开始作变格模仿。从开始的属和弦到主和弦再到属和弦,主要在这两个和弦之间进行。低音声部则是以和弦中的音程或者是旋律音程,以每一拍为单位,作节奏型的进行,最后结束在属和弦上。装饰音则在这一部分起到了欢快明亮的衬托作用,见谱例1。
经过一个小节休止,连接部开始,仍然以主题中的第二个动机继续发展,高声部作先正格再变格的模仿,而低声部则是单一节奏的低音衬托,夹杂着片段式的固定低音,见谱例 2。
第二部分往往是第一部分的素材在近关系调上的模仿、发展。第一部分是从主调走向属调,而第二部分则是从属调回归到主调。在第二部分一开始作品就在第一部分的音乐素材上进行摸进,也是穿插着大量的变化音和短倚音的装饰音。从E大调的属和弦开始,经过b和声小调,E大调,b 和声小调,最终以b和声小调的属和弦结束连接部。
副部主题则从B大调开始,由主部主题发展而来的,开头是一个主音八度大跳,之后下跳到属音再级进下行,低音声部则以分解和弦形式上下进行。动机表述完毕后开始了连接段的#F大调,之后又回到入B大调,复杂的装饰音也正突出了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特征,即有华丽的装饰又有一定的即兴演奏效果,这也为此曲的田园风格增加了色彩,见谱例3。
结束部以十六分音符的连续进行为主,每组十六分音符的音头为旋律音,在主音和导音之间循环进行,经过一个分解琶音的下行,在主音上结束。
展开部是以十六分音符的上下起伏在B大调上进行环绕,低音声部则与副部主题音型相似,主音到主音跳进之后,级进下行再到主音,之后又以带有“通奏低音”的音程进行,音响效果趋于主调音乐,增强了旋律性。调性随之不停游离(B大调,#c和声小调,b小调, B大调,C大调,最后又到了B大调),此段中节奏欢快、清晰,与前一段形风格相似突出了强烈的西班牙田园风格,见谱例4。
再现部的主部主题出现在e和声小调上。呈示部中主部和连接部结合在一起,做了调性上的改变,形成丰富的音响效果。复杂的短倚音继续推动着旋律的发展,逐步进入副部主题。副部主题的再现呈现在E大调上,调性回归。沿着一条主线以更多的十六分音符迂回向前,音程跨度缩小,加强紧张度,将乐曲推向最高潮,节奏型始终保持,最终在E大调上结束。
斯卡拉蒂这首《E大调奏鸣曲》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音乐豪爽率直,以“描绘性”为主,具有鲜明的色彩性,虽然他没有巴赫那样深刻的宗教哲理性,但那些异国风情、伊利比亚的新歌曲、新见解、新的习俗使他兴奋,使他的创作独具一格。
当今音乐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多种音乐形式并存,相互影响、相互衬托、相互发展,形成现代派音乐与传统音乐共存、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融合,传统与现代作曲技法相延展等新的音乐境况。在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复调音乐多层次、多线条以及多重性的深邃表现是主调音乐所无法比拟的。而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又在近一个半世纪的演变之后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更是这一时代音乐作品的代表,并影响着后代作曲家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苏]斯克列勃科夫.复调音乐[M].吴佩华,丰陈宝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2]邵悦冰.斯卡拉蒂奏鸣曲在键盘手风琴演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2.
關键词:复调音乐 巴洛克 二部曲式 模进 模仿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8-0032-02
复调音乐是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法和思维方式之一,一方面它常与主调音乐织体相互渗透,呈现出灵活、多样的形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用多声部音乐形式和各种表现手法谱成独立的音乐作品。巴洛克时期(1600-1750)的音乐已逐步从中世纪的教会调式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大小调的体系。多声部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功能和声的理论和实践,旋律连绵不断,具有展开的性质,节奏律动频繁,富于流动性,在乐曲大段落间有鲜明的力度对比。在音乐结构上,器乐曲中音乐主题的陈述和引申渐渐形成不间断发展的二部曲式、两部分的音乐材料相似,织体浑然一体,情感色彩单一。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意大利作曲家、羽管键琴演奏家及教育家。他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corg Fricdrich Handel,1685-1759)并称为“巴洛克晚期三杰”。
斯卡拉蒂出生于巴洛克时期,他的创作必定受到了巴洛克传统风格的影响,在创作中仍然显现出巴洛克时期细腻、繁琐、典雅的风格特征。斯卡拉蒂的创作具有独特的个性,在其作品中既有巴洛克风格的复调手法又能感受到节奏强烈、充满活力等情感表现。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创作理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基本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艺复习时期美学的进一步延伸。
这首《E大调奏鸣曲》是斯卡拉蒂众多奏鸣曲中唯一一首西班牙田园曲体材创作的作品,欧洲器乐曲大都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舞曲、宗教性的牧歌,但西班牙田园曲却起源于民间舞蹈,是当地民俗生活的反应,所以乐曲开始就有欢乐悠扬的气质,带有抒情的歌唱性。此曲是一首典型的单乐章二部曲式作品,这也是斯卡拉蒂奏鸣曲的普遍特征之一。这首作品采用大量的装饰音,快速跑动的双音间插、音区跨越贯穿始终,并使用了在辅助音和它的解决音同时演奏的创作手法,形成短时间的不协和音的碰撞,甚至形成音响十分尖锐的音响效果。
呈示部第一部分,作品以两句对话式的模式开始,形成八度正格模仿,这里明显的显示出多声部音乐织体中模仿的特征,形成两个声部的一问一答。低音声部随后也以断音奏法的形式进行着,生动明快,清晰有趣,并伴以短时间的巴洛克式固定低音。乐曲开始在E大调上,主部主题可以分为两个动机:第一个动机是从开篇主音到属音的五度跳进音程上行之后开始级进下行,并结束在属音上,而低音声部则以模仿的形式在低八度推迟了一小节进入;第二个动机则是运用了第二小节的节奏型,从第四小节级进下行开始作变格模仿。从开始的属和弦到主和弦再到属和弦,主要在这两个和弦之间进行。低音声部则是以和弦中的音程或者是旋律音程,以每一拍为单位,作节奏型的进行,最后结束在属和弦上。装饰音则在这一部分起到了欢快明亮的衬托作用,见谱例1。
经过一个小节休止,连接部开始,仍然以主题中的第二个动机继续发展,高声部作先正格再变格的模仿,而低声部则是单一节奏的低音衬托,夹杂着片段式的固定低音,见谱例 2。
第二部分往往是第一部分的素材在近关系调上的模仿、发展。第一部分是从主调走向属调,而第二部分则是从属调回归到主调。在第二部分一开始作品就在第一部分的音乐素材上进行摸进,也是穿插着大量的变化音和短倚音的装饰音。从E大调的属和弦开始,经过b和声小调,E大调,b 和声小调,最终以b和声小调的属和弦结束连接部。
副部主题则从B大调开始,由主部主题发展而来的,开头是一个主音八度大跳,之后下跳到属音再级进下行,低音声部则以分解和弦形式上下进行。动机表述完毕后开始了连接段的#F大调,之后又回到入B大调,复杂的装饰音也正突出了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特征,即有华丽的装饰又有一定的即兴演奏效果,这也为此曲的田园风格增加了色彩,见谱例3。
结束部以十六分音符的连续进行为主,每组十六分音符的音头为旋律音,在主音和导音之间循环进行,经过一个分解琶音的下行,在主音上结束。
展开部是以十六分音符的上下起伏在B大调上进行环绕,低音声部则与副部主题音型相似,主音到主音跳进之后,级进下行再到主音,之后又以带有“通奏低音”的音程进行,音响效果趋于主调音乐,增强了旋律性。调性随之不停游离(B大调,#c和声小调,b小调, B大调,C大调,最后又到了B大调),此段中节奏欢快、清晰,与前一段形风格相似突出了强烈的西班牙田园风格,见谱例4。
再现部的主部主题出现在e和声小调上。呈示部中主部和连接部结合在一起,做了调性上的改变,形成丰富的音响效果。复杂的短倚音继续推动着旋律的发展,逐步进入副部主题。副部主题的再现呈现在E大调上,调性回归。沿着一条主线以更多的十六分音符迂回向前,音程跨度缩小,加强紧张度,将乐曲推向最高潮,节奏型始终保持,最终在E大调上结束。
斯卡拉蒂这首《E大调奏鸣曲》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音乐豪爽率直,以“描绘性”为主,具有鲜明的色彩性,虽然他没有巴赫那样深刻的宗教哲理性,但那些异国风情、伊利比亚的新歌曲、新见解、新的习俗使他兴奋,使他的创作独具一格。
当今音乐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多种音乐形式并存,相互影响、相互衬托、相互发展,形成现代派音乐与传统音乐共存、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融合,传统与现代作曲技法相延展等新的音乐境况。在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复调音乐多层次、多线条以及多重性的深邃表现是主调音乐所无法比拟的。而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又在近一个半世纪的演变之后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更是这一时代音乐作品的代表,并影响着后代作曲家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苏]斯克列勃科夫.复调音乐[M].吴佩华,丰陈宝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2]邵悦冰.斯卡拉蒂奏鸣曲在键盘手风琴演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