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加强素质教育,为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实践,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创新性教学,要一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本着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理念为立足点,进行授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问题 解决方法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22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一般来说,高中数学具有能动性、实践性、发散性的原则。高中教师创新性教学主要意义在于克服平常定式固化思维的局限性,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创新意识。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存在很大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性,高中数学一直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机械地传授数学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教育的真正意义。由于只为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互动,有一部分老师虽然会在讲完后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地方,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也只是形式主义。因为在讲完之后,学生也不愿再去追问,有的学生甚至是不敢去发表疑问,这种只讲而缺乏互动的课堂使一部分学生惧怕数学课。其次,教师的信任是一重要问题,有些教师不信任学生,不理解学生,高中生处于个性张扬的时期,或多或少都有些青春期的叛逆。如果教师不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一部分同学很容易与教师产生矛盾,从而将对老师的不满转到教师所教学科上,从此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种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很常见,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而教师的好坏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不重视兴趣的激发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除了主要的教师教学问题,学生在学习方面也存在问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要求自主学习、全面发展,但由于成绩仍然是考核的标准,并且成绩给学生分了层次,所以,学生就采取题海战术,在没有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时,一味顺从老师安排,不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讨问题,挖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高中数学在新课程改革后仍然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数学教育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针对教学问题,教师和学生都需改进。
第一方面,对于教师不重视兴趣激发这一点,教师应从课堂和教师自身入手,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有效的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指数函数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因为函数是高中数学最为重要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可以把函数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尤其是在指数函数图像特别复杂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只在黑板上画,容易混淆,更不容易接受,所以,经常性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方面,教师应注意与学生互动,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能放下架子,以朋友关系与同学相处,可以借助这种关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尊重,不仅缓和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试想在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学生会不乐意去学吗?我经常去听公开课,也学到了很多经验,通过对比自己班学生和其他班学生,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班级里边只有几个同学在数学课堂上是积极活跃的,勇于提出疑问、发表意见,甚至能够指出老师的错误,但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如同机器人一样,教师在讲台上发指令,他们跟着做。我时常观察一些同学,猜测他们的心理,平时上课沉默寡言的学生数学成绩不算太理想,他们上课时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但并不利于他们轻松接收新知识。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放下架子,日常多与同学交流促进理解,课堂上能让所有学生都有勇气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所有看法,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不能讽刺学生,避免给学生自尊造成伤害。
第三方面,教师教学过程要注意新旧知识结合,经常性的巩固旧知识。高中数学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每一册书都分为好几个模块,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是逐块教授,但每个模块都是层层递进,彼此关联的。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新旧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旧知识来逐步推理出新知识,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并且又能巩固旧知识。还是拿函数来举例,在学习对数函数之前,就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那教师在教授对数函数时,可以先复习一下指数函数的性质图像,通过对比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图像,对比记忆更容易掌握,而且还复习了指数函数。
第四方面,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新课改下,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勇于探索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方法。如,讲解一道题目时,不要急于把所有答案都公布,应该逐步引导学生,老师讲课的同时学生进行逐步的推理思考。如果一下子全讲出来,一部分学生可能反应不过来。所以,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习惯,这个过程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三、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模式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是必要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对于数学教学可谓是一场深刻性变革。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学习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更加具有逻辑性的数学思维,这是高中数学的真正意义所在,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研究中去。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理性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学习模式可使学生独立探索,感受探索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探索、主动创造的平台。
其次,数学与其他学科都密切相关。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思维能提高学生学习理化生的水平,深刻的学习数学能活跃人的大脑,使大脑变得睿智、反应快,这可以为学生学习理化生建立良好的基础。分析学生成绩单,会发现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生物成绩也很不错,这个问题曾引起我深思,至今未找到答案,但我想应该也与数学逻辑思维有关吧,因为对数学学习有一定能力的同学,他们善于动脑子,活用知识,将这一思维应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对其他科目学习有很大帮助。
高中数学的学习比的是耐性,研究性学习可以将实验活动运用到课堂,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可以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既动手也动脑,培养学习兴趣,也对生活中一些数学现象有了更好的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教师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使得学生也不断提高自己,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问题 解决方法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22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一般来说,高中数学具有能动性、实践性、发散性的原则。高中教师创新性教学主要意义在于克服平常定式固化思维的局限性,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创新意识。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存在很大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性,高中数学一直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机械地传授数学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教育的真正意义。由于只为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互动,有一部分老师虽然会在讲完后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地方,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也只是形式主义。因为在讲完之后,学生也不愿再去追问,有的学生甚至是不敢去发表疑问,这种只讲而缺乏互动的课堂使一部分学生惧怕数学课。其次,教师的信任是一重要问题,有些教师不信任学生,不理解学生,高中生处于个性张扬的时期,或多或少都有些青春期的叛逆。如果教师不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一部分同学很容易与教师产生矛盾,从而将对老师的不满转到教师所教学科上,从此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种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很常见,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而教师的好坏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不重视兴趣的激发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除了主要的教师教学问题,学生在学习方面也存在问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要求自主学习、全面发展,但由于成绩仍然是考核的标准,并且成绩给学生分了层次,所以,学生就采取题海战术,在没有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时,一味顺从老师安排,不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讨问题,挖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高中数学在新课程改革后仍然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数学教育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针对教学问题,教师和学生都需改进。
第一方面,对于教师不重视兴趣激发这一点,教师应从课堂和教师自身入手,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有效的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指数函数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因为函数是高中数学最为重要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可以把函数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尤其是在指数函数图像特别复杂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只在黑板上画,容易混淆,更不容易接受,所以,经常性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方面,教师应注意与学生互动,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能放下架子,以朋友关系与同学相处,可以借助这种关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尊重,不仅缓和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试想在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学生会不乐意去学吗?我经常去听公开课,也学到了很多经验,通过对比自己班学生和其他班学生,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班级里边只有几个同学在数学课堂上是积极活跃的,勇于提出疑问、发表意见,甚至能够指出老师的错误,但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如同机器人一样,教师在讲台上发指令,他们跟着做。我时常观察一些同学,猜测他们的心理,平时上课沉默寡言的学生数学成绩不算太理想,他们上课时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但并不利于他们轻松接收新知识。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放下架子,日常多与同学交流促进理解,课堂上能让所有学生都有勇气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所有看法,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不能讽刺学生,避免给学生自尊造成伤害。
第三方面,教师教学过程要注意新旧知识结合,经常性的巩固旧知识。高中数学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每一册书都分为好几个模块,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是逐块教授,但每个模块都是层层递进,彼此关联的。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新旧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旧知识来逐步推理出新知识,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并且又能巩固旧知识。还是拿函数来举例,在学习对数函数之前,就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那教师在教授对数函数时,可以先复习一下指数函数的性质图像,通过对比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图像,对比记忆更容易掌握,而且还复习了指数函数。
第四方面,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新课改下,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勇于探索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方法。如,讲解一道题目时,不要急于把所有答案都公布,应该逐步引导学生,老师讲课的同时学生进行逐步的推理思考。如果一下子全讲出来,一部分学生可能反应不过来。所以,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习惯,这个过程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三、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模式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是必要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对于数学教学可谓是一场深刻性变革。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学习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更加具有逻辑性的数学思维,这是高中数学的真正意义所在,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研究中去。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理性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学习模式可使学生独立探索,感受探索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探索、主动创造的平台。
其次,数学与其他学科都密切相关。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思维能提高学生学习理化生的水平,深刻的学习数学能活跃人的大脑,使大脑变得睿智、反应快,这可以为学生学习理化生建立良好的基础。分析学生成绩单,会发现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生物成绩也很不错,这个问题曾引起我深思,至今未找到答案,但我想应该也与数学逻辑思维有关吧,因为对数学学习有一定能力的同学,他们善于动脑子,活用知识,将这一思维应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对其他科目学习有很大帮助。
高中数学的学习比的是耐性,研究性学习可以将实验活动运用到课堂,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可以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既动手也动脑,培养学习兴趣,也对生活中一些数学现象有了更好的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教师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使得学生也不断提高自己,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