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署名”涉嫌学术不端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高校不得竞价抢挖人才”,侧面印证全国高校新一轮人才竞争正如火如荼展开。这份文件的全称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通知》的对象是“部属各高等学校”,不包括同样参与了“竞价抢挖人才”的地方院校。而据笔者从几所地方院校了解的情况看,有些所谓的“人才引进”实际上已经涉嫌“学术不端”,比如“买署名”。
  “买署名”在一些高校的文件中往往被称为“柔性引进”人才。所谓“柔性引进”,就是学校因为办学层次、地理位置、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无法直接引进高层次人才,于是采取变通的办法,只要“高层次人才”与学校签订协议,每年以学校为“作者单位”在某类刊物上发表约定数量的学术文章,就可以从学校拿到事先约定的报酬。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柔性引进”更多出现在地方院校和部分高职院校,“柔性引进”的报酬根据签约人才层次、发文刊物类别的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别,个别“求才心切”的学校甚至开出了每年超过20万元的报酬。
  虽然被美其名曰“柔性引进”,但这种“买署名”的方式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什么人才引进,而是涉嫌“学术不端”了。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中,发表学术文章应该属于“科学研究”。但像前述那种“柔性引进”,只是花大价钱买了个“作者单位”的署名,既没有真正引来人才而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又丝毫没有促进本校的人才培养。所以不管用了個多么具有魅惑力的名词,“买署名”都不能算作“人才引进”。教育部2016年6月出台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明确了7类可认定构成学术不端的行为,其中包括“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和“买卖论文”。上述所谓“柔性引进”,既属不当署名,又涉嫌“买卖论文”,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应该不算冤枉。
  也有高校相关人士在私下交流时叫苦说,现在学校要填很多评估和验收的“量化考核表”,每张“量化考核表”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都自带相应的分值和项目。有这样的人才,这几分就有;没这样的人才,就是空白。学校不惜重金“买署名”,说到底就是为了“量化考核表”上的“空白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说法初听似乎有理,细想又觉得不对:相关部门的“量化考核”不合理不科学,相关部门就应该及时修正才对;即使没有及时修正,也不应该成为变相违规操作的理由。
  经过较长时间的外延式增长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校提质保量、提档升级的动力和压力都越来越大。新一轮人才竞争,某种程度上正是高校更加重视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和表现。但是必须明确的是,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责,是承载国家民族希望和未来的“斯文之地”,即使在人才竞争中一时落后、在某些量化考核中面临压力,也不能因此就设想通过违规、造假“弯道超车”,应该坚持按《通知》中所期望的那样,“不求急功近利,不求轰动效应,不求表面之功,注重于打基础、利长远,把握好引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02月13日)
其他文献
当秋叶一点一点地褪下它浓郁的绿色.在秋风中披上一身的金黄,秋天便酝酿出一种明朗而又沉稳的诗意
以交通运输工程为背景,以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技术为主线,充分校企联盟背景下的校外硬件条件和工程人力资源,对课程的目的、内容、师资建设等多方面核心问题进行了建设探讨,培
读书之人,多珍惜自己的书籍,就像生命一样爱护。我也是读书、爱书之人,对自己的书籍极其爱惜,却为越来越多的书籍而烦躁、焦虑,有时候不得不忍痛割爱。我不是一个嫌弃书刊多
秋是一杯香茗rn爱情的滋味还在rn知了唱完匆匆的歌rn余下时间rn给你捧起手中那盏茶rn在这幸福季节rn做个快乐的主角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其重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具体表现在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思
为了这千年的相约rn最初的诺言在日月交替中陨落rn让拔节生长的言辞和诗句rn成为穿越水域的涛声
午后的时光rn是令人心旷神怡的rn时光在明亮的窗前rn我嗅到了阳光的味道rn碧绿碧绿的铁观音rn在杯子里慢慢游移翻开的心事
病久的世界rn乱帔风的山水rn案头的笔架涌起两座青峰rn峰谷间流出云云烟烟十八里rn云云烟烟走下一介白衣少年rn单袖劈展
我国的茶馆,历史源远流长,经千年的发展,茶馆早已摆脱了单一的饮茶解渴的功能,而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功能。茶馆,开始作为一种被赋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性
清末民初的书坛,自从经过邓石如、康有为等一批书家、学者、考据家的张扬,尊碑抑帖之风风靡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打破了二千多年间形成的文人士大夫一统天下的格局.再加上西风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