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强调说,诗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因此,古诗词阅读应该得到我们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从目前的许多课堂教学来看,古诗词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重视程度远不能与“诗的国度”之名相称;二是急功近利,只为应试不为素质,表现为重应试技巧的传授和题型训练的讲解,而轻文化底蕴的开掘和主体亲历的感悟,与“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味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要求,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那么,如何让古诗词阅读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真正的提高,不妨分几步进行。
一、营造氛围
古典诗歌是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所在,但因传之久远,难免让学生感到陌生和隔膜。要让古诗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老师要去引导、引领,并有意识地去营造阅读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古诗的美妙,让他们领略古诗的魅力,并最终让他们喜欢古诗。
(1)朗诵。诗歌是最适宜朗诵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谁来朗诵?自己能行当然好,如果勉强的话,不如借助现代媒体来朗诵。为了让学生一进入高中能意识到阅读古诗的意义,我们可以先花一点时间让学生来听古诗的朗诵。不过所选的古诗,读来一定要朗朗上口,意思又为学生所懂,如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等,如果能配音乐、配画面则更好。经这样一渲染,相信学生定会喜欢上古诗。
(2)唱歌。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涛声依旧》)等等。随着DV片的播放,随着学生的歌声,相信学生对古诗的喜欢又进了一层。
二、选定读本
引起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使之持续并真正喜欢上古诗,教师第二步要做的是提供一本最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古诗选本。
(1)课本。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新大纲首次以教学大纲的形式,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高中为50首。应该说相对于八九十年代的语文教材,现在古诗的入选量已经大幅增加,并且入选的篇目,大多是素有定评、千古流传的诗词名篇;选择的范围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近代的龚自珍的作品。可以说,都是中国诗歌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
(2)古本。这里所说的古本,是指古代人选定的诗歌读本,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这些选本历来评价很高,认为是同类选本中选得最成功的。这评价没有过头,如果我们把读者范围圈定在高中生,不为过分。
(3)备课本。老师要求学生诵读的诗歌写在备课本上,基本上是随进度而向学生推荐的,或同诗人的其他诗歌,或同题材的其他诗歌,或相关诗人的相关诗歌,等等。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个“愁”字了得,可举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进行比较阅读。三首词核心都为一个‘愁’字,而选用的意象各别,“烟草”、“风絮”、“梅雨”表示丝丝情愁,“舴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象表达了诗人心中不同的“愁”思,从而把握了意念与意象间的关系。这样的诗歌阅读显得灵活而层次井然,学生容易接受,但不足也是明显的,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受到较大限制。
三、沉潜诵读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元人赵文说:“诗之为教必悠扬讽咏而得之,非如他经可徒以训诂为也。”诗通过诵读,体味到一种情、一种意、一种韵味、一种意境。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会到了苏轼那恢宏的气势;读“杨柳岸、晓风残月”,感受到了柳永那婉约的诗风;读“念天地之悠悠”,读“西出阳关无故人”,品味到的是不尽而永恒的孤独感;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领略到的是大丈夫的满腔豪情。通过读诗,充实了诗歌的意境,加深了对诗歌本体的理解。
诵读不仅在于读和品味古诗,更在于熟背于心。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认为: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陈钟梁先生在多个场合说,古诗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记性,大量的背诵、积累;初中阶段,可以开始引导学生去理解,去品味,唤起灵性;而真正悟性的获得,可能要到高中阶段,不过这也仅仅是悟性的启蒙阶段,因为真要获得诗的鉴赏力,需要不断有新知识、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的积淀。因此高中阶段仍是诵读古诗的黄金时段,诵读切不可轻易降低要求,更不可放弃。教材中所列的古诗要背,选本中经典的诗也要背。通过大量的背诵,培养语感,品味诗意,提高阅读能力,增加人文底蕴,真正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四、点拨点评
古诗阅读最重诵读,最重体验感悟,而最忌条分缕析的理性肢解,理解古诗既要有相关的古汉语知识、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有老师适当的点拨和点评。不过这个点拨和点评是建立在尊重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是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点拨在语言。杜甫的《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虽然有“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等丽词,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就写出了春色虽好却无人欣赏的孤寂环境,抒发的是对诸葛亮身后遭遇的深切悲悯之情,也是对当代英雄的企盼和呼唤。点拨语言,不仅在于让学生读懂诗歌,更让学生体悟到诗歌用字之妙,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点拨在语法。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学生潜咏细玩,可能会体悟得到这首诗独特的形式和所蕴含的诗意,但适当的提示与点拨会让学生理解得更快更深。如把省略的部分补上去,完整的表达是这样: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拨在诗意。领会诗意,这方面学问最大。中国的诗词,尤其是那些比兴诗,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语)。学生学识见识尚浅,自然需要老师的点拨。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乍看,是一首写新嫁娘情怀的诗;其实是作者进京应考时,呈给张籍投石问路的诗。作者把张籍比作新郎,主考官比作姑舅(公公、婆婆),自己比作新娘。张籍领会了朱庆余的意图,并对他的才华作了肯定的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点拨要注重实效,要讲究方法,不宜操之过急,不宜大包大揽。点拨不是鉴赏,更不是有理有据的逻辑分析,点拨只是诗歌诵读的辅助,只是学生有疑难时的引导。通过点拨,诗歌的句意清晰了,形象丰富了,意涵深刻了,学生的感受和体悟也更真切了。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写些赏析性的文章,或从语言,或从形象,或从技巧,或从内容,不求面面俱到,慎防泛泛而谈,这样,古诗阅读自然地又上了一个层次,并最有效地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一中)
一、营造氛围
古典诗歌是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所在,但因传之久远,难免让学生感到陌生和隔膜。要让古诗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老师要去引导、引领,并有意识地去营造阅读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古诗的美妙,让他们领略古诗的魅力,并最终让他们喜欢古诗。
(1)朗诵。诗歌是最适宜朗诵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谁来朗诵?自己能行当然好,如果勉强的话,不如借助现代媒体来朗诵。为了让学生一进入高中能意识到阅读古诗的意义,我们可以先花一点时间让学生来听古诗的朗诵。不过所选的古诗,读来一定要朗朗上口,意思又为学生所懂,如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等,如果能配音乐、配画面则更好。经这样一渲染,相信学生定会喜欢上古诗。
(2)唱歌。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涛声依旧》)等等。随着DV片的播放,随着学生的歌声,相信学生对古诗的喜欢又进了一层。
二、选定读本
引起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使之持续并真正喜欢上古诗,教师第二步要做的是提供一本最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古诗选本。
(1)课本。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新大纲首次以教学大纲的形式,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高中为50首。应该说相对于八九十年代的语文教材,现在古诗的入选量已经大幅增加,并且入选的篇目,大多是素有定评、千古流传的诗词名篇;选择的范围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近代的龚自珍的作品。可以说,都是中国诗歌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
(2)古本。这里所说的古本,是指古代人选定的诗歌读本,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这些选本历来评价很高,认为是同类选本中选得最成功的。这评价没有过头,如果我们把读者范围圈定在高中生,不为过分。
(3)备课本。老师要求学生诵读的诗歌写在备课本上,基本上是随进度而向学生推荐的,或同诗人的其他诗歌,或同题材的其他诗歌,或相关诗人的相关诗歌,等等。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个“愁”字了得,可举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进行比较阅读。三首词核心都为一个‘愁’字,而选用的意象各别,“烟草”、“风絮”、“梅雨”表示丝丝情愁,“舴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象表达了诗人心中不同的“愁”思,从而把握了意念与意象间的关系。这样的诗歌阅读显得灵活而层次井然,学生容易接受,但不足也是明显的,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受到较大限制。
三、沉潜诵读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元人赵文说:“诗之为教必悠扬讽咏而得之,非如他经可徒以训诂为也。”诗通过诵读,体味到一种情、一种意、一种韵味、一种意境。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会到了苏轼那恢宏的气势;读“杨柳岸、晓风残月”,感受到了柳永那婉约的诗风;读“念天地之悠悠”,读“西出阳关无故人”,品味到的是不尽而永恒的孤独感;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领略到的是大丈夫的满腔豪情。通过读诗,充实了诗歌的意境,加深了对诗歌本体的理解。
诵读不仅在于读和品味古诗,更在于熟背于心。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认为: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陈钟梁先生在多个场合说,古诗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记性,大量的背诵、积累;初中阶段,可以开始引导学生去理解,去品味,唤起灵性;而真正悟性的获得,可能要到高中阶段,不过这也仅仅是悟性的启蒙阶段,因为真要获得诗的鉴赏力,需要不断有新知识、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的积淀。因此高中阶段仍是诵读古诗的黄金时段,诵读切不可轻易降低要求,更不可放弃。教材中所列的古诗要背,选本中经典的诗也要背。通过大量的背诵,培养语感,品味诗意,提高阅读能力,增加人文底蕴,真正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四、点拨点评
古诗阅读最重诵读,最重体验感悟,而最忌条分缕析的理性肢解,理解古诗既要有相关的古汉语知识、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有老师适当的点拨和点评。不过这个点拨和点评是建立在尊重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是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点拨在语言。杜甫的《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虽然有“碧草”“春色”,“黄鹂”“好音”等丽词,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就写出了春色虽好却无人欣赏的孤寂环境,抒发的是对诸葛亮身后遭遇的深切悲悯之情,也是对当代英雄的企盼和呼唤。点拨语言,不仅在于让学生读懂诗歌,更让学生体悟到诗歌用字之妙,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点拨在语法。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学生潜咏细玩,可能会体悟得到这首诗独特的形式和所蕴含的诗意,但适当的提示与点拨会让学生理解得更快更深。如把省略的部分补上去,完整的表达是这样: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拨在诗意。领会诗意,这方面学问最大。中国的诗词,尤其是那些比兴诗,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语)。学生学识见识尚浅,自然需要老师的点拨。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乍看,是一首写新嫁娘情怀的诗;其实是作者进京应考时,呈给张籍投石问路的诗。作者把张籍比作新郎,主考官比作姑舅(公公、婆婆),自己比作新娘。张籍领会了朱庆余的意图,并对他的才华作了肯定的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点拨要注重实效,要讲究方法,不宜操之过急,不宜大包大揽。点拨不是鉴赏,更不是有理有据的逻辑分析,点拨只是诗歌诵读的辅助,只是学生有疑难时的引导。通过点拨,诗歌的句意清晰了,形象丰富了,意涵深刻了,学生的感受和体悟也更真切了。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写些赏析性的文章,或从语言,或从形象,或从技巧,或从内容,不求面面俱到,慎防泛泛而谈,这样,古诗阅读自然地又上了一个层次,并最有效地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