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音乐课程标准的修改来看,初中音乐教学越来越回到了音乐的本质追求——审美追求上。这不仅仅是音乐学科的内在要求,更是时代对音乐审美教育发展的硬性指标。一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唱响时代主旋律是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更是音乐审美教育立足之根本。另一方面,音乐学科如果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那么音乐审美教育就会严重滞后,不能发挥音乐教育功能为时代发展服务。初中音乐审美教育要清楚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通过对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材体系、教育手段、学生需求等多方面的“备课”,才能使音乐审美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使美育进入到一个综合化、全面化的发展阶段。为此,笔者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等四方面,论述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一、突出新时代潮流,合理设计初中音乐审美教育。
  时代的教学要有时代的意义。初中音乐审美教育要紧紧抓住新时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时代主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与消化,科学合理设计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案,并通过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使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对时代主流的感受来自于自身对社会的体验,更多依靠的是自我的感受。而音乐审美教育通过把时代主流渗透到其中,使新时代特征及要求,与音乐审美教育相融合,学生则会有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能更好地培养其敏锐的审美能力。
  以《歌唱祖国》这一单元为例,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除了课程内容以外,通过编排将国歌、《歌唱祖国》、《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等串联起来,从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进行了有效的融合。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几首歌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要求,但通过歌曲旋律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时代发展的变化。从多灾多难到建国大业,从改革开放到走向复兴,每一首歌曲都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的脉络,都代表着时代潮流的共同心声。事实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通过节奏来把握、感受时代潮流,而且还对审美教育有着自己的直观理解。如有同学将四首歌曲以串烧的形式进行演唱,虽然过渡偶有牵强的地方,但却很好地理解了时代赋予的内涵。由此可见,重视时代性的渗透到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时代主流,强化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彰显初中生追求,积极开展初中音乐审美教育。
  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重视时代性的渗透与融合固然重视,但更要重视学生审美的追求。从音乐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来看,音乐学习、音乐审美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离开了学生的审美追求,审美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面,审美教育以学生为本是其发展的内在需要,音乐审美教育更应要把学生审美追求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初中生的审美追求往往也反映出其对社会信息的有效接收与分析,是其主观选择与客观发展的统一。如近十年来,以周杰伦为代表的流行歌手被接受,很大方面的原因是源于学生、听众对歌词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鸣与追求,反映出社会主流信息被接受与选择的现实。因而,主动将学生的审美追求融入到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是音乐教师求变、求活的教学教育创新尝试。
  在民歌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中国新歌声》等音乐节目中一些原生态的民族音乐元素非常感兴趣,且很多学生对民族的、传统的音乐形式或曲艺形式都有较大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就让学生通过粤曲、粤语歌曲等欣赏来切入民歌欣赏,从而使学生对民歌欣赏有更强烈的审美感受,突出学生审美追求。在地域性音乐的带动下,学生会自觉将自我审美追求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相统一,在满足自我审美追求的同时也会接受较系统音乐审美教育,从而较好地突出了以生为本下的音乐审美教育成效。由此可见,通过适应学生审美追求来探索音乐审美教育的多样化开展,是生本原则下初中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之一。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探索初中音乐课堂审美渗透。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则是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不可回避的手段之一。从学生成长的环境来看,当前初中生几乎都是伴随着信息化革命成长起来的一代,尤其是像深圳这种发达地区。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化技术,那么学生极有可能对课堂教学失去吸引力。从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人机互动是初中音乐课堂不可忽视的教学互动形式之一,是除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外另一组值得专家、同行关注的领域之一。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将审美渗透内化了为教学互动的内容与形式,而且还可以将审美渗透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实现信息化技术下的音乐课堂构建。如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通过VR等穿戴设备的运用,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切换到自己喜欢的场景中进行欣赏,甚至可以演绎为自己在表演的场景。通过这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无论是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审美的感受与渗透,还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显然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所能比拟的。
  而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这种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仅是对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挑战,更可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与教育手段的挑战。因此,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在抢占先机,运用信息化技术培育更有效的途径与平台,从而使审美教育更好地学生学习、音乐教学服务。
  四、立足交叉性学科,力图融入初中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既不是音樂学科独有的功能,也不是只有通过音乐教学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其应当是初中所有学科共同指向的功能与目标。语文的人文美、数学的规律美、美术的艺术美、地理的综合美等都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音乐审美教育要立足于交叉学科,通过多学科教学的相互联系,赋予审美教育更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教育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从而使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被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
  对于初中音乐与初中生而言,音乐审美教育的交叉学科,最明显的就是语文与美术。前者是文化学习的主科,处于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后者与音乐一样被视为是副科。音乐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尤其是审美教育的联系,使学生对音乐学科、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有更好地认识,才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增强审美教育的作用。如音乐与语文的审美交叉不仅仅是歌词与诗词的押韵,还有音乐节奏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越是激昂的曲调,其节奏越快;而语言越是短小精悍,其内在的力量感越强。通过这些审美共性的学习,学生对音乐审美教育就不再是感性的,而是上升到一定高度进行认识,从而使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得到重视。
  总之,对于初中音乐审美教育而言,要通过立足于时代潮流来强化自身审美教育的发展,形成音乐审美教育的“硬核”,并辅之以信息技术手段、审美教育共性等,才能使学生的审美追求与审美教育相向而行。
其他文献
精致教育,从字面看,“精”是经过挑选或提炼的精华,有完美和最好的含义;“致”是给予或达到、集中、精细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达到最好”“达到完美”。汉语字典中把精致解释为“精巧细致”“精细周密”“精美巧妙”,英语中“精致”也含有“规范或标准”的意思。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和内涵,追求美好的品味和文化素养,精致便更多体现为追求美好,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象征。  作为一所区域名校,荣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猜想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某些数学知识和某些事实,对数学的某些理论、方法等提出一些猜测性的推断,是数学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因此数学的进步离不开猜想,它引导了数学前进的方向。  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猜想。猜想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理解能力、分析、判断
期刊
区内共41所幼儿园,全区教师共计867人,青年教师占比达到全区幼儿园教师总数的60%,大专以上学历占80%,青年教师教龄都在5年以内,平均年龄25岁左右,她们的共同特点是入职时间短、工作热情高,但工作经验不足。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我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一、区域推进多样化全方位培训,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  (一)走出金湾驻地专题式培训,开阔教师眼界。  每学年学前教育教研员有
期刊
“大概念”是指处于更高层次、居于中心地位和藏于更深层次,兼具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重意义因而更能广泛迁移的活性观念。它包括学科课时内的大概念、学科单元内的大概念、学科单元间的大概念、跨学科的大概念。基于故事类文本的“大概念语文”按照年级的不同,包括寓言类故事、成语类故事、童话类故事、神话类故事、民间故事等类型。  “统整教学”即将相关的知识内容与学习经验整合在一起,一方面打破篇章界限,一方面连接
期刊
在每个人的小学生涯中,班主任一定是那个最难忘的人。在很多时候,班主任的话比父母的话要管用的多,有的孩子还和班主任成为了良师益友,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怎样在平时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呢?本文就是围绕着认同教育如何助力小学班级管理开展讨论研究的。  一、智慧认同  校园里有些事,在教育圈之外的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有人去关注,但对教育者来说,如果不关注细节的作用,也很
期刊
一、缘起:“转变”引发思考研究  2020版信息技术新教材意在培养具有全面数字化胜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科思维,关注学科本体等核心素养的“数字公民”。由此可知,教师需要从关注“三维目标”转变到落实“核心素养”,把符合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转变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中去。  然而,教师教的固有思维与学生学的固定套路导致现实往往追不上理想的脚步。  现状一:教师忽视新教材和新目标,“老套路”教天
期刊
一、研究意义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转变只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轻视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观念和行为。  本研究认为小学低段班会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认知特点和行为特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达到认知水平。传统主题班会课教育模式的教育效果不佳,特别是小学低段班会课主题过大,過于教条化,针对性不强;耗时较长,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一次性注意力时间一般为15分钟,而“微班会”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预
期刊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在提升学生知识文化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复习课,存在着机械重复,深入挖掘课文内容不够深入,教学形式不够生动活泼等问题。英语课本剧是一种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基于课本内容,结合每个单元主题,整合多元语言材料,并以表演的趣味方式進行英语情境交流的教学形式。课本剧的引入可以使复习课教学充满活力,促进复习课教学模式改革。  一、将
期刊
一、初心使命  (一)教育情怀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为“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北师大毛亚庆教授曾这样说:“当职责变成了使命,你就有修己恵人、兼容并包的气度;当使命深入骨髓,你就有胸怀天下、兼济苍生的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遂宁市高
期刊
一、摘要: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5G、区块链技术、物联网的新型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影响我们的生活。而在学习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形成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让学习变得更加便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视频的教学方式也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微视频的内容短而精的特点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也更能是实现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的好处。有利于解决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