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刺激性研究

来源 :海洋水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刺激性,并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作者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以40%、20%和5‰浓度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进行皮肤急性刺激试验,5‰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皮肤多次刺激性试验,1‰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兔角膜刺激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5‰和20%海洋碱性蛋白酶单次应用实验皮肤未出现红斑和水肿,对皮肤无刺激性。40%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液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皮肤病理学显示5‰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液未见皮肤的慢性刺激反应,皮肤结构完整、层次清晰。1‰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液对兔眼亦无刺激
其他文献
将Eggers现场胃含物法移入室内大型玻璃钢水槽内进行,然后在尽可能相近的实验条件下 比较了室内流水模拟法和Iggers现场胃含物法,测定真鲷日摄食量、日生长量和转换效率 等生态能
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体重及摄食状态对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并符合下列
在中国对虾育苗生产中,以红螺菌科的光合细菌作为育苗池的水质净化剂和对虾幼体的辅助饵料,显著了光合细菌所具有特殊功效。它能有效地改善和稳定育苗池的水质,建立有益微生态环
在20℃条件下,对分别饥饿处理0(对照)、3、6、9、12和15d的真鲷进行了再 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结果发现,饥饿3和6d的真鲷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生态转换效率与对
1998年7月中旬,山东省日照市江港区石臼扇贝养殖区出现养殖的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死亡时间顺序由岸边开始向里面蔓延。1998年8月,进行了该水域的环境综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盐度适
通过对莱州湾东部海域的潮流数值模拟,详细地阐述了莱州湾东部海域的潮汐、潮流特征,特别对该海域的海水交换率与交换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莱州湾东部秋季海水交换较夏季要快
1989年8月起进行了中国对虾上皮细胞的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对取自甲壳,步足等部位的对虾上皮组织培养研究,共培养6批,获得传代细胞11株,其中1株传至25代,传代细胞形态为梭形和下沉上皮细胞形
于1999年5 ̄6月对栉孔扇贝精子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抗冻液为DMSO5%+蔗糖5%并以20℃min的降温速率通过0 ̄-80℃时的保存效果最好,冻精的活力、受精率、化率分别为49.39%、42.06%和12.15%。样品体积对超低温存效果产生
1996年11月21日至1997年5月2日和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12日的两次试验结果表明,红鳍东方Tun越冬水温较低或日水温差变化较大会影响成活率,应控制在16 ̄17℃较好,日水温差变化小于4℃,并在自然水温不低于11℃时就开始升温
主要依据90年代关于对虾病毒病的资料,就对虾病毒的病原、诊断技术、预防进行综合述评,总结概括了对虾病毒病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