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在聚溴甲酚绿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来源 :应用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utwan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循环扫描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Dopamine,DA)在聚溴甲酚绿修饰碳糊电极(PBG/CP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DA在裸碳糊电极(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上的直接电化学氧化峰十分微弱,但在PBG/CPE上于0.21 V和0.31 V处分别出现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氧化峰电流大幅度增大,表明PG/CPE对DBA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本文主要研究0.31 V处的氧化峰),实验发现该催化氧化过程受吸附控制。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得DA催化氧化反应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5~1.0×10-4mol/L DA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他文献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学的重要分支,不同于经典通信方式,其在理论上具有安全性高、传输距离远等优点。量子通信根据信道不同可分为光纤量子通信和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受限于光纤损耗,光纤量子通信中信号只能单次传输上百公里左右,需要利用量子中继器增加传输距离。相对而言,自由空间量子通信中信号可单次传输上千公里,因此可以通过空间平台中转建立全球化量子通信网。其中,又以基于纠缠光子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极具发展前景,因此
时间敏感网络数据传输时延受多种网络因素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动态特性。为了实现流调度策略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满足时间敏感应用的通信需求,有必要利用有效的仿真手段对时延特性进行全面研究。本文针对时间敏感网络中的时间感知整形器、帧抢占以及两种机制相结合这三种流量控制机制展开仿真研究。研究成果对时间敏感网络时延特性研究和流控策略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本文分析了时间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电装机容量不断提高。现有研究表明,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并网时存在发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的风险。其中,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作为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场景,其稳定性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针对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SSO问题,开展如下研究:针对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引发的SSO问题,现有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供暖需求日益增加。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供暖能源结构急需转型,需要寻找适合的清洁供暖能源。钢铁企业目前将大量低品位余热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造成环境热污染,还导致能源浪费,间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利用钢厂低品位余热供暖是解决供暖能源短缺和钢厂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还可以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分析和挖掘钢厂低品位余热资源,结合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给有限的计算资源和频谱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移动边缘计算(MEC)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的出现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将计算任务卸载给边缘服务器,移动边缘计算可以降低计算的时延和能耗。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支持更多用户连接、提高频谱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同时,相较于传统的算法,强化学习需要较少的模型信息更加适用于现实场景。综合考虑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刻不容缓,未来风电等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风电大规模地接入系统,为电力系统的应急恢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架重构作为电力系统恢复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系统的快速安全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风电的不确定性对网架重构中已恢复网架的承载能力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规模风电参与恢复时的网架重构优化问题,从
内窥式光声层析成像(Endoscopic Photoacoustic Tomography,EPAT)可为生物腔体组织病变的准确诊断以及指导介入治疗等提供可靠的依据。不同组织成分具有不同的密度和声学特性,因此在图像重建中若假设目标组织具有均匀密度和理想声学特性,不考虑超声波在组织边界处的反射、散射以及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会导致重建图像质量和成像深度的下降。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针对具有非均匀声学特性的腔体
吸收塔浆液pH值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重要运行参数,直接影响脱硫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在实际运行中,系统配置的pH值测量仪易受干扰,常发生堵塞、失效等现象,影响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现场一般采用冗余设备或者取样检测等方法进行临时测量,但是这些方法具有成本高、时滞性大等缺点。软测量技术为浆液pH值的测量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脱硫系统吸收塔浆液pH值为研究对象,建立浆液pH值的软测量模型,
随着电缆应用规模的日益扩大,电缆已经成为现代网络传输信息与能量的重要载体。因此,保证电缆网络的正常运行,并在其运行维护中准确地实现故障的检测与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实际系统中电缆网络的结构较为复杂,且明确电缆的长度是电缆网络故障定位的前提,本文以具有分支拓扑的电缆网络为研究对象,对网络中发生单个接地短路故障的检测与定位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确定电缆网络中各个分支长度
相变蓄热技术是利用物质在相变的过程中吸收或者释放热量来实现能量存储与利用的节能新技术。其优点有能量密度大,相变过程温度变化范围小,所需装置简单等。近年来,在电力削峰填谷,建筑节能,绿色能源开发等方向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水平管壳式相变蓄热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研究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传热过程及强化传热的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建立复合相变传热模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