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以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进行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模式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正是为了改革课堂教学中不适应新形势弊端,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选择方案和研究过程、开发利用资源,到探索研究结论,都由学生自主操作,教师更多的是活动的共同行动者与合作者。而课堂教育受时空限制,如借助于网络环境,能有效的展示收集的材料,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开放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构建资源,营造协作、自主空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1、立足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学科课程教学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为此,要构建科学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悟《课程标准》精神,认真设计每一节课,科学组织、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获得有用的信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发挥网络优势。实践已经证明:现代教育技术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工具。由此,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只有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手段为指导,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合理组织、设计、开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3、突出师生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明确师生的地位尤为重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师只是活动中的指导者和参与者。由此看来,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多种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
  1、基于网络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学生、网络三者的关系如:师、生、网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信息是多种双向传输方式,即 师←→生、生←→生、网络←→生(网络)、师(网络)←→生(网络)、 生(网络)←→生(网络)、网络←→师。网络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可以直接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间接从教师、其他学生处获取信息,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师生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自行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协作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间接或师生直接的交流,组织、引导、帮助学生学习。
  2、基于网络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如:课堂教学模式简图(图中虚线框中内容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内容)。从课堂教学模式简图可以看出,此课堂教学模式把一节课分为三个阶段,即情境阶段,同化、顺应阶段(即自主学习、意义建构阶段),应用、创造阶段,学生在三个阶段分别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教师也有相应组织、指导、帮助的任务。
  3、基于网络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从课堂教学模式简图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模式把一堂课分为三个阶段,即情境阶段,同化、顺应(自主学习、意义建构)阶段,应用、创造阶段。
  第一阶段:情境阶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悬念疑问、激烈竞争、激励上进等情境,并提供相应的软件资源和支持,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第二阶段:同化、顺应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建构的基本环节,也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意义建构就是通过这两种基本方式来实现的。所谓同化,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对新知识进行改造,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实、完善、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就需要调整和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新知识的产生,重建新的认知结构,使原来的认知结构得到更新、扩展。
  第三阶段:应用、创造阶段。应用、创造是学习水平的最高层次。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数学应用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常规教学受到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很好地创设实际问题的应用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网络却有模拟性强的功能,能很好地创设一个虚拟的应用情境。
  总之,现代网络技术浪潮进入教育教学势不可挡,只有我们迎浪而上,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教学的改革才能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任务与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对
期刊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与社会联系紧密,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课本中实验很多,有的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有的是学生的分组实验,有的是学生的自行探究实验,这些实验,让学生在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解决学生的疑问及一系列问题:如何上好实验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激发兴趣:  科学课本来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实验很多。探索活动
期刊
摘要: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把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方法 全体学生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
期刊
【摘要】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本文通过四个案例反思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应处理好四种关系:①手段与目的的关系;②问题宽泛性与定向性的关系;③生活性与数学严谨性的关系;④趣味与数学味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
期刊
摘要:鲜活的语言是作文成功的基石,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吸收文学作品中、生活中的那些生命力强、富有灵气的词语,并学以致用,力求创新,写出成功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语言 鲜活 关注生活 注重积累 力求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要文从字顺。作文表达上要做到“文从字顺”,学生就应该有丰厚的语言底蕴,表达以鲜活的语句,方能行文如流水,文彩飞扬。有时候,一篇作文可能因为一个灵气飞动的段落,或者一个鲜
期刊
课业类型:绘画课  教材分析:塔是文化的象征,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地褶褶光辉。  塔最早起源于佛塔,来自印度,而中国古塔自东汉以来,随着佛教、伊斯兰教相继传入而建造。当时,塔是宗教的象征,大多是为宝藏经书、保存高僧或纪念佛祖而建,如少林寺的塔林等。如今,塔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传统建筑,很多塔都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全面展开,笔者认为新课程目标下,最基本的还是应该重视对教材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也是实现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物理思想的重要性,了解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物理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理念和实现高中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基础与关键。我以高中新课标教材《物理选修-3-4》为例,分别对新教材例题的研究;新教材概念的深入挖掘;新
期刊
摘要:政治学科中的计算题本质上不是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而是考查考生对经济学中变量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 商品价值量计算, 理论知识, 计算方法    近几年关于“商品”知识的高考试题,主要是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又以计算题为特色,涉及商品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格等一系列的计算,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总结方法。首先,要弄清楚相关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其次,审题要提取关键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第
期刊
【摘要】在处理解析几何的高考选择填空题时,要重视对圆锥曲线定义的深刻理解和记忆,力求做到灵活运用,往往会开阔思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圆锥曲线定义不仅是推导圆锥曲线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的基础,而且也是解题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圆锥曲线 定义 应用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中涌现出很多有效的教学新方法,其中,学案导学是近两年来比较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学案是一种能贯穿课堂,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学案教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学生以学案为线索,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我们依据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能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案例,通过使用学案,给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创设了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