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的情境化。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有了动力。
关注问题设计,关注学生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改提出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课前设计和课中二次设计。课前设计要在引问题和议问题中下功夫,课中设计应该捕问题、评问题中见机智。
一、引发问题,激发思维活力
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和求知探索欲望。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中摆小棒游戏: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用4根小棒首尾连接摆一个学过的图形,是什么?(正方形)说明:正方形是平面图形。拿走一根小棒,首尾连接还可以摆什么图形?(三角形)说明:三角形也是平面图形。现在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剩下的图形你认识吗?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老师一连串的导语激起了学生内心参与的欲望真诚的关注有关角的知识,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从多维度思考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巧设议题发散思维空间
课堂教学过程是以问题情境为载体的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开展是否顺利,关键是看议题创设的是否巧妙。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的深度又要有思考空间的广度,不可贪大、贪多、要求务实,讲究实效。议题的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围绕"转化"设议题。如何理解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转化的思想很重要,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尝试转化的基础上设计意图。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1)提问:通过数方格算面积,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麻烦了,而且有些情况数不起来方格,能不能像长方形一样,推出一个公式呢?
生:通过数方格,好像平行四边形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算。
师:是啊,但这只是我们的猜想,猜想必须要经过证明,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呢?
生: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试试看。
师:对啊,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不会算,但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试试。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和工具,看看怎样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
抛出问题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
1.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2.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关注"关键词句"设议题
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讨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判断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方法对吗?用手势表示对错。为什么这里的1/3是错的?1/6这幅图可是平均分了,为什么也是错的?应该用哪个分数表示?
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感悟平均分与分数的的关系,真比读记分数概念强多了。
三、捕捉议题,撞击思维火花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深入研究,有的问题只需要学生通过体验去理解,如:在《认识钟表》谁来说说钟表上都有什么?数字和指针1、2、3、4、5、6、7、8、9、10、11、12,
但有的问题则是必须通过学生思维碰撞,在碰撞中生成、感悟。这些问题往往隐藏在开放题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如:
《分数的初步认识》折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学了这么多的几分之一,想不想自己折一个喜欢的几分之一?满足你们的愿望,拿出最后一张纸折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来表示。说说你折的用哪个分数表示?还有不同的吗?这一份用1/8表示,2份呢?5份呢?都是平均分成8份,1/8和5/8哪个分数大?
教师不断地捕捉出学生思考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从而解决问题。因此在议题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思考性、现实性、挑战性、深刻性。并尽量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以避免在课堂上学生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因教师在设计中没考虑到而放弃的现象。
四、评价问题,提升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锤炼学生的问题能力,需要教师的有效评价。评价要有激励性、客观性和层次性。一般情况,一节课的激励表扬两三次即可,在新课伊始、主题研究结束、课末进行。激励的作用在于调整学习心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励语言要客观,不要一味的有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你真棒"的表扬,棒在哪里学生云里雾里。
这就需要教师客观地加以分析肯定,如果是一般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语言、一种手势加以鼓励;如果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倡全体学生给予表扬;如果是一个错误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分析原因、及时纠正错误。评价要因个性差异而议,不同的学生要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培养学生想问、敢问、善问、会问;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开启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注问题设计,关注学生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改提出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课前设计和课中二次设计。课前设计要在引问题和议问题中下功夫,课中设计应该捕问题、评问题中见机智。
一、引发问题,激发思维活力
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和求知探索欲望。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中摆小棒游戏: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用4根小棒首尾连接摆一个学过的图形,是什么?(正方形)说明:正方形是平面图形。拿走一根小棒,首尾连接还可以摆什么图形?(三角形)说明:三角形也是平面图形。现在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剩下的图形你认识吗?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老师一连串的导语激起了学生内心参与的欲望真诚的关注有关角的知识,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从多维度思考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巧设议题发散思维空间
课堂教学过程是以问题情境为载体的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开展是否顺利,关键是看议题创设的是否巧妙。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的深度又要有思考空间的广度,不可贪大、贪多、要求务实,讲究实效。议题的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围绕"转化"设议题。如何理解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转化的思想很重要,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尝试转化的基础上设计意图。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1)提问:通过数方格算面积,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麻烦了,而且有些情况数不起来方格,能不能像长方形一样,推出一个公式呢?
生:通过数方格,好像平行四边形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算。
师:是啊,但这只是我们的猜想,猜想必须要经过证明,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呢?
生: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试试看。
师:对啊,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不会算,但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试试。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和工具,看看怎样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
抛出问题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
1.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2.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关注"关键词句"设议题
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讨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判断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方法对吗?用手势表示对错。为什么这里的1/3是错的?1/6这幅图可是平均分了,为什么也是错的?应该用哪个分数表示?
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感悟平均分与分数的的关系,真比读记分数概念强多了。
三、捕捉议题,撞击思维火花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深入研究,有的问题只需要学生通过体验去理解,如:在《认识钟表》谁来说说钟表上都有什么?数字和指针1、2、3、4、5、6、7、8、9、10、11、12,
但有的问题则是必须通过学生思维碰撞,在碰撞中生成、感悟。这些问题往往隐藏在开放题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如:
《分数的初步认识》折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学了这么多的几分之一,想不想自己折一个喜欢的几分之一?满足你们的愿望,拿出最后一张纸折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来表示。说说你折的用哪个分数表示?还有不同的吗?这一份用1/8表示,2份呢?5份呢?都是平均分成8份,1/8和5/8哪个分数大?
教师不断地捕捉出学生思考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从而解决问题。因此在议题设计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思考性、现实性、挑战性、深刻性。并尽量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以避免在课堂上学生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因教师在设计中没考虑到而放弃的现象。
四、评价问题,提升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锤炼学生的问题能力,需要教师的有效评价。评价要有激励性、客观性和层次性。一般情况,一节课的激励表扬两三次即可,在新课伊始、主题研究结束、课末进行。激励的作用在于调整学习心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励语言要客观,不要一味的有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你真棒"的表扬,棒在哪里学生云里雾里。
这就需要教师客观地加以分析肯定,如果是一般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语言、一种手势加以鼓励;如果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倡全体学生给予表扬;如果是一个错误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分析原因、及时纠正错误。评价要因个性差异而议,不同的学生要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培养学生想问、敢问、善问、会问;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开启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