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一个“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工作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作用。对于小学教学而言,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认知还处于萌芽的基础阶段,且其习惯、行为都受人本能的“好奇心”的驱使,所以在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学”很大部分上都由教师所引导,那么显而易见——教师的教学技巧及方法影响着教学质量及效果的好坏并且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前期准备以及课堂导入又是重中之重,关系着整堂课的氛围和效果。由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从提问导入、故事导入、实际操作导入这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进行了探析,旨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堂导入;技巧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78-01
前言
学习是一种建立或强化个人自身能力和意识的行为,简而言之,其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导向的一种“人为工作”: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为什么要去驾校学习开车?那是因为我们不会而又不得不开车,所以要学习;又比方说,不认识字,不会计算这些情况会给我们个人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要学习;也有的受好奇心驱使,兴趣使然去学习,这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好奇心”……從以上可知,学习都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或者外在的压力在驱使,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正确地辨析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根据相关数据以及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认知往往受“兴趣”驱动,而家长和教师的管教只是一种“强加式的外力”,换言之,学生在家长管教下进行学习,绝大多数都是“不得已”的,这也是现阶段许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原因,课堂教学也是由此,大多数学生都把去学校当成一种应付家长的“工作”,从内心没有认识到课堂的意义。因此,假如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且欣然地进行学习,教学质量就会水涨船高。而这,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进行探析。
一、提问导入,巧设悬念
相比于成年人,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认知、行为习惯等都还处于萌芽期,有着无尽的好奇心,也更容易产生探究热情。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出一些生动有趣的小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互动课堂氛围。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分数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提问来进行新课导入:师“妈妈有14个糖,想给3个孩子分享它,前提是要公平而且不能把糖切开,那么妈妈应该要给每一个孩子几块糖呢?”由于这个问题,学生往往有怀疑,如果有每人4个,将剩下一个,如果每个人划分5块,但还差一个,那么到底需要怎么做呢?在这个问题的困惑下,学生们的探究热情比充分激发,就会积极地投入到下面的课堂学习中去,学习的思维也被充分地激发,这也将为这节分数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故事对他们的魅力和吸引力是无穷的,如果将讲故事和数学结合起来,那么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枯燥的数学课堂将会变成一场生动有趣的故事会,学生的兴趣将会得到极大的激发,积极地投入课堂中来。教师再将数学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学生,学生的接受效率也会更高,记忆更牢固,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数学素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也是新课改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分数运算”时,老师可以先讲一则“孙悟空吃桃子”的小故事:“话说这天,唐僧师徒等人在赶路,他们已经几天没吃饭了,又累又饿,这个时候啊八戒就想:要是现在有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好了啊!不像猪八戒那么贪心,孙悟空这个时候想的是要是有花果山那样大、那样红的桃子吃就心满意足了。就这么走着走着,突然有一个庄子出现在眼前,庄前摆了一大盘的桃子,又大又红,这下孙悟空可激动坏了,一把拿起一个桃子就要吃,这个时候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你得先回答我一个数学问题,回答正确你才能吃,怎么样?不就是一个数学题吗,俺老孙不怕,您随便出。见孙悟空自信答应了,庄主人出题说:有一盘桃子,假如大圣你先吃了四分之一,八戒又吃了剩下的二分之一,沙僧吃了八戒剩下的二分之一,还剩两个桃子给师傅吃,请问原来有多少桃子?同学们,你们能替孙悟空回答这个问题帮他们师徒四人吃到桃子吗?接下来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运算。”通过脍炙人口的故事来进行导入,趣味性十足,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老师营造的故事中,课堂氛围也更加的有趣生动,还能够激励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其接下来认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在有趣生动的课堂中接受知识,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动手实践导入法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教学教给学生的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培养自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进行新科导入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大有裨益,其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探究过程,能够奠定科学探究的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的认识”教学时,在新课导入环节,我会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用纸制作一个“圆柱体”。当然,我会将侧面积和底面积以提示的形式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定义以及对圆柱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让各个小组测量各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阐述底面周长的测量方法,最后在因势利导,评价学生们的观点,综合学生的发言来进行新课引出。从而将抽象的立体图形的知识变得直观而简单,给学生初步灌输一种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趣味课堂、互动课堂、科学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动手探究数学问题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学习和了解当代小学生的认知和生理特点,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技巧性的课堂导入,确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玖玲.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徐蕾.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堂导入;技巧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78-01
前言
学习是一种建立或强化个人自身能力和意识的行为,简而言之,其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导向的一种“人为工作”: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为什么要去驾校学习开车?那是因为我们不会而又不得不开车,所以要学习;又比方说,不认识字,不会计算这些情况会给我们个人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要学习;也有的受好奇心驱使,兴趣使然去学习,这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好奇心”……從以上可知,学习都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或者外在的压力在驱使,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正确地辨析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根据相关数据以及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认知往往受“兴趣”驱动,而家长和教师的管教只是一种“强加式的外力”,换言之,学生在家长管教下进行学习,绝大多数都是“不得已”的,这也是现阶段许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原因,课堂教学也是由此,大多数学生都把去学校当成一种应付家长的“工作”,从内心没有认识到课堂的意义。因此,假如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且欣然地进行学习,教学质量就会水涨船高。而这,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进行探析。
一、提问导入,巧设悬念
相比于成年人,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认知、行为习惯等都还处于萌芽期,有着无尽的好奇心,也更容易产生探究热情。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出一些生动有趣的小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互动课堂氛围。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分数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提问来进行新课导入:师“妈妈有14个糖,想给3个孩子分享它,前提是要公平而且不能把糖切开,那么妈妈应该要给每一个孩子几块糖呢?”由于这个问题,学生往往有怀疑,如果有每人4个,将剩下一个,如果每个人划分5块,但还差一个,那么到底需要怎么做呢?在这个问题的困惑下,学生们的探究热情比充分激发,就会积极地投入到下面的课堂学习中去,学习的思维也被充分地激发,这也将为这节分数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故事对他们的魅力和吸引力是无穷的,如果将讲故事和数学结合起来,那么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枯燥的数学课堂将会变成一场生动有趣的故事会,学生的兴趣将会得到极大的激发,积极地投入课堂中来。教师再将数学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学生,学生的接受效率也会更高,记忆更牢固,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数学素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也是新课改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分数运算”时,老师可以先讲一则“孙悟空吃桃子”的小故事:“话说这天,唐僧师徒等人在赶路,他们已经几天没吃饭了,又累又饿,这个时候啊八戒就想:要是现在有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好了啊!不像猪八戒那么贪心,孙悟空这个时候想的是要是有花果山那样大、那样红的桃子吃就心满意足了。就这么走着走着,突然有一个庄子出现在眼前,庄前摆了一大盘的桃子,又大又红,这下孙悟空可激动坏了,一把拿起一个桃子就要吃,这个时候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你得先回答我一个数学问题,回答正确你才能吃,怎么样?不就是一个数学题吗,俺老孙不怕,您随便出。见孙悟空自信答应了,庄主人出题说:有一盘桃子,假如大圣你先吃了四分之一,八戒又吃了剩下的二分之一,沙僧吃了八戒剩下的二分之一,还剩两个桃子给师傅吃,请问原来有多少桃子?同学们,你们能替孙悟空回答这个问题帮他们师徒四人吃到桃子吗?接下来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运算。”通过脍炙人口的故事来进行导入,趣味性十足,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老师营造的故事中,课堂氛围也更加的有趣生动,还能够激励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其接下来认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在有趣生动的课堂中接受知识,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动手实践导入法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教学教给学生的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培养自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进行新科导入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大有裨益,其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探究过程,能够奠定科学探究的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的认识”教学时,在新课导入环节,我会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用纸制作一个“圆柱体”。当然,我会将侧面积和底面积以提示的形式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定义以及对圆柱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外,让各个小组测量各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阐述底面周长的测量方法,最后在因势利导,评价学生们的观点,综合学生的发言来进行新课引出。从而将抽象的立体图形的知识变得直观而简单,给学生初步灌输一种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趣味课堂、互动课堂、科学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动手探究数学问题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学习和了解当代小学生的认知和生理特点,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技巧性的课堂导入,确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玖玲.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徐蕾.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