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郭京《周易舉正》考

来源 :中国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ngda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郭京《周易舉正》是唐宋時期考較《周易》文本的代表著作之一,與唐徐郧《周易新義》和北宋范諤昌《證墜簡》相伴生,三書性質相同,且有不同程度的重合.郭京自稱曾得王輔嗣、韓康伯“手寫注定傳授真本”(定本),用以校勘“今世流行本”(今本),“舉正其謬”.其書不見於兩《唐志》著録,但在北宋天聖、慶曆間經歐陽修之手行於世.宋人既已疑信參半,至清人更是懷疑者居多,以爲出自宋人僞託.本文以宋刻經注本和開成石經、敦煌唐寫本、日系古鈔本《周易》通校《舉正》,兼及《經典釋文》《群書治要》《周易集解》等能够反映唐代或唐前文本樣貌的異文資料,通過分析異文可知,雖然郭京所謂王韓“定本”實屬無稽之談,但《舉正》出自唐人之手則無可疑.
其他文献
《度柳翠》《私紅蓮》是兩篇著名的小説,其素材來自佛典.本文追溯到《經律異相》的獨角仙人故事,以破戒敗道的母題,從縱向梳理了世代累積的各種版本,也從横向比較了各種變異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期。进入大学后学生容易出现学业规划目标模糊、专业兴趣匮乏、学业适应慢的现实问题。职业目标对学业规划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教育和职
本文對見於《依吉祥上樂輪方便智慧雙運道玄義卷》等西夏、元代所傳的幾個與“欲樂定”和“拙火定”相關的文本的細致的解讀和分析,并將它們置於藏傳佛教新譯密咒傳統中的“
傳統的夷蠻戎狄與東南西北四方相配的觀念,見於《禮記》.清代學者崔述始提出異議,近代以來的學者,基本上都認爲這不是歷史事實,而是戰國以後的學者對於華夏周邊的族群人爲地
學者們多認爲,在先秦發生了宗教世界觀向人文世界觀的轉變,特别體現在對神的理解上.筆者通過對古文字中“神”等字形的分析,并結合《尚書》《詩經》《左傳》中的用例,指出,天
舞獅的人,雖然只是舉着獅頭晃,觀衆看到的卻不只一顆頭,還是一場戲.鑼鼓、樂曲、蹺椿、步法、扭動的獅身、滾動的獅球、滿地的鞭炮,以及熱鬧亢奮或被鞭炮誤傷的群衆,交織於其
期刊
廣義的“音聲佛事”泛指以聲音和文字爲主要形態的教化,狹義的“音聲佛事”不包括文字,只和聲音有關.在佛經傳譯之前,中土思想和文化中并没有“慈悲”這個雙音詞,“慈”和“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輝煌的文化.以“五經”和“諸子”爲代表的早期經典是其重要載體之一.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中,把經典生成問題看得比較簡單,大
期刊
晚清山東青州所出之“太室埙”,自其發現之初即被當時學者認爲是齊地故物.本文將太室塤銘文與《陶文圖録》等陶文匯纂圖書中的齊地陶文相比較,打破傳統舊説,認爲陶埙銘文與齊
在梁漱溟撰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1920年代,以黑格爾爲代表的西方世界歷史哲學思辨已經以不同方式傳入中國,中國被視爲世界歷史的起點而因此被剥奪了世界歷史的意義,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