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精英”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精英”是活跃在工程领域,对工程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影响的杰出工程人才,其具有六大特质:工程伦理道德、健全体魄人格、系统工程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强大实践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十二五”以来,南京理工大学以“工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在依托专业学院、基于“通专融合”理念培养通用型工程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院际、校企、政学、国际多元合作,新建教育实验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知识产权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分别以“本研贯通”“学用合一”“理工文交融”和“中外会通”为理念,着力培养工程科学家、应用型工程师、复合型工程师和国际工程师,丰富了人才培养类型,健全了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了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工程精英;培养体系;构建;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高教体系的三分之一。然而,工程教育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其中较为突出的体现在三个方面:(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高校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定位、特色和针对性;(2)培养模式相对单一——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科學化”倾向,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且专业趋同,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3)学生实践能力“短板”——工科毕业生在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科交融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上述问题的产生,反映出工程教育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适应性不足。破解这些问题,需要认清工程教育“面向工程”的本质,明确“目标是什么”“路径有哪些”“着力点在哪”几个关键要素,从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路径等方面进行体系构建。
  “十二五”以来,南京理工大学紧贴国家战略,发挥学科优势,主动“回归工程教育”,以培养目标为切入点、培养模式为着力点、学生成长为立足点,明确提出“工程精英”人才培养总目标,并对其特质进行深度诠释。在依托专业学院、基于“通专融合”理念培养通用型工程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院际、校企、政学、国际多元合作,新建教育实验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知识产权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分别以“本研贯通”“学用合一”“理工文交融”和“中外会通”为理念,着力培养工程科学家、应用型工程师、复合型工程师和国际工程师,丰富了人才培养类型,健全了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了培养模式改革,助推了学生成长。
  一、“工程精英”目标定位及特质
  经过深入总结,学校将工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定位于“工程精英”,并对其特质进行深度诠释,以此统领工程教育改革。
  1.何以定位“工程精英”
  众所周知,当高等教育经历精英化、大众化,进而步入普及化,人们已经很少提及“精英教育”,而我们仍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工程精英”的理由主要有二。
  一是国家进步的迫切要求。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据统计,2013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 047所,专业点14 085个,在校生452.3万人,占比分别达到91.5%、32%和32%[1]。以江苏高校为例,2014年,本科专业点3 327个,其中工科1 290个,占比39%,遥遥领先。然而,与巨大的工程教育规模不相适应的是,工程教育质量令人担忧。我国每百万人口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相当于日本的9.3%、美国的11.2%、法国的17.1%、德国的16%、英国的17.1%、韩国的21%[2]。我国工程师数量世界第一,但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却排名靠后。2008年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我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数量仅16万,不足工程师总数的10%,远低于美国(54万)和印度(70%),在参评的55个国家中仅列48位。换言之,我国仅有不足10%的工科大学毕业生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远低于印度(70%)、比利时(75%)[3]。“工程精英”供给远远无法满足国家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是学校发展的使命所系。我校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首批“211工程”重点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大学,也是典型的工科为主的高校,具有60余年工科办学历史和传统,工科本科专业占比65%,覆盖学生80%。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学校的神圣使命。在全国1 000多所开展工程教育的本科高校中,学校的层次较高,特别是生源质量优秀。因此,将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工程精英”,符合学校地位、定位和学生期许。
  2011年,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和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深入研讨,集思广益,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精英教育,致力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求真务实,能开拓创新、引领发展的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其中,“工程精英”就是我们对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
  2.“工程精英”有何特质
  “工程精英”是活跃在工程领域,对工程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影响的杰出工程人才。关于其特质,我们从广受认可的两个中外标准出发进行分析,这两个标准分别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毕业生10项能力要求和美国工程院《2020的工程师:愿景报告》中提出的未来工程师九大能力素质。通过认真研究,我们将“工程精英”的特质概括为六大方面:工程伦理道德、健全体魄人格、系统工程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强大实践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工程伦理道德,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为了人类福祉而管理和利用技术资源的工程素质和平衡经济、社会、环境和军事等因素进行工程选择的能力。健全体魄人格,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具备应对艰苦工作的身体能量和对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善于与人沟通交往,构筑和谐人际关系,具备领导力。系统工程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和信息检索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学科前沿,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强烈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具备创新的意愿,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应变的头脑和优秀的分析能力,具备快速学习新事物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新问题和新处境的能力。强大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六大特质是我们对“工程精英”内涵的深度诠释。   二、“工程精英”培养体系构建及实施
  1.“工程精英”培养体系构建
  “工程精英”的培养,专业学院是主体,但不是全部。基于“工程精英”总目标,在扎实做好通用型工程师培养的同时,学校紧贴国家战略,以工程科学家、应用型工程师、复合型工程师、国际工程师为新目标,强化院际、校企、政学、国际多元合作,先后建立教育实验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知识产权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完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卓工计划”是学校同中兴通讯、南京中电熊猫等56家大型企业合作开展的工程人才培养新行动,知识产权学院是国内首个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二级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是学校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合作建立的、国内仅有的三家中法工程师学院之一。每一种模式依托一个载体,贯彻一种理念,创新一种方式,培养一类人才,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四种新模式的探索拓展了我们“依靠什么培养人”的现实路径。
  (1)立足院际合作,建设教育实验学院,培养工程科学家。以院际合作为主要形式,学校于2011年组建校级“优才计划实验班”,2013年1月成立教育实验学院。
  培养目标:以“本研贯通”为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具有较高4S(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uper innovative capacity of research,Sustainable ability of development ,Strong Health)素质和能力的一流工程科学家。
  培养模式:采用“2+X”两段式培养。学生前两年按大类培养计划修读,从第三年开始进入个性化培养,其中X为1~7年,3~4年可完成本科学习,5~6年可完成本硕学习,7~9年可完成本硕博学习。
  培养措施:学院为每位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学习导师”(大一、大二)+“专業导师”(大三、大四)的“全程导师制”,强化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方向的认知。
  在教学上,选配优秀师资,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强科研训练,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学院实行滚动淘汰制,凡顺利进入毕业年级的学生,可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截至目前,教育实验学院已累计培养学生979名,其中毕业生194人,学院出国升学率高达93.8%。
  (2)立足校企合作,推进“卓工计划”,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学校于2011年9月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个专业进入试点。
  培养目标:以“学用合一”为培养理念,培养具有较强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研究能力的应用型工程师。
  培养模式:采用“2+2”培养模式。前两年学生在原专业学习,两年后选拔进入试点班学习,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训练。
  培养措施:校企合作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校企双导师是重要保障。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同实施卓越计划。企业重点做好教师选派、课程设计、科研训练、企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企业培养实践环节各项工作。截至目前,1 224名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毕业215人,毕业班省部级竞赛获奖率43.8%,升学出国率77.7%,远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3)立足政学合作,建设知识产权学院,培养复合型工程师。201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共建协议,成为国内首个三部委共建的二级学院。2015年9月, 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3+1+2”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正式开办。
  培养目标:以“理工文交融”为培养理念,致力培养具有扎实的理工科知识背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通晓科技、法律和管理,掌握知识产权运用、管理与保护技能的复合型高级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采用“3+1+2”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接受理工科专业学习的同时,完成不少于1学年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可同时获得理学和法学学士学位,达到规定要求可继续攻读知识产权管理硕士。
  培养措施:实行“双院制”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由知识产权学院负责,理工专业学习由理工科学院负责。知识产权学院通过开辟案例讨论室,组织中长期企业实训实践等,确保学生100%参与专业领域实践锻炼。截至目前,“3+1+2”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已招生两届89人。
  (4)立足国际合作,建设中法工程师学院,培养国际工程师。以国际合作为主要形式,2015年4月,学校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共同举办中法工程师学院,6月正式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招生。
  培养目标:以“中外会通”为培养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的通用型国际工程师。
  培养模式:采用“4+2”模式。学生完成4年的本科学习任务,可获得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完成后续2年硕士学习任务,可获法国工程师文凭以及我校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
  培养措施:培养方案国际接轨,符合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认证标准,法方教授授课比例不低于1/3。注重国际合作,学院紧密联系企业,与法国洛林对外贸易顾问委员会及其下属200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到法国国立工程师学院学习或法国企业实习的机会。截至目前,中法工程师学院已招生64人。
  四种新模式的创建是学校60余载工程教育实践的历史积淀——教育实验学院的成立理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机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延续了学校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分型培养人才的传统优势,知识产权学院共建是继2005年省校共建之后的又一次提档升级,中法工程师学院建设是学校历经五年酝酿论证的厚积薄发。
  2.“工程精英”培养举措实施   为了将“工程精英”培养落到实处,我们构建了面向所有工科学生的“大平台”和针对四种新模式的“新特区”,点面兼顾。
  (1)大平台:方案+课程+专业+机制。重视培养方案顶层设计,重点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培养,并将其固化为教学要求。强化课程教学育人功能,重点建设通识教育课和研讨课、学科前沿课,增进教学选择,推动研究性教学,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发挥专业建设载体作用,重点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品牌专业建设、专业认证评估、专业基地建设,全面夯实工程教育基础。注重管理机制导向效能,重点推进大类招生、辅修双学位、全面专业选择机制和本科生科研训练“百千万”计划,拓宽发展路径。
  (2)新特区:招生+培养+发展。招生方式更加灵活,学院自主确定高考统招、单独录取或者进校后选拔等多种方式。培养方式更加多样,各培养载体贯彻不同的培养理念,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实现预期培养目标,学校在经费、教学管理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发展渠道更加宽广,学生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国际交流等方面享受特殊政策。
  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多种模式良性互促,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三、关于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
  回顾“工程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历程,我们有以下三点经验和体会。
  1.精准定位,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本
  學校立足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和工科为主的鲜明特色,审时度势,凝聚共识,明确提出“工程精英”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并对其特质进行分析和诠释。“工程精英”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我们以培养具有工程精英潜质的未来工程精英为目标,细分了培养类型,完善了培养体系,打造了培养平台,统领了教学改革。“工程精英”的培养目标既符合国家要求,又适应学校定位,还满足学生期许。精准定位,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且基于校本特色进行诠释和实践,是我们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取得成效的关键。
  2.紧贴战略,多元合作开展模式改革是关键
  学校紧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和“一带一路”战略(培养一批国际化工程人才),通过院际、校企、政学、国际多元合作,创建四类培养载体,开展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三部委共建的知识产权学院为国内首创,理工文交融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开创了改革先河,时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表示:“学院的设立是一项重要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4]中法工程师学院填补了省内空白,开辟了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新路。学院建设受到法国政府、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江苏省教育厅等多家政府机构,以及欧美政府、企业和国内相关高校高度关注。
  3.点面结合,多措并举落实改革策略是保障
  学校致力于“工程精英”人才培养,积极构筑面向全体工科学生的“大平台”和面向四种新模式的“新特区”。通过“大平台”全面保障工程人才培养需要,依靠“新特区”为新模式探索铺设“特别通道”。“大平台”与“新特区”,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既满足共性要求,又体现特殊支持,既战略前瞻,又突出保障,有效促进了“工程精英”人才目标的落实和多样培养模式的深化。
  参考文献:
  [1] 我国将在工科专业领域扩大认证范围与国际接轨[N]. 中国教育报,2013-08-21.
  [2] 林健.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4.
  [3] 罗高涌,张谨. 基于CDIO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1(5):71-75.
  [4] 钟华,杨萍. 三省部级单位共建南理工知识产权学院:开创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新路[N]. 中国科学报,2014-03-06.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要:英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师职业资格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通过规定工程师职业资格注册所需的教育基础,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经过认证的工程专业与工程师职业资格阶梯之间形成了对应的关系。此外,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注册流程和职业发展路径也进一步强化了认证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衔接。本文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衔接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英国工程教
<正> 历史必将证明其重要性的一次会议就要结束了。两年来,我们的作家辛勤笔耕,和人民患难与共。生活的脉搏使我们激动,改革事业的艰辛历程,也曾引起了我们的深切关注。但我们和我们这个时代,终究还是迈出了决定中国人民命运的历史性的前进步伐。
摘 要:石油与化学工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新工科理念高度契合,新工科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在“理工融合”方面进行了前期实践,以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抓手,依靠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从“理工融合型本科生培养模块”“理工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块”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块”三个模块入手,在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育人环境建设,培养模式升级等方面进行了
摘要: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相对齐全,为培养复合型乃至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机构壁垒导致“综而不融、融而不合、合而不强”,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服务的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效率。挖掘“综合性”内涵,释放“综合性”潜力成为中国高校尤其综合性大学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本科教学为背景,提出“融合度”和“综合因子”概念,对综合性大学的“综合性”内涵进行定量研究
<正> 从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四人帮”到现在,整整十年过去了,因此,文艺界把这一段时期叫做“新时期的十年”。其实,文艺界的新时期,似应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或一九七九年十月的第四次文代大会算起,因为在这之前的两年中,还有
【正】 “审美经验”这一概念在哲学的美学中的处境似乎更好一些。它的诋毁者经过不懈的努力已付出了代价。从亚里斯多德起,一些最有声望的哲学家关
<正> 美学从根本上讲究竟是怎样一门学科?它怎样才能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存在?宗白华先生的美学及林同华的(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宗先生是著名的“散步美学”的创始人。他之所以饮誉海内外,不是由于他有什么严密庞大的理论体系,或长于抽象的逻辑演绎,而是由于他总能以从容不迫的姿态使我们共鸣、顿悟,把我们化入审
一、绪言这次演讲的题目是"巴塞尔协议III:我们现在完成了吗?"。让我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是的,我们已经完成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已经结束。在某些方面,这只是刚刚开始。虽然《巴塞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全面支持和贯彻落实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重大战略,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和促进经济健
2019年3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与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在法兰克福签署了《关于衍生品监管合作与信息交换的备忘录附函》。此次签署的附函是中德双边《证券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