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引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服务?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f757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4日,美国风投KPCB合伙人、“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Mary Meeker)发布了《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她重构“杂志”的概念,即它们不再是当初成堆的印刷拷贝,而是可随时随地阅读及分享的最新、最全、最富有个性化的文字、视频等。这个报告向大家宣示:数字出版是未来杂志的主流走向。
  虽然直到2005年第一届数字出版博览会上,我国才对“数字出版”有了明确界定,但是,出版业内人士对数字出版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借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一批企业先后涉足期刊数字出版,如维普资讯、万方数据、龙源期刊、同方知网等,它们通过创建数字出版平台,将纸质期刊内容数字化,并加以整合,借助互联网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十余年间,这些平台在数字出版的大蛋糕上,尝到了不少甜头。但是,它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相互之间的竞争,还是外围数字出版商的冲击,都是它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基本格局
  1990年开始,我国互联网发展势头不断加快,一些人通过网络了解了国外的数字出版,同时嗅到了这个产业在国内的无限商机,于是先后涌现出了多家期刊数字出版平台。
  截至2000年,我国期刊数字出版平台领域形成了四足鼎立之势。万方数据、同方知网、维普资讯都选择以学术期刊资源为主;龙源期刊则偏向综合类,涵盖时政、商业、娱乐、文化、学术及生活各个领域,虽然其内容资源中也包括学术期刊,但是学术期刊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从期刊数量及知名度来看,龙源期刊学术内容资源要落后于其他几家期刊数字出版平台。
  说起为什么要进入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领域,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资源总监王胜海说,“对于万方数据来说,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发展过程。”
  万方数据是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起成立的,作为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股东,它掌握着非常全面的科技类信息资源。90年代,时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宋健提出,科技工作应当“稳住一头、放开一片”,他倡导科技信息服务业改制。“万方数据是顺应改革的发展趋势,从事科技信息资源市场化运作。”王胜海指出。
  不同选择决定市场地位
  做“广”,还是做“专”,这是各家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从入行开始就在思考的问题。
  虽然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都被定义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但是在学术资源的覆盖面上又有明显不同。同方知网的内容资源可谓“全面”,涵盖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形式上包括数字化的(期刊、学位、会议)论文、标准、专利、法规、年鉴甚至工具用书等。而万方数据和维普资讯的内容资源相对要“专”一些,集中在科技学术类信息领域,但是二者在形式上又有明显不同。维普资讯的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学术期刊论文上,万方数据则拓展了内容形式,除科技类(期刊、学位、会议)论文外,还涵盖外文文献、专利、标准、法规及图书等。用王胜海的话来讲,“凡是科技人员期望参考的资料,我们都尽量收录到万方数据库中”。
  不同的路线,决定了三家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地位。
  记者了解到,这些平台的使用者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公共图書馆、政府、大中型企业等,用户遍及海内外。
  用户量是检验平台受欢迎程度最有效的数据。目前,万方数据和同方知网都已经拥有2,000余万在线读者,数千家机构用户;维普资讯有800多万注册用户,6,000多家机构用户。
  高校是所有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最主要的机构用户。宁夏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部主任陈晓波告诉本刊记者,他负责本校图书馆期刊数据库采购工作已有十多年了,一直以“数据库信息完整、全面,学术质量高,具有公认权威”为选购标准。
  对此,王胜海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多次提到,在科技类信息服务领域,万方数据处于领先地位,是行业内的“领头羊”。
  陈晓波告诉记者,在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同行的交流中,他了解到,基本上规模较大的综合类院校,都购买了同方知网和万方数据两家的数据库,主要是期刊论文库、硕博学位论文库以及会议论文库等,一家的收费在百万元左右。宁夏大学因为资金原因,仅购买了同方知网的。
  数字出版平台要想做出成绩,就必须聚集海量优质的内容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数字平台控制海量信息资源,也是互联网企业制胜的利器。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陈晓波表示,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如果没有丰富、优质的信息资源,那么它就是一个空壳,用户也不会花大价钱去购买。
  万方数据、同方知网、维普资讯等都认识到了内容资源对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重要性,纷纷花重金投入数据库的建设、信息的更新以及技术的跟踪与研发等,但是由于维普资讯内容资源类别、形式的局限性,以及龙源期刊的大众化,当初的四足鼎立之势已经在无形中被瓦解,同方知网和万方数据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佼佼者,并且一如既往地处在竞争中。
  知识服务转型
  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之间的竞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体现差异化。而以往单纯的纸版转电子版的数字化模式,已经成为期刊数字出版平台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同时,中国数字出版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数字化技术在近10年来的发展中,显得急速而深刻,新兴媒体正在不断侵吞着传统媒体的固有市场,数字化已成为期刊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传统期刊看到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强大力量,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摩拳擦掌,试图延续自己的生存及发展。期刊自身的这种数字化革命加剧了期刊数字出版服务平台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于是,各个数据库平台不得不寻求转型,即由传统的数据资源营销向知识服务转型。
  知识服务是一个很大的行业,有了信息资源,如何把资源更有效整合、分析并为他人所用,这是知识服务研究的范围。王胜海说,目前很多人还停留在传统的出版资源数字化,即卖资源层次上,“在用数字化形式传递的业务模式上,我认为数字出版还应当关注读者拿到资源后该如何使用,怎样才能促进读者对资源的有效使用,这一块将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更大的市场。在未来,知识服务更具有卖点。”   关于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知识服务新使命,各家企业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尤其在净化学术氛围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在2008年和2009年我国集中爆发多次论文抄袭事件后,各企业先后研发并推出了论文引用相似性检测系统,虽然各自系统的名称及涵盖的信息资源大小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净化学术环境,帮助用户规范学术论文,支持创新。
  当然,在市场竞争中,各家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在知识服务上也不忘体现差异化,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新鲜招数。
  同方知网市场部负责人周震凡向本刊记者强调,“我们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源整合平台,而是在各种信息资源基础上做知识服务”。这种知识服务在一场展示会上悉数亮相。
  2012年12月,同方知网在北京举办“2012 CNKI资源建设新成果展示会”,在数字知识资源支撑下紧紧围绕其“服务型出版”的理念,推出了10多款最新产品,表示将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与之配套的内容增值服务功能。
  同方知网副总经理刘学东告诉媒体,学术出版产业普遍存在上游内容生产商与下游用户“沟通不畅”的现象,形成了学术知识文献越来越丰富、一些机构或个人却越来越感到“知识信息饥荒”的怪圈。因此,未来学术出版产业要想实现突破性、规模化的跨越发展,向“服务型出版”升级的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在此之前,同方知网就已经面向各期刊编辑部推出了“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服务”,不但迎合了期刊出版业态创新的需要,更拓展了业务范围。可谓“一箭双雕”。
  万方数据不但推出了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服务,更多的知识服务还建立在新媒体思路上。早在2010年,万方数据建立了一个免费服务的数据库——学者博客索引库,将新鲜的学术思想与正式的学术资源做关联和指引,使新媒体形式的学术资料和传统学术资源连接起来。
  王胜海解释说,之所以定位为免费,“是想搭建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学术信息服务平台,并与其他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服务。我们更关注资源建设、知识服务功能建设、学者网络社区建设,营造一个学术科研环境。通过研究这个环境到底需要怎样的服务,什么服务对他们有用,从而有针对性地建设,其中有些点可以直接用来销售,有些则免费,这是有策略的,是一记组合拳!”
  记者了解到,万方数据正在建设科技视频数据库,目的是将大学老师授课、大型课题报告等用视频收录;同时,受互联网社区的启发,万方数据正在建设自己的万方学术圈,给学者们提供一个社交的平台。王胜海透露,万方学术圈已建成一定规模,正在不断增加功能,认证学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同方知网和万方数据大刀阔斧地开展知识服务转型期间,维普资讯和龙源期刊也并未闲着。维普资讯网建成了自己的企业情报馆以及学者空间等,龙源期刊根据移动互联网和3G时代的特点,推出了手机版和手持阅读器版,尤其在2010年全面推出了IPAD、IPhone等手持终端的阅读服务,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阅读到喜欢的期刊。
  重构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期刊数字出版创造了必要条件和基础。这些条件可以重新定义信息内容的出版和消费方式,并一定程度上扩大内容阅读和消费市场。与传统出版相比,新技术条件下,从信息内容的创作、编审,到新媒体的内容组织、快速传播、分析利用,以及基于内容的社交等方面,都有了全方面的进步和提升。而这些都为我国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虽然,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等第三方的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不可避免地将受到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冲击。但是,王胜海表示对此并不担心。
  他说,“期刊编辑部从传统的期刊出版变为数字出版,并不意味就不需要我们的平台。其一,它们不一定有能力单独实现平台,因为平台的建设、升级和运营需要持续的投入。其二,作为一两种期刊独立运营的出版平台,对于用户不方便,并且市场推广服务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最终还会形成多条腿走路的局面。即,它们在自己数字出版的同时,还会存在委托我们出版发行、服务的形式。”“对于万方数据来讲,我们会依靠信息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服务优势等,把自己建设成为联系资源源头和信息用户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2012年12月7日,《德国金融时报》停刊,走向数字化,而在12月15日,美国ipad电子报《The Daily》在上市不足两年时关闭。对于期刊数字出版,这两件事可谓一喜一忧。但是它们透露出了一个信号,即并不是所有的期刊都适合数字出版。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統期刊数字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我认为数字出版在某种程度上肯定要代替传统出版。”王胜海说,“传统的图书馆和出版商是分离的,而在数字化时代是分不开的,图书馆的定位肯定会变化,但是并不一定是被数字化出版平台所取代,二者的关系在将来被重新定位,即重构。一个是管信息生产、整合、推荐等综合的知识服务平台,而图书馆要利用这种平台,为本机构的信息环境建设做出个性化的努力。”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数字出版业内人士的共识。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告诉本刊记者,“数字化肯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电子书不能代替历史遗留下来的原件,传统图书馆可以长久保存文献资料,并且无须借助阅读工具即可阅读,很多读者依然喜欢纸质阅读的感觉。所以未来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仍然会共存,电子书是阅读和书籍的延伸。”
  童之磊还说,数字出版未来是一个上万亿的巨大蛋糕,这不是任何一个企业能一口气吞得下的。一个产业真正要做大,需要有大量的重量级公司参与。“我认为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应该成立一个联盟,这样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行业的关键问题,比如标准怎样定,数据格式是怎样。现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企业还太少,大家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
  然而,目前已有的期刊数据出版平台只是数字出版的第三方平台,其收录的信息资源都来源于期刊杂志社等其他合作单位。陈晓波说,这是我国数据库与国外数据库最大的区别,国外数据库收录的信息资源基本都是自己出版的图书、刊物。
  目前,国家正在主导出版行业的改制,期刊杂志社逐步走向企业。“如果时机成熟,未来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与期刊企业之间的合作会更多,或并购传统编辑部,或在期刊企业参股,那样的话,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收录的内容资源就不再全是别人的了。我们很期待那一天!”王胜海说。
其他文献
坚守,又不乏新奇挑战,这就是现任ABB北亚区及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李瑞的职场故事,而这点恰好也映射出了ABB在全球尤其中国人才战略的魅力所在  从走出校园起,二十四年时间里,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你会不会觉得无趣?但如果在这二十四年间,能先后在这家公司的不同岗位上工作,接受各种挑战,是不是有些刺激呢?  坚守,又不乏新奇挑战,这就是现任ABB北亚区及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李瑞的职场故事,而这点恰好也映射出
5月3日,第31届奥运会圣火在希腊和瑞士完成传递和展览后,抵达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从那一天起,奥运火炬在巴西境内传递,自首都巴西利亚出发,途经300多个城镇,传递距离长达2800公里,覆盖65%的巴西国土及90%的人口,将有1.2万名火炬手参与圣火的传递,直至8月5日在里约热内卢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2016巴西里约奥运会正式开幕。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
FESCO济南近年来,从客户数、服务人数、流水都有一个突破性的飞跃,公司核心业务产品和系统建设也卓见成效。  “泉城”济南是一个需要慢慢品读的城市。这座身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宏大格局之中的城市,比邻东岳泰山、母亲河黄河,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也在齐鲁大地。  若论历史渊源,济南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
刘亚群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商机,而是未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远景      刘亚群,中体竞赛管理集团总裁,有“竞赛专家”之称,是不折不扣“中国体育产业急先锋”。在中体竞赛管理集团初见到刘亚群时,他正匆匆地往外走,当助理向他介绍我时,我竟没有意识到他就是我即将要采访的对象,因为他太年轻了,以至于让我无法将眼前的这个人和总裁联系在一起。    从运动员到官员    刘亚群出生在一个体育之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FESCO湖北公司正以成为湖北地区人力资源行业领航者为目标的全新姿态,全面发展,在时代的波涛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撰文>>>本刊记者 刘锦鑫  湖北,居华夏之中心,行交通之便利,自古以来在我国中部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素有“九省通衢,商贾必达”之美誉。随着商业发展的不断深化,湖北商业版图也在不断扩张、发展、整合、优化。在湖北政府、商业精英、广大消费者的促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随笔也许更能准确反映他个人体验与思想最隐秘的轨迹。这一判断,从流马随笔集《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中就能得到准确的印证。  他在日渐被北京生活反复煎熬、又被各种文化场子和野心勃勃的文化酒糟熏得落荒而逃之后,便开始作为一个出局者静坐一隅。这时候,脑子里的千头万绪和着令人伤感的思想结晶,便一一流泻而出了。这个静坐者,像极了一个市面上流行的净水处理器,滤出了他最鲜为人知的见解。  掉
花好月圆——中国民乐经典名曲中秋音乐会  时间:09.05(周五 19:30)  票价:1080/880/580/380/280/180/80元  天空之城——久石让·宫崎骏动漫作品视听音乐会  时间:09.06(周六 19:30)  票价:280/220/160/100元  甜蜜蜜——纪念邓丽君中秋音乐会  时间:09.07(周日 19:30)  票价:1280/880/680/480/280/
中国制造已遍及世界,但中国创造却寥若晨星。究其原因,就是创新不足。什么是创新?用一个现代创新经济学的简单定义来表述,创新就是“对新想法的成功利用。”创新既包括一个新想法的诞生,同时也要包括它的商业利用。  很显然,创新源于一个“新想法”,完成于它在商业上的成功应用。所以,要创新,首先就要了解创新的源头——新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英国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1998年,在《英國创
的新蓝海无论“我买网”的最终命运如何,中粮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试验样本  最近,Mandy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个让她十分感兴趣的购物网站,这家名为“我买”的网站,销售的产品从精品大米、饼干、蛋糕到绿色健康、美容养颜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食品类别。在外资公司工作的Mandy已经有好几年的网购经验,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一家专供日常食品销售的网站。  实际上,这家上线时间不到半年的“我买网”是中粮集团在200
中国奢侈品销售的市场规模将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的首次萎缩。美国大型咨询公司贝恩咨询(B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