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证实:沉默会威胁女性健康。夫妻争执时保持缄默的女性,死亡概率是争执时“出声”女性的四倍。婚姻中,长期“沉默”对夫妻双方的感情还有健康都有致命的杀伤力。
俗话说“沉默是金”。于是有人“活学活用”,把它“引用”到夫妻相处中,结果……
镜头一:晓瑜 我不知道他究竟想什么?
“我们已经整整一个月没说一句话了。从我上次出差回来后,他就好像哑巴一样,没跟我说过一句话。无论我如何搭讪,他都像聋子一样当没听见。后来,我一气之下,也故意不理他,大家互相赌气。可我快撑不下去了,我不知道他究竟怎么想的,我好害怕……”?
心理点评:言语沟通是获取信息、消除误解的重要途径。而“沉默”或“冷战”正相反。人在信息不通时,不知道事实真相是什么,只能想象,尤其会往坏处想。想象的不确定性,让人焦虑、恐惧。而“沉默”令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这种状态,会使得个体精力耗竭、身心疲惫;更有甚者,会患上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晓瑜就是这样,夫妻双方“冷战”,使她整天生活在对婚姻前途和命运的焦虑、恐惧中。据了解,他们夫妻间的“冷战”是因丈夫在晓瑜出差期间听到一些关于晓瑜的闲言闲语。如果双方在事件伊始能开诚布公的沟通,一切误解会烟消云散,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而所有的一切,都是“沉默”惹的祸。
镜头二:丽婷 我迟早有一天会爆发?
“我迟早会爆发!我恨透他了!”丽婷几乎是尖叫着说。“是什么让你如此仇恨?你对他的这种情绪很长时间了吧?”心理医生关切地问。“是的,我受够了!他睡觉打鼾,常半夜醉醺醺地回来,从不做家务,经常忘记我们的纪念日……”“这些,你和他说过吗?”“没有,可他应该知道。我再也无法忍受了。最近一年来,我常感到上腹隐痛、腹胀、不想吃东西,上个月检查,医生说我得了慢性浅表性胃溃疡。我快崩溃了!”?
心理点评:言语沟通是情感宣泄的出口。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种能量,它需通过某种方式释放,积聚久了,要么以一种激烈、迅猛的形式爆发,给人一种歇斯底里感觉;要么通过躯体不适表现出来,在心理学上称为“躯体化”。像许多夫妻一样,丽婷对丈夫的缺点、陋习没能及时、坚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想当然地认为“他应该知道”,并在沉默中逆来顺受,直至将自己逼到快要崩溃的边缘。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到头来,不仅情感、心灵上遭受创伤,身体也会遭遇疾病。俗话说“积怨成疾”。?
镜头三:大伟 没有人能理解我?
“没人理解我,我感到孤独无助。”大伟刚当上爸爸。新生命的诞生并没给他带来应有的喜悦,相反,许多烦琐的事令大伟一筹莫展。于是,一走进咨询室,大伟就抱怨道。“是什么令你如此感慨,能具体说说吗?”心理医生问。“唉,首先,女儿的降生,令重男轻女的父母十分不悦,导致妻子跟父母关系紧张。这令我无所适从,我不知道该向着谁。其次,女儿交由谁照料,我与妻子有分歧,最终我让了步。最近,我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尽管我妻子收入不低,可作为男人,我感到羞愧……这些事,我不知道该跟谁说。有时我想,干脆先把妻女杀了,然后再自行了断,大家都可以解脱了……”话没说完,大伟已泣不成声。
心理点评:男儿有泪不轻弹,社会总是期待男性坚强、勇敢、独立。正因为这样,夫妻间,尤其双方陷入生活困境时,男方更容易受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男性较女性更不善辞令,或碍于颜面,羞于以言语示弱,不顺心的时候往往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言语也是寻求帮助、获取社会支持的工具。像大伟,尽管种种遭遇与社会因素有关,但如果这时,他能主动出面解释、调停,不仅能有效地化解各种家庭矛盾,还能为自己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遗憾的是,他沉默以对。家庭矛盾在他的沉默中逐步升级,他自己也悲观厌世乃至“扩大性自杀”(注:这是一种后果最为严重的自杀行为,往往在重度抑郁状态下产生。病人担心自己死后家人无人照料,于是先把他们杀死,之后自己再自杀)的念头。?
镜头四:刘女士 结婚多年形同路人?
“我们离婚吧!”刘女士当着心理医生的面对丈夫说,语气中既带着几分无奈,也带着几分少有的坚定。而坐在其身边的丈夫,却一脸茫然,半句话也说不出来。“你看,这么多年,他就是这样对我的!”丈夫的沉默把刘女士激怒了,“他无论做什么事情,从来不跟我商量。我受委屈时,他从不会主动安慰我。就连过夫妻生活,他也是完事就转身呼呼大睡……结婚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形同路人。嫁给他,跟嫁给一根木头没什么分别。”“你对我不也这样?”没想到丈夫竟然反唇相讥。“我说说你,你比我还横!告诉你,我已经得了乳腺癌,这下你该满意了吧!”刘女士暴跳如雷。?
心理点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应对各种人生挫折以及各种微生物的入侵,从而远离疾病。而爱情的培养、维持,离不开夫妻之间的言语交流。有效的、友善的言语交流,不仅增加夫妻间的相互理解,还促进情感互动、增进感情,继而促进夫妻之间的身心健康。而刘女士夫妇没有充分利用言语这一功能。相反,由于彼此长期“冷战”,双方情感日渐疏远,最后以妻子提出离婚收场。更不幸的是,刘女士患上了癌症,这可能也与情感上的长期压抑有关。?
1个月,我换了3份工作
□文/于东辉资深心理咨询师
咨询人背景:阿详,26岁,毕业后一直在广州打工,目前处于赋闲在家状态。
阿祥:在广州的这几年,我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在无数个鸟窝之间飞来飞去。最快的记录,是在1个月里换了3份工作,最长的一份工,也只有5个月时间。并且我知道,我绝对是令每家机构人力资源经理头疼的对象。
在开始找工作时,我会满腔热情,表现得非常好,积极主动,外表看起来也不错,也似乎很有经验,很真诚的样子,能骗到不少人。但一旦干上了这份工作,我就立即失去了所有的兴趣,产生厌烦情绪,迟到早退,工作极不负责任,效率低,与找工作时判若两人。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控制不住自己。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找工作!
专家帮忙:
这实际上是来自于童年生活的经历,所造成分裂与混乱人际关系模式所形成的。有句话叫做“我恨你,但又离不开你”。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恋人,这类人群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无止境的征服,和征服过后的空虚。
如果表现在爱情上,他们会变成花花公子,追求一个又一个异性,一旦到手,又会迅速抛弃。如果表现在工作上,他们就会变成让上司头痛的职场过客,稍有一点不满意,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拂袖而去。
在这些人的背后,实际上都隐藏着一系列的童年创伤。尤其是情感上的忽略,得不到赞扬认同,需要努力,才能得到亲人们的一些关注,但努力到最后,还是得不到重要亲人的热切关爱。所以,在这些人的内心世界里,往往隐藏着两种冲动。一是需要来自于亲密关系之人的肯定,或者说是自尊的需要。二是愤怒,即对童年亲密关系之人不关心自己的愤怒。于是,当对某人或某事认同的强烈需要,及对某人或某事的强烈愤怒,这二种自相矛盾的冲动混和在一起时,就会形成这种奇怪的行为模式,在开始阶段,对某人或某事认同的需要占了上风,但一旦满足,隐藏的愤怒又会激发出来,产生种种抛弃与攻击的行为。
俗话说“沉默是金”。于是有人“活学活用”,把它“引用”到夫妻相处中,结果……
镜头一:晓瑜 我不知道他究竟想什么?
“我们已经整整一个月没说一句话了。从我上次出差回来后,他就好像哑巴一样,没跟我说过一句话。无论我如何搭讪,他都像聋子一样当没听见。后来,我一气之下,也故意不理他,大家互相赌气。可我快撑不下去了,我不知道他究竟怎么想的,我好害怕……”?
心理点评:言语沟通是获取信息、消除误解的重要途径。而“沉默”或“冷战”正相反。人在信息不通时,不知道事实真相是什么,只能想象,尤其会往坏处想。想象的不确定性,让人焦虑、恐惧。而“沉默”令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这种状态,会使得个体精力耗竭、身心疲惫;更有甚者,会患上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晓瑜就是这样,夫妻双方“冷战”,使她整天生活在对婚姻前途和命运的焦虑、恐惧中。据了解,他们夫妻间的“冷战”是因丈夫在晓瑜出差期间听到一些关于晓瑜的闲言闲语。如果双方在事件伊始能开诚布公的沟通,一切误解会烟消云散,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而所有的一切,都是“沉默”惹的祸。
镜头二:丽婷 我迟早有一天会爆发?
“我迟早会爆发!我恨透他了!”丽婷几乎是尖叫着说。“是什么让你如此仇恨?你对他的这种情绪很长时间了吧?”心理医生关切地问。“是的,我受够了!他睡觉打鼾,常半夜醉醺醺地回来,从不做家务,经常忘记我们的纪念日……”“这些,你和他说过吗?”“没有,可他应该知道。我再也无法忍受了。最近一年来,我常感到上腹隐痛、腹胀、不想吃东西,上个月检查,医生说我得了慢性浅表性胃溃疡。我快崩溃了!”?
心理点评:言语沟通是情感宣泄的出口。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种能量,它需通过某种方式释放,积聚久了,要么以一种激烈、迅猛的形式爆发,给人一种歇斯底里感觉;要么通过躯体不适表现出来,在心理学上称为“躯体化”。像许多夫妻一样,丽婷对丈夫的缺点、陋习没能及时、坚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想当然地认为“他应该知道”,并在沉默中逆来顺受,直至将自己逼到快要崩溃的边缘。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到头来,不仅情感、心灵上遭受创伤,身体也会遭遇疾病。俗话说“积怨成疾”。?
镜头三:大伟 没有人能理解我?
“没人理解我,我感到孤独无助。”大伟刚当上爸爸。新生命的诞生并没给他带来应有的喜悦,相反,许多烦琐的事令大伟一筹莫展。于是,一走进咨询室,大伟就抱怨道。“是什么令你如此感慨,能具体说说吗?”心理医生问。“唉,首先,女儿的降生,令重男轻女的父母十分不悦,导致妻子跟父母关系紧张。这令我无所适从,我不知道该向着谁。其次,女儿交由谁照料,我与妻子有分歧,最终我让了步。最近,我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尽管我妻子收入不低,可作为男人,我感到羞愧……这些事,我不知道该跟谁说。有时我想,干脆先把妻女杀了,然后再自行了断,大家都可以解脱了……”话没说完,大伟已泣不成声。
心理点评:男儿有泪不轻弹,社会总是期待男性坚强、勇敢、独立。正因为这样,夫妻间,尤其双方陷入生活困境时,男方更容易受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男性较女性更不善辞令,或碍于颜面,羞于以言语示弱,不顺心的时候往往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言语也是寻求帮助、获取社会支持的工具。像大伟,尽管种种遭遇与社会因素有关,但如果这时,他能主动出面解释、调停,不仅能有效地化解各种家庭矛盾,还能为自己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遗憾的是,他沉默以对。家庭矛盾在他的沉默中逐步升级,他自己也悲观厌世乃至“扩大性自杀”(注:这是一种后果最为严重的自杀行为,往往在重度抑郁状态下产生。病人担心自己死后家人无人照料,于是先把他们杀死,之后自己再自杀)的念头。?
镜头四:刘女士 结婚多年形同路人?
“我们离婚吧!”刘女士当着心理医生的面对丈夫说,语气中既带着几分无奈,也带着几分少有的坚定。而坐在其身边的丈夫,却一脸茫然,半句话也说不出来。“你看,这么多年,他就是这样对我的!”丈夫的沉默把刘女士激怒了,“他无论做什么事情,从来不跟我商量。我受委屈时,他从不会主动安慰我。就连过夫妻生活,他也是完事就转身呼呼大睡……结婚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形同路人。嫁给他,跟嫁给一根木头没什么分别。”“你对我不也这样?”没想到丈夫竟然反唇相讥。“我说说你,你比我还横!告诉你,我已经得了乳腺癌,这下你该满意了吧!”刘女士暴跳如雷。?
心理点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应对各种人生挫折以及各种微生物的入侵,从而远离疾病。而爱情的培养、维持,离不开夫妻之间的言语交流。有效的、友善的言语交流,不仅增加夫妻间的相互理解,还促进情感互动、增进感情,继而促进夫妻之间的身心健康。而刘女士夫妇没有充分利用言语这一功能。相反,由于彼此长期“冷战”,双方情感日渐疏远,最后以妻子提出离婚收场。更不幸的是,刘女士患上了癌症,这可能也与情感上的长期压抑有关。?
1个月,我换了3份工作
□文/于东辉资深心理咨询师
咨询人背景:阿详,26岁,毕业后一直在广州打工,目前处于赋闲在家状态。
阿祥:在广州的这几年,我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在无数个鸟窝之间飞来飞去。最快的记录,是在1个月里换了3份工作,最长的一份工,也只有5个月时间。并且我知道,我绝对是令每家机构人力资源经理头疼的对象。
在开始找工作时,我会满腔热情,表现得非常好,积极主动,外表看起来也不错,也似乎很有经验,很真诚的样子,能骗到不少人。但一旦干上了这份工作,我就立即失去了所有的兴趣,产生厌烦情绪,迟到早退,工作极不负责任,效率低,与找工作时判若两人。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控制不住自己。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找工作!
专家帮忙:
这实际上是来自于童年生活的经历,所造成分裂与混乱人际关系模式所形成的。有句话叫做“我恨你,但又离不开你”。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恋人,这类人群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无止境的征服,和征服过后的空虚。
如果表现在爱情上,他们会变成花花公子,追求一个又一个异性,一旦到手,又会迅速抛弃。如果表现在工作上,他们就会变成让上司头痛的职场过客,稍有一点不满意,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拂袖而去。
在这些人的背后,实际上都隐藏着一系列的童年创伤。尤其是情感上的忽略,得不到赞扬认同,需要努力,才能得到亲人们的一些关注,但努力到最后,还是得不到重要亲人的热切关爱。所以,在这些人的内心世界里,往往隐藏着两种冲动。一是需要来自于亲密关系之人的肯定,或者说是自尊的需要。二是愤怒,即对童年亲密关系之人不关心自己的愤怒。于是,当对某人或某事认同的强烈需要,及对某人或某事的强烈愤怒,这二种自相矛盾的冲动混和在一起时,就会形成这种奇怪的行为模式,在开始阶段,对某人或某事认同的需要占了上风,但一旦满足,隐藏的愤怒又会激发出来,产生种种抛弃与攻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