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课堂学习、课外作业、单元检测的环节。初中数学教学可以从课堂学习过程、课外作业和单元检测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会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生有效的吸收和消化知识,学校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40-01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学会方法的重要环境。数学学科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会听课、会思考、会提问、会反思。
1.会听课。主要就是教师在精讲精练的基础上,学生要能结合老师的讲,明白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是什么,通过老师的讲“我”要学会的是什么。
2.会思考。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数学各种运算定理、运算方法、基本定义、定理的基础上,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结合反复的运算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发现自己可以理解的规律。教师的角色一定要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多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形成对比,带动班级整体养成良好的思考的学习习惯。
3.会提问。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发问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教师精讲精练的基础上通过听、思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并将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在课堂上向教师发问,这就是提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积极提问是学生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学习习惯。学生积极提问,可以带动学生之间互相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相互吸收新的知识和方法学生是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积极引导,突破难点,达到互溶,帮助学生学得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会反思。这里的“反思”指的是寻找规律,通过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这里,要求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除了解模仿性题组外,还通过探索性、变式性、综合性、发现性、发展性等题组进行猜想的练习,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还应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和运用“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运用”等科学思维方式,养成“发现”规律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从完成课外作业的习惯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课外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前预习、阅读习惯、书面作业、这三部分。
1.培养课前预习习惯,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的基础。
预习是指对将要在课堂内学习的知识预先进行学习。这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学习过程。不仅对以后的学习内容、所要遇到的困难有所了解,便于在课堂学习中把握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更重要的是这种自学的过程锻炼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得到了加强。
2.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数学学习方法形成的桥梁。
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指教师可以在当天或者章节教学结束时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阅读课本当天所学的新知识点,或者在数学的章节学习结束后,及时的阅读数学教科书可以巩固和加深对对所学知识体系的脉络,自学会整理知识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后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地进行复习,知识保持效果最好,学习后相隔时间越长进行复习,保持的效果越差。
3.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形成的关键。
课外口头和书面的作业是通過问题的解决过程来体验学得的知识,使知识内化成认知结构。一定量的练习能强化这种内化作用。好的作业习惯应该是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先复习课文,再进行作业,不依赖别人独立完成,对作业能自我检查,能订正、改正作业中的错误,书写整洁、有条理。
为了使学生完成数学课外作业有好的习惯,教师要做到:布置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要求,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使学生感觉到有必要去完成。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不使学生感觉到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倦的心理。因为作业要在课外完成,教师布置作业时应作适当辅导的指示,避免学生做作业时产生不必要的挫折,对作业的完成丧失信心。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检查、批改作业,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强化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养成做好作业的习惯。
三、通过单元检测达到对学生所学知识和学习效果的综合检查
1.单元测试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单元测试的内容上,教师可以出一些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题,测试题量少而精,让学生在课堂中独立完成,考验课堂知识掌握的情况,起到了温故而知新,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有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并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好知识。
2.单元测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的准确度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由于关心考试的成绩,每次测试之后会在一起讨论,你这道题是怎么做的,和我的一样不一样,如果不一样会争论到有正确结果为止,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和准确性。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做更加细致周密的工作,如要精心备课,密切注意学生的动向,耐心及时地辅导学生,细致持久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等,这也是教师工作的极致。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教学相长是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始终的,数学教师要从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去积累,才真正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及其方法的培养[OL].2015.
[2]张梅良(导师:张鹏程).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08-01.
[3]刘金祥.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及其方法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01-01。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40-01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学会方法的重要环境。数学学科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会听课、会思考、会提问、会反思。
1.会听课。主要就是教师在精讲精练的基础上,学生要能结合老师的讲,明白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是什么,通过老师的讲“我”要学会的是什么。
2.会思考。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数学各种运算定理、运算方法、基本定义、定理的基础上,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结合反复的运算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发现自己可以理解的规律。教师的角色一定要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多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形成对比,带动班级整体养成良好的思考的学习习惯。
3.会提问。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发问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教师精讲精练的基础上通过听、思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并将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在课堂上向教师发问,这就是提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积极提问是学生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学习习惯。学生积极提问,可以带动学生之间互相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相互吸收新的知识和方法学生是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积极引导,突破难点,达到互溶,帮助学生学得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会反思。这里的“反思”指的是寻找规律,通过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这里,要求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除了解模仿性题组外,还通过探索性、变式性、综合性、发现性、发展性等题组进行猜想的练习,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还应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和运用“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运用”等科学思维方式,养成“发现”规律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从完成课外作业的习惯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课外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前预习、阅读习惯、书面作业、这三部分。
1.培养课前预习习惯,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的基础。
预习是指对将要在课堂内学习的知识预先进行学习。这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学习过程。不仅对以后的学习内容、所要遇到的困难有所了解,便于在课堂学习中把握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更重要的是这种自学的过程锻炼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得到了加强。
2.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数学学习方法形成的桥梁。
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指教师可以在当天或者章节教学结束时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阅读课本当天所学的新知识点,或者在数学的章节学习结束后,及时的阅读数学教科书可以巩固和加深对对所学知识体系的脉络,自学会整理知识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后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地进行复习,知识保持效果最好,学习后相隔时间越长进行复习,保持的效果越差。
3.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形成的关键。
课外口头和书面的作业是通過问题的解决过程来体验学得的知识,使知识内化成认知结构。一定量的练习能强化这种内化作用。好的作业习惯应该是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先复习课文,再进行作业,不依赖别人独立完成,对作业能自我检查,能订正、改正作业中的错误,书写整洁、有条理。
为了使学生完成数学课外作业有好的习惯,教师要做到:布置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要求,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使学生感觉到有必要去完成。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不使学生感觉到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倦的心理。因为作业要在课外完成,教师布置作业时应作适当辅导的指示,避免学生做作业时产生不必要的挫折,对作业的完成丧失信心。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检查、批改作业,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强化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养成做好作业的习惯。
三、通过单元检测达到对学生所学知识和学习效果的综合检查
1.单元测试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单元测试的内容上,教师可以出一些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题,测试题量少而精,让学生在课堂中独立完成,考验课堂知识掌握的情况,起到了温故而知新,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有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并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好知识。
2.单元测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的准确度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由于关心考试的成绩,每次测试之后会在一起讨论,你这道题是怎么做的,和我的一样不一样,如果不一样会争论到有正确结果为止,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和准确性。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做更加细致周密的工作,如要精心备课,密切注意学生的动向,耐心及时地辅导学生,细致持久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等,这也是教师工作的极致。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教学相长是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始终的,数学教师要从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去积累,才真正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及其方法的培养[OL].2015.
[2]张梅良(导师:张鹏程).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08-01.
[3]刘金祥.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及其方法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01-01。